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逆转190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晓蓝说道:“是的,自从欧洲开战之后,法国和奥匈等直接参战的地方自不必说,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印度等英国殖民地,以及俄国境内的铀矿产量都在减少,因为大量的人力都被征用到与战争有关的行业去了。像铀矿这种他们搞不懂的东西,自然是首先放弃的行业。而像尼日尔和纳米比亚等非洲殖民地,也因为战乱,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现在还能保持产量的,就只有美国和巴西等少数几处矿场。”

“好吧,谁让铀矿这种东西的产地,大多都被牵扯进了战争。这也算是负面影响吧……”文德嗣有些郁闷的说道。虽然这场欧战让中国赚得盘满钵满,但也不完全是好事,比如文总制定的搜刮世界铀矿的计划,就因为这场战争而受影响。没办法,铀矿最多的地方基本上都参战了。

“我们现在的铀矿收集了多少?”

“大约是35万吨,都是处理过的精矿,铀含量都在10%以上。另外还有三千二百吨黄饼……”顾晓蓝答道。

事实上,铀矿的搜刮行动很顺利,比文总预想的还好些,因为有他通过马甲公司提供的新型采矿和选矿设备,各地铀矿的产量远超原时空的同时期。到去年为止已经从世界各地收集了大约370万吨铀矿石。不过中国买来的铀矿都是只经过了初选的矿石,平均品位大约是1%。

送到中国之后再进行精选,制成含量10%以上精矿。然后这些天然铀矿石再经过粉碎后,经多种溶液萃取、沉淀后,制成“黄饼”(八氧化三铀)后送入密封仓库进行储存。事实上“黄饼”的名称源于根据最初的生产工艺,产出的非纯净成品的颜色和形态,而通过现代先进科技手段生产的“黄饼”,实际上并不是黄色,而是呈褐色或者黑色。

文德嗣这么穷搜天下铀矿,早点儿搞出大杀器当然目标之一,但是他的目的也不只是原子弹。他打算尽快把核电厂搞出来,这东西在能源上的意义极端重要。此外有了核反应堆之后,中国的航母和潜艇也可以早点儿鸟枪换炮了。再说为了保护环境,能够的话自然要尽快减碳嘛,文总可是很讲究环保的人。

事实上,中国第一座实验性的反应堆以及配套的核电厂已经在去年10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了。

文总收集了那么多的铀矿石,可不是摆在仓库好看的。中国的核计划在1911年提炼出了第一批黄饼之后,就开始上马了。

本位面中国的核计划和原时空的美国差别极大,原时空的美国因为战争压力,害怕德国先造出原子弹来,所以使用的是一种非常坑爹的方法。他们要抢着造出原子弹,所以就需要浓度达到90%的武器级铀,因此需要建造数万台离心机或扩散机运转数年,还要使用劳伦斯电磁法,以及能耗达到气体离心法60倍的气体扩散法来分离铀。因此美国的曼哈坦计画使用了全美10%以上的电力,花费十分惊人,其计划主要支出都是用在能源消耗上,此外就是提炼工厂的重复建设。

而本位面的中国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没有战争压力,所以不需要使用这种耗费惊人的方法赶进度。中国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方法,用来提炼铀的就是最经济的气体离心法。首先是用火力电厂驱动数百部气体离心机,串连起来提炼浓度4%左右的铀燃料。用这些产品建立第一代反应堆进行临界实验,再发展建立第二代的实用反应炉,开始驱动更多的离心机来提炼武器级铀与钚。

这让中国的核计划的初期能耗只有原时空中美国曼哈坦工程的万分之一,工厂规模也缩小许多。后期能耗虽然增加,但消耗的就是反应炉内的浓缩铀而非石油或煤炭了。

因为中国一开就使用最优化的低成本途径,又没有时间压力,外加还有充足的计算机能力支援,充分利用铀能源并且顺带收集资料,所花的经费与人力就相当低了。整个核计划从1911年开始到现在的六年间,投入的总资金不超过3亿华元,就已经搞出了一整套的核材料提炼体系以及一座核电站。

