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们的女儿受了宠之后,他们还是会用这个身份,继续兼并田地,增加自己的产业,与曾经做过的一样。包括对蒙古的交易,也不会因为成了皇亲就停止,相反,有了这个身份后,他们做起边境贸易会更为得心应手,肆无忌惮。
杨承祖的分析,差不多就是四大家真正的用意,暂时先退一步,等到成为皇亲后,再把失去的东西拿回来。杨记不管再怎么做,也是万岁的产业,等到自己成了皇帝的家人,杨记也没法拿自己怎么样。
这种心思,其实可以算做阳谋,就算被杨承祖看出来,他们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马洪图道:
“大都督,您说到闻香教,据我们所知,闻香教成立时,还是正德朝。如果说天子就是神,那这就比较奇怪,到底武庙是神,还是当今天子是神?如果天子是神明,那又怎么会掉进水里就驾崩了。”
“我们这些老不死,就是些庄稼老汉,太多的大道理,我们是不懂的,但是知道一点,做人该适可而止。既然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咱们都点个头,有什么不好呢?大都督说的或许真的,但是对你没有什么损失,我们的生意在九边,在塞外,不会动杨记的地盘。赵全那二十万人,你可以去传你的闻香教,让他们给你当信徒,拿出产业来交奉献。可以让他们为杨记做工,或是为天子种田。天子要田,陕西的地,我们可以先不收,天子要钱,我们可以为天子筹措钱粮。这些都是可以的。我们最多是在山西收一收田,再做一点盐业,大家共同发财,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杨承祖面色如常“列位,你们说的条件,看上去是很优厚的,换个人,也许就答应了。可惜,在下是锦衣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耳聪目明。一些情况,别人不掌握,本官却是知道的,也就对各位提出的条件,不敢答应。现在的粮价,山西虽然也在降,但依旧比别处都高几成。有些山西人,开始向外省逃,然后他们的田,就被几位员外收了,这事总是有的吧。现在你们收田,朝廷损失还不大,左右你们也要交税,如果你们想着把田寄到别人名下,把租子赖掉,最后也会有人跟你们讲道理。可是一旦你们成了皇亲,这个田就成了皇家的田,到时候收税,就麻烦了。”
“还有,就是盐税。扬州那边查盐税,据说查到剑拔弩张,巡盐御史张嘉胤先是被人弹劾,后又遭人行刺,差点连性命都丢了。如果我记的不差,几位的家人中,就有人在扬州贩盐吧?这事和他们有没有关系,我不清楚,慢慢查,总可以查出端倪。可如果你们成了皇亲,那盐税就成了死帐,谁查的动?所以,你们想要送女儿入宫是可以的,前提是,这是臣民对君王的孝敬,而不是什么交易。就算你们成了皇亲,该交的田租也要交,该纳的盐税也要纳,做皇亲可以享受一点便宜,但是有其极限。你们所拥有的产业,早就超过了优惠的上限,你们确定,还要把女儿送进宫么?”
