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煽讼蛎砂投偬岢鼋奔S虻木薇现链笪餮蟾脑斐扇斯け骸2还庖簧柘胱畛踉欢攘鞑蛭降木蟛糠治挥谒拢奔厍谋橛痔嗳酰静豢赡芸够鞔笪餮蟾叽锸椎拇驦ang。
1941年初,美国科学家赫尔曼马克和沃尔特霍恩施泰因发现,将棉花和纤维加入淡水研制而成的冰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高强度。这一重大发现,使得蒙巴顿的用冰制造军舰的念头又强烈地燃烧起来。蒙巴顿立即向首相丘吉尔推荐,并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研制。
1941年5月,这些专家小组在加拿大落基山脉下的帕特里夏湖开始建造冰制试验品。一个月后,一艘长20米,外面贴着木板,内舱壁涂有沥青、船体上凿着管道状通风孔的模型问世了。神奇的是,这艘冰航母竟然安然地度过了火热的夏天而没有融化。
蒙巴顿将军为了使“冰航母”计划获得通过,甚至还亲自动手示范:1941年8月15日,他拔出手枪,对准墙边的两个冰块就是两枪。第一块冰被击得粉碎。另一块冰不仅毫无损伤,弹回的子弹还差点擦伤看热闹的美国海军上将欧内斯。蒙巴顿将军用这种表演,来证明两块冰不同的硬度。第一块冰是用水冻结的,结果被子弹击碎。而第二块色泽混浊冰块内掺入了一定比例的木屑,其刚度、强度比普通冰块大得多。如果用这种特制的冰建造航空母舰,将极大的提高军舰的防御力。
蒙巴顿将军声称:“利用这种经济、快速的特制冰制造航空母舰就等于掌握了取得战争胜利的武器。”他还认为,一艘长巨大的“冰航母”既可作为浮动岛屿停放大批飞机,又可作为反攻纳粹德国控制的欧洲大陆的跳板。
英国海军部要求“冰航母”能抗击30米高的海Lang撞击;航母上的冰跑道应适合重型轰炸机起飞;航母在受到鱼雷攻击后只须用冰水填上即可完成损管作业;整艘军舰要有制冷系统保护冰层不融化等。专家和工程师们,在战争形势压力下,日夜奋战,三个月就拿出了设计蓝图:航母长600米,舰体厚12米,总重量约200万吨,有26个螺旋桨推进器,并将其命名为“哈巴库克”号。
第03节 与众将在巴士拉
当时绝大多数美英高级将领都相信了这一设想,并对“冰航母”充满信心。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蒙巴顿将军的游说下,也批准出资建造“冰航母”。但之后罗斯福发现,虽然单项设计都可行,但组成整体后却矛盾百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舰上大型动力装置的散热量估计不足。
1942年7月的试航中,蒙巴顿将军的奇思妙想变成了想入非非。雄伟壮观的“冰航母”在北冰洋上乘风破Lang,蒙巴顿将军站在舰桥上,骄傲地迎风目视前方。起初一切正常,约莫过了半个小时后舰长报告,启航后发动机周围的冰大量融化,如今只剩下个架子了。如果再不返航,整个航空母舰就会变成一泡水了……
满屋子哄堂大笑,好多人笑出了眼泪。在大家的笑声中,李德极其压抑的心情得到释放,思想也慢慢回归理性。他与戈林和鲍曼低声议论了一会儿,吩咐冉妮亚收拾行李马上出发。
“到哪?”冉妮亚问道,李德没有搭理她。
元首的大轿车沿拉希德大街疾驶,拉希德大街是巴格达的主要街道和商业中心,银行和店铺都集中在这一带,别具一格的阿拉伯市场让人流连忘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里的铜器市场,各种阿拉伯风格的铜盘、铜壶和铜杯做工非常精细,曾经吸引了大批前来选购的顾客。
“糟糕,我答应要给我妈买个铜碗的。”冉妮亚着急地看着元首。
“我们就要离开《一千零一夜》的故乡喽。”元首答非所问。待轿车离开市场老远、走上滨河公路后他才说:“哎,冉妮亚,你不是要买东西吗?”
