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主流清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以整个紫禁城里,连主子加奴才,算上太妃,女性总人数不超过八百。到了皇后这个级别,才有十个宫女伺候,皇太后十二个宫女,其他人的使唤人手更少。算上各处宫殿当值留守的,住在宫里的皇子、皇女们的服侍人,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了。胤礽小老婆少,这些人手已是极富裕。

    所以淑嘉听到使唤宫女比去年又多了二十六个,就问:“怎么又多进了人?难不成这一年有病死迁出的?我怎么不知道?”

    赵国士心里把内务府给骂了一通,这样难解释的问题然让他来办!这多出来的二十六人,其实是内务府担心明年大挑,宫里进新人,一旦有名份,就要分拔伺候的人,总要有点余量的。

    赵国士却不敢直说,只道:“明年咱们五阿哥、六阿哥就该指婚啦,七阿哥也不小了,总得预备出些人手来伺候新福晋不是?”当然这也是实情。

    淑嘉一顿,每回大挑,都是她头疼的时候。一是担心胤礽想充实后宫,二就是头疼这些人该娶什么样的媳妇儿。不但是自家儿子,还有宗室里的适龄男青年们,各展身手都来讨情。又有一等戚里高门,想为自家女儿求恩典的,也是削尖了脑袋把握着机会往上凑。

    还是那句话,没有皇后的时候也就罢了。如今有了皇后,怎么可能不来走她的门路?

    淑嘉低头一算,可不是,弘晷、弘晨、弘早,都到了长大了。最小的弘早是康熙四十五年四月的生日,明年就十四(虚岁)了。虽然赵国士是按照传统的算法,认为弘早该指侧室了,这个可以忽略不计。弘晷、弘晨,一个十九、一个十七,都要结婚了。

    “日子真不禁过啊!一转眼的功夫,我都叫这些孩子给催得老了。”

    紫裳听了她的感叹,掩口笑道:“阿哥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难道主子娘娘不欢喜?”

    淑嘉横了她一眼:“我欢喜,欢喜得不知道择什么样的儿媳妇。”又有,除了两个儿子,还有若干侄子、族子的婚事要操心。

    紫裳低头不语,这一年皇后可看过了不少名门闺秀,究竟是没有可意的,还是可意的太多了不知道选哪一个呢?

    过了一阵儿方上前道:“主子娘娘,庆二爷家的小格格,也到了大挑的年纪了。”庆德的女儿欣乐,明年十五,正在大挑的时候。可是这位主子然对侄女儿没有特别关照,只让红袖去庆德家里教规矩,又让十五福晋与裕王福晋去指点,只叫孩子来说了几回话,一丝风声也不肯露。

    紫裳是石家的家生子,石文炳死后,三子虽还住在一起,实际上却已经渐渐划分了势力范围。皇后身边的宫女,也是资源的一种,她们的家人,当然在被瓜分之列。紫裳老子娘都分到了庆德名下,而庆德未来的府邸,大约就是紫裳本人的养老之所了。

    紫裳算过了,在坤宁宫她过得很不错,傍身的银子也有了。她入宫早,那会儿还是行的三十岁出宫制,当时出宫也没有太好的前程,不如跟着皇后身边有前途。

    然而,当差当差,当不动差的时候,也不能让你在宫里白养着不是?多半是要告老出宫的。这个年纪不会太老,五十岁就顶天了。到了五十岁,淑嘉身边也不用这么多老妇人伺候,得进新的、手脚灵便的人,顶多留一二老嬷嬷说话解闷。出了宫之后,要如何生活,这就是紫裳要注意的了。

    既然老子娘都在庆德府上,紫裳少不得为自己未来的安身之地进言一二。

    淑嘉不觉得这算什么大事,自家侄女儿就这么撂了牌子是不行的,指一个过得去的人家难道还困难了么?欣乐的姐姐已经是未来的郡王福晋了,妹妹的前程稍次一点也没什么。淑嘉已经想好了,给她择一个人口少而富裕的宗室即可。

    这年头,除非出了败家子,否则宗室大家族的穷困,多半还是因为分家。儿子多了,分到每个人手里的就少了。孩子多了,皇帝在给你家爵位的时候,除了嫡长子,其他人的爵位就不会那么痛快,也不会让你们一家子人人都有差使。这些都是和薪水直接相关的。

    人口少,就代表着分家产的少,也代表着争爵位的少、当差的机会增加。

    “这个我自有主张。”

