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内科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临床表现为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或小便闭塞不通。其中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为闭。

2。可伴有少腹胀急疼痛,但无尿道疼痛感。

3。多见于老年男性、产后妇女及腹部手术后患者。

4。有外感病史,或既往有水肿、淋证、消渴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1。癃闭与淋证

癃闭与淋证均属膀胱气化不利,故皆有排尿困难,点滴不畅的证候。但癃闭无尿道刺痛,每日尿量少于正常,甚或无尿排出。而淋证则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而每日排尿量正常。正如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小便不通》所言:“癃闭与淋证不同,淋则便数而茎痛,癃闭则小便点滴而难通。”但淋证日久不愈,可发展成癃闭,而癃闭易于感受外邪,常可并发淋证。

2。癃闭与水肿

癃闭与水肿均可出现小便不利,小便量少。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浮肿,甚者伴有胸、腹水,并无水蓄膀胱之证候。癃闭是由于肾与膀胱气化功能失调导致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伴或不伴有浮肿,部分患者还兼有小腹胀满膨隆,小便欲解不能,或点滴而出的水蓄膀胱之证,可资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之虚实

实证当辨湿热、肺热、肝郁、浊瘀之偏盛;虚证当辨脾、肾虚衰之不同,阴阳亏虚之差别。

2。辨病之缓急轻重

水蓄膀胱,小便闭塞不通者病急;小便量少,但点滴能出,无水蓄膀胱者病缓。由“癃”转“闭”,为病情加重;由“闭”转“癃”,为病情减轻。

二、治疗原则

癃闭的治疗,遵循“腑病以通为用”的原则,但通利之法,又因证候虚实之不同而异。实证者宜清邪热、利气机、散瘀结,虚证者宜补脾肾、助气化,不可不经辨证,滥用通利小便之法。对水蓄膀胱之急症,应同时配合针灸、导尿、热敷、取嚏等法急通小便。

三、证治分类

1。膀胱湿热证

症状: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证机概要:湿热下注,壅结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代表方:八正散加减。本方有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之功,适用于湿热蕴结膀胱之排尿不畅,小便黄赤灼热等症。

常用药:黄柏、山栀、大黄、滑石清热利湿;瞿麦、萹蓄、茯苓、泽泻、车前子通利小便。

若兼心烦、口舌生疮糜烂者,可合导赤散以清心火,利湿热;若湿热久恋下焦,肾阴灼伤,出现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光红,可改用滋肾通关丸加生地、车前子、牛膝等,以滋肾阴、清湿热而助气化;若因湿热蕴结三焦,气化不利,浊毒内陷,而致小便量极少或无,面色晦滞,胸闷烦躁,恶心呕吐,口中有尿臭,甚则神昏谵语,宜用黄连温胆汤加车前子、通草、制大黄等,以降浊和胃,清热利湿。

2。肺热壅盛证

症状: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数。

证机概要:肺热壅盛,失于肃降,水道不利。

治法:清泄肺热,通利水道。

代表方:清肺饮加减。本方清肺泄热利水,适用于热壅肺气,气不布津之癃闭。

常用药:黄芩、桑白皮、鱼腥草清泄肺热;麦冬、芦根、天花粉、地骨皮清肺生津养阴,车前子、茯苓、泽泻、猪苓通利小便。

有鼻塞、头痛、脉浮等表证者,加薄荷、桔梗宣肺解表;肺阴不足者加沙参、黄精、石斛滋养肺阴;大便不通者,加大黄、杏仁以通腑泄热;心烦、舌尖红者,加黄连、竹叶清心火;兼尿赤灼热、小腹胀满者,合八正散上下并治。

3。肝郁气滞证

症状: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或多烦善怒,胁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失疏泄,气滞膀胱,水道不利。

