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金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透T溃抵斜赜行煸舻脑倒省�
  由此想来,自然对徐元佐颇为好奇。
  茶茶不禁打了个冷颤,暗道:我原本只以为他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小子。这几日来察言观色,却发现他颇能掌控人心,是个人见人服的高才大能……
  “他呀,总有些异想天开的主意,叫人捉摸不透。”茶茶叹了口气。
  玉玲珑细细在心中品味一番,道:“这种人往往善于藏拙,还是要小心伺候。”
  茶茶道谢。
  两人又说了些闲话,茶茶方才告辞而去。
  玉玲珑送走了茶茶,回到屋里,铺纸研墨,一边细细将自己十余年来苦学在脑中过了一遍,诸如唱腔如何,身段如何,手势如何……大约有了个品论人物的方向。然后便是寻个突破口。
  像花幽意这样的红牌姑娘,玉玲珑还不敢就此惹上门去。大家都是一个行当,彼此知根知底,若是被花幽意反咬一口,惹得郑老爷不悦,再被卖回青楼怎办?
  柿子要挑软的捏。
  当然先写清倌人啊!
  清倌人多有一技之长,而且往往有惊人的天赋,加上积年累月的苦练,可褒扬之处甚多,而缺陷之辞也不怕惹来报复。
  之所以这些清倌人没能接客,自然是因为长相身段不讨喜。
  客人或许喜欢其曲艺,但绝大部分人连名号都不会打听,更谈不上替她们出头了。
  这些人在青楼之中也是边缘人物,妈妈对她们或有尊敬,可也谈不上宠爱。
  玉玲珑一念及此,已经回想起了几个望月楼颇有资历的清倌人,其中还有两个是她的老师,曾传授过她琵琶和筝。里面有些秘传秘授的东西,还是她磕头换来的,自然只能“绣出鸳鸯凭君看,不将针法度与人”。


第158章 编辑部
  徐元佐本以为玉玲珑的约稿需要过几天才会有回音,到底她的本职工作是照料(魅惑)郑岳郑老爷。
  谁知茶茶回来第二天,玉玲珑就差人送了三篇稿子过来。这每篇稿子都讲了一位望月楼的清倌人,详尽地描述、分析了她们的拿手曲目,以及技艺流派,从而给人的感受。
  “从内容上看,真是写得不错,让我这个门外汉都有观赏一番的冲动。”徐元佐读罢稿子,只觉得青楼校书的文字婉约而不华丽,没有文士那样多的典故,平易近人,只要是个识字的人,大体上都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就是好多术语,啰啰嗦嗦写了一大段,颇有骗稿酬的嫌疑。”茶茶皱着眉,挑出毛病。她虽然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但是读还能勉强胜任。
  “不怕。”徐元佐暗笑:这部分才是读者拿了可以装逼的干货啊!他道:“照样算字数付酬,跟她说,就照这样写。”
  茶茶笑道:“相公真是慷慨。”
  徐元佐摇头道:“生员衣冠还没到手呢,别乱叫。”他又道:“不过这三篇笔意显然出自一人,若要撑起一期刊物,有些单薄了。”
  茶茶大奇:“莫非公子是要混编多人的文章,出个集子?”
  徐元佐微微闭目,大脑转得飞快:“叫老梅来。”
  茶茶依言而出,去大办公室叫梅成功。
  梅成功知道徐元佐如果要在会议室找人说话,必然是很重要的事,一路上都在回忆书坊的各个细节,准备应对徐元佐的提问。进了小会议室,他见徐元佐闭目靠在椅背上,一时不敢出声。
  徐元佐感觉到有人进来。方才睁开眼睛,精光四射,可见并非在打瞌睡。
  “振之,你去过青楼么?”徐元佐问道。
  梅成功微微一愣,暗道:吃饭都吃不饱,还去青楼?
  见梅成功摇头。徐元佐又看了一眼故意没有出去的茶茶,对二人道:“书坊搬来之前,你们二人先组建一个编辑部。”
  茶茶浑然不知道什么叫“编辑部”,只听名字似乎是跟“市场部”、“客服部”并列的重要堂口。想想自己一介奴婢,竟然能够能够与读书人一起办事,不由激动得浑身发颤。
  “准确地说,是咱们三个人。”徐元佐想了想,还是决定自己掌控这个编辑部。
  “我负责决定稿件,振之负责修改文字。茶茶你负责统计字数。”徐元佐大致布置了分工,将玉玲珑的三篇文章给了梅成功,道:“文章质量起码要这个水准,尽量保持作者文风笔意,只修改病句、错字。”
  梅成功扫了一眼这近乎白话的稿子:“经理,这里面的俗字要改么?”
