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舆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心里自然是欢喜的发疯,虽然在帝都内仰赖永泰他也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但与坐享万圣之尊相比较,这些荣华富贵都不值一提,幻想自己在北狄翻手云雨万人之上的日子,真是让人血脉贲张。
  只是此刻对着面前的那个男人他是不敢露出一点喜色的,反而忧虑道:“微臣只是公主之子,如何能名正言顺登上君位呢?恐怕不容易。”
  “这你不用担心,朕自有考虑。”皇上口气轻松,说的好似这事不过是在棋面上拨动几颗棋子一样简单,根本不费什么功夫。
  “微臣定当牢记皇上圣恩。”他再次深深俯首,低垂的脸上掩不住一派喜色。
  “圣恩什么的不必挂在嘴上,好好对待永泰知道吗?朕可就这么一个嫡妹。”皇上拍拍他的肩膀,换了一副口气,俨然一个护妹的兄长。
  “微臣自然是将公主捧在手心里如珠似宝的呵护。”他这话倒是出自真心,那个温文尔雅的公主除了沉默寡言点外,论家世容貌才情,无一处不合他的意,他也是真心要对她好的。
  皇上见他说的由衷,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又丢出警告,“今日这番话只在朕的书房里说,事未成前,你若将朕的想法传了出去,那么就别怪朕改变主意了。”
  韩楚人抱拳,肃然回道:“请皇上放心,微臣绝不会对外多说半个字。”这种事情,他还是有分寸的。
  “如此最好,你这几日暂管禁军应该也学到不少东西了吧,过几日朕再调你的职。”
  韩楚人听出皇帝是在有意栽培自己,不由惊喜,忙谢恩不迭。
  “行了,你且先退下吧,记得守口如瓶。”皇上摆摆手,返身坐回桌后。
  韩楚人叩首谢恩,倒退出内阁,脚下步子比来时轻快不少。等他走后,惠郡王才嗟叹道:“哎,为了这事,真是委屈了永泰。”
  皇上靠坐在紫木大椅上,烁亮的眼眸也跟着黯了黯。若非潜伏在北狄的探子回报,他们大概都还不知道东朝与西突厥接囊的这个边塞小国,当年差点倒伐东朝,常年地处边寒的北狄其实也一直在肖想江南的富庶吧。弹丸之地自然不能与泱泱大国抗衡,他们也在等机会,而完颜澈便给了他们这个机会。若非事出突然,突厥内战爆发,恐怕北狄已随突厥一同打进了家门。
  或者现在北狄还在庆幸自己悬崖勒马,没有被东朝看出他们的意图,但皇上绝不会再给他们第二次倒戈的机会。既然不能强制收复,那么就先把他们同化,当北狄国主有大半汉人血统的时候,他们也等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这块土地。
  本来皇上准备等安乐公主及笄后找个机会赐降给韩楚人的,并没有想到他会自己开口求娶永泰。不是他不想护着永泰,可那时若他不允,事后再赐降安乐恐怕只会招来非议,不得已他只能委屈了自己的亲妹妹。
  “将来成为一国之后,也没什么委屈的。”皇上平静无波的说道。
  惠郡王又叹,为他抱不平,“陛下为了江山社稷如此费尽心机,可惜太后和皇后还不谅解。”太后因为永泰婚事跟皇上闹僵而长住在了相国寺,这事大家都知道,皇上几次去请,太后都不肯回来,显然很怨皇上。
  “她们总有一天会明白的。”皇上虽然语气淡然,可终究难掩其中失落。以太后和皇后的精明,无须多久便能明白的他的意图。可是太后恐怕只会更加怨他,他将她最爱的女儿远嫁塞外边寒,至于皇后,她或者会鄙弃他这种为求目的而舍弃自己妹妹幸福的作法,又或者会谅解,他不知道……
  “哎……”惠郡王摇头长叹。
  “你也别老哀声叹气了,一旦韩楚人成为北狄国主,你便要去岭北任节度使,那里不比帝都富饶,你恐怕要受些委屈了。”皇上看向惠郡王,淡淡笑道。
  韩楚人掌政后自然要派人在旁边看着的,那个人除了与韩楚人交好的惠郡王外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惠郡王振衣作揖,慨然回道:“能为陛下分忧,哪能说委屈呢,再说北方现在盛行马球,地域又宽阔,臣能时不时看看人打球,快乐的紧呢。”
