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盗墓进行到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关她的传闻,我就知道这么多。我觉得这个人的性格很复杂,可能有双重性格那种倾向。解放前,她的家乡遭灾或是歉年的时候,杜青衣会出钱到外地买粮食回来散发给老百姓,很多人都念她的好,叫她杜菩萨。

但是另一方面,杜青衣的狠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在抢货或者争地盘上,她可以面不改色的把对手从上到下杀个干干净净,连根都不留。

所以从杜青衣开始扬名,一直到现在,没有几个人敢去惹这个女人。她做事非常周密,而且下手狠,一旦被她网住,后果可想而知。

一个女人,能混到让所有人都顾忌,都害怕的程度,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

我感到很意外,不知道杜青衣怎么会知道我,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找到我。我装着喝茶,想了很久,从她刚才说的那句话里,我听的出,可能她和老头子过去也是认识的。难道是因为老头子的原因才找的我?

如果从这个思路去想,那么杜青衣的来意就不可能很友善。老头子在江北,如果他们是旧识,有什么事情,杜青衣完全可以直接去找老头子,不用在我这里拐一个弯。

想到这里,我就有些警惕。但是杜青衣始终没有任何出奇的表情,她就象一个奶奶在望着自己的孙子一样,微微眯着眼睛,把我从上到下打量了好几遍。

“这个孩子,看上去性情很温顺,比卫八要强的多。”杜青衣饶有兴致的看了我半天:“温顺好,温顺好,不要学你的父亲,卫八是个炮仗。”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她的话,索性就不啰嗦那么多。不管对方有什么来意,她自己肯定会说出来,我不用费心去猜。

“我喜欢这个孩子,十三,给他见面礼。”

杜青衣身后那个看上去很悍的男人,绕过桌子,把两只很小的小盒子轻轻放在我面前。盒子的盖是透明的,一个盒子里是黄金打的金锁,上面刻着长命百岁四个字。另一个盒子里是一块玉,隔着盒子摸不到玉,但是一看就知道是老货,很温润,被人从坑里带出来之后,专门有人把玉养活了,玉质非常好。

我当时就明白了,杜青衣在饭桌上见我,然后又送了东西,这是一套老规矩,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了。这个老规矩背后的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先礼后兵。见面就送东西,代表她肯定有话要说,而且不希望我拒绝她的话。如果我拒绝,礼就变成兵了。

这个规矩是解放前盛行的,现在的人那里还用得着这么做。只有杜青衣这样辈分极老的人,才会记得这样的陈规,如果不是过去听老头子随意提过,我肯定也不知道这规矩的意思。

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杜青衣送了东西,之后就拄着拐杖由身后那个中年妇女搀扶起来,一步一步朝包房的门走去。她目不斜视,但是嘴里却在念叨,很象是在说给我听。

“这就是见面礼,就是见面礼,老规矩都过时了,谁都不肯用的。。。。。。”

很快,杜青衣就离开了包房,直到她走远了之后,我还没明白过来。从头到尾,见面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杜青衣总共说了三句话。

“就这么走了?”我迟疑的看看桌上那两只小盒子,又看看小胡子:“她是什么意思?”

“说不清楚,但是你肯定也察觉出来了,杜青衣没有敌意。”小胡子拉开椅子站了起来:“我们也走。”

我和麻爹他们马上就离开了饭店,杜青衣究竟是什么来意,谁也说不准,但是她竟然能在这里准确的找到我,让我感觉不安。在麻爹强烈要求下,我们连夜就更换了住处。

这件事情仿佛就此完全结束了,我们更换了住处之后,接下来几天非常平静,再也没有人来搅扰。我自己猜测过,和小胡子,还有麻爹都私下议论过,却完全猜不透杜青衣此举的真实用意。

也就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小胡子把两卷羊皮书内的西夏文字转译成了汉字。因为我知道这两卷羊皮书的存在,所以小胡子也没瞒我,把翻译之后的汉字完整的拿给我看了一遍。

