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将来由两国缔结正式条约时,即以上开各项之宗旨及规定为立约之根本。
此致
大日本帝国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
溥仪花押
大同元年三月十日
五月十日关东军司令官复文同意
出手不凡,把能卖的基本都卖了。
据说,大清帝室立有家规,在谁手中丢失国土,哪怕一寸土地,死后不能立碑。大清帝国丧权辱国,丢失土地,当然不只从溥仪始,而且,溥仪可以说东北并不是他给弄丢的。可把东北丢给日本人的张学良的父亲,跟日本人打了半辈子交道,最终死在日本人手里的张作霖,是曾告诫过他不要卷进日本人的圈子里的,为什么还颠颠儿地跑来投怀送抱呢?
1940年5月,溥仪第二次访日抱回个新祖宗——天照大神。从此,黑土地上就有了难以计数的神庙,从伪官吏到百姓都得拜“神”。溥仪自然更是率先垂范,将天照大神的牌位和3种神器置于宫中的建国神庙,每月15日必拜。日军打了胜仗、败仗,则随时去拜,谢神庇佑,祈祷神佑。
无耻的我。
丧尽人格无耻的我。
对于日寇惟命是听,对于丧权辱国早就积习成性的我。
汉奸头子的我。
我这汉奸头子。
一点中国人味也没有了。
溥仪很会说话、写文章,当然远不止是这些猛扇自己嘴巴子的“……的我”。自抗战胜利后,他不厌其烦地说着写着的,就是他当年说的做的一切都是身不由己的,都是日本人强迫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不是个中人是不会懂得其中滋味的’”,好像从“执政”到“皇帝”,都是多么地水深火热、苦大仇深。
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他曾明白无误地说:“最后整整10年我受尽了压迫。”
常把“妈个巴子”、“臭皮囊”挂在嘴上,并自称是个“臭皮囊”的张作霖,是个有骨气、很硬气的东北人。溥仪当然不会说这类粗话,他说自己是个“人间废物”。当年在清宫每顿至少48个菜,后来在抚顺战犯管理所2两一个的包子能吃6个。可倘若仅仅就是这么个“人间废物”“臭皮囊”,那于他于国倒算幸事了。
其实,有了那篇《溥仪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秘密换文》,关于他的嘴脸和灵魂,已经无须赘言了。
上下卷一套挺权威的大型史料性图书《旧中国大博览》,记录了1900年1月至1949年9月的中国历史,400万字、6000幅照片中,有关溥仪的文字、图片最多。
半个世纪,翻天覆地,多少仁人志士闪耀历史的星空,溥仪怎么成了头号明星?原因很简单,他是皇帝,而且当过3次皇帝(最后那次是要牢牢实实地加上个引号的)。这等人物,别说中国,人类史上又有几个?
段祺瑞跟他套近乎,吴佩孚上书称过臣,强悍如胡子出身的张作霖,见他也倒地就拜。皇帝在中国至高无上、金口玉牙了几千年,习惯了,认这个,那膝盖情不自禁就软了。
有段时期,末代皇帝成了中国的影视明星,外国人也赶来凑热闹。笔者在辽宁某地采访,见到溥仪弟弟溥杰的题字。到乌鲁木齐采访,同行说新疆也有这位御弟的墨宝。笔者不懂书法,请教一位在这方面颇有造诣的抗联老人,老人开口即道:“没骨头。”
中国抗战中,被东北老百姓称做“汉奸队”、“大部队”的伪军,有数字指出是80余万人。不清楚这是“八一五”日本投降前的数字,还是14年的总计,也不知道再算上那些伪官吏应是个什么数字。就“满洲国”而言,其倒台前的伪军应不少于20万,“建国”初期主要为投降的东北军,约10万左右,1933年春曾达13万人。伪官吏不大好说。按人口比例,与我们有类似命运、同样人物的国家比较,无论我们排名如何,在中国,溥仪这个哪边风硬朝哪边倒的没骨头的玩物,都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他曾是个皇帝。
三岁登基成“万岁”,“万岁”三年成废帝,十一岁再次登基,十一天后再成废帝。一个生于帝王之家的孩子,就这样在乱世中翻着跟头。长大成人后被日本人盯上,那也不是他的过错。他竭力要证明他在东北那近十三年间的言行,都是身不由己的,也不能说一点儿道理也没有。“阶级斗争”年代,多少抗联老人被送进监狱,曾经管理过战犯管理所的人被关进管理所。无论历史怎样令人瞠目结舌,最吸引眼球的好像还是溥仪。既然受到惩罚,走出战犯管理所,他(当然也包括溥杰)就应该拥有人的一切权利。但是,当我们关注中国一百来年间他那种独一无二的身份时,千万不能忘了这个“满洲国”的“康德皇帝”,是个汉奸伪皇帝。
“我们对他能相信到何种程度?”