  俗字就是后世的简体字,最典型的就是“群”字。君羊并列,则为俗字;上君下羊。则为正体。曾有某生乡试时写了俗体“群”字,被主考从解元调到了榜尾。为此耿耿于怀,在中了进士之后还将官司打到了皇帝面前。
  “俗字就不要改了。”徐元佐道:“反正这东西就是娱乐罢了。”
  梅成功飞快看完了这三篇浅白的稿子,疑惑道:“经理,咱们就刊印这些?给谁看呢?”
  “给闲得没事的人看。”徐元佐自信笑道:“而且咱们还要收钱。”
  梅成功仍旧不得其解,暗道:这种文章也有人出钱买?既不是话本小说,又不是时文制艺。谁会买这些废话连篇,又毫无主旨的东西?
  徐元佐却在刚才的闭目沉思之中整理了思路,首先取了一张纸,靠右写下了四个字:
  《曲苑杂谭》!
  “我要立一份期刊文字,尽量定期发送。”徐元佐觉得既然自己在创造期刊的鼻祖。那么偶尔不能按时发行,问题也不大,应该能被历史原谅。
  “凡是关于曲艺、诗词、杂剧的典故、轶事、技法、品评,都发在这上面。”徐元佐道:“每期刊登文章在十篇左右,大约万言足矣。”
  如此稿费成本的上限是十两,算上纸张油墨和人工,每份的成本不会超过十一两。
  “可以用木活字印刷,降低成本。”徐元佐补了一句。
  梅成功静静听着,脑中印出一本书册的模样,封面上是《曲苑杂谭》,内中却寥寥书页,轻薄得不像话。
  徐元佐接下来的话却打破了梅成功的幻想:“用轻薄些的纸,不要封皮不要线装,一整面的大纸,印了之后折叠起来便是。”
  这时候的纸张和油墨要是双面印刷,很容易产生墨透纸背的现象,以至于影响阅读。即便是书册,也是只印单面,然后对折钉线,如此便成了双面。
  而徐元佐更是简单,连装订都不需要,就是纸张叠起来,乃是报纸的雏形。
  “每份售价五十钱。”
  约莫一钱五分银子,略有浮动。
  ——疯子才会买!
  梅成功暗吸一口气,心中暗道。
  “这报纸印得越多,每一份的成本也就越低……”徐元佐心中默算:印一份,稿费成本是十两,排版成本算五钱。如果印一百份,则每份的成本就平摊到了百分之一。不过印得多并没有意义,反倒会显得很廉价,不值标价上的价格。
  说起来,若是后世一张万把字的简陋报纸竟然要卖二三十块钱,的确有抢劫嫌疑。
  不过这个时代是文字崇拜的时代,白纸黑字就有无上的魔力,要价高些自然也是应该的。
  徐元佐从未接触过出版业,但是此时脑中计算之后也觉得成本还是过高,无师自通想到了稿费分级,敲了敲桌上的稿件,道:“这算是特约稿,所以稿费价格高些。茶茶,你可以将约稿的事传出去,稿费在百字十文到百文之间,全看稿件质量。”
  茶茶眼睛圆瞪,问道:“去青楼邀约类似的稿件么?”
  “嗯,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嘛。”徐元佐道:“乃至于风尘生活的杂记也可以拿来发表,不过稿酬却未必会高。”
  涉及从业人员的自我宣传,非但不该给稿酬,还应该收取平台费、广告费呢!
  茶茶似懂非懂,又问道:“那我能写么?”
  “当然可以,人人都可以写,欢迎来稿嘛。”徐元佐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只是未必会被采用罢了。”
  茶茶觉得自己被戏弄了,顿时丧气。


第159章 创刊号
  这个时代实在缺乏有效的传播手段,基本靠口口相传。
  茶茶是个勤奋的小姑娘,也很珍惜自己得来不易地信任,非但去了望月楼,还通过介绍,去了其他一些大小青楼,发布了约稿的信息。
  徐元佐很爽快地给了玉玲珑第一笔稿费。三千字,润笔三千贯,折成二两雪花银送去。
  一日功夫就挣了二两,而且还是鬻文雅事,自然令人喜上眉梢。
  玉玲珑最终还是如实上报了这笔意外所得,生怕郑岳从徐元佐那边得到消息,立时穿帮。
  郑岳颇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