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璟用马鞭在他头上敲了一下,笑骂道:“你这个臭小,若你不说这些废话,我说不定真替你松绑了,可惜啊!我不是什么仁义之人,所以你就别做梦了。”
他又吩咐手下,“将他捆紧一点,若敢逃跑,乱棍打死!”
小山贼被捆得像猴一样乱叫,眼睛凶狠地盯着刘璟,滴溜溜直转,不知在打什么坏主意。
众人又走了十几里山路,已经看见了七乳山,七个圆形的山峰在崇山峻岭中矗立,就像七个女人的乳胸,故名七乳山。
徐庶有点担忧,催马上前低声道:“公身份非同一般,不如我上山去和他们谈,公在山下等候,谈好了,他们自然会带着我和小包下山来换赎金,公看怎么样?”
刘璟没有回答,他远远注视着前方的山道,发现了敌情,只见前方来了大群黑衣人,足有数十人,头裹黄巾,身穿短衣,下面穿着犊鼻裤,脚穿草鞋,手执各种兵器,一个个凶神恶煞,正快步向这边走来。
几名招募的后生也看见了,吓得他们也不要什么报酬,调头就跑,跌跌撞撞,狼狈不堪,小山贼趁机狂奔,“王二爷,我是五猴!”
徐庶有些惊讶,低声对刘璟道:“璟公,你发现异常了吗?”
刘璟点了点头,他也发现了异常,在一群黄巾贼中间有一头小毛驴,骑着小毛驴的人,正是小包,满脸笑容,啃着一只山果,哪有半点被掳走的悲戚。
小包忽然看见了刘璟,高兴得挥手大喊:“公,我在这里!”
刘璟心中惊疑,这是发生了什么事?难道小包是山贼首领失散多年的亲人吗?想想也荒唐。
这时,几十名黄巾贼一起跪下,“我们不知是恩公,惊扰了恩公,愿受恩公重罚!”
刘璟心中一动,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小包跑了过来,拉着刘璟的手,高兴得像小山雀似的直蹦,刘璟摸摸她的脑袋,笑道:“没有受委屈吧!”
“没有呢!他们听说我是璟公的侍女,吓得面如土色,拼命打自己耳光,然后。我就变成了公主。”
刘璟已经知道这些人是谁了,一定是自己当初放走的五百军奴,他心中不由有些恼怒,自己放他们做自由人,可这些家伙贼性不改,又裹上黄巾了。
他走上前冷冷问道:“你们可是我释放的五百军奴?”
为首黄巾贼羞愧万分,磕头道:“小人王泰,蒙公义释,本打算在江夏为民,怎奈上了官府的当,欺我们不识字,竟骗我们为黄祖田庄佃奴,我一怒之下,便带着几十名弟兄来投靠左王,辜负了璟公一番义气。”
这番解释,让刘璟怒气消释,点点头道:“这样说起来,也不怨你们,不过你们可以来找我,我可以另外安置你们,但重新落草为寇,你们将来怎么办?”
王泰磕头泣道:“我们是无颜来见璟公,若璟公能怜悯我们,就带我们走吧!我们愿跟随公,为公效命。”
刘璟叹了口气,虽然他不想收黄巾贼为手下,可是这些人,他又不能不管,只得点点头,“这样吧!你们去给左王说一声,然后来柴桑找我。”
就在这时,一名黄巾贼将带领数百人向这边奔来,他身材极为魁梧,相貌堂堂,骑着一匹黑色战马,手执大刀,老远喝道:“二弟,你要弃我而走吗?”
第122章 意外收获
来人正是号称江夏左王的山贼头,原是汝南刘辟的部将,因为是襄阳人,刘辟便命他回荆州开辟一处新的根基,怎奈荆州民心思定,不愿上山为匪,混迹了三年,拉出一支千余人的军队,这和他当初向刘辟信誓旦旦保证,一年一万的目标相差甚远。
今天他正好山下接应打劫归来的兄弟,却听说兄弟王泰遇到了恩公,他很清楚,王泰的恩公便是刘璟,刘表之侄,令他心中大急,催马追来。
数十步外,刘璟上下打量这个山贼头,年纪二十五六岁,身材八尺,长得相貌堂堂,手执一柄至少五十斤重的长刀,头戴鹰棱盔,身披铠甲,哪里像个山匪盗贼的模样,分明就是一员大将。
江夏左王也在打量刘璟,比自己略高那么一点,年轻英武,相貌不凡,一双眼睛仿佛锐利得看透自己的心,他心中暗忖,‘原来这就是荆州赫赫有名的璟公,倒也名副其实。’
不过此时,江夏左王更关心自己手下的去留,他翻身下马,上前对王泰道:“二弟,你真要弃哥哥而走吗?”