治法:疏利气机,通利小便。

代表方:沉香散加减。本方理气行水,适用于气机郁滞所致的癃闭。

常用药:沉香、橘皮、柴胡、郁金、青皮、乌药、香附疏肝理气;当归、王不留行行下焦气血;石韦、车前子、冬葵子、茯苓通利小便。

若肝郁气滞症状严重,可合六磨汤以增强其疏肝理气的作用;若气郁化火,见舌红、苔薄黄,可加丹皮、山栀以清肝泻火。

4。浊瘀阻塞证

症状: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证机概要:瘀血败精,阻塞尿道,水道不通。

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代表方:代抵当丸加减。本方活血化瘀散结,适用于瘀血阻塞尿道所致的癃闭。

常用药:当归尾、山甲片、桃仁、莪术活血化瘀;大黄、芒硝、郁金通瘀散结;肉桂、桂枝助膀胱气化。

若瘀血现象较重,可加红花、川牛膝以增强其活血化瘀作用;若病久气血两虚,面色无华,宜益气养血行瘀,可加黄芪、丹参、当归之类;若尿路结石,可加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瞿麦、石韦以通淋排石利尿;若兼见尿血,可吞服三七粉、琥珀粉化瘀止血。

5。脾气不升证

症状: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气短声低,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证机概要:脾虚失运,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气化无权。

治法:升清降浊,化气行水。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前方益气升清,用于中气下陷所致诸症;后方益气通阳利水,用于气阳虚损,不能化水,口渴而小便不利之证。二方合用,益气升清,通阳利水,适用于中气下陷之癃闭。

常用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桂枝、肉桂通阳以助膀胱气化;升麻、柴胡升提中气;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

若血虚者,加熟地、当归、鸡血藤以养血;心悸多汗者,加麦冬、五味子、枣仁养心安神;若气虚及阴,气阴两虚,可改用参苓白术散;若脾虚及肾,可合济生肾气丸以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6。肾阳衰惫证

症状: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咣白,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弱。

证机概要:肾阳虚衰,气化无权。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加减。本方温肾通阳,化气行水,适用于肾阳不足,气化无权之癃闭。

常用药:附子、肉桂、桂枝温肾通阳;地黄、山药、山茱萸补肾滋阴;车前子、茯苓、泽泻利尿。

若形神委顿,腰脊酸痛,为精血俱亏,病及督脉,多见于老人,治宜香茸丸补养精血,助阳通窍。若因肾阳衰惫,命门火衰,三焦气化无权,浊阴内蕴,小便量少,甚至无尿、呕吐、烦躁、神昏者,治宜《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汤,以温补脾肾,和胃降逆。

7。肾阴亏耗证

症状:小便量少或全无,口咽干燥,腰膝酸软,烦躁不安,潮热盗汗,头昏耳鸣,舌绛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肾阴亏耗,气化无源。治法:滋补肾阴,育阴利水。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猪苓汤加减。前方补肾滋阴,治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盗汗潮热等症。后方养阴清热利水,治水热互结伤阴之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症。二方合用,滋阴补肾利水,适用于肾阴亏耗之癃闭。

常用药:熟地、山药、山茱萸滋补肾阴;茯苓、猪苓、泽泻、滑石祛湿利水,寓泻于补。

若下焦有热,可加知母、黄柏,以清热坚阴;若阴虚及气,可用滋肾通关丸滋阴化气,以利小便。

【预后转归】

癃闭的预后,取决于邪正斗争的结果及治疗是否及时。若病情轻浅,病邪不盛,正气无大伤者,且救治及时、有效,可见尿量逐渐增多,可能获得痊愈。若病情深重,正气衰惫,邪气壅盛者,则可由“癃”至“闭”,甚至产生喘证、心悸、关格、神识昏厥等各种变证,预后多差。

【预防调护】

癃闭患者应消除外邪入侵和湿热内生的各种因素,如过食肥甘、辛辣、醇酒,或憋尿、纵欲过度及劳累等。

癃闭患者应避免紧张、焦虑情绪,切忌忧思恼怒。积极治疗淋证、水肿等疾患。对于水蓄膀胱证需导尿者,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避免外邪入侵,当病人能自动解出小便时,尽快拔除导尿管,还应保持会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