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在七零年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儿就拔干净了半边,然后把猪翻了个身继续烫。

  整头猪从黑的变成了白的之后,就开始砍了,从肚子那里下刀,把猪砍成两半,然后把里面的肠子都捞出来,最年长的张振武大哥开始了他的专属工作——洗猪肠。猪的肠子我们要留着腌制的,所以一定要洗得干净。

  洗肠子的时候张振武大哥又开始讲笑话了:“我有一个朋友被分到了山上的一个德昂族寨子里,他……”结果这次他还没有讲,就被吴梅打断了:“张大哥,别讲了,我们都不想听你讲的这个笑话!”其他人也跟着应喝,纷纷制止他讲这个笑话。

  可是他笑着说道:“你们都听过了,晓雯还没有听过呢,人家备不住想听呢,晓雯,是吧?”我正要点头,结果吴梅拉住我,说道:“晓雯,别听!”我的心里可奇怪了,张振武大哥特别的幽默,他讲出来的笑话通常都是会赢得满堂彩的,大家即便是听了几次以后还是会想笑,今天是怎么了,一个二个的表现得这么奇怪,于是我更加好奇了。

  于是我说道:“张大哥,我想听,你给我说说吧!”张振武笑呵呵地说道:“好啊!”结果我旁边的吴梅等人一溜烟地跑了,这里瞬间就只剩我一个人了。但我不为所动继续听,张振武笑呵呵地继续讲。

  “他有一次回德昂寨子的时候就拿了几截豆腐肠去,分给了几家德昂族村民。有一个妇女特别喜欢吃,就问他:’这个是什么,里面放了些什么‘。他就告诉人家:’这个是猪的大肠,里面放着豆腐‘。然后等到杀完年猪大概一个月以后,那个人过来找他,一边摇头一边对他说道:’我们德昂整出来的肠子是没有你们汉人整出来呢好吃啊,我杀猪以前去买来了很多豆腐喂给我家的猪吃,然后把它的肠子像你说的一样吊在房梁上,结果是绿苍蝇飞了飞了!后来等我整出来以后是臭了臭了,老大也不吃,老二也不吃,老三跟我么捏着鼻子砸挣吃(砸挣:口语,勉强的意思)……”

  我的脸揪成了一团,这个笑话太恶心了!怪不得大家都不想听,再看看张大哥正在翻着清洗的猪肠子,我怀疑等肠子腌好了以后我能吃得下去吗?张振武看见我那纠结的表情笑得可开心了,我心底暗道:他每年都这么翻肠子,都这么说这个笑话,难道从来都不会觉得恶心吗?还是他的爱好就是恶心我们?真是恶趣味啊!

  我们留了一点点儿肉今天吃,然后其余的都擦上很多盐巴腌起来了,把它们制成腊肉,能吃上一年呢,让我惊讶的是大家只动手整理一半的猪,另一半猪肉就还老老实实地放在芭蕉叶上,没有人去动它。

  我奇怪地问道:“为什么大家不腌另外那半猪啊?”史明辉笑着对我说道:“那半个猪要留着上税呢,是‘猪头税’,凡是杀猪都要交半只猪做为猪头税的。”我不禁乍舌,这个税也太高了吧?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这个年代里田地、粮食什么的全是国家的,都搞“集体式”,极为忽视“个人”这个此,所以这样的税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有了肉以后,大家就能好好地过一个春节了,可是接下来的一件事狠狠地泼了我们一盆冷水。2月多的时候,我们有一次听广播的时候听见了里面说:“英明的华主席提出:‘凡是**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还说什么“文化大革命是七分功,三分过,总体是要肯定的,要继续坚持……”仍然认定□事件是“******事件”,认为“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正确的,阻挠邓小平出来工作等。

  我对此早有准备,历史课本里还是有华国锋这个人的,他在里面唯一的介绍就是“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理论”,然后被邓爷爷给摆平了,等到79年的时候就下台了。他只是昙花一现而以,蹦跶不了太久了。

  可是其他人就没有我那么镇定了,大家的脸色都很难看,秦正安更是拿出他辛辛苦苦抄好的课本砸在地上,愤怒地说道:“中央都这么说了,怎么可能还会有高考!怎么可能还会让我们回去!我们得一辈子待在这里了!”

