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4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芝龙虽是海盗出生,可却是奖罚分明对做出贡献的立下功劳的手下从来都是一点也不吝啬,所以大家才会愿意跟着他干,也是在当年那么多海盗之中他为什么能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随着郑家父子还有更为机密之事要商议,夏大掌柜也知道自己不方便继续留下,很识趣的向郑芝龙告辞,准备去找阮婷婷假扮的卓家小姐询问澳洲火器之事。

第148章牛仔布

小农经济时代,中国历史的经济结构一直都是以自产自足为基本原则,从来没有大规模进口这么一词。

直到是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因为欧洲国家的入侵,这种局面才逐步打开,在明清时期中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世界近三分一的白银都因为丝绸,茶叶,瓷器,贸易而流入中国。

这种对外贸易的顺差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初西方列强敲开了中国大门才出现逆转,从最初英国对清朝发动的战争就能看出是一场贸易之战,原因就是英国生产的各类工业制品根本销往不进中国,而中国出口的丝绸茶叶等又是西方国家必须进口的货物。

相比于清朝的闭关锁国,大明朝还算是不错的,至少有过早期的郑和下西洋和隆庆开关,对于私人经营海外贸易放宽的多,也就从这一段时期内,世界白银大量的流入到了中国。

可海外贸易带来的财富并没有解决大明内部总总矛盾,而是加速了土地兼并,人民吃不饱饭。

广州城,在这里见到众多的澳洲货已经不是很么稀奇事,随着郑家对赵家的解禁,在加上澳洲的有意所为,澳洲货在这短短的时间只能在广州购买,这也让各地来往此进货的客商多了不少。

赵家已经俨然成为了广州城内新近崛起的家族,只是因为底蕴不足,赵德也很有制止名的把一些利益让了出来,毕竟要在这广州混完全吃独食是不行的。

最近澳洲新出品一种单色棉布,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这种布不但摸起来厚实而且样式也好看,最重要的是还价美物廉耐磨,受到了很多并不富裕的家庭的喜爱。

甚至一些有钱人还特意购买了大量布匹,给家中的一些丫鬟家丁们做了一身新衣。

澳洲单色布的量虽然不大,但是任谁都可以看出这布的市场确实非常好,销售不到十天,所有广州城内布铺就销售一空断了货,没有买到布匹的人天天都往布铺跑询问着下一批什么时候到。

这种现象也让广州城内的各大布铺商号掌柜的乐开了花,纷纷前往赵宅交付定金询问下一批花布的到货时间。

赵德对此是既喜又忧,这澳洲单色棉布原本就是澳洲人推荐一种普通货物之一,无论是利润还是销售前景远都没有已经打开市场的镜子挣的多,当初也只是碍于面子要的不多,没想到现在卖的却是如此之好,他甚至开始有点后悔把价格订的太低。

“赵掌柜,这次您可一定要给我多十匹布,您是不知道这棉布有多好卖,现在那些码头做苦力的还有富户家中的家丁们都争抢着要买这种棉布啊,当初就不该听你的定那么低的价格。”

说话的广州城一家布铺的大掌柜,姓钱,名叫钱二两,此时对于当初赵德给出的定价非常后悔,这种棉布他特意叫人拿回去试过,不但厚实还耐磨,就是销售价格订的太低,现在想要提价走高端路已经来不及。

这种新式单色棉布正是由杨雯雯服装公司出品的海外第一种主打布匹,如果仔细发现可以看出,这种布就是后世的牛仔布,主要针对的销售群体就是普通老百姓,至于为什么没有放在高档区,是因为杨雯雯算过大明的有钱人就算购买也不会销售的太多,而庞大的普通消费市场才能带动布匹的销售。

得益于外贸部的推广,所以第一匹,一百匹步基本都分销给了赵德还有巴达维亚的几家经营布铺的华人家族。

别说钱二两此时后悔,赵德也是后悔的不行,这布匹的利润虽然薄,但是销量很大,若是湖广在往内陆的布铺都来提货,这薄利积少成多也不比镜子等高利润产品低。

最关键是这布匹是日常消耗品,是百姓日常所需的,不比镜子这种高价货只有官绅富户才买得起。

“钱掌柜,您喝茶,我这要是有步岂有不供应之道理,关键是我的货仓也没有了货,这次从澳洲人那进来的布匹只有40匹,所以根本没有存货,恐怕最快也要十天后才能有布匹供应啊。”

