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劲儿,在那些日军的前方不远处就渐渐的减弱并很快熄灭。

    第二天清晨,步战车开始慢慢地进入仍旧到处冒青烟的火场,没有太多的高大树木,绝大多数为长草和灌木,地面上到处是厚厚的草木灰,但却把松软的泥土烧得干硬,一个个被蒸发掉的池塘,弄上去好似吃人的魔窟露出底部裂开的泥土,不少鱼被生生烤死,漂浮在表面。

    但更多的还是日军的死尸,得益于水泊较多,直接被烧死的不到一半,蹲在水里企图昏过去却被呛死的比比皆是,窒息的,给高温煮的半熟的都有,死相千奇百怪。

    纵然山地旅的士兵见多识广,此时仍不免毛骨悚然,老老实实躲在步战车中带着防毒面具警惕的慢慢搜索前行,见到尸体不管死没死一概补枪,绝不漏过。

    等快中午的时候,一个小组意外的发现了小松原道太郎藏身的池塘,被烟灰染成黑色的池塘内,上百日军师团部的军官和士兵几乎全部完蛋,师团长阁下却意外的靠着一大罐氧气艰难的撑过了大火最疯狂的时候,没给窒息而死,此时也已经奄奄一息,被一堆尸体压在底下动弹不得。

    只不过他的运气也就到此为止,天照大神的光辉管不到中华大地,指挥那辆步战车的小班长是个心地善良的山东汉子,看到那一堆死尸中似乎还在蠕动的师团长阁下,根本没分清完全被灰土黏糊住的将军服饰,反倒给恶心的差点吐出来,当即绝了下去一看究竟的心思,跟弟兄们叹道:“我这人哪,就是心软,看不得人受罪,干脆,咱们送他个痛快中不?”

    哪有不中的?反正没有命令,整辆车就没有谁想过下去救鬼子,战功什么的都捞足了,不差这一两个,纷纷点头答应:“班头儿,打吧!早弄完早利索!”

    “好嘞!”班长亲自操纵上部的小炮塔转过来瞄了瞄,“轰”一炮打过去,40mm的榴弹爆炸威力也相当可观,当即把死尸堆炸开一个缺口。

    可能人太多了,池塘上烟气袅袅看不清楚,班长发现似乎还在动啊,重新瞄准,再开火,轰隆又是一团火光炸开,这次总算把师团长阁下从人堆里崩出来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作孽太多老天都看不过去,居然落在一大片平铺在水面的芦苇和蒲草上,一条腿断了,疼的他呜咽惨嚎,乌哩哇啦的用日语嘶叫!

    山东小班长抠抠耳朵,朝外“呸”一口痰,骂道:“草嫩娘的!该死不死的小鼻子,浪费俺们的弹药!谁的枪法好?弄死狗日的!”

    话音刚落,两条突击步枪抢先伸出去,“突突突”各自一个点射,全部命中目标,这次,一发子弹从侧面掀飞了中将先生的脑壳,死的不能再死了!

    小班长满意的点点头,开着步战车围绕池塘一圈儿没发现异常,挨个目标补枪之后慢慢的继续往前搜索。

    搜索行动持续了整整一天,到傍晚时分全部结束,初步统计,弄死日军高达五千余人,第十师团长佐佐木到一和其核心的几个将领没有找到,不知道是被烧成了灰,还是跑掉了………昨晚那么大烟火,随风吹着弥漫几十里地,跑走个把人也是正常的,不过这已经无关大局了。

    心情舒畅的王樟堂率领整个旅向前进入经棚主阵地,与敌200师和混成2旅会师。到地方了,他才发现,本来应该属于他的功劳………攻破当面守军的事情,被邱清泉抢先下手了!

    10月18日,中央教导总队邱清泉部率先以上万人的强大兵力,在上百门大炮的压阵下,强行突破日军经棚防线,杀敌过千,兵锋直指日军之林西第二防线。

    王樟堂旅在经过简短修整后立刻加入战团,凭借其专门设计的山地作战装备优势,在“天擎战车”无坚不摧的带领碾压之下,强势进逼,一日之间推进十数公里,挡者披靡,没有敌手,将部署在此处的一个师团日军打得节节败退,死伤枕藉!

    至此,第一战区对日军实施的第一期“左勾拳”战术目的基本达成,全歼其部署在蒙古外围的两个机械化师团,并造成其整体战略上的误判,失去了提前做好热河防线重兵堵截的准备!

