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二、三、四……
易小笙默默数着步子,也慢慢数着自己的心跳。
从来都没有过的感觉,纵然自己本来是个无视这些繁琐古式的皇宫规则的人那又如何,到了这样的情况,依然会心跳加快。
金碧辉煌的朝堂两侧,两排身着官服的正襟而立,而自己就从他们面前这样缓缓走过去。她瞥见千瑾辰和沈北祭也位列其中,前者目光中透着不悦,后者脸上则是淡淡。面前的是一顶金銮宝座,上面坐的正是那炎晟帝。她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去,跪下叩拜。
中年皇帝见到易小笙上了大殿,微微点头,又对着列位在席的一名年轻官员道:“陈尚书,请宣读圣旨。”
那唤作陈尚书的年轻官员也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皮肤有些黝黑,像是在农田里做活多了晒出的健康小麦色。他身子站得极挺,虽然长得不算十分俊俏,却将一身官服穿得十分有味道。
陈尚书领命,走到易小笙面前,将手中上好蚕丝制成的圣旨慢慢摊开来,圣旨两端织成两条提花翻飞的银龙,“奉天诰命”四个篆字端庄古朴,望之令人顿生威严肃穆之感。他朗声宣读:“制曰:易氏民女小笙,文采出众,才高八斗,特封为礼部侍郎,官至正四品下。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尔其欣哉。钦此。”
宣读完毕,将圣旨交至易小笙手里。
少女在听宣的整个过程中,一言不发,只是面色微微有些发青,见陈尚书将圣旨递到面前,才伸出手去接,眼睛在触及对方的目光时,发现那位陈尚书的眼神里充满了厌恶和鄙夷的神情。她一时有些愣神,见那人又把圣旨往前递了递,才伸手接过,学着戏文里见过的礼节,扣谢道:“谢主隆恩。”
炎晟帝点头:“众位卿家,这位便是我方才提到的易卿家,即日起入住礼部,陈尚书,易卿家新来乍到,你可要好生关照才是。”
“臣遵旨。”陈尚书恭恭敬敬地应道。
但是听在易小笙的耳朵里,总有些不情不愿的感觉。而且最为奇怪的是,她区区一名女子,能在朝堂里得到官衔,而且还不是一名女官应得的官衔,居然没有人觉得奇怪或者反对。
下了早朝,易小笙跟着陈尚书出了大殿,正想问接下来要做什么,还没开口,就见他一脸不耐,禁不住问道:“陈大人,不知是我哪里得罪了您?”
那陈尚书一脸黝黑的脸上正气凛然,愤然道:“多少人十年寒窗苦读都无法谋上一官半职,你这区区一名民间女子,何德何能,居然坐上这正四品下的侍郎之位!”
尽管被如此逼问,易小笙反倒松了口气。这陈尚书在还没弄清自己身份来历的时候就这样义正言辞地痛斥,显然是一位极正直的人,若是自己存有半点害人之心,只需寻个借口,参奏他一本,恐怕也够他好受。此人在宫里如此正直,恐怕日子也不好过。
对于这种人,只需让他明白自己是清白的,说不定还会成为朋友,只是现在的情况,无论她现在说什么都略显多余,还是需要日后慢慢解释,因此也不着恼,只是温言道:“大人,日后小笙归于礼部管辖,还请大人多多指点。”
陈尚书见她竟然不气不恼,怔忪了一下,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易小笙目送他离去,忽然想到自己连去哪里报道都不知晓,抬眼看着偌大的皇宫,不由得一阵苦笑。
她正在犹豫到底应该找谁帮忙,几个官员已经凑了过来,拱手施礼,连连祝贺。她连忙挨个还礼,顺便记下几个人的名字和官衔。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不知道这炎晟帝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自己先要在这朝堂之上自保还是必须的,而多结交一些同朝为官的同僚,也许可以多了解一些情况。她心下其实十分在意那日段月尘所说的偷运兵器和出兵的事情。
官员们道贺完毕,各自散去。易小笙抬脚准备走,又想起不知道去哪,顿时头大,却见身边还站着一个官员没走。她依稀记得此人刚才自报姓名为唐昕,官拜兵部侍郎,正四品下,和自己同级。
唐昕见她目光转向自己,立刻上前施礼:“易大人,恭喜。”
易小笙连忙还礼:“唐大人。”
唐昕长相较为清秀,眉目清朗,颇有书卷气,如果不是刚才自报家门,真让人想不到会是兵部侍郎,还以为会是个文官。他上下打量了下易小笙,笑道:“易大人可是不知道礼部所在?”