  “你倒是个知足常乐的人,这样好。”皇上摆手,惠郡王敛襟告退,走至门口的时候突然又想到什么事,回头再望向皇上,“陛下,微臣有一事唐突好奇。”
  皇上的目光正落在菱花的宫窗格子上,听他询问,转目望来,“问吧。”
  惠郡王踯躅了下,拢在袖子里的双手搓了搓,“听说皇上要将李裕调任到梧州任知州?”从京官要职调往地方其实算是降职,但梧州那块地方人杰地灵,谁都知道在那的官职都是肥缺,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惠郡王与李裕素来交好,也不知皇上这番调动的意思,就怕皇上存疑,表面不说心里真当李裕是尚章王遗子,而帝王心中一旦有了猜忌,那个人离死也就不远了。也难怪惠郡王要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一问究竟了。
  皇上目光静静审视他,直到惠郡王终于抵不住,先一步低下头,欠身道:“臣僭越了,望陛下恕罪。”说罢,就要转身,拂帘时,身后传来皇上声音,“朕并不疑他的身份,只是朕不喜欢这人,但惜他是个人才,这才打发到地方上任职,你们不必多想。”
  惠郡王立在原地,脑中快速运转思量,原本皇上是很器重李裕的,怎么突然之间就不喜欢了?这家伙难道作了什么惹皇上不快的事情?不过这人做事一向凌厉,上敢骂皇亲下敢责百官,皇上都知道的啊。
  他心中一动,脑中瞬间闪过些什么,似乎这人自从被汉王诬为尚章王遗子后,对汉王极为不满,常在人面前大骂汉王,说他狼子野心,鼠辈宵小,怎么难听怎么骂。难道皇帝是因为这个,才厌恶了李裕?
  惠郡王看向皇上,刚欲张开,却见皇上已捧了桌上奏折在看,已是不打算再说什么了,只能悻悻的收口,拜了一礼后,退出内阁。
  皇上捧着奏折,上面洋洋洒洒的蝇头小楷,他却一个字也看不进。
  惠郡王刚才所猜的其实一点没错,皇上厌恶李裕就是因为他出口辱及汉王,汉王再如何不忠不义但到底是他们皇家的人,是他的弟弟,怎么轮也轮不到他来骂,这个李裕却浑不知觉,以为自己是在伸张正义,那副尖刻嘴脸皇上越看越是讨厌,干脆打发走了,眼不见为净。
  皇上揉了揉晴明穴,打起精神看那叠新送来的奏章,谁知不巧拿起来的正是李裕上的折子,这人眼见汉王只被褫夺爵位,认为责罚太轻,请求皇上从重论处,皇上一直将他奏表搁置不理,这人还三天两头上表,就是不愿放过那个已死的人。
  那些长篇大论看的皇上心头火起,合起奏章狠狠摔到桌上,如此大动静惊动了阁外内侍,皇上却不耐烦的将他们全部赶了出去。
  汉王这人小事迷糊大事绝不糊涂,并不会随便攀诬一个名头给李裕,恐怕还是俞亲王对他说了些什么,尚章王的遗子确在,但那个人恐怕不是李裕,那么会是谁?
  可惜自从汉王兵败后,俞亲王这只老狐狸也不知道又躲到哪个洞里去了,不然他真想把这个皇叔揪出来好好问问。
  “到底会是谁?”皇上仰首靠在椅背上,脑子里一片纷乱。

  宫城乱(上)

  被李裕这封折子一搅和,皇上再也没有心思看奏章,搁了朝表,走出书房,大太监吉祥正束手立在廊下,看皇上出来了忙命人去取裘袍为皇上披了,皇上却摆摆手示意不必,径自往廊苑深处走去。
  “紫元殿的宴会如何了?”晚风拂动树影,虽然不下雪了,但二月里的天气仍旧湿寒,皇上不由打了个寒噤。
  “宴会正热闹。”吉祥亦步亦趋的跟着,见皇上衣衫单薄,忧心道,“皇上您披件袍子吧,免得受寒。”说罢接过身后内侍递来的裘袍。
  皇上仍道不必,固执的不肯披衣,只想让冷风好好吹醒脑子。吉祥是知道皇上脾气的,很少能听动人劝,没法再说,只能手上搭着袍子紧紧跟在皇上身后,万一皇上冷得受不了了,他再帮忙披上。
  内侍抬来的肩舆皇上也不坐,就这么大步走在宫苑琼廊里,期间经过的内侍宫娥都衣带厚实御寒,反而皇上一袭轻衣,柔软丝缎被风吹的紧贴在身上,勾勒出消瘦颀长的体态轮廓。
  瞧皇上的样子好像在生气,吉祥不敢多话的跟着,而皇上一路行去的方向不是紫元殿,而是坤和宫。
  晚上的宫宴后妃并不能入席,皇后陪同皇上招待北狄使节也累了一天,入夜后早早回到坤和宫,在偏殿哄了小皇子入睡,这才能得空梳洗换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