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4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澳洲的出现,后金想要一统天下肯定没有那么容易,沈犹龙的新军,最近正在加紧的训练之中,澳洲人在香港的部队也有增加,这些表面现象放在前面就可以看出,两广之地应该会有一场军事行动。

这场行动会是怎么样,目前还不知道,不过澳洲人一旦参与进来就麻烦了,所以为了避免沈犹龙将澳洲人引进来,鲁王和唐王政权分别放出了假消息,说沈犹龙卖国求荣,为了获得管理两广的权利,不惜让澳洲人进入大明的领土。

老沈这会也是有口难辨,不过关键时刻桂王站了出来表示支持,并且表示自己将以护国大将军的身份来暂管两广之地,誓要收复北方领土。

说的到是慷慨激扬,但是历史上这位可是逃跑的最快,别说什么抵抗了,往往都是人还没到他就先跑了,最后死在了吴三桂的手中也算是够悲剧的了,要是能够强硬一回,当时以他手下的几员可用将领,要想保住一方,徐徐图之还是很有可能的,只是这位太过胆小。

当然沈犹龙支持他,肯定不会在让其没命的逃跑,这是肯定的,除此之外桂王日后也只会是一个傀儡的皇帝,不可能掌握大权。(未完待续。)

第491章南下

李自成山海关一战伤了元气,一路逃回京城,屁股还没坐稳,紧接着后金的军队和吴三桂的联军就追来了,无奈之下,只好收拾细软,带着残余的力量一路撤回老家陕西,只有到了那里他才能感觉一丝丝的安全。

可是老天注定是不打算让他回到老家,可自从山海关内战败的消息传来,先前那些投诚的明军总兵,瞬间竖起了自己大旗再次加入了大明朝廷一方。

眼看退路被堵,要想强行撤回陕西是不可能了,而且目前他手底下的兵力有限,一旦发生硬仗,将会彻底的陷入到绝境之中,思考来思考去,李自成还是决定来一个大迂回,从河南南下,进入两湖之地,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在两湖站稳脚跟,南退可以朝两广发兵,东进可拿下福建浙江。

这个想法虽好,但同时两湖之地也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这里毕竟处于四战之地,一旦周边的明军合围,他同样会陷入到绝境,不过眼下这种问题不存在,他甚至觉得这是天不亡他,南方的小朝廷发生内讧,双方正在开战,在加上其他总兵存在着一些想法,导致南方各路势力复杂,根本难以拧成一股绳来对抗他。

所以李自成可以确定,只要自己入了湖北,一旦站稳了脚跟就能将南方的各路势力各个击破,至于两广的沈犹龙在他看来也不过如此,一个靠着火器侥幸胜利的家伙能有什么统兵作战经验,不足为据。

自大的李自成此时并没有因为山海关内的战败好好自我反省,到时做起了一统南方然后再次打败吴三桂的千秋美梦。

这让他手底下的一些真心看清局势谋士唏嘘不已,湖北之地前期已经被张献忠收刮过一遍,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捞的,谋士们毕竟是读书人出生,有些人看清的很,眼下最大的问题解决后金的突然入关。这才关键之本。

后金是异族,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前有蒙元统治中原的暴政历历在目,一旦让后金站稳了脚跟就麻烦了。

南方各派之间你争我斗,而北方入关的后金各大贝勒和旗主们却是团结一致对付残余的明朝的势力和农民起义军,这种做法与南方各派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南方各派不能保证一致对敌的话,最终的结局就是被后金各个击破一统江山,所以一些有学之士发表了的自己见解,让各方放下成见一致对敌。

虽然崇祯死了,可是南方还是掌握在大部分明朝官员的手中。朱明的皇室还在,只要大家一致对抗外地,将其驱逐出山海关,在来讨论谁继承大统也不迟。

有识之士的想法是好的,只是他想的太过简单了,各方为了争夺正统继承权已经开战,怎么可能放下成见从新坐下来继续谈判,尤其是鲁王和唐王二人更是不可能坐下来继续谈判。

双方发生的战争冲突已经升级,造成了几千人规模的伤亡。在加上新胜的郑芝龙,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坐下谈判,只要将对方打败一统南方,自己将会是大明内阁的首辅。成为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这根本就不在话下。