易小笙一听正中下怀,也不觉尴尬,更不遮掩:“正是找不到路,正在苦恼,还请大人指点。”
唐昕见她性格颇为直爽,也是心生好感,道:“易大人颇有女中豪杰之相,怪不得能坐上这礼部侍郎之位。”
易小笙闻言下意识地摸了摸脸,想要摸出“女中豪杰之相”来,一张脸被自己都揉得皱起来,唐昕见状更是笑得开怀:“没想到易大人还如此风趣,来来,我带你去礼部报到吧。”
一路上,易小笙向唐昕大致问清了礼部的情况。
礼部尚书陈庆之,也就是刚才那位极为厌恶自己的黑脸尚书,正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而自己这侍郎,就算是副手。用现世的职位构造来讲,陈庆之就是主管,自己最多算个副主管之类的。
一来就被顶头上司如此鄙夷,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大好过。
唐昕将易小笙带到礼部附近,拱手道:“易大人,我不便再往前送太多,还请自行进去找到陈大人。陈大人其实是一位刚正不阿的清官,我看他之前也是对你有误会,日后慢慢就会好的。”
易小笙点头谢过。
唐昕道:“那我就此告辞了。”说罢,转身就走。
易小笙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又赶上几步,轻声叫道:“唐大人,请留步。”
唐昕转身,微微讶异,等她问话。
易小笙斟酌了一下字句,开口道:“唐大人,我初来乍到,很多规矩不懂,现下有一事不明。为何我身为女子,在这朝堂之上得到正四品下的官职,竟然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也没有人感到惊讶呢?”
唐昕闻言挑眉,脸上的惊讶倒似乎不亚于她,他正色道:“易大人难道没有听说过‘来鸿去燕’之说?”
34来鸿去燕
易小笙心里咯噔一下,眼见唐昕如此惊讶,不禁暗暗心惊:莫非这“来鸿去燕”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吗?
她担心自己露出差错,赶紧补充:“我出身自智饶国,所以上荣国的很多事情都不太清楚。”
唐昕有些了然,便道:“这‘来鸿去燕’乃是指一位奇女子。她是当朝宰相之女,不爱女红,自小习武,熟读兵法,后来随军出征,官至兵部尚书。此人金戈铁马,驰战沙场,是一名巾帼女豪。因为她闺名一个‘燕’字,人又如同风一般来去自如,被人称为‘来鸿去燕’,留下一段美名。我自小喜欢武艺和兵法,听闻她的传言,十分敬仰,谁知等我进入这兵部,才知道她已经失踪多年,只留遗憾。”
易小笙听闻是如此奇异的一名女子,也不禁心生向往。
唐昕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道:“易大人不必担心自己的官职。听说当年皇上给她在朝堂之上安排官职,遭到几乎所有官员的质疑和反对。皇上一怒之下,当年不知赐死多少人。因此今日给你封官加爵,不会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易小笙顿时哑口无言。
唐昕又笑了笑,道:“易大人,我与你在这礼部大门口谈论这种事情实在不合适,还是等改天再慢慢细说。总之,你不是上荣国史上的第一位女官,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安心做好你的侍郎就是了,来日方长。”
易小笙不敢再多问,连连点头称是,目送唐昕离去,这才慢慢踏进了礼部,迎面就看见黑脸的沈庆之坐在桌前翻阅案卷,见她进来,头也不抬一下。
她想起一句话:若你不亲近我,那么同样的,也不得我亲近。想到这些,心里也就平衡了。环顾四周,看到房间里放满了书架以及林林总总的卷轴。
刚才在路上的时候,她大概问清了礼部的职能,基本上相当于现世的外交部,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气象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档案局,国家外国专家局等职能部分,属于文官类。
她本身的专业是英语系,本来听说有外交部甚感高兴,但是想想恐怕此时和西方还没有什么交集,而古代文化,她本身也只是知之甚少,仅凭着课本上那些历史年代又基本对不上号。那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