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大将之风,才是领导者之资!
所以,杨国柱对他一向都很尊重。
“国柱,当前的局势你怎么看?”洪承畴满脸忧虑的问道。
“总督,国柱不敢班门弄斧!”
“说!”洪承畴亲自给杨国柱搬了个凳子坐下。
“谢总督。”杨国柱坐下来以后,说道:“属下这些日子和鞑子也有数次交锋,他们的队伍比山西和陕边的那些民贼可是难对付多了。其战斗力应在我大明军队之上,特别是他们的那六万骑兵,甚至可与咱们的关宁铁骑一较高低。”
“所以。属下以为,辽东还是以防守为佳,等他们啃不动这块硬骨头的时候,自然便会退兵!”
杨国柱说的很有道理,皇太极最怕的是什么,就是大明帝国的坚城大炮,要是和他在野外作战,他一万人能打明朝军队两万人甚至更多,可是如果攻城。他十万人都攻不下一万人防守的城池。
这已经经过大明朝将领的多次验证,比如最早的圆嘟嘟。后来的孙承宗,甚至是吴三桂等等。
可是。这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有粮草,可以守!
如果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守个鸡毛。
杨国柱显然是不知道崇祯皇帝的圣旨的。
洪承畴听了后,苦苦一笑,叹了一口气,说道:“国柱之言深得我心,我又何尝不知坚守最为有利,而且,若是我洪承畴在此,他十个皇太极也别想进入关内一步!”
“可惜啊,我们不能坚守,而且还要主动寻找皇太极的主力军,决一死战,若是速战速决,尚有一线生机,若迁延日久,则必败无疑!”
“大人何出此言呐?”杨国柱疑惑了。
洪承畴展开圣旨,递到了他的面前,说道:“你自己看看吧!”
“这,这!”
“这!”
杨国柱越看越是心惊肉跳,到最后不得问道:“大人,现在如何是好?”
洪承畴说道:“暗中调集兵力,一个月后松山会和,以我军的人数优势与皇太极决一死战,而且,还要出其不意!”
+++++
话分两头说,杨嗣昌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攻伐张献忠,不但没能平定蜀地,还损兵折将,白白的替张献忠刷了一波威望。
更加让他揪心的是,由于他的出征失利,直接导致了皇太极的再次率军直扑辽东锦州、松山地区。
杨嗣昌很内疚。
回到长安后一直和朱常渊住的不远,身子突然也差了下来,竟然重病不能远行。
给皇帝上了几封请罪的奏疏,皇帝也都没有回复,既没有苛责,也没有安慰,弄得杨嗣昌心中如同打鼓一样。
其实崇祯皇帝虽然收到了他的奏疏,可实在是没法回复,当初率军伐蜀是他这个皇帝极力主张的事情,现在也不好将责任全部推倒臣子的身上不是!
而且,辽东的事情整天就吵得他欲仙欲死,哪里还有心情理会杨嗣昌。
他这不经意间的冷落不要紧,造成的后果就是:杨嗣昌在愧疚中竟然病死在了长安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朱常渊命人将杨嗣昌的尸体还有他临死前写的奏疏全部运送到京师,并写一封奏疏说明情况给皇帝,催促朝廷调派三边总督过来总督军务。
杨嗣昌可谓是崇祯的知己,是他这辈子最信任的大臣,当然了,这个大臣也没有让他失望。帮他做成了许多事情。
不过,天意不可违,杨嗣昌终于还是走了。
崇祯悲伤的送走了这位亦师亦友的伙伴兼下属。
可是。他的悲伤才刚刚开始!
九月,洪承畴在辽东的局势上做了一个当时最正确的决定。全部集结四十万大军从各个方向包围,将皇太极的十六万主力军全部纳入了包围圈内,围困在了松山。
声势浩大,威势震天。
就连一向高傲自负的皇太极都吓了一跳。
在他的印象中,大明朝除了朱常渊的军队之外,什么时候会主动出击了,不都是所在乌龟壳里作战的吗!
不过,作为一个打了一辈子仗的老油子。此刻的皇太极并不紧张,而且,内心深处略微有一丝兴奋。
这可是大明九边的所有精锐啊,人数虽多,可是如果这一战能够胜利,自己日后甚至有可能打进北京城呢!
“防守!”
