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盛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化淳苦着脸,“这是圣上亲自过问的案子,我能够有什么法子呢?要说救你,我看那,解铃还需系铃人,你们不妨跟周大人商议一下。如果人犯忽然暴毙,周大人他们那伙人又不再追究的话,估计还有转机。皇上不想为难你们,这点,老夫也看的出来,但皇上是天下的皇上,也要一碗水端平不是?”

    王永光点点头,“是这个理儿。”

    钱谦益一下子又瘫坐在地上,“那跟他们还有什么好谈的,不就是要逼得我不能入阁,要逼的我削职为民吗?”

    王永光叹口气,将钱谦益扶起来,“眼下的事情,已经很明了了,皇上虽然帮着他们多一些,但也不能完全不考虑我们的意思,看来,钱大人只能暂时退一步了,只要我们这帮老家伙都还在,事情终究有转圜的余地,过个三年五载,再想法子将钱大人扶出来便是,我就不信他们这帮人就会永远不露出破绽?”

    钱谦益擦了擦眼泪,深深的叹口气,“我这次算是栽了!这些人,钱某厌恶的紧,我就不去见了,一切都有劳王大人代为周旋吧。”

    王永光也是唉声叹气,这次他们算是栽了一个大跟头了,而且还不能说是皇上没有偏袒他们,毕竟人家是握着确凿的证据的!

    就这样,温体仁复贿常熟人张汉儒讦钱谦益贪肆不法。钱谦益求救于司礼太监曹化淳,在王永光的斡旋之下,曹化淳让人刑毙了这个张汉儒。钱谦益第二日便递交了告病归隐的辞呈,此事就算是不了了之了。(未完待续)





第0582章 阁臣

    文华殿上面杀气腾腾,虽然是看不见的,但每一个人心中都知道这事不是很好收场!

    所有人都被皇帝弄得有些麻木了!

    这麻木的感觉,甚至是朱由检自己也有一些,他一直在提倡廉政,但真的当所有人都是贪官,满朝没有一个人的屁股是干净的!

    作为平衡,王永光,周延儒入阁,特拜周延儒礼东阁大学士,参机务,时年36岁,温体仁亦入为相。周延儒遂为首辅。寻加少保,改武英殿。

    就这样,第二次京察大计草草收场,却为稳定的京畿地区和中央行政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东林党人不再是一方独大!周延儒和温体仁,薛国观等口号派,加上八千多从九品们,开始慢慢的在大明朝廷中取得权柄。

    京察大计虽然草草收场,两边的斗法却并没有立刻停止!

    崇祯皇=无=错=。s。帝朱由检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面对他的哥哥明熹宗留下的烂摊子,他决心励精图治,重振大明国威。他首先对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进行了彻底的大清洗。凡与逆案有关的官员,不论是首犯,还是胁从犯,统统给予严惩。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打击面过宽、株连太多,以致朝廷人才匮乏的后果,尤其是作为权力基础的内阁缺员太多,严重影响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转。朱由检决定增补内阁阁员。诏令会推阁臣。诏令一出,温体仁便私下里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深知自己资历浅薄,声望不高。如果单凭这一点他是不可能入阁的。不过。温体仁也有他的优势。崇祯帝刚刚即位就擢升他为礼部尚书。温体仁认为这是皇上有意重用他的信号。因此。对这次入阁,他信心很足。但是在会推过程中,温体仁一再受到冷落,终未能入阁,而江南才子钱谦益则私列第一,温体仁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不过,温体仁发现。那就是皇帝非常重视的周延儒也不在被推选的名单上。周延儒为人乖巧。很善于察言观色,左右逢源。深得皇上宠信。周延儒落选,温体仁揣测皇上必定要产生怀疑。果然,崇祯帝见名单上没有周延儒的名字,感到很是不满。

    温体仁认为这是翻案的大好机会。他和周延儒很快地勾结在一起,将矛头直接指向钱谦益。他们上书皇上,重新揭出了钱谦益关节受贿案,敦促皇上取消钱谦益阁臣资格。所谓关节受贿案,指的是天启二年钱谦益主试浙江时,收受童生田千秋的贿赂,以一句俗俚诗“一朝平步上青天”为关节。将他定为省试第一(解元)。这事后来被人告发。钱谦益受到夺俸、削职为民的处分。钱谦益案暂时平息了。但温体仁并不是无懈可击。御史毛九华、任赞化很快揭发出温体仁犯下的三大罪状:一、贿赂阉党崔呈秀,开脱私买商人木材的罪责;二、杭州为魏忠贤建生祠时。温体仁作诗颂扬魏忠贤;三、娶娼,接受贿赂,侵夺他人田产。

