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金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到底是游走江海的人物,很敏锐地发现了躲在一旁的徐元佐。
  ——这小贼过来讨赏了!
  沈玉君干咳一声,收起脸上的得意之色,缓步上前,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道:“还行,比以往好些。”
  徐元佐笑道:“那小弟就放心了。表姐日后有什么麻烦,尽管来找小弟,全都记在人情账上。”
  “你还真不客气。”沈玉君一噎,但是转念又想:这个表弟能够想出这等手段,多半与“温良恭俭让”没有半点关系,更不可能知道什么叫“客气”。
  “客气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徐元佐笑道:“姐姐难道愿意客气客气,把家里漕运交给小弟去做嘛。”
  “妄想!”沈玉君眼睛一瞪。
  徐元佐并不介意,继续道:“表姐。小弟课余时候也在做点小营生。莫若散散步,顺便交流交流心得?如何?”
  “也罢,就当还你人情。”沈玉君偷偷撩了撩裙摆——她不习惯穿女装,刚才差点把裙子踩下来。
  徐元佐一伸手,严肃道:“表姐,商者一诺。价值千金,这可开不得玩笑啊。你要这么抵账,我就不跟你散步了。”
  沈玉君眼里的徐元佐还是冒头少年,一直都是副嬉皮笑脸、混不正经的形象,突然改变画风,还真有些可爱。她噗嗤就笑了出来,道:“逗你玩的,人情账不离人情,哪有你这般斤斤计较的。”
  徐元佐登时换了笑脸。切入正题道:“表姐,沈家的生意是偏内江多些,还是偏外海多些?”
  沈玉君只当徐元佐是个读书人,并不将他视作生意场中人,全无警惕,只当满足他的好奇:“自从收缩了通往西安的商路之后,父亲把重点放在了漕运上。如今我家全靠船吃饭,田亩所出聊胜于无。江海却是相差仿佛。”
  “吃漕运这口饭的人太多。”徐元佐摇头道:“还是走海好。”
  “走海回报大,风险也大。”沈玉君道:“‘风险’一说便是从走海来的。可想而知。”
  “沈家去日本么?”徐元佐低声问道。
  沈玉君知道附近没人,倒也不避讳,何况她可是见过杀人的人呐!
  “去日本倒是好买卖,但你知道从哪买货么?”沈玉君问道。
  徐元佐点头,表示明白了。
  这说到底还是渠道不通畅。
  今年正是日本永禄二十年,“猴子”丰臣秀吉在今年出生。日本国政于去年被“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所统摄。如果从历史趋势而言,日本战国时代已经开始走向尾声,然而这个过程还有将近半个世纪。
  战国乱世,日本人都忙着开村战,哪里有功夫发展工商业?尤其是商业活动。十分依赖稳定的社会环境,动辄有被抢劫的情形下,人们宁可藏在山里种点粮食,躲避战乱。
  “东海如今群龙无首,海上情形混乱不堪,此时插手进去实在不智。”沈玉君道:“所以我们走海也只走近海。一条线是走舟山,一条线是走威海卫。其实都是做海客的生意。”
  徐元佐长长哦了一声:“表姐,你为家里打点生意多久了?”
  “从十岁起就跟着父亲东奔西走,至今八年了。”沈玉君说话间又有些萧索。
  八年,抗日战争都胜利了!
  ——都说女大十八变,可是你把女儿放在那种环境里,岂不是越变越像海盗!
  徐元佐不由腹诽二舅,转而又有些同情表姐。
  女性在先天上缺乏狠劲和野心,若表姐是个男儿身,恐怕已经是海上小霸王了吧?
  “表姐有没有想过自己做远洋贸易?”徐元佐撺掇道:“走日本、琉球。”
  沈玉君摇了摇头:“表弟你还太小,不知海上的险恶。”她顿了顿,道:“别说远洋,就算是在近海,有时候看到商船都要防备他们突然转成海盗。若不是我们沙兵威名远扬,你当沈家能吃定这碗饭么?”