    ————————————————————————————————

    长泰朝的习惯就是,凡是家庭纠纷,都由皇后作主。指婚也算是家事之一,纵有政治因素,比如选太子妃又比如在与准部交战前夕拉拢蒙古,也是胤礽说一个大方面、大范围,具体操作还是淑嘉来办,胤礽最后扫一眼,就签定盖章的。而且这扫的一眼还是只看比较重要的,再往下都是他老婆写条子,他照着发上谕。

    习惯了,淑嘉也习惯了。如果说充实后宫她不好说话的话,那么,其他人的事情,她笃定自己能做主的。给自己侄女儿的安排,她也是觉得十拿九稳了的。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啊!胤礽突然有了意见。

    “庆德家的丫头,朕要留给自己儿子!”

    “嘎?给谁?”

    “谁都行!不再便宜旁人了。”

    淑嘉目瞪口呆:“这怎么行?”他们是近亲啊!虽然弘晰跟格根塔娜儿子生了两个,也没见有什么毛病,但是淑嘉对于近亲结婚还是接受无能。

    “怎么不行?”

    “这孩子的姐姐已经给了弘晟了,她再给咱们儿子?恩典太过啦!”

    胤礽摆摆手:“这个我心里有数儿,本来就有些委屈了那两个孩子,我原是想把庆德的女儿给显王的,没想到……”他要是想对谁好了,真就是皇恩浩荡,享用不尽。

    “都这会子了,还说这个做什么?传出去了不好听。”

    “我就这么一说,庆德的闺女就给弘晷,这事儿,我说了算!”

    “……”淑嘉想死的心都有了!这情况比弘晰两口子还危险啊!胤礽跟三公主还是异母,淑嘉与庆德那是实打实的一母同胞,基因更近。

    她不知道的是,胤礽正是为子嗣计,才要把欣乐指给自己儿子的。弘旦挑的太子妃,各方面来说,条件都算不错,只有一条——很长时间怀不上孩子!别说赫舍里氏自己发愁了,胤礽都是一肚子火。

    左看右看,太子妃姐妹几个都是能生的,太子妃的侄女们也是能生的。在赫舍里氏没怀上孩子的两年里,他不知道多少次悔青了肠子,石家那两个女孩子,该咬咬牙,不怕忌讳地留一个当太子妃的!

    现在又到了大挑的时候,怎么能不弄一个有“多子”传统的儿媳妇进门呢?

    一锤定音,胤礽心情好了许多,开始调侃淑嘉:“你不要这样小心。本朝不比前朝,什么外戚,越是亲戚才越亲近呢!有什么可忌讳的?你就这样压着娘家,他们心里也不受呢。你就大着点儿胆子又怎么着了?照样是我的贤后。”

    淑嘉哭笑不得:“我还真是谢谢你给我开解了。”

    “就是!”胤礽一点头,又想起一件趣事来,“你很该跟四川巡抚年羹尧学一学的,他也是斯文人出身,胆气一点也不弱呢。”

    “啥?年羹尧怎么了?”从哪里算,年羹尧都算是亲戚了。

    “上一回他督粮有功,这一回依旧让他总管粮道,你猜他上了道什么折子?”

    “他不想干?”

    “你这就猜不着了吧?”胤礽略带得色地道,“他求我给他节制之权,又要双眼花翎,以镇诸路。”

    “这也太大胆了。你准了?可是有什么缘故?”

    “是有缘故。你想,大军出去,多少宗室随军,前头为了粮草扯皮,少不得派一二黄带子过来与他‘商量’。他不忍气吞声地周旋,倒真向我请势压人,实是出乎我的意料。这样倒好,勇于任事!”

    胤礽颇为欣赏年某人的这种强势呢。淑嘉已经不想说什么了,只能说,有本事的人,到什么环境下都能闯出一番事业来了,不会因为他妹子是不是当了某人的小老婆而改变。

    淑嘉讪讪地道:“那还真是好。”

    “瞧你这个样儿,那是谁来着?跟我说‘唯立功德可以不朽’的时候倒是很有气势的。你那股子狠劲儿哪里去了?”

    “上回用掉了。”

    胤礽大笑。“唯立功德可以不朽、唯立功德可以不朽!”

    只要不太混的皇帝都有抱负,胤礽初立,想的就是继承父业,把国家治理好,把弊端都消掉。这“不朽”二字却是没有明确提及的,然而一经入耳,便日夜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