第643章 东海大战(一)

    1939年10月中旬,由朱斌和阎锡山领衔的第一战区对日作战取得战略性成果,在长城一线三十万大军轮番鏖战的吸引下,关东军二十多万主力被牢牢的牵制在千里山区中不得动弹。

    最关键的关东军飞行团,近千架各式战机几乎腾不出空来支援察哈尔防线,绝大多数的重炮武器,特别是上百门拥有超远射程的九六式150mm长身管重炮,和三十多门240mm重型榴弹炮,以及从法国及本土紧急运来的3辆240mm超远程列车炮,都不得不呆在此地作为支援,还有点捉襟见肘的意思。

    至于装甲部队,西出蒙古的两个机械化师团就顶了大头,第一、第二、第四三个师团则在辽宁沿线严阵以待,前面推出去的各个师团至少也都有一个战车联队,加起来总数也有五百辆之多,几乎倾尽关东军本辖区产出的极限,差一点砸锅卖铁!

    如此情形下,他们的敌人好似潜力无限似的,不管日军如何增兵,如何增加重装备,对面总能以近乎倍数的加上来,更因其在河北平原有着天然的运输便利,使得日军困窘于两条铁路运力而无可奈何。

    更有一条,他们必须拿出至少二十万的兵力和武器装备,部署在渤海湾一线严防死守,因为就在对面不远处,北海舰队始终有事没事的在黄海上溜达,海军侦察机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在天上转悠,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成群的空军战机会突然跨越白来公里的海疆,突袭杀到!

    冈村宁次为首的关东军参谋部千算万算。怎么都没想到,朱斌制定的计划剑走偏锋,大胆的将茫茫山川阻隔的热察交界线当成突破口,尤其是经棚—林西—林东—开鲁一线,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欠奉,漫长的山区地形复杂,更不适用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的快速突进,却对于防守一方极为有利。

    而朱斌要想达成上述目标。首先得解决茫茫六七百公里复杂草原的交通运输问题,对于这片地方有着上百年研究的日军确信,没有个一两年的准备,他们别想真正形成十万计大军的长途转运和集群攻击。

    当然,这是以常理来判断。包括冈村宁次和石原莞尔,都认定对方一定会发挥其空中优势获得制空权,然后再干掉第三舰队获得制海权。最后以海军登陆部队抢滩旅顺和葫芦岛、营口等要地,配合陆军分别攻破山海关、古北口,再加上多伦………赤峰通道,四面出击,一战而定!

    可惜,他们忘了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主持制定作战计划的,是朱斌啊!

    三个月时间,一条从张家口通往多伦的战备铁路就修起来,不指望能用十年八年,坚持到打完仗就行。

    战斗一开打。从多伦之南的宝昌分出往北延伸直奔经棚和林西一线的铁路日夜兼程,几乎就在第23师团被歼灭的时候。一百公里的铁路基本上快修完了,军列可以直接开到经棚卸载。

    与此同时,另一条从集宁往北直奔乌兰巴托去的铁路也在凶猛的推进,由超大号的工程车开道,各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块和不惜工本的速干水泥灌注下,翻山越岭平趟草原隔壁,预计到年底,就能延伸过去。

    为了达成如此恐怖的速度,一共动用了近五十万的工程兵和壮劳力。而他们之中超过十万都是驾驶机动车辆的,中华青年教育基金的六年辛苦,终于结出累累硕果!

    到了此时,整个中国的各方军中大佬才明白,当初朱斌和蒋百里先生一直在强调的“现代战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究竟是怎样一种直观的表现。

    至少上亿的工业人口,至少两千万的熟练工人,至少一千万的部队和预备役,至少一千万的工程及民夫壮丁—…必须是遵守纪律并懂得一定专业技能的。

    有了这个基础,整个国家的经济、财政、军备和国防总体实力已经大大提升,相比之下,论软硬实力,日本已经被落在后边。只不过上边的大佬们疲软已久,没有自信罢了!

    至10月20日,以王樟堂之山地旅为首的攻坚部队率先杀到林西,并继续往林东挺近;教导总队的一个师及一个混成旅则不甘落后的往前争夺,拿下大巴林王府和土城子,开始沿着西喇木伦河往前推进,企图首先杀进开鲁。

    此时日军调配的十几万朝鲜及台湾兵全部运输到位,在一个师团的日军压阵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