  “原来那些人是沙兵!”徐元佐赞叹道:“果然名不虚传。”
  沈玉君自豪道:“那是自然,都是亲历战阵的老手。”
  嘉靖大倭乱时候,东海海盗肯定不会放过崇明这么好的地方。然而他们终究没有得逞,正是因为崇明沙洲的好汉们纷纷武装起来,组成了保家义勇。
  这些人本就是水上讨生活的,舟船娴熟,又因为是保护家园,没有内陆援军,可谓背水一战、奋勇无双,杀得倭寇胆寒,再不敢骚扰崇明。也因此将“沙兵”的名号打了出去,在东海上也是令海客敬畏。
  沈本菁生意越做越大,手中招募的沙兵也就越来越多,有这私兵看护,才算立了门户。
  “一旦要走外海,首要缺少个带路人,怕被同行排斥。”沈玉君道:“海上无非多船胜少船,大船胜小船,一旦被其他海商围攻,半点逃生的机会都没有。万一丢了本来的产业,我沈家便在覆灭之间了。”
  “姐姐顾虑的是。”徐元佐道:“不过天下事真有难易之别么?去做,难事也容易;不做,看似容易的事也难成。海贸之利丰厚,未来二十年间必有许多人要介入其中,东海也必将再出霸主。这等时候,我们若是慢了一步,就只有吃人剩下的残羹冷炙了。”
  “我们?”沈玉君轻笑道:“你还是想入赘了?”
  “严肃点,这是正经讨论。”徐元佐撇了撇嘴。


第176章 工商之学
  徐元佐怀疑眼前这个沈家就是后来沈廷扬的家族。
  从明末历史可以看出沈家有多大势力——那可是上百条大沙船,造价在两千两银子左右,而大明一镇水师都未必能有这样的实力。能够将私家船队媲美国家军队,可见一斑。
  徐元佐从这上面也能推导出:沈家在明末的时候,家产能够在五十到六十万两之间,比现在翻了数倍,但终究还不是一流豪族。这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朝中大佬支持的缘故,也可见他们并没有走向远洋。
  如今自己既然站在这个节点上,又是母亲的娘家,不拉一把怎么说得过去?
  ——绝对不是单纯想利用沈家啊!
  徐元佐定了定神,道:“小弟倒是有一稳妥之策,也不需要沈家冒风险,最多十年,便能有纵横海上、扬帆远航的实力。”他虽然不知道沈家是如何解决子嗣的问题,但既然沈家不倒,起码就有一试的潜力。
  沈玉君也严肃起来,道:“你说。”
  “今后几年,你家本要造十艘船的,便少造两艘,将银子拿出来,七成办学,三成募兵。”徐元佐道:“常年募兵,则新人日进,年迈者或是留下充当教头,或是给他块地,少收点租子。如此人心日固,而战力不退。”
  沈玉君作为女子,八年来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
  沈家本就有不少庄子里收养了残疾兵卒,终不叫他们无所依凭,贫困而死。这也是沈家在当地名声不坏的缘故。只不过沈家单纯出于仁道,并没有想到人心和战力的问题,徐元佐此言只是将之讲透了。
  “我家每年也都给县学、社学捐资,只是崇明孤岛。出不了几个举子,更别说进士了。”沈玉君苦恼道。
  崇明县令只需要举人就可以出任了,可见地位雷同于云贵、山陕的边远地区。
  至于进士,整个大明朝只有五位崇明籍进士。最近的一位是正德十六年上榜的施一德,距今已经四十八年了。而且这位施一德也将是有明一代崇明的最后一位进士——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偏转的话。
  “小弟说的并非儒学。”徐元佐笑道。
  “那是什么?武学?”沈玉君面露不信。
  正式将军事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的是宋人,可惜没能坚持。到了国朝。为了培养选拔将才,首先在南北两京设京卫武学,地方上则有卫武学及府州县武学。
  这是正规的国家军事教育体系,只不过明代将领仍旧以世袭为主,武举为辅,又因为满清要给世人留下明室“暗弱”的印象,对武学之事多有抹杀,故而后人对此竟然知之甚少。
  徐元佐道:“如今的武学太过于好高骛远。”
  科举由学校出,所以武举也是由武学出。而武举选拔的可都是将领。首先要求考兵书战策,等于文化课,其次才考弓马长兵火器,属于专业课。这样一路走出来的武举人、武进士,同样少不得十多年的苦功。
  太不符合徐元佐“短频快”的原则。
  “我所谓的办学,是工商之学。”徐元佐道:“如今船工水手,都是子承父业,代代相传。船工有一个儿子。便等于有了一个徒弟,将行船的手艺、诀窍传给一人。有两个。则倍之。三个……就会挑个儿子转副业。表姐不觉得这样积累起来太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