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撼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侑旋即派兵进驻堡垒,王世充根本没有想到,用来防御隋军的堡垒,反而成为隋军遏制洛阳的利器。隋军占领了洛阳北部的堡垒之后,杨侑再度将大营南移,离洛阳不足二十里,随时可以出兵威胁洛阳。

王世充得到消息,大为恐惧,隋军攻城是一把好手,投石器威力巨大,而且杨侑诡计多端,一会冰城,一会烧城,很难对付。王世充再度修书一封,向李渊求救,同时,他表示愿意献出函谷关,以便唐军可以顺利支援洛阳。

两日后,李渊得到消息,对此,他只是淡淡一笑,王世充焦急的心情他十分理解,但身为大唐的君主,自然要以大唐的利益为重,出兵救王世充是为了大唐的利益,而不是所谓的盟友。所以,唐军绝不可能提前与隋军决战。出兵函谷关,是要掌握进兵洛阳的通道,同时也是接着关隘阻挡隋军,是符合大唐利益的。

但为了坚定王世充的抗隋信心,李渊还是下令李世民速速出兵,夺取函谷关。李世民得到消息,立刻带兵五千,日夜兼程,仅仅用了两日,就从长安抵达了函谷关。函谷关守将李君羡得知李世民杀来,立刻开城投降。事实上,他已经暗中决定投靠李唐,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如今秦王领兵前来,正和李君羡的心意。李世民拿下函谷关之后,立刻带着诸将登上城墙,观望着城外连绵数里的隋军大营。由于信息的落后,李世民还不清楚洛阳的战事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李君羡比较了解,于是在一旁解释。李世民这才明白,隋军气如长虹,已经攻占了洛阳北方的堡垒,若是函谷关被隋军攻下,合围之势就逐渐成了。那时,隋军据函谷关之险,将唐军挡在函谷关以西,李世民想要支援王世充,恐怕就难了。

看着城外仍然残留的血迹,横七竖八的刀枪剑戟,李世民隐隐看见无数士兵正在函谷关厮杀,一滴汗水不由落下,幸亏他及时赶到,否则函谷关易手,行事便极为不妙了。

李世民立刻做出部署,函谷关城头依旧悬挂着大郑的军旗,以迷惑隋军。果然,杜伏威再度攻关之后,发现函谷关守将突然变得格外难缠,战斗力陡然飙升,付出了足足三千人的代价,仍然不能登上城头,骁将王雄涎、阚陵甚至还受了伤,从前几日的战事来看,这是不可想象的。

攻打函谷关不利,杜伏威没有强攻,他立刻修书一封,将军情禀告。

杨侑看着军报,不觉皱了皱眉头,郑军战斗力突然飙升,表明函谷关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联想到前几日的军报,杨侑心中猜到原因。看来,是李世民赶到了函谷关。虽然函谷关属于伪郑,但有了前车之鉴,王世充不惜丢土纳地,让出了肥沃的土地,引李密相助,引李渊相助,区区一个鸡肋函谷关,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接到这个消息,隋军诸将痛骂不已。裴行俨表示,既然李唐还敢来,李世民还没有被打痛,那么这一次就让他长长记性,大隋与旁人的事情,是他不能插手的。

罗士信也对李世民深恶痛绝,在他看来,正是李世民忽悠了秦叔宝,并在关键时刻,放弃了秦叔宝,这才让自家兄弟战死沙场。这个仇,他要寻李世民去报。

至于侯君集、丘行恭等人更是力主请战,先夺下函谷关,痛打李世民一顿,再挥师攻打洛阳。杨侑沉吟片刻,却下了另一个命令,他让杜伏威立刻放弃函谷关,回转洛阳。诸将都十分不解,但杨侑只是淡淡一笑,并不回答。

两日后,杜伏威得到消息,虽然心中不解,也只得拔营而起,朝着洛阳转进。隋军的异动并没有瞒过李世民,在杜伏威撤退之后,他立刻带斥候五十多人,亲自出关探查。杜伏威撤退之时,将粮食全部运走,大营也一把火烧了,只余下废墟灰烬。

李世民看见这一幕,仍然有些想不明白,隋军怎么就撤退了?他率兵小心翼翼,沿途查看,寻找着可能发现的端倪,终于确定杜伏威的确是撤走了,这才放下了心。李世民回转函谷关,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往洛阳,在信中,他告诉王世充,这一次他奉命前来,是为了营救洛阳,希望大郑皇帝能抛开恩怨,对付共同的敌人。