现在你让他放弃成见,绝对不可能,也绝对不会放弃。甚至想都想,更何况澳洲人对于大明的局势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关注,只是知道他们在香港增兵。很有可能是帮助沈犹龙和桂王势力,自己只要不去打两广就一定没事。

郑芝龙心里明镜似的,只要不触碰两广自己绝对能活的好好的,这些日子他也观察过,那澳洲人对整个大明并不是有非常大的兴趣,要说出兵的话可能性太小了,据森儿信中说,澳洲地处南洋之南地广人稀,一点也不比大明小,对于重返中原恢复故土恐怕是没有多大的兴趣。

澳洲人对于整个大明是绝对没有兴趣的,但是两广就很难说了,毕竟这里和澳洲之间的产业牵扯太深了,距离香港近,而且最主要的问题是这里澳洲货输送大明市场的前沿阵地,这个地方对澳洲人来说非常重要。

郑芝龙之所以能做出这个判断的原因主要在于,澳洲近几个月在东南亚的军事动作可以说太大了,大的连他都觉得荷兰人不能忍了,可是荷兰人居然就这么忍了下来。

不过东南亚的局势有些复杂,郑芝龙不知道,英国人已经插手进来,这件事也就没有那么好处理了,现在荷兰人面对的不是一个澳洲,而是西班牙和英国三国势力的挤压,这里面以澳洲的势力最为强大,即使荷兰人在这一地区在怎么强大,但遇到澳洲人还是要差了一些,就说武器上也不是他们能比的。

老郑看的清楚吗,所以才会鲁王系开刀,当然李自成看的也是清楚知道南方残明势力互相攻伐,所以他才迂回像南撤退,只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老李会被村民误杀这事估计还是很有可能发生,另外张献忠还缩在蜀地静观其变,一旦各方打的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时候,很有可能这家伙就突然出兵了。

不敢对两广之地下手,对李自成和其他势力下手他还是敢的,更何况李自成还带着从京城收刮来的大量珍宝,这些东西可是用于招募士兵的资本,一旦能获得这些宝贝,张献忠也就可以扩充部队,逐鹿中原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时李自成南下的消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对于他的南下有人喜有人忧,喜的人是看上了他所带珍宝,忧的人是感叹自己的部队不是他的对手。

所谓有喜就有忧,总有人会不喜欢,李自成虽然山海关内受到重创,在加上在河南等地的多场奋战,人数已经不足十万,但这几万人却都是实打实的战斗部队,是他的精锐所在,不像是以前几十万人里就有二十几万是滥竽充数吓唬对方的,所以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可观的。(未完待续。)

第492章进逼徐州

后金入关后,先是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随后在一干汉臣谋士的出谋划策下,来了一招收服民心的举措,对煤山上吊自杀的崇祯以及被李自成杀死的皇亲国戚等发丧。

这么做至少给人一个信号,就是后金对于大明皇帝是心存敬意的,自己也并不是化外蛮人也是懂得礼教的。

收服民心是关键的一步,接下来就是多尔衮宣告要为崇祯皇帝报仇,用李自成的人头来祭奠先皇,说的很是感天动地,好像死去的崇祯就是他亲爹一般,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收服民心,一统中原的举措罢了。

多尔衮会那么好心,要说崇祯的死完全怪人家李自成也说不过去,要不是你们后金在后面托后退,山海关的关宁军也不能不会一直驻扎在那里,只要他们调回来参战,整个局势就会改变,不说完全消灭李自成的贼军,但重创是绝对的。

就因为后金的不断扣关,使得崇祯放弃了调军前来参战,最终导致了他自己上吊煤山的悲剧。

稳定了京城局势的后金,自然是要像南方扩张的,不过目前北方还未统一,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消灭北方的所有残明势力。

原本多尔衮等后金贵族对于统治中原的野心并不是那么大,但在一干汉臣谋士的挑动下,让他们对统一中原更加有了信心。

看吧,南方的那些朱明王爷们还在为谁是正统争斗的你死我活,而北方的后金八旗兵已经开始了统一之战。

其中以阿济格和吴三桂的军队为主力,他们的目标是一面追究李自成一面收服其余未投诚的城池,这一路下来到是没有打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