  吴梅可怜兮兮地说道:“怎么办?要是不恢复高考的话,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

  我拉着她的手劝了句到:“别这么担心,邓……小平不会一直被打压的,他肯定会出来主持工作的,等到时候就好了。”

  其他人没有反驳我,可能是把我的话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了吧,秦正安也默默地捡回了自己的书。只是大家万全没有前段时间的那种冲劲,那种活力了,脸上都是灰扑扑的,没有一点儿喜色。

  这个时候向二来了,笑着对史明辉说道:“史大哥,我要盖新房了!你有时间么来帮帮忙嘛!”可是说完之后却发现大家的脸色都不好,于是奇怪地说道:“你们都怎么了?”

  史明辉不好和他解释,于是笑嘻嘻地拉着他出门去商量去了。回来之后史明辉告诉我,向二要结婚了,他的对象是邻村的线月过凹。结婚以后他们就分家除去单过,所以最近几天要盖新房子,史明辉要过去帮忙。我于是表示我也要过去帮着煮饭,史明辉一连感动地看着我。

  说实话,我来了以后还没有好好地见识过傣族的婚礼的,想好好的见识一下。而且,现在家里的气氛太可怕了,我也想让这件让人高兴的事让我的心情变得好一点儿,希望大家也都能开心起来吧。

  唉,真是悲哀啊,我知道这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了,可是我却不能告诉他们。

  向二结婚

  第二十九章向二结婚

  史明辉和王海民趁着农闲的时候去帮向二盖房子去了,这里的房子是竹楼,盖起来很快的,没有几天就基本成形了,大家还用竹篱笆还给向二围了一个大院子,等他结了婚以后就在这里住了。

  我本以为傣族寨子里都是老大养父母,和父母一起住,老二又分出去的,但是问了以后才知道不是这样的。老人就住在家里面,想和哪个儿子住那个儿子就在家里和老人一起住,其他的儿子分出去住,然后老人就归留在家里的儿子养。所以有的人家是老大养老人,有的人家又是老小,不固定的。

  而且他们的称呼让我晕头转向的,向二要娶的那个姑娘是“小月”,他的姐姐是“小月”,在那里煮饭的人里面也有好几个“小月”,居然还有人叫我“小月”。

  史明辉笑着告诉我,“小月”是大女儿的意思,每一家的大女儿都叫“小月”,二女儿就叫“小玉”,三女儿叫做“小安”,一直往下排,还有什么老七、老八、老九的都有固定的叫法,他也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只是音乐觉得好像老七是叫“小娥”,老九是叫“小白”。至于男孩子嘛,老大是叫“小岩”,很多人叫史明辉都叫“小岩”,老二就是叫老二,老三就叫老三……

  于是我说到:“那么向二所宝是家里的老二,他娶的线月过凹就是家里的老大了?”史明辉笑着点点头,夸我聪明。我觉得这种取名字的方法挺好玩的,从名字里面就可以知道你是是男是女,在家里排行老几了。

  史明辉的胶鞋因为最近劳动太过,双双在前面破了一个大洞。大冬天的,虽然这里不是特别冷,但也挺冷的,谁能受得了啊?而其他的脚趾头有时候会从鞋里面伸出来,我很怕他受伤。连和我们一起住的那些知青见了他的鞋都会打趣到:“哟,史大哥,鞋子张嘴了啊!”于是把我的钱翻了出来,准备给他买一双新鞋。

  我在新房子封顶的那天对他说我不去做饭了,进城一趟,他也没有怀疑我想要瞒着他去做什么,帮向二盖房子不是组织上硬性规定的,帮他是人情,不帮也没什么错,所以知青里头只有我们两个加上王海民去帮忙,寨子里其他人也不是全都去,是和向二处得好的那些小伙伴们和亲戚去。

  史明辉因为和向二是朋友,所以去帮忙肯定是义不容辞的,王海民因为拜了向二这个“师傅”,所以也去帮忙出力,只是我本来和向二不怎么熟,去帮这么多人做饭又挺累的,所以史明辉劝过我不要去,在家里休息休息或者看看书什么的。但是我坚定地摇摇头,对他说到:“你的朋友要结婚,我怎么能不去帮忙呢?”弄得史明辉高兴了好几天,每次见我都只会傻了。所以我现在和他说我不去一天他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这个时候物资是比较紧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