王现咳嗽几声“大都督,扬州的事,我们还不清楚,暂时没办法和你谈。至于你说的田地,在西北开荒,很困难。即使是丰年,收成也不高,捐税之事,还请三思。朝廷用钱的地方多,可也要给下面的人,留一条活路。就像你说的粮价,杨记的粮价太低,所以才让掌柜们离心离德,如果我们也把粮价这么落下来,家里的人,又该怎么活呢。”
“几位员外家里经营着钱庄、绸缎、粮食、茶叶、马匹、生铁。一路可以做到蒙古,赚银子的地方很多,粮食,只能算是里面的一项。本官办杨记,就是为了给商人提个醒,有些生意,只能朝廷控制,另外一些生意,不管谁做,都不该赚钱。像这粮食,就是不该赚钱的营生,如果几位员外没兴趣做,我们杨记,愿意接手。”
“大都督,我知道杨记对于粮食生意有兴趣,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一下子吃这么多进去,你不怕撑破肚子么?我们几个人,也不是不知进退的,只要我们的条件达成,山西的粮价我们会……”
“你们会推上去。”杨承祖冷声道:“你们现在不是皇亲,就算要维持山西的盘子,也不容易,所以暂时还影响不到外省。但是九边之地,干系重大,我们杨记的粮食,在山西处处碰壁。卖低价粮,居然像卖私盐一样,要躲着别人的追踪还要防止打砸,这就是几位员外做的。若是你们成了皇亲,身上有了护身符,这陕西的粮价,一样维系不住。你们本来就负责九边的运输,到时候,整个边关的军粮,又会恢复到过去的价格,盐价粮价,都会推到一个高价。杨记可以维持住腹里地区的米价,却要失去九边的粮食控制,这件事,我没法同意。”
张自勉手中揉着核桃,“大都督,其实你维持住腹里地区的粮价,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岳父是闻香教教主,你也该读过一些佛道的典籍。天下万事不必强求,强要求圆,反倒是落了下乘,害人害己而已。该放手的时候,就该学会放手。九边之地,民风应该悍勇一些,只有如此,才能抵住北虏的入侵。腹里地区,人的日子好过一点,朝廷不生变故,这是好事。九边之地,粮价高一些,人们为了活下去,就得卖命,朝廷才能保证始终有强兵在手。所以九边米价高,对这个天下,是有好处的。”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摆明车马(下)
王现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次朝廷想要复套,历年朝廷要防边,这些事都需要粮食。九边地贫,指望百姓自己种田屯粮,是行不通的,出产的粮食,根本就不足以满足开销。想要边储充足,就得让商人有利可图,只要销售粮食可得巨利,就会有人把粮食运到九边来。让商人有利可图,九边才会军粮充沛,靠强求,是不行的。要是杨记始终维持这么低的粮价,最多十年之内,九边之地,将无粮可用。杨记的低价,实际是误国,害民!听我一句,粮价的事,就让百姓自己决定,随行就市,朝廷只要稍微控制一下,降低一下成本,其他的事,就不要管了。”
杨省身指了指身后那几位教首“你搞的低价,结果就是现在这样,难道大都督还不明白么?人不管有多大的权柄,也不能逆天而行。万物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和道理,不管多强的力量,都不能破坏这些规则。而人的规则,就是逐利。你不让人逐利,就只能众叛亲离,所以,该放下的时候,就得放下。大都督,意下如何?”
杨承祖见四人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显然是吃定了自己必须同意,冷笑了一声“四位员外,有一件事,可能你们不是太清楚,闻香教,其实只是我岳父在经营。但是这个教从无到有,从章程到流程,都是我一手制定的。也就是说,这个教,是我把它立起来的。”
听到他这句话,四位员外愣了愣,这么一个规模超过百万的庞大宗教,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无到有,一直到蔓延数省,简直可以算做奇迹。在他们看来,这里面肯定是有朝廷的手,在里面推动,说杨承祖是闻香教的最大功臣,也没什么错误。但是真说到建立教门的具体过程,肯定还是郝云龙等人一手打造的。
他们出身边军,后来又混过江湖,对于一些江湖手段,自然是知道的。用这些东西建立教门,搞些歪门邪道,也不是想象不到。大概是他们懂一些左道之术,糊弄了很多愚夫愚妇,再有官府支持,就有了今天的规模。
在四位员外看来,杨承祖对于闻香教只能是个粗疏的管理,或者发挥力量遥控,但是对于教里面真正的情形,是不大懂的。他们可以把闻香教当筹码谈判,就是自己掌握了那些教首和头目,只要自己控制着这些人,就算锦衣卫用力量压下来,强行把郝青青捧成教主,最后也是寸步难行。
闻香教发展到现在,就这么被分解,然后消失掉,杨承祖心里肯定不同意。要想保住这个基业,就得和他们妥协。事实上,即使杨承祖答应他们的条件后,闻香教里,他们依旧可以拥有大量的棋子。郝青青又不可能长期坐镇西北,只要自己家的女人在宫中受宠,将来闻香教还是能被他们控制住,最后杨记的力量,还是会被挤出西北。
可是杨承祖说的这句,差不多粉碎了四位员外对闻香教的全部认知,就这么一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就是闻香教的实际创立者?计算年龄,六年前的他,不过十八岁,就能一手缔造这么一个大教,这是人,还是妖孽?
“你们可能不信,不过这不重要,我没必要让你们相信这些,你们信或者不信,对我也没什么影响。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