溥仪在《傀儡戏的收场》中写道:1945年8月15日,“当吉冈告诉了我‘天皇陛下宣布了投降,美国政府已表示对天皇陛下的地位和安全给以保证’,我立即双膝跪下,向苍天磕了几个头,念诵道:‘我感谢上天保佑天皇陛下平安!’”
溥仪的侄子,1939年到伪满宫内做“学生”,与溥仪一同逃跑、被俘的溥嶦,在当天的日记中,是这样写的:“溥仪一听,马上跪地向东边‘碰头’(磕头,头不沾地,碰头,则头必触地),并亲自批其额十数下。”之后是宣读《退位诏书》,开头一句仍是“奉天承运大满洲帝国皇帝诏曰”。
王文锋写的《日伪政权垮台前后的武部六藏》中,说宣读罢《退位诏书》,“溥仪在吉冈的面前谄媚说:‘我太对不起日本天皇了,尽管我现在退了位,我还要始终如一和日本一德一心到底。’”
1935年4月,溥仪第一次访日期间,会见了裕仁的母亲。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日本报纸曾报道过我和她散步的情形,说有一次上土坡,我用手搀扶了日本皇太后,这和我在长春宫内府中,搀我父亲上台阶有着同样的心情。其实,我还从来没有搀扶过自己的父亲,如果问到我扶搀裕仁的母亲的心情,坦白地说,那纯粹是为了巴结。”
溥仪好像有所遗忘,时任伪总务厅人事处供给科长的古海忠之,后来为他补充:“溥仪会见皇太后,并在新宿的皇家庭园中散步,他‘感到一种类似母爱的感情’。溥仪还在他的手记中写道:‘皇太后说我像她的亲生儿子一样,还流下了眼泪。’”
“巴结”也好,“始终如一和日本一德一心到底”也好,竭力要证明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是身不由己的溥仪,能使裕仁的母亲“流下了眼泪”。——这个人不光是个汉奸头子,还是个天才的戏子。
还有更精彩的。
溥嶦在1945年8月16日的日记中,这样描述了溥仪一行在沈阳机场被俘后的情景:“对话是在苏联将军和‘御用挂’吉冈之间进行的。一个说,我们要上日本去;一个说,不行,只有到苏联去,才能保证你们的安全。溥仪则坐在苏联将军对面的沙发上。他自己说,这时一再向苏联将军打手势,递眼色,表示不跟日本人走,愿意上苏联去。”
这像不像种女人,丈夫尸骨未寒,而且信誓旦旦坚称“守节”,话音未落就向人抛媚眼了?
或给斯大林写信,或向苏联官方提出,溥仪曾4次要求留居苏联。
在《我的前半生》(未定稿)中,溥仪说:“在我心头的天平上,一边放的是虚假的尊严,一头是我的生命安全。”
有老人说:倘使刀按脖子上了,也面不改色,就认定日本侵略中国是对的,他当的不是汉奸,那是不是也有点儿改造价值?
前面引用过的《东京审判》的作者说:“对于一个享有皇帝尊号的人应该有个堕落限度!”
《溥杰自传》中说:
汉奸集团的文武大官中,当时对于日本战俘的态度,大约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深恶痛绝,大有不共戴天之势,即不得已见了面,也想借机大骂他们一顿。代表这类的典型人物就是溥仪。
溥仪特赦以后,常常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过去的溥仪已经死了,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个新生的溥仪。”
用2007年中国的一句流行语,这个曾自认“一点儿中国人味也没有了”的人,也是“太有才了”。
银幕、荧光屏上的汉奸,即便在那种“高大全”的年代,也是那么惟妙惟肖,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再看到外国影视中很少出现这种形象,即便有也绝非汉奸那样猥琐、下作,就想我们的编导能否淡化这类形象?有时甚至希望有人能够考证出这个捧回天照大神的溥仪,原来不是中国血统——可这是可能的吗?
作为中国的末代皇帝,作为“满洲国”的傀儡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