皇太极当即下令,所有十六万人缩成一团,顿时像是刺猬一样将自己的全身上下全部防御起来。
大明朝的军队虽然多,可是接连几次攻击过后,发现皇太极的军队虽然被包围。可是丝毫不乱,战斗力强的简直是爆表!
怎么打也打不进去。
到后来,皇太极的军队竟然还放出骑兵来四处冲击。希望找到突破口。
是的,皇太极在寻找突破口,他可不想这样一直被围起来,而且,幸运的是,经过一轮试探之后,他还真的成功的找到了这个突破口。
在所有明军的包围圈中,皇太极发现有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很弱。倒不是他们不能打,而是他们好像过来就是为了敷衍了事。出工不出力。
试探了几轮之后,皇太极也知道对面是谁的队伍了。密云总兵唐通的军队。
一旦找到突破口,毫不迟疑。立即、马上调转兵锋,骑兵在前,步卒在后掩护,一阵冲杀将唐通的军队冲击成了散兵游勇,并且,很幸运,皇太极还抓住了唐通这个家伙。
而唐通这货也很没有节操,立地投降,简直考虑都没有考虑一下。好像这次他大老远的从遥远的密云过来,就是为了投降一样。
冲出突破口以后,士兵心理负担减轻,皇太极掉马回头,就在原地和大明的四十万军队做了一场赌博性的战争。
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一阵冲杀进入大明军队的军中,简直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
吴三桂见势不妙,自己率领六千铁骑直接逃跑。
总督洪承畴率领大军就近撤军,最后只有万余人被他带着进入松山。
唯有宣府总兵杨国柱率部拼死抗争,与皇太极血战一昼夜,战斗到最后一人,而后横刀自刎,绝于疆场之上。
此战,大明四十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清兵损失不过三万人。
皇太极一鼓作气,趁着自己人多,直取松山,围困二十天后破城而入,生擒蓟辽总督洪承畴。
此战,京师大震,朝廷大震、崇祯大震,而后,整个天下大震。
九边精锐,尽毁一旦!
大明帝国最后的金戈铁马,已然烟消云散。
就连远在陕西之地的朱常渊,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忍不住差点一口老血吐出,大骂:“你们这些人都是猪么,一战损失四十万人。”
然而,这还不是最终的结局。
结局是皇太极乘胜追击,舍弃步卒只带着六万奇兵,一路从松山打到大凌河,又从大凌河打到锦州。
而后左屯卫、右屯卫、宁远甚至山海关,一路兵不血刃,几乎就像捡城池一样将辽东之地尽数占领。
直到最后,吴三桂堪堪凭借地利守住山海关。
至此,关外辽东之地,寸土不为大明所有!(此章描写松锦大战是为了剧情需要,无论时间还是事件的整个经过都和史实出入巨大,勿喷!)
第140章入选
前方的战报一封封传过来,崇祯萎靡的躺在椅子上,抬头仰望着房梁,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
旁边的王承恩,则是尽职尽责的将所有奏疏整理好,一封封的念给他听。
皇帝只是听而已,从不做任何批示。
整个平台大殿中静悄悄的,并不是没有人。
百官无一遗漏全部在下面跪着,可是谁也不敢大声说话。
“辽东,完了!”
许久,崇祯说了四个字,而后将头颅轻轻往前一低,看着众人,目光涣散。
“九边精锐,毁于一旦。”
说一个字,叹一口气,说到最后,崇祯皇帝几乎没有了任何力气。
“王承恩,扶朕起来,朕想到外面走走!”
王承恩将手中的奏疏轻轻的放在桌子上,然后扶起神智混乱的崇祯皇帝,带着他一点点的下了楼梯,又走出大殿的殿门。
门外阳光明媚,秋风微起,大殿前边两侧树上枯黄的叶子随风簌簌而下。
“秋天了!”
崇祯眯着眼,将疲惫的头颅斜斜的靠在旁边一个大红柱子上,红色的柱子好久没有翻修,上面的漆皮一块块的破损,显得斑驳苍老。
“是的,陛下,秋天了!”王承恩低着头回答了一句,看着外面的秋风微凉,示意旁边的宫女。
宫女拿来一套薄薄的长衫给皇帝披在身上。
“嗯!”崇祯看着平台下面的秋日阳光照耀下的枯败的花园,微微点了点头,就不再说话,而是一个人永无休止的沉默,沉默的看着那静静的景物,看着外面嬉笑的顽童。
顽童中有男有女,那都是他的儿女。
平台是外朝和内宮的分界线,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