第297章文总的能源计划

ps:月初求票,有票就砸过来吧,谢谢大家……

……………………………………

“贺兰山一号核电站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文德嗣问道。

顾晓蓝答道:“文总,贺兰山一号核电站现在运转正常,从去年10月1日开机,到3日发电量达到500兆瓦的设计指标,到已经稳定运行了三个月。”自从顾晓绿休了产假,现在秘书长的工作就是顾晓蓝代理。

文德嗣点点头,说道:“嗯,等正常运行半年后,就开始二号和三号建造吧。这样的话,贺兰山基地的用电量就可以完全用……”

所谓的“贺兰山基地”,是中国的一处黑科技基地,位于贺兰山旁边,绥远省的腾格里沙漠边缘。这里主要以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和实验为主,这里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铀提炼厂的所在地。为了这个基地,文总专门往这里修了一条专线铁路和一条专线公路,并建了一条专用的输水管网。

和原时空的美国不一样,在文德嗣的核计划中,解决能源问题才是主要目的,而大杀器只是一个副产品。他根本就不急着造出原子弹,一方面是没有战争压力,另一方面就是他看不上原子弹这种东西。因为这种第一代核武器的副作用实在太大了,一个地方挨上一发多少年都恢复不了,对于一个以征服为目标的人来说,这种武器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对文德嗣来说,大杀器这种东西要么不用,要么就用好的。所以在他看来,清洁版的大杀器,也就是后世的第三代、第四代大杀器,只有那样的东西才是一个征服者最好的选择。

要是用原子弹的话,就算把一块地打下来,也是很长时间都不能用上,那样和没打下来有什么区别?要说杀伤人员的话,手段就太多了,根本不用把眼光局限在原子弹上。文总要的,是打下来就能用的地皮,而不是一片辐射废土。

所以原子弹这种东西对他来说,仅仅是技术储备,最多也就是在新型核武问世前的威慑力量,而不是真正用于实战的武器。

“清洁、可靠、副作用极小”不但文德嗣是对于核武器的要求,对于核电站也是同样的要求。所以现在去年上马的那座实验性质的核电站,就是跳过原时空的一代和二代核电站,直接上?了第三代。要知道,对于23世纪来说,裂变类核电站早就是被淘汰了百多年的东西,市面上的资料都是大把大把的,文总基地里就有整套包括世界各国的资料图纸。说句不好听的话,在文总那个年代,只要有足够的原料和设备,就连高中生都能搞出裂变类核电站。

所以在他眼里,裂变类核电站在设计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难度,唯一需要时间再现的,就是那些特殊材料和设备。要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几年前就已经可以建设核电站了,哪里用得着等到去年才上马。

文德嗣认为,一代(石墨堆)和二代(沸水堆)核电站完全是不合格,不成熟的产品,他是绝对不会用的,他可不想在自己国家也来一次“切尔诺贝利事件”或者“福娃事件”。不过,即使是第三代核电站在文总眼里也只是试验性质的东西,仍然是不能用于商业运营。在他看来,要投入商业运营用于民间的话,至少也得是第四代闭式循环增殖核电系统。

当然,第三代核电站用于目前的科研和军事的领域还是完全可以的,别的不说,仅仅搞原子弹的那笔海量的电费,就可以节省一大部分。

…………………………………………………………

处理了核工程的事情后,文德嗣又问道:“高能铁电池的进展如何?”

“高能铁电池现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也已经做出了样品。最好的样品,能量密度达到800瓦时每公斤。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量产的工艺问题……”顾晓蓝翻了翻掌上电脑答道。

在文德嗣的能源计划里,除了核电站之外,还有一项重点工程就是“电池”。当然这不是一般的电池,而是能量密度超过600wh/kg的高性能电池。电池这种东西非常重要,但它的进展却很慢,从诞生之后一百多年里都没有大的突破,能量密度只是上涨了三倍。直到21世纪中期,才有了革命性的发展。有了后世完整资料的文德嗣,当然不想再去弯路了。

他们说的“高能铁电池”是一种出现在原时空21世纪二十年代的新型电池,能量密度达到600瓦时/公斤。电池的原材料主要是铁、钠和硫,以及稀土元素构成的稳定添加剂,原料都好办,也不贵。但工艺比较复杂,因为钠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