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小厨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奇摇摇头道:“清照姐姐,这仗不打,我们就是赢,倘若一旦开仗,不管输赢,我们已经劣势的一方了。”

种师道听这话,心中也是好奇,问道:“李奇,你是否又有何高见?”

李奇笑道:“在种公面前,哪敢提什么高见,其实对于战争,我也不是很了解,我也是一个商人的角度去考虑战争。”

种师道哦了一声,道:“商人的角度?那老夫可真想听听。”

李清照也点了点头。

李奇一笑,道:“种公,清照姐姐,利益永远是战争发起点,你们认不认同这个观点。”

种师道沉吟少许,道:“这是当然,谁也不会打没有目的仗。”

李奇道:“种公说的不错,商人通过买卖去获得自己的想要的,而有些东西只能通过战争去获得。既然利益是战争的发起点,那么评判一场战争的胜负,也就可以用利益来恒量。二位以为是否?”

种、李二人同时点了下头。

李奇继续说道:“那好,前面种公说我大宋军队不如金军,这话没有错,而后清照姐姐说我大宋军队多于金军十余倍,不至于如此,这话也没有错,可是,清照姐姐,你有没有想过,守住或者保住,那不是胜利,那还是在被动挨打,而种公说金军实力比我们强很多,但是我以为这只是其次,这是可以弥补的,他们真正比我们强的,是他的战争成本。”

种师道皱眉道:“战争成本?”

“不错,一旦两国发动了全面战争,那么拼的就是国力了,金国的国力虽然不如我国,但是他们损耗比我们远要低的多。”李奇道:“打个比方,我军和金军在一场战争中,各投入了一万军队,双方各战死一千人马,从场面上看,这场战争无疑是平分秋色,但是从利益上看,我们的损失是金国的一万倍。”

“一万倍?”

种师道、李清照同时惊呼道。

这个数字让他们太惊讶了,特别是种师道,因为对于他而言,倘若真的与金国打,不输就是赢了,但是李奇却说平局却是输,而且输的还这么惨,这太夸张了,种师道道:“这是为何?”

“这就是战争成本的差距。”李奇叹了口气,道:“我们大宋培养一名合格的士兵,至少需要五年,每人每年哪怕算消耗十贯钱,五年就是五十贯,就是说,我大宋培养一名合格的士兵需要五十贯,那么这名士兵一旦牺牲了,那么损失至少要五十贯,一千人就是五万贯,另外,还有马匹,粮草,等等。

而金国不同,金国建国不久,从古自今,每一个朝代战争成本最低的时候,永远是开国初期,而且他们军事体制与我们也大不相同,他们是民是兵,兵是民,没有军俸的,补助就更加谈不上了,他们的士兵都靠打仗去别的国家掠夺财产,以战养战,跟我们正统军完全不一样,所以,他们培养一个士兵花费满打满算都不需要多少钱,而且,金国占领辽国后,他们的马匹、人力有了充分的支持。就按每天一百人的损耗,双方死的人虽然都是一样多,但是我们还外加五万贯的损失,这还只是培养士兵的费用,还不算马匹等损耗。战争打到一种地步,拼的就是国力,但是在平局的情况下,我们损耗是对方的一万倍,纵使我大宋底蕴比金国深厚,这么打下去,我也耗不起啊。”

种师道沉默半响,呵呵道:“真是想不到你看的比老夫还要深远,战争成本,是个道理,这仗打不得,打不得啊!”

李清照道:“若是如此的话,倘若金国发起战争,那我们岂不是稳赔不赚。”

李奇嗯了一声,道:“不错。”

“如此说来,他们岂不会很可能向我大宋开战?”李清照又道。

种师道道:“老夫原本也是这么以为的,但是李奇的经济建设出现后,令老夫对这一看法发现了改变,只是想要回云州等地,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女真人可不会给你讲道理,吞进肚子里面的东西,想要他们吐出来,那真是难于上青天。”

李清照点头道:“也对,我们与金国已经签下盟约,他们应该不会背盟。”

