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魏文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忽见前面白水关方向有浓烟腾起,二将不禁大惊:“得无关破乎?!”正如赵云所说,白水关连接栈道,所以攻守双方都不敢纵火。照道理无论是燃炊造饭。还是点烽报信。都不至于造成那么浓的烟雾啊,除非关卡被破,张绍在走投无路之下,主动放火烧关,甚至烧断栈道,欲阻敌势……

大惊之下,赶紧加快了前进的速度,走不多远。果然遇见了自家的败兵。赵云忙问:“关破否?张将军何在?”败兵个个面如土色,结结巴巴地道:“魏人施妖法也,守卒多死,白水已陷!”赵云和马岱面面相觑,各自惊骇莫名。

原来此乃是勋抵达关下的次日,朝食过后,白水关守将张绍便即鼓舞士卒,各执器械,严密守备,以待魏人的进攻——按照惯例。再过不了多久,曹真就该发起本日的第一轮冲锋啦。正在此时。忽听关下鼓乐喧天,蜀军闻听都不禁一愣啊,心说若要进攻的话,擂鼓也就够了,干嘛还要奏乐?难道是曹魏主将到了?可哪怕皇帝亲至,也没在战场上还演奏器乐的道理啊。

张绍手搭凉篷,抬眼望去,只见魏军于栈道较宽处左右布列,簇拥着一个人出来。此人打扮好生怪异:也不戴冠,长发披散,黄绸抹额,左右各插一支长长的雉尾;身穿黄色长衣,衣襟不系,迎风鼓荡;跣足,不着鞋袜;左手托一方印,右手执一长剑。

当即就有几个小兵叫唤起来了:“是治头大祭酒!”

张绍心说治头大祭酒是啥玩意儿了?便唤一名呼喊的兵卒过来询问。小兵解释说:“昔师君治汉中,道法广布,及于葭萌、梓潼,以道术精深者为祭酒,领众且能活死人、布**者,号治头大祭酒……”说白了,这是五斗米道张鲁以下最高级教职者“治头大祭酒”的装束。

张绍惊问:“得无能施妖法者耶?”小卒面如土色,连连点头。张绍本人也将信将疑,但还是高声训诫并且安慰士卒:“勿使靠近,则其法必不能用也!”

再瞧那位“治头大祭酒”距离关头一箭多地,停下脚步,张嘴说了几句什么,因为距离太远,听不分明。可是随即簇拥在他身旁的魏军就一起高呼起来,隐隐绰绰的,随风飘过来大概是这么几句话:

“师君今在洛阳,为魏天子座上客,则魏伐蜀贼,必使高徒助之也……即降可免死……若不从命,大祭酒当役五火鬼兵取关……凡蜀人者,一并食尽!”

要说张鲁的五斗米道,其发源地就是四川,后来被刘焉唆使北取汉中,这才在汉中大肆扩张开来,几乎造成一个宗教王国。虽说刘璋上台后与张鲁翻脸,在境内禁止其道法传布,但各地尤其是靠近汉中地区,私下信奉的百姓仍然不在少数。而就算不信五斗米道的,蜀人向来崇巫信鬼,也大多认定了张师君及其手下那些弟子啊、祭酒啊,全都确实会使妖法。于是听得此语,大多胆战心惊,有几个胆儿特别小的,或者迷信思想最为浓厚的,直接抱着头就朝关城下缩。张绍手执长刀,连斩两人,才算勉强把人心重新给稳住。

魏人呼喊一阵,见蜀人并无降意,于是“治头大祭酒”便在栈道上踩罡踏斗,挥舞剑、印,摆出各种奇怪的姿势出来,随即他身后就冒起了浓重的烟雾。张绍凝目观望,心说这真的是妖法吗?还是放火燃烟,用以惑我?可是魏人真敢在栈道上放火吗?

正在惊疑不定,就见一阵风起,将那浓烟直朝关上卷将过来。张绍略略朝后退了一步,觉得此烟甚呛,忍不住就大声咳嗽起来——身旁咳嗽声也此起彼伏。张绍忙叫:“仔细戒备,勿使敌军趁烟来攻……”可是话才喊了一半儿就喊不下去了,只觉得喉头火烧火燎的,随即鼻中竟然淌下血来。

有蜀卒大叫道:“鬼兵,鬼兵来啦!”只见浓烟之中,自“治头大祭酒”身周突然涌出无数鬼怪来,个个眼似铜铃,面赤如血,獠牙外翻,一手是五彩斑斓的旁牌,一手执刀,蜂拥而至。蜀兵无不大骇,争相奔蹿,张绍也不能止。张绍急了,心说什么鬼兵,我射死一个,汝等便知虚妄啦。当即取过弓来,搭上箭,瞄准最前面一个“鬼兵”,便是狠狠一箭射去……

