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罟沂帐啊�

    “自己这个父亲胃口真的很大的!”杨晞心里感慨,只是他不知道李隆基会不会同意杨国忠所请。

第十六章 李隆基想退位

    杨国忠话说的虽然很简单,但李隆基明白杨国忠如此说有更深层次的目的,肯定是有一部分出于私心的,但他也不好点破,也不能全都答应他所请,因此听了后沉吟起来。

    见李隆基犹豫了,轻轻地他捶着身子的杨玉环笑着开口:“陛下,国忠说的很有道理,如今大敌当前,叛军数十万人屯于潼关附近,随时会攻打潼关。潼关不能有失,要是潼关落入叛军之手,长安也危险了,如今陛下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击退叛军的攻城,确保潼关的不失,国忠刚才所言全是为了潼关有安危考虑,他是一片中心啊!陛下,很多时候失败都是因为内乱而起,要是潼关守军内部因为一些争执导致将士离心,军心不稳,被叛军趁机攻占了城隘,那长安就很难守住,这是国之大不幸,陛下万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啊!”

    见杨玉环开口了,杨国忠也再次请求,“陛下,如今潼关的形势依然危急,潼关的十万镇军原本又是归属多处,有许多是临时征召的军士,要让十万将士齐心御敌,必须要做一些非常手段,陛下应该将潼关的任何事务都交由四郎负责,不让其他任何人插手,不然将士肯定无法齐心御敌!”

    杨国忠现在最怕的就是太子李亨插手潼关事务,陈玄礼与李亨的关系不同一般,陈玄礼刚到潼关就被召回,并被免了所有职务,让原本想插手潼关事务进一步壮大自己声望的李亨很受打击,拼命想扳回一点什么,当日在朝会上当着李隆基和众臣的面说杨晞年幼,不适合继续领军打仗的话也是他迫不得已之下才说出来的。从李亨这很短视的举动中杨国忠明白了什么,心里挺是得意。

    但他知道李亨肯定不会坐视不管杨家势力进一步坐大,肯定会采取其他手段插手潼关事务的。今日他这般说,主要目的就是想绝了李亨的想法。

    杨晞已经成功的取得了威望,全面主掌了潼关事务,杨国忠现在要做的就是巩固杨晞的地位,加大自己儿子的影响力,弥补自己在军中势力不足的短板。

    只要皇帝答应他的所请,他后面就很好做事了,可以打着皇帝的旗号名正言顺地做很多事,要是有人胆敢不服,就可以趁机治罪或者清除。

    听了杨国忠和杨玉环这样说,李隆基心里那一点坚持也就没有了,略略考虑了一下也答应了杨国忠所请:“唔,国忠说的有理,现在是要倾全力守好潼关,潼关镇军内部不能起乱,不然给叛军以可趁之机。朕现在也不考虑其他,只要尽快将叛乱平息就好了。国忠,朕答应你所请。”

    顿了顿后又马上道:“关于潼关的一些事就由你代朕处置吧!”

    李隆基这样表示,杨国忠大喜过望,马上答应并作礼致谢:“多谢陛下信任,臣会替陛下处好很多事的。陛下,这段时间你憔悴了很多,要好生休养,以免得病,如今局势已经过了最危险的时候,陛下就尽可将潼关事务交给四郎,他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朕当然希望如此!”李隆基苦涩地笑了笑,长叹了口气后闭上了眼睛:“朕可是没料到安禄山他竟然会真的会反叛,国忠,朕要是早信了你的话,那这场大乱就不会起了,朕愧对天下黎民百姓!朕当皇帝也几十年了,倦了,这个皇位不想再坐了。国忠,朕想将皇位传给太子,让太子来执掌天下,朕当个什么事都不管的太上皇,与玉环相守余生,如许这样最好!”

    杨国忠一听李隆基这样说,脸都吓白了,不顾一切地跪了下来,连声请求道:“陛下,你万万不能如此!你并不老,你精力依然充沛,大唐是在你的治下走向全盛,要是你现在想退位了,那群臣定会惶惶然,不知所措,平叛的将士也会疑惑重重,他们会猜想这是不是宫内起乱了。陛下要真的现在退位,定会让君臣离心,军心涣散,给叛军以可趁之际。陛下,万不可如此啊!”