    狡猾的温体仁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对皇上说:“这都是他们借钱谦益一案诬陷打击卑臣。卑臣现在孤立无援,只有乞求辞官罢归了。”

    朱由检反而欣赏周延儒和温体仁的狠辣!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谁能保证不受政敌排挤?遂动用皇权,诏令毛九华,任赞化与温体仁进行当面对质。钱谦益一案再度掀起风波。在争辩的过程中,温体仁一口咬定毛九华、任赞化二人是钱谦益死党。于是崇祯帝将毛九华、任赞化二人投入监狱。

    给事中祖重晔等人先后上疏,提醒崇祯帝,指出温体仁是在借钱谦益一案,图谋进入内阁。温体仁再次坚决请求辞官罢归。

    左都御史曹于汴等官员对温体仁的栽赃诬陷深为不满。他们联名上疏,共同揭露温体仁的丑恶嘴脸:“臣等亲自审理田千秋一案,观听者数千人,不是一个人能够随意掩饰歪曲的。温体仁信口雌黄,是对皇上的欺骗、愚弄。”

    这是铁定的事实。温体仁觉得再深究下去于己不利。于是见风使舵。将矛头对准曹于汴,攻击他是在党护钱谦益。崇祯帝觉得没有必要再争论下去。于是草草收了场。

    不久,周延儒、温体仁两人先后入阁。温体仁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在这第二次的京察大计中,朱由检很好的控制了局面,显示了卓绝的政治才华,但这个国家已经如同朽木,不是单凭政治手腕就能够力挽狂澜的!而且朱由检并不喜欢周延儒,温体仁和薛国观之流,只是要借助这些人削弱东林党人的影响力,因为这些人一旦离开了皇权,就什么都不是了,不想东林党人在天下都有影响力!

    周延儒,温体仁和薛国观之流,就只能够围在皇帝身边,他们就像是皇帝的指甲!离开了皇帝,他们什么都不是!

    朱由检在决定去北边暗中视察之前,再次召见了群臣,询问锦州和宁远等地兵变的问题!

    周延儒机智敏慧,分析问题透彻。驻守在锦州的士兵哗变,督师袁崇焕请发军饷。崇祯皇帝在文华殿召集大臣商议,大臣都请求动用国库。

    周延儒猜测皇帝的心思,独自进言道:“以往边关守兵防止外敌入侵,而今要防士兵了。宁远士兵哗变,发军饷,锦州士兵哗变,再发军饷,这样下去,镇守边关的部队都要学样了。”

    朱由检问道:“你说怎么办?”

    周延儒冷静应对,“情况紧迫,不得不发,但得想个长久之策。”

    朱由检听了,认为周延儒说得有道理。

    过了几天,朱由检又问周延儒,周延儒说:“粮饷以粟为最好,山海关不缺粟,唯缺银子罢了。士兵为什么闹事,其中必有内情,这无非是骄横的武官煽动闹事来威胁袁崇焕罢了。”





第0583章 钱谦益被罢免

    朱由检听了周延儒的一番话,认为十分中肯。

    因为朱由检原以为士兵哗变是边将对皇上进行要挟而感到不安,听了周延儒的话则放宽了心。

    从此,朱由检对周延儒更为器重。也认同了让周延儒来辅助王承恩,并且让王承恩通过周延儒来理政,这一步棋是没有走错的!

    大明的问题在于整体,而不是在某一个人的身上,对某一个人的罢免与任用,其实对整体局势不造成多大影响!而朱由检很重视的京察大计,很重视的惩治腐败官员的立志革新,也仅仅是强化了京畿地区这么一个小范围的官场,对全国的局势,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朱由检更加关心的是察哈尔部和朝鲜的局势!还有中原反民们的情形,前两处如果完全归于了皇太极的掌控之中,那么大明的京畿地区就将完全暴露在皇太极的面前了啊!中原反民一旦势力大到控制不住,殃及中原以外的地区,整个大明的经济能否承受符合,也是朱由检忧心忡忡的地方!

    完成了对京畿地区的全面控制之后,朱由检开始着手于大明北部的防御!

    “恩师。”郑鄤带着郑月琳给钱谦益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