王世充得到消息,心中大悦。当然这份喜悦不是因为李世民改过自新,而是因为唐军赶来支援,随着大唐以函谷关为前线,李世民已经和杨侑短兵相接,随时可能爆发大战。将李唐拖入战事,王世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王世充也立刻修书一封,言语之间,显得比较卑微,他表示,大郑与大唐是友谊之邦,关系良好。如今大郑面临危机,大唐能赶来支援,这份恩情,已经足以让王世充感激万分。而这份感激,绝对不是言语上的,王世充决定拿出粮食十万石,钱帛十万吊,来犒赏唐军。

李世民对此嗤之以鼻,王世充说得好听,但却没有派人送来粮食、钱帛,让他去洛阳取,这不是摆明了要他带兵去洛阳吗?如今函谷关只有数千兵马,根本不足于隋军一战,李世民还需要等待。

杜伏威回到大营,亲自请罪,杨侑并不在意,函谷关历来是雄关,虽然由于潼关的修建,变得相对不重要,但依旧是险要,想要在短短的半个月内攻下,并不现实。杨侑好言安抚,表示这一战,并不是杜伏威的问题,这才让杜伏威心中稍安。(未完待续。。。)

第五十九章孟津渡

邙山以南,隋军大营。

沙盘上,赤红色和白色、绿色的旗帜犬齿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现出复杂的局势。大帐内,杨侑手中举着马鞭,指着一处,道:“如今李元吉屯兵河内,修建了许多堡垒、哨塔,其目的虽然在于防守,但数万兵马在朕的后面,仍然不容小视。”

“朕要一心一意攻打洛阳。在此之前,无论是李元吉还是李世民,朕都要让他尝尽苦头。”杨侑又道。

杜如晦指着河内郡,道:“陛下,相对函谷关而言,李元吉所镇守的河内郡位于太行山余脉,地势相对没有那么险要,微臣以为,先拿下河内郡,方为上策。”

裴行俨也应声道:“陛下,李尚书正兵逼河内,如果陛下北上,势必会引起李元吉的恐慌。”

杨侑颔首,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番沙盘,手指轻轻扣在案沿,沉默片刻,忽然抬起头,道:“杜爱卿,朕给你两万兵马,与阚陵、王雄涎两位将军留守上清宫大营。”

“喏!”一旁,杜伏威应声。

“余下诸将,收拾行李,随朕明日出兵,攻打河内郡!”杨侑朗声,做出了选择。

“喏!”大帐内,诸将轰然应诺,几乎将帐篷掀翻,又要开战了,这让这群好战分子,异常兴奋。很快,整个大营开始忙碌起来,士兵们擦亮了武器,收拾行李,准备出发,骑兵则备足了粮草,洗净了战马。

次日一早,隋军连绵数里,朝着孟津渡赶去,杨侑之所以不走小平津,是因为孟津渡地势更加开阔,从此地北上,可以直接抵达河阳。与李靖夹击李元吉。大军一路上速度并不快,一日后,方才抵达孟津渡。

沈光得到消息,立刻出关相迎,孟津渡背靠大河,历史上又叫盟津,乃是周武王伐纣时与诸侯会盟渡河处。后来北魏又置河阳三城于南北两岸及河中沙洲上,历代为洛阳北面之要津。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隋军占领了南方的关隘,而北方则被李元吉牢牢掌控,杨侑登高一看,只见大河北岸,哨塔林立,虽然不是五步一岗,三步一哨,但防备的确十分森严。看来这一次。李元吉吸取了教训,变得格外谨慎。

杜如晦看着,不免捋捋胡须,道:“陛下,听闻这一次随同李元吉出兵的,是薛万钧和魏征。”

杨侑凝视着前方,脸色如常。李元吉虽然有了准备,但杨侑已经智珠在握,因此信心满满。

“可惜薛世雄一世英名,却出了薛万钧这个混蛋。”杨侑轻轻摇头,叹息一声。当初,他从高句丽北伐归来。一路南下,薛万淑变成残疾,而薛万彻却战死沙场。薛氏兄弟是薛世雄的后人,而薛世雄忠心为国,最终忧国忧民而死,杨侑一向念及忠义,自然会爱屋及乌。对薛世雄的后人另眼相看。

那个时候,薛万淑镇守幽州,是敌人,变成残疾,只能说是各为其主,怪不得旁人。而随后,杨侑带着薛万淑亲自拜祭薛世雄的坟墓,并勒命幽州将领加以修葺,足以抵消一切。杨侑也是希望能招揽薛氏兄弟,但随着薛万彻的战死,更加坚定了薛万钧与大隋作对的想法,以至于他投奔伪唐,为李建成效力。

而魏征,这个在后世有着赫赫名声的谏臣,在李密势穷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