    在叛军刚起的时候,李隆基已经表示过一次这样的意思了,被吓坏的杨国忠一个劲地死谏,并串唆杨玉环和虢国夫人大吹枕头风,终使李隆基收回此意,没想到今日说的好好的,皇帝又来这么一席话,如何不让他吃惊?

    杨国忠知道,他现在的权势地位全赖李隆基所赐,而他与太子李亨的矛盾非常深,他一直在努力想办法让李隆基废掉李亨,另立其他皇子为太子。要是现在李隆基退位让李亨即位当皇帝,那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不说现在的权势地位很可能全部没有,连性命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李隆基已经有改立太子的打算,杨国忠相信假以时日,太子一定会另立他人的。但要是现在李隆基选择了退位当太上皇,那李亨马上即位,什么希望都没有了,杨家的势力很快就土崩瓦解。

    听了李隆基如此说,杨晞也大吃一惊,读过《安史之乱》这本书的他,当然知道一些利害关系,身为杨家人,他不希望李亨当皇帝,不然他也会跟着倒霉。即使他是个穿越人,与当皇帝的人斗,一样没好果子吃。李隆基还有好多年寿命,只要他当皇帝到死,那以后变数如何谁也不知道。

    被同样吓了一跳的杨玉环也赶紧起身请求:“陛下,你万不能如此,大唐江山不能没有你掌执,要是你现在退位不管事,那定会让君臣离心,叛军势更盛,更多的黎民百姓受苦!陛下……”

    杨玉环说话间,神色变得凄苦,两行清泪从脸上滑落。

    “国忠,玉环,起来吧!”李隆基不可能再闭着眼睛了,也马上从榻上起身,伸手扶起同样跪下的杨玉环,再示意杨国忠也起身,重重叹口气后再道:“你们说的也有理,朕要是现在退位,可能真的会乱了军心。唉,还是等叛平息后再议传位之事吧!不过朕真的累了。”

    “陛下累了,就好生休息一下,休息好了,就不会觉得累了!”松了口气的杨国忠作了一礼,准备告退了,“陛下,臣就不打扰你休息了,你好生睡个觉吧,有什么事臣会替陛下处置,要是有什么难决的事,也随时进来禀报的!”

    重新躺下的李隆基微微地点点头,“国忠,那你去吧,朕很困了!”

    “是,陛下,娘娘,臣告退!”

第十七章 可惜啊

    (感谢戴天宇书友的打赏!新的一周开始,期待书友们的继续支持!)

    ---------------

    并没说什么话的杨晞跟着杨国忠退出了李隆基的寝宫,父子两人无言地穿过宫室,走到一无人之处后,这才停了下来。

    “父亲,陛下是真的要退位吗?”杨晞小声地问道。

    杨国忠想了一下,摇摇头,“陛下肯定不是真的想退位,他只是年岁大了,有点疲于应付现在的局势才这样说的,他说的是负气的话。但是为父就是怕万一,怕万一陛下真的如此决定了,将皇位传于太子,那我们杨家就从此倒霉了。因此无论陛下是真心还是假意要退位,一定要想办法阻止。”

    “孩儿明白了!”

    看到边上没任何人,杨国忠心一横,压低声音道:“晞儿,想必你也知道为父与太子不和,矛盾非常大,只是为父从来没和你说过其中的情况,这些事也不能再瞒着你,一定会和你细说的。只是今日时间仓促,来不及详说了,待什么时候有机会,为父再好生与你说说!”

    “是,父亲,到时孩儿一定会好好聆听父亲的教诲,”杨晞轻声答应道。

    杨国忠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示意杨晞跟他一道出宫了。

    在出了宫后,杨国忠再吩咐了杨晞几句,让他先回府休息,自己依然在政事堂处事。

    杨晞也回到了府中,在过去和母亲裴柔说了几句话后,也就回自己的小院,准备休息一会。

    平儿很体贴地过来服侍,杨晞和她调笑了几句,也就在小姑娘的轻轻捶敲之下安然入睡了。

    一觉醒来,杨晞觉得精力充沛,心情很好,而这时朝廷奖赏的诏令也送到府上了。

    李隆基给予了杨晞以重赏:授杨晞以渭南县子的爵位,真食邑三百户,并奖赏给杨晞一座府邸,还有许多金银钱帛。

    这样的奖赏不可谓不重了,只是没有职务上升迁。杨晞初授官,已经被授以龙武将军职,并领兵马副元帅,依现在的情况,职务上并不可能再得升迁,只能留待以后了。

    杨晞对此挺是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