可是他这时候手是软的,那箭仅仅飞出十余步远,便随风而飘,不知道射到什么地方去了。旋即那些“鬼兵”便已冲至关前,攀缘而上……张绍还待抽刀抵御,却被一名“鬼兵”横牌一挡,他跌跌撞撞地站立不稳,竟然一个跟头栽下关城,直堕入汹涌的西汉水中……

白水险关,就此告破。

当然啦,这个世界上本无妖法,也没什么鬼兵,这全都是是勋所玩儿的小花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还得感谢他前一世的记忆,在当时的社会里,古老传承的各类曲艺、评书,本来掺杂着很多神神鬼鬼的东西,受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在他少年时代,大多被用“唯物主义世界观”给修正过了。表演者往往会花费很大篇幅,绘声绘色地描述所谓诸葛军师观星借风、撒豆成兵云云,其实都是利用了时人的迷信思想而搞的障眼法,他当时如何分派,如何化妆,如何放烟雾制造气氛……

不过一开始,其实他还并没有想到这一出。当日起意放火取关,被曹真直接驳回,是勋就不怎么甘心啊——风向如此之好,不让放火,那不是太过可惜了吗?于是询问沮授,沮子辅就说啦,咱虽然不能放火,但“都督今舆来物,或可用矣”。

是勋舆来何物呢?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他一直看重的火药武器。

且说当日曹操斩杀道士谢徵,一方面火药武器的研制再没有了领头人,二来谢道士多年未出成果,曹操也逐渐对这种新武器丧失了信心和兴趣,于是干脆——不再专搞一摊了,还是归给兵部吧。火药武器开发和研制的重任,就此落到了诸葛孔明头上,然而诸葛亮对此也不甚了然,只好前来向老师是勋请教——这东西最初就是你搞出来的呀,如今该怎么继续研究下去,还是止步原有的基础即可,您得帮我拿个主意。

是勋说别以为就你跟马钧研究机械,才能出军国重器,其实这火药武器发展下去,前途更是无可限量——当然啦,如今我就算跟你说了,你也未必听得懂,更不会信。所以火药武器的研发不可以停,我给你大致指点几个方向吧:

第一,是硫、硝、炭三种原料的纯化,只有原料够纯,才能产生最高的燃烧效率,甚至是爆炸效率。曾经有穿越小说写道主角一发明火药,便用以爆破城墙,这完全是扯淡的事情,且不说传统黑火药基本属于燃烧药而非爆炸药,就算也能爆炸,在原料提纯技术低下的前提下,能当炮仗使就不错了,还炸城墙?

第二,是尝试添加其它辅料,以增强其燃烧或者爆炸某一方面的功效,经过反复实验,拿出最合适的配比来,进而尝试大规模生产。是勋隐约记得,在《武经总要》中记载过三种不同的火药配方,原料就非常丰富,除基础三样外,应该还有蜡、油、漆什么的。

第三,目前的火药做燃烧药勉强够用(反正比这年月其它的军用燃烧药效用高),做助推剂和做爆炸药,都还属于儿童玩具层次……估计原料提纯和配方细化也不是一朝一昔之功,那么不妨换个思路,咱们用火药再搞点儿别的玩意儿出来……比方说,发烟药?

“可试调以砒霜、巴豆、狼毒等,看是如何……”

第二十六章、直取葭萌

搞科研光有方向和经费是不够的,还得要有人才——在这方面,是勋初研火药,可以说是得到了重要人才谢徵的协助,问题谢道士也就大专生水平,等火药发展到了本科程度,他就玩儿不转了。所以是勋一番侃侃而谈,完了诸葛亮一摊双手,说人从何来?谢徵已死,我再找谁去继续研究啊。

是勋垂首想了一想,便问孔明:“故阆中侯尚在否?”

所以说“故阆中侯”,不是说此人已经亡故,而是说他在旧的爵位体系下受封阆中县侯,而在新爵位体系下面……是勋还真记不清转为何爵了。此人非他,正是昔日雄踞汉川的张鲁张公祺是也。

张鲁的五斗米道烧不烧丹、炼不炼药,是勋不清楚,但知道张鲁的爷爷张陵,后来被追认为天师道的始祖、第一代张天师,而天师道的某些派别确实是炼丹的。所以指点诸葛亮这条道儿,让他去找张鲁打问打问。

你还别说,张鲁并没有死,仍在洛阳郊外,挂着镇南将军、都乡侯的虚衔闲居,而且虽然曹操不允许他大肆宣扬自家的道法,但平常教授几个弟子、在村儿里宣讲布道,那还是不禁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