王泰叹了一口气,把首领拉到一边,低声劝他道:“大哥,其实这是一次机会,汝南黄巾已灭,刘辟、龚都都死了,大哥已经奋斗了三年,觉得我们还有什么前途希望吗?”
王泰的话重重击在江夏左王的心坎上,他原本满怀希望来荆州奋斗,可是三年过去了,他手下只有千人出头,而且仅这千人他也开始难以养活了,否则他也不会越界跑到江边来劫掠。
他们也渐渐混不下去了,声名狼藉,日日益窘迫,官兵围剿一次比一次凶狠,很有可能刘表也要出兵来围剿他们了,更重要是汝南黄巾军已亡,他孤掌难鸣,迟早会走向灭亡,那他的前途何在?
江夏左王叹了口气,“连甘宁都投降官府了,我又何尝想当一辈盗贼,我本想去投靠刘备,毕竟他是从汝南过来,刘辟、龚都都投降了他,但又觉得跟刘备没有前途,心中难以断决。”
王泰很了解大哥的心思,胸怀大志,却怀不遇,想效仿甘宁投靠刘表,但又怕刘表不容,把他交给黄祖,他趁机道:“不如大哥和我一起投靠璟公,他是刘表之侄,又是我的恩公,为人仁义宽容,跟着他不愁没有前途。”
江夏左王也有些动心了,这是刘表之侄,将来必为荆州一镇诸侯,他沉吟半晌道:“就不知他肯不肯收我?”
“我去替大哥说说!”
王泰又快步走到刘璟面前,躬身施礼道:“公,我家大哥也是有能之人,文武双全,不愿当一辈盗贼,他愿意跟随公,不知公愿否收录?”
刘璟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江夏左王,见他满眼期待地望着这边,手中马鞭弯折,显得有点心思忐忑,怎么看他也不像个普通的盗匪,刘璟心中一动,便问道:“这个江夏左王叫什么名字?”
“他姓廖名化,字元俭,襄阳中卢人。”
刘璟一怔,随即心中一阵惊喜,原来江夏左王就是廖化,难怪看起来不像普通小贼,颇有几分大将之风,廖化若想投自己,当然求之不得,刘璟立刻道:“只要他是诚心为我效力,我一定会重用他。”
王泰飞奔而去,不多时,廖化跟着他快步走来,跪在刘璟面前,“山贼廖化,蒙璟公不弃,原为公效犬马之劳!”
刘璟连忙下马,扶起了廖化,“廖将军是大将之,沦落为黄巾着实可惜,好在将军幡然醒悟,未为不晚,将军既愿为我刘璟效力,我也绝不会亏待于你!”
廖化心中又是惭愧,又是欢喜,惭愧是他还嘲笑甘宁投效官府,而他自己最终走上这条路,欢喜是他感受到刘璟的诚意,并没有因为自己出身黄巾山贼而轻视,这份尊重令他生出一种重新为人的感慨。
他也无比诚恳道:“廖化困惑多年,今日得遇明主,如拨云见日,不胜欣喜,廖化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不知为什么,刘璟忽然想到那句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其实反过来说,蜀中也不是那么不济,而是证明了廖化会为人处世。
。。
尽管廖化急切地想跟随刘璟,但刘璟却没有立刻带他同行,廖化是因王泰之劝投降刘璟,虽然语气很诚恳,但刘璟总觉得有点仓促,他要给廖化一段思考的时间,所以他让廖化去收拾山寨,遣散部众,约好柴桑相见。
而刘璟则带着王泰等二十几名当初他释放的军奴同行,他们和廖化不同,是死心塌地愿跟随自己,刘璟又雇了一艘大船,两艘船一前一后,向南方行驶而去。
刘璟站在船头,负手望着江面,越向南走,江面越是宽阔,江面波光浩淼,一群群鸥鹭在江面上盘旋鸣叫,天高云淡,令人份外心旷神怡,心胸也格外开阔。
这时,徐庶慢慢走到他身旁,注视着江面笑道:“我没有想到这次意外,最后竟然是一个大大的收获。”
“元直没有责怪我收下黄巾贼为部下?”刘璟瞥了他一眼笑问道。
徐庶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其实我很佩服曹操一点,无论贵贱,唯是举,说起来简单,可要做到却是何其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