“狗屁。”她两眼望着窗外悻悻地骂道。
李德从第二排座椅上向后转过头,把下巴枕在手背上望着她说:“你生气的样子真好看。就这样,不许笑啊。巴士拉也有铜碗。”
“我们要到巴士拉去?”冉妮亚咧开嘴露出洁白的牙齿。
“我说过不许笑的。”李德开着玩笑,但别人发现他笑得很勉强,不过是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戈林一上车就呼呼大睡,不是由于瞌睡,而是面子上过不去——他实在坐不惯接送市民们上下班的大轿车。鲍曼不仅在睡觉,还演奏着三部曲:放屁、磨牙、说梦话。薇拉与丽达谈着俄罗斯的趣闻轶事,偶尔还轻声笑着。只有冉妮亚与三个副官商讨着当前局势。
李德自上车就闭目养神,看似平淡,实际上心潮澎湃,掀起惊涛骇Lang。他指挥着帝国航船行驶在狭窄而布满险滩的航道上,然而战火越烧越旺:三百万德国士兵在东线与苏联浴血奋战,一百五十万德军遍布在从挪威到法国、从芬兰到巴尔干、自捷克到马尔他的广阔战线上,三十万德意志健儿在中东虎视眈眈,还有几万德军驻守在利比亚到摩洛哥,以防备敌人在西北非登陆。现在,美军即将参战,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更加紧张。
怎么办?李德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答案非常简单:趁美军大举介入欧洲、中东和非洲之前,集中力量荡平苏联,然后抽出兵力与美国对垒。
然而,取得对苏战争的胜利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可望而不可及。按理说,自1941年6月22日至今,已经有541万苏军沦为德军的俘虏,有236万苏军阵亡或失踪,还有335万残废和重伤。也就是说,上千万苏联红军丧失了战斗力。换做别的国家早就一蹶不振、灭亡几回了。但是,在斯大林的高压政策下,苏联把每一个男人和妇女赶向战场,每一个老人和儿童走进了生产车间,让苏军腾出了一千万的后备兵力。
李德也有理由感到欣慰:一个国家的最大动员能力是兵员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而苏联在竭泽而渔,甚至于把犯人编入军队里。截止八月中旬,德军已完全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从北面和南面深入了富饶的俄罗斯联邦西部,在原全苏1亿9千万人口中,德占区就有一半。
随着德占区成立临时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和宗教自由,以及斯大林对民众的残酷无情,有350万白俄罗斯、乌克兰甚至俄罗斯人与德军并肩作战,相当于一年前入侵苏联的德军陆军兵力。从苏联控制区逃亡者越来越多,仅仅在八月上旬就有1。4万苏军投诚。李德相信,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最终引发雪崩,从而结束斯大林的统治。
“让苏联的血液流干!”李德狠狠地咂在椅子上,不料却砸在薇拉的手背上,她正把手放在椅子扶手上与丽达聊天。受到元首的重击后泪花在眼眶里打转,使劲忍着没有哭出来,也没有向鲍曼告状。
夕阳西下的时候到达巴士拉。这座城市由阿沙尔、巴士拉和迈阿吉勒3个部分组成。阿沙尔区最大,是当地政府和各国驻巴士拉领事馆的所在地,也是全市的金融、商业中心;学校、医院和居民住宅区都集中在巴士拉区;迈阿吉勒区是交通运输中心和对外联系的窗口,设有现代化的飞机场、海港和火车站。
巴士拉市风景如画,市内水道和运河纵横交错,曾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是伊拉克著名的旅游胜地。巴士拉还以其悠久的历史素负盛名。历史上,巴士拉是阿拉伯文化、科学、商业和金融中心。据史学家考证,巴士拉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但作为现代化港口,巴士拉港在1914年才开始动工建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占据了巴士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美国曾通过巴士拉向苏联方面发送军需物资,直到一个月前德军占领为止。
元首一行径直穿越巴士拉,来到城市以东的秘密军营。这是依靠一条防海堤坝连接大陆的一个半岛,戒备森严,岗哨林立。远看是座绿荫覆盖的旅游胜地,到那里一看才知道外表多么诱骗人:在绿荫和椰枣树间遍布着一座座军用帐蓬,中东军团的头头脑脑们早就奉命等待。
大轿车在一座林间空地上停下来,黄昏下的沙袋动起来了,变成一个个人向大轿车跑来。李德起初还以为眼花了,下车后才看清是穿着沙漠迷彩服的隆美尔和高级军官们。
除隆美尔外,这是军官们几月来第一次见到元首,因而显得格外激动,一个瘦子敬礼。李德握住参谋长斯特尔兹的手:“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