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舆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曦凰驭马走到他身旁,得意的扬了扬眉头,“跟你一起去呀。”她俯身近前,以只有他才能听到的声音说,“我送你去,才能放心。”
  “胡闹。”赵宸低声斥道,“你堂堂郡主身份,怎可……”
  赵宸话还没说完,就被曦凰给当头打断,“在没有敕封前,我都跑遍大半个东朝了,难不成加了个封号我就变得弱不禁风了?”她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说,赵宸拿他完全没辙。
  楚桓看着眼前这个紫袍青带的女子总觉得十分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这位是?”他驭马上前,朝曦凰作礼。
  “他是我小妹。”赵宸为两人引荐,“这位是骁骑营的上将军楚桓。”
  “久仰久仰。”曦凰抱拳拱手,装作根本不认识楚桓,“这一路上要承蒙将军多多照应了。”
  楚桓虽觉得她很面熟,可一时半会就是想不起来,“原来是德凝郡主,在下失礼。”他复又作礼,原来面前的女子便是那位有名的安国侯府小郡主,他曾听父亲说过,皇上似乎很喜爱这位郡主。当时他还猜测这个女子有何长才可得皇上青睐,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个贵族小姐而已,并无特别之处,“此去路途艰难,郡主可吃得起苦?”楚桓话语婉转,其实压根不想带着她。
  曦凰笑笑,一本正经的说,“若我吃不得苦,将军可以随时将我赶回来。”
  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楚桓也不好硬驳,只期望这位大小姐不会在半路上搞出什么幺蛾子。
  赵宸趁两人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曦凰背上的包袱,那团东西居然还在动?!
  “曦凰,你背着什么?!”
  “这个啊……”曦凰反手摸了摸身后包袱团,嬉笑道:“我家小白,舍不得丢下它,便带它一起上路了。”
  “小白?”赵宸狐疑,听这名字以为是只小狗或者小猫。
  那个包袱团又动了动,一只白茸茸的脑袋伸了出来,搁在曦凰的肩上,居然还咧嘴打了个哈欠。
  “这是……”赵宸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了,这哪里是猫猫狗狗的!这分明是只白虎!

  姚行书

  天色泛灰,夜已将尽,崇政殿上却早是一片灯火通明,皇上高坐龙椅上,听禀殿上群臣鉴表。朱衣玄裳,冠金旒九珠的皇太子站在旁侧,仅与銮座隔了一阶之遥。
  “臣,有奏疏呈上。”鸿胪寺大夫手持笏板跨着外八字出列,长袍一撩,跪在了金殿中央。
  殿前侍下了玉阶取过他手中奏章,转呈于皇上。
  “东突厥意遣亲王,携礼来贺我朝太子殿下大婚,臣启皇上,不知该以何礼相待?”鸿胪寺大夫声音洪亮。
  满殿众臣面面相觑,东朝与东突厥干戈了十数年,对方却突然一反常态的想要重修俩邦关系,其目的难窥一斑。
  “爱卿以为如何?”皇上合上面前的万言表,沉睿的目光扫过殿上群臣。
  “臣以为按俩邦朝贺之礼为妥。”
  鸿胪寺大夫的言下之意,就是以国邦之交为仪,不但尊重了东突厥,也可显示出东朝上邦博怀之心。
  皇上略一沉吟,听得殿上有人窃窃交耳,又道:“还有其他看法么?”
  本来有人不敢斗胆直言,可听皇上此时再问,似乎有另择他举之意。
  “臣有异议。”出列的是骁骑营大将军,那位年资深厚跟随今上北征过突厥的老臣。
  “老将军有何想法。”皇上抬手虚扶,示意他起身回话。
  “臣以为应用九宾之仪较妥。”大将军话甫一出口,已引起了满殿不大不小的哗然。九宾之仪适合用于番邦属国,大将军话中明显怀了轻薄之意。
  “突厥乃夷邦大国,若行九宾,怕会惹人话柄。”鸿胪寺大夫婉言驳斥。
  大将军狠狠嗤笑一声,“当初东突厥屠我多少东朝百姓,今日他们主动修好,可见是怕了我煌煌天朝大国,以九宾之礼相待,算是给足他们面子了!”