“十天,”钱二两心道,这十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他在想是不是要把那几匹步涨上那么一点,毕竟现在也算是奇货可居吗。

“钱掌柜听说这广州城里的布铺就您那还有货了,不知可否属实。”赵德笑着问道。

“这,这,是有那么几匹,不过已经被我封存。”钱二两老实的回道。

封存,这不用说都知道他是想涨价,不过这不是赵德改管的事,他做的是贸易并不直接经营布匹,这些是人家布铺之间的事情。

只是他也有点担心十天后能不能到货,他通过澳洲驻泉州领事馆发报过去要货的回信还没有得到回复,十天只是他对以往发货的一个推断而出。这到底有没有还要看晚上领事馆给他的回话。

“钱掌柜,这囤货居奇虽好,可对名声不太好,据我所知你钱氏布铺也算是这广州城内的大号,若是做出此事可不太好。”

”哈哈,赵掌柜说的是,我这就回去然哥让人把布拿出来卖了,十天后就等你的好消息,这次可是要给我多些。“

钱二两这么说就算是接受了赵德建议,毕竟十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要是真的到时大量布匹上市,自己有涨价前例说不定真的对自己的影响不好。

傍晚时分,赵德带着人前往领事馆驻广州办事处打听消息,这布匹能不能到已经让他有些心理不安,这可是收了那么多家布匹的定金,若是没到此番可是一年多挣的银两都要亏得血本无归了。

“赵先生您来了,陈主任已经在客厅等候,”一名驻广办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将赵德迎了进去。

“陈主任,前日拜托您之事可有答复,”赵德开门见山问道。

“赵先生莫急,这事已有了答复,国内杨雯雯服装公司已经答应连夜赶工为您织造出这批订单。”

“如此,那就谢过陈主任了,”赵德听到答复总算放心不少,心里暗自叹道,澳洲人果真够朋友。

第149章杨雯雯服装公司

电报机的复原工作不得不说对于穿越众来说是一项极为历史性的,有了电报的出现,远在本土的穿越众就能收到来自巴达维亚和大明传输过来的各种消息。

虽然本土的民用电报业务还未开展,但各家拥有海外业务的企业已经逐渐开始通过官方的电台将各地的商业信息来回传输,这种传输当然也不是免费的。一般价格昂贵,每发送一份电报按字数的多少来收取费用。

杨雯雯服装公司的崛起,让杨雯雯本人也一跃成为了澳洲的第一位女首富,随着不断出口的订单越来越多,杨雯雯服装公司第二期第三期扩建工程已经开始同期进行。

土地征用基本没有受到什么阻力,曼城工业园附近都是荒地,根本不存在什么拆迁补偿等问题,就是审批报告也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这种办事效率是穿越前所没有的。

从大明发来的电报表明,杨雯雯服装公司生产的牛仔布,的确很受市场欢迎,不光是大明还有欧洲的那些船员也很是喜欢这种耐磨的布料,已经有不少欧洲商人都与她签订了订购合同。

虽说订单的数量越来越多,二三期的厂房也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但杨雯雯的心情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按照曼城银行企业贷款上限额,杨雯雯服装公司最多只能贷到十五万元。

除去建设厂房所需用的资金,杨雯雯要投入原料收购的资金就有点不多了。

别看杨雯雯公司是一家成长性很快的企业,只要是人都能看出它未来的前途,但是曼城银行有着严格的贷款限制,这种限制不是说曼城银行的高管们没有眼光,而是它的本金额度有限,还要兼顾其他人的贷款,若是全都给了杨雯雯一人,其他人的贷款就会很难通过。

胡西静私下里给杨雯雯出了个主意,让她找人投资,现在穿越众里有闲钱没项目的投资者大把,积少成多这个道理她还是懂的。

按照现行的法律,个人创办的企业在遇到资金困难时,是可以通过向社会群体进行融资的,但是必须得到执委会的审核。

所谓申请只是一个程序,按照杨雯雯公司现在的发展速度,和成为澳洲第二大出口创汇的企业,那些执委会的大佬根本没有反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