但是满篇的西夏文翻译出来之后,内容仍然显得非常晦涩,以我的水平,很难看懂。小胡子指出了一些阅读方向。

羊皮书里没有任何关于西夏铜牌的记载,但还是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也搞不清楚这到底算是一本什么样的典籍,内容很空泛,废话连篇,抛开这些没用的废话,整本书只记载了两件事情。

第51章两个要点

羊皮书被翻译成汉文,然后小胡子又把这些古文转变为白话文,我看的就比较直观了。其中很多零星的信息,我大概归纳了一下,重要的一共两点。

第一个要点,和宗教信仰有一些关系。党项人建立西夏以后,他们从一个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变成了版图稳定中央集权的国家,和当时文化最先进的宋接壤。西夏的文化受到了周边国家的很大影响,尤其是宗教,虽然党项人很多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被直接或者变相的保留下来,但其中最重要的宗教问题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建国之前,因为种种原因,党项人无法接触吸收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例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他们信奉苯教以及原始萨满教。建国之后,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迅速取代苯教,称为西夏传播最为广泛的宗教,西夏皇族的绝大部分成员都是佛教的忠实信徒。

和欧洲那些政教合一的国家不同,西夏人对待宗教的态度还是比较大度和开明的。佛教在西夏占据了主流的地位,但是一些其它的宗教并没有受到排斥。比如说,西夏开国皇帝的太子宁明就没有信奉占皇族信仰正统的佛教,他热衷于道教,跟随一个叫做路修篁的道士修习过辟谷术。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就有一点点疑问,而且对羊皮书中的内容真实性有所怀疑。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好几百年过去了,如果这两卷羊皮书不是严谨的史料的话,那么这里面的内容就很可能是一些野史。野史只能听听,但是绝对不能信。

小胡子告诉我,羊皮书里的内容究竟是不是真的,需要考证。但是他觉得基本还是可信的,尤其是关于太子宁明的记载。一些史料中曾经说过,元昊问自己的太子,有关治国方针策略的问题。宁明就回答了一句话,莫善于寡欲。

“就因为这些,可以证明羊皮书的真实性?”

“你先接着看,我能预感这里面记载的事情都是真的。”小胡子指着译本上路修篁三个字,说:“这个人很不简单。”

我按照小胡子的吩咐继续看了下去。

太子宁明跟随路修篁修道,他们之间具体的交往过程不详,但是可以肯定,宁明对这个来自定仙山的道士很倚重而且信任。之后,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宁明数次向自己的父亲推荐路修篁。

西夏开国皇帝和一个看似寻常普通的道士,就这样经过宁明的撮合开始了第一次会晤。元昊和路修篁之间的交往过程同样不详,但是随着元昊接见路修篁的次数越来越多,就可以看出,这个道士一样获得了元昊的好感和看重。

在路修篁和元昊接触之后的第三年,这个西夏宫廷的皇家道士秘密赶赴到了当时北宋的领地,按照他的身份,是可以大张旗鼓出行一番的。但路修篁谁也没有惊动,从西夏进入宋,随后彻底消失,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

随之,消失了很久的路修篁再次出现在了西夏的都城兴庆府,他出现的同时立即觐见元昊。根据羊皮书上的记载,路修篁到达皇城时已经深夜,但是元昊从梦中被人唤醒,马上就接见了路修篁。

他们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密谈,就在两人密谈之后的七八天之后,元昊派遣出一支二百人左右的队伍,分散渗入北宋的领地。

羊皮书的第一个要点大概就是这样,而第二个要点,则是元昊与路修篁这次密谈的内容。

我把密谈的内容大致归纳了一下,篇幅不算长。

路修篁:我找到了那个地方。

元昊:只找到了地方,没有找到东西?

路修篁:根据我的判断,东西一定就在那里,不过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拿到,请人帮忙又难免泄露秘密,所以我马上赶回来,希望陛下尽快派人过去。

元昊:东西会否是真的?

路修篁:一定是真的。

元昊:道听途说毕竟不翔实,从来都没有人见过它。

路修篁:先秦时期曾经有过,但是因为人祸而被毁掉了,现在好不容易得到线索,说不定东西已经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如果错过机会被其他人捷足先登,陛下一定会追悔莫及。

元昊:大概需要多少人做这件事?

路修篁:人少的话会耽误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