  当初两国大战,东朝兵卒损失惨重,老将军唯一的独子也死在了战场上,他对东突厥如此鄙恨,实乃人之常情。
  文官方面重礼偏向朝邦之仪,而武官方面却力主藩属之遇,行九宾之礼。一时间大家争执不下,气氛胶着了起来。
  “太子,觉得如何?”皇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开口,满殿霎时寂静。
  “臣以为。”皇太子撩袍跪在冰冷的玉阶上,只沉吟了片刻,便道:“以朝邦之礼为宜。”皇太子的声音柔软,字字清晰的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
  “哦?何故。”皇上摆手,示意太子起身回话,看着他的眼瞳中带出一丝星亮笑意。
  “臣以为,这次东突厥主动修好,意化干戈为玉帛实乃好事,北境军民这些年来深受战火之苦,若此次俩邦能重修旧好,也是国家社稷之福,万民百姓之福。”皇太子句句审度,以天下为先的博怀胸襟逐渐显露,不少肱骨老臣也在暗自点头。
  “太子殿下,请恕老臣冒犯。”骁骑大将军声音虽苍迈却依旧含着一口不服输的劲,隐约中透出当年指挥万军的豪飒,“东突厥不过区区邦国,岂能与我万里天朝相比,与他们平起平坐这不是自贬身份么?以后怎能让朝鲜、高句骊、夷桑等国朝服我们?”
  皇太子对大将军咄咄逼人的气势报以温雅一笑,不急不缓的回道:“我国乃天朝上邦,朝鲜等只为藩属,迄今为止数百年。突厥直至前朝古兰,曾与我国有玺印之交,不但皇上,乃至几位先皇都承认突厥乃邦国,不是藩国。”
  “古兰早已不存在了,玺印之交当然不存在了!”大将军仍旧据理力争,对突厥之恨几近切齿。
  “大将军错了,古兰仍在,千里之外的那个帝国,天阙虽变了色,皇帜却并没有易主,手掌玉玺的仍旧是完颜家族。若我朝此时以九宾之礼相待,反倒显得我们以大欺小,失了气度。”皇太子言语温软,却字字落地铿锵。
  大将军一时语噎,竟想不出话来驳斥。
  皇太子继而又道:“以九宾之礼相待,我们可逞了一时快意,但万一东突厥恼羞成怒,以此为借口而再次出兵南犯,试问,到时候苦的是谁?”皇太子目光环视殿上,一双凤眸凛然生威,已初现君王气度,“不是在殿的各位宗亲工臣,而是北境的数十万军民。”
  大殿一时寂静,只闻得有人厚厚喘息声重。
  “臣附议,朝邦之仪。”有人扬声,撩袍跪在殿中。
  “臣附议。”“臣附议。”大殿中跪下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军中将领也有人不少附议太子的话。
  楚诘领文官之首,此时静静抬眸,看着御座上日渐苍老的帝皇,和他身旁风华正茂的皇太子,两相映照下来更显得皇上日薄西山了。
  皇上终于动手光明正大的在朝中培养东宫势力了……
  “臣附议,朝邦之仪。”楚诘敛袍跪伏而下,目光垂下的时候,正好瞧到皇太子往他这边望来,平和的目光中并没有张狂和轻佻。
  楚诘以额触地,冰凉的玉石沁出丝丝寒意,犹记太子方才温雅笑容,那眼中绚烂的光芒摄人神魂。
  若换成二十年前的皇上,就算是为了争这一口气,也要以上邦之态力压突厥的,即战无妨。而如今皇上老了,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意气了,他只想安安稳稳的将这个帝国交接下去,然后在史册上记上一笔睿英武仁,便是圆满了。
  争,不是这位皇帝如今想的了,而聪慧如太子者怕是也看出皇帝的用心了吧。若换成汉王在场,恐怕……楚诘心中苦笑,论心思汉王根本不是太子的对手,让汉王去争,根本就是让他去送死。
  正在思量间,对面那位老将军也软下了声音,“老臣……附议。”虽然还是不甘,但到底也算臣服了。
  “礼部尚书张乾、礼部侍郎姚行书上前听旨。”皇上声音沉稳的响起。
  两名官员出列,跪在殿中,正是一老一少,一人鬓发霜白,一人乌发如墨,“臣在。”
  “着令礼部督办此事,切勿不可怠慢突厥来使。”
  “是,臣遵旨。”两人领了旨意,按制退回班列。
  皇太子看着那位红衣紫绶的少年,恭敬的弯着腰,如此谦恭卑逊。
  姚行书,贞元十七年文试三甲一列的才子,金殿上被皇上钦点的状元郎,那满腹经纶的脑子里,藏着多少阴谋计量,是他没有看出来的呢。
  “殿下,此次安国侯去往鄞州,是个大好的机会。”年轻的状元郎眼中闪烁锋利,像是一把刀,裁切掉了他所有的温文儒雅。
  “机会?借刀杀人的机会么。”他冷笑,身子半靠在软榻上,头也不抬的翻看着书。
  “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