李奇道:“种公、清照姐姐,你们万不可太乐观了,金人之所以答应与我们结盟,关键还是在于利益,一旦他们觉得战争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我想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发动战争,至于那一纸盟约,不知道金人会怎么看待,但是在我眼中却是一文不值。如果我今日出兵就能夺回云州来,我绝对不会等待天黑才出兵,至于盟约,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关键还是看这盟约能否给你带来利益,若是不能,那就是累赘,应该舍弃。”

种师道疑惑的瞧向李奇,道:“你这么说,是不是暗指宋金一战,是无可避免的。”

李奇微微一愣,暗道,看来我今日说的有些多了。摇头道:“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说,作为一个首领或者时候一个军人,应当要比百姓多记住一句话,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第九百八十七章人才选秀制(六千字大章求月票)

轻松快乐的日子永远是短暂的,在不知不觉中,年节已经结束了,这预示着忙碌的日子又将来临了,但是对于赵桓而言,忙碌一直伴随着他度过整个年节,似乎还在继续着,因为他还要送各国使节回去。

这一次,李奇倒是与他一道送行。

随着各国使节陆续回国,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样,人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为了重新唤起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在送走各国使节后,李奇就立刻安排大宋时代周刊的工作人员对宋徽宗、蔡京二人做了一个专访,地点安排在了龙亭园。

这一次专访,主要针对的还是新法,其一,是对过去的一年总结,其二,就是对未来的展望。

宋徽宗、蔡京都还是头一次经历这样的访问,心里又是紧张,又是兴奋,两人还为此特地做了一套新衣裳,可惜,没有多人能够见到。

在访问开始前,李奇拿出一张纸递给宋徽宗,道:“皇上,这是一些参考答案,若是你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参考参考。”

关于将会问到的问题,早在前日,李奇就已经送到了宋徽宗和蔡京手里,蔡京他倒是挺放心的,但是宋徽宗太爱显摆了,李奇怕他主次颠倒,于是帮他准备了一份参考答案。

谁料宋徽宗摆摆手道:“朕已经有准备,不需要这些。”

“是吗?皇上真是想得周全。”李奇见宋徽宗都这般说了,他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奉承了两句,就退到一旁去了。

过了一会儿,专访终于开始,首先当然是宋徽宗。

“众所周知,皇上对于此次新法,是持有十分支持的态度。但不知是何种原因打动了皇上。”

“朕自即位来,素以仁政治天下。。。。。。。”

宋徽宗想都没有想,就开始了他的帝王致词,一个人在那里自吹自擂,说了一大通废话,实际上跟没说一样,一边的李奇听得是昏昏欲睡,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暗想,要是让他这么说下去。版面恐怕都不够用的,忙抬了下手,示意那人先别问了,然后走上前,愁眉道:“皇上,你这样可不行啊!”

宋徽宗说得正兴起了,被李奇这么打断了,心中好生不悦,还理直气壮道:“为何不行?以前朕都是这般说的。也没有人说不妥。”

暴汗!你是皇上,谁敢说你不妥呀!让你照读,你丫非要显摆,显摆就显摆吧。可你也不能整篇都在显摆,还让不让人活呀!若是如此,还不如叫翰林院的大学士们帮你起草一份自问自答卷了。李奇讪讪道:“皇上,你以前面对的都是一些大臣或者王公贵族。最次也都是那些状元士子,当然可以从大局出发,说的更加深奥一些。但是这一次专访,将要面对的是全天下百姓,其中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读过什么书,皇上你说的这么深奥,他们不一定看得懂呀!”

宋徽宗哎呦一声,脸色稍显有些尴尬,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那朕应当如何说?”

李奇道:“一切都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多说一些民生,简单来说,就是皇上你对新法的理解,以及这新法会百姓带去什么。要不,皇上,你先看看这份参考答案。”

宋徽宗相当尴尬呀,我原以为自己的答案是完美无缺的,哪知道,这才第一个问题,就被李奇给否决了,虽然他觉的李奇说的也很有道理,但他还是不想照着读,堂堂艺术家,怎能做这些没文化素养的事,或者说,他根本瞧不上这份参考答案,太没有文采了,但是,他又一下子找不到关键点,思来想后,还是答应了下来,于是就要蔡京先上,他一边参考下这份答案,一边看看蔡京是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