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依靠他们驱除倭寇,难上加难,既然老先生没有反对自己的说法,唐秋离索性展开了谈,也省去在这个问题上,其他人再纠缠。
“也许有其他尊敬的委员要问,华北**师如今已是几十万之众,装备之精良,在所有**之中,更是首屈一指,为何不倾其全力收复东北?还是那句话,实力不允许,我华北**师的防线,南起淞沪一带,北至渤海湾,绵延几千公里,日军可选择任意一点进攻。”
“若我唐秋离把全部兵力,都用在收复东北之事上,固然可以创造奇迹,然,兵力之损耗将是空前巨大的,能否有再战之力,还很难说,一旦作为国民政府北方抗日战场中流砥柱的华北**师部队,遭到严重损失,接下来,面对倭寇的进攻,用什么来抵抗?何以能保证江南锦绣之地,不受倭寇铁蹄之践踏?”
说到这里,唐秋离的语气转厉,隐约有质问的意思,眼中厉芒闪烁,气势逼人,谁能有资格与一直战斗在抗日第一线的唐副委员长,在军事战略上掰手腕子,那是自取其辱,别说这些监察委员们,就是国府那些高级将领们,有几个人一直与日本人厮杀了六年之久?
“诚然,唐某人可以为一己之虚名,挥军收复东北失地,博得个举国传诵的美名,但是,以后呢?华北**师拼光了,北方的战局,谁来支撑?所以,唐秋离绝不会为了区区虚名,而逞一时之勇,导致北方无可御敌之兵,做我中华民族之千古罪人,这样的虚名不要也罢,我愿意背负骂名,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唐秋离只在这里说一句,问心无愧”
话音以落,余音袅袅,唐秋离目光平和的看着每一个人,偌大的监察院会议室里,静悄悄一片,只有记者手中的镁光灯在不停的闪烁,手中的笔,拼命的书写,记下唐秋离所说的每一句话。
唐秋离心中暗笑,才发现自己有政治家的潜质,说起谎话来,脸都不红,刚才的一番话,条理清楚,正气凛然,还把自己打扮成为了民族大业,而忍辱负重,甘愿接受误解的人,实际上,如果调集刘铁汉的东指部队,自己的直属兵团,再加上冯继武的娘子关守备兵团,绝对可以顺利收复东北,而且,伤亡不会太大。
关东军那时候,已经与朱可夫的苏联远东方面军打成一团,根本无力回援东北,就算是最后赶回来,也是遍体鳞伤的疲惫之兵,不足为虑,可那不符合自己长远的战略布局,所以,让日本人在东北多呆一段时间。
没有说话,没人提出问题,唐秋离可不会放过这个宣传自己的好机会,他接着说道:“各位,不是说东北收复之日遥遥无期,只要我们实力够强,东北可以随时收复,当然,增加华北**师实力的重任,就要落在各位新闻界朋友身上,希望你们多多宣传,我们部队,是唯一一支始终与倭寇战斗的队伍,欢迎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加入到华北**师的行列,为中华民族而战斗“
太过分了,把监察院质询的场合,变成了个人演说的讲堂,变成了招兵买马的发布会,偏又是说的理直气壮、义正词严、无懈可击,最先提出质询的老先生,第一个鼓起掌来,他已经被唐秋离彻底折服。
若不是年事已高,他都有投笔从戎的冲动,接着,暴风雨般的掌声,在监察院大礼堂里,轰然响起,更有些年轻的记者,眼中跳动着热烈的火焰,估计,心里已经有了北上投军的想法,谁要是再在唐秋离不收复东北的问题上纠缠不休,恐怕会成为大家的公敌。
掌声平息,会议主席问道:“各位监察委员,还有什么问题,要质询唐将军的吗?如果没有,就宣布散会,”主席也比较闹心,他是带着任务来的,而且是最高领袖的意图,可会议的方向,他完全无法掌握。
再发展下去,不是成了国府出钱、出场地,让唐秋离一个人表演的舞台了吗?要是那个不长眼睛的监察委员,问出题外话,唐秋离再把国府的一些内幕当众抖落出来,他这个主席怕是要当到头了,后果堪忧,死的会很惨。
可偏有不识相的,一个穿着西装,年纪又五十多岁,带着金丝眼镜的监察委员站起身来,“等等,主席同志,我还有问题,要质询唐将军,”会议主席心里暗暗叫苦,这个人他很熟悉,两人的私交更好,是国民党籍的监察委员,平时就是个不大安分的主儿,和杨永泰、张群等政学系大佬走得很近。
“请问唐将军,能否就接受日本人十吨黄金,三千套石油开采设备和精密机床,作为不收复东北的先决条件一事,对全体监察委员做一下说明?这是否就意味着,唐将军和日本人私下媾和,以满足自己的私人利益?请您如实回答”这位声音不高,可语气阴沉沉的,问题也特别毒。
不是让你唐秋离避实击虚的解释,而是必须回答,也就是说,这事儿证据确凿,你只能说出动机,大礼堂里,响起一阵交头接耳的低语声,大多数人,都把担忧的目光,看向台上那位神情自若的年轻将军,只有少数几个人,面露欣喜之色,这个问题,你唐秋离可不是能用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就能掩饰过去的,只要你解释,最起码有这回事儿,真金白银,你说得清吗?
“决无此事,不知这位委员,您是从那方面,得知我唐秋离接受了日本人的黄金和设备,如果有确凿的证据,不妨当场拿出来,也好让大家开开眼,如果有人证,不妨让他现身,当场指证我唐秋离,我本人也很想知道,这位委员先生的消息来源?”
唐秋离云淡风轻的说道,哪有什么人证和物证,刘铁汉不能愚蠢到给日本人打收条,以日本人的臭脾气,更不可能当着这么多中国人的面儿,承认自己被迫大出血,那大日本帝国的颜面何在?皇军的赫赫威名何存?
日本人暗地里针对自己放邪风可以,大庭广众之下,打死日本人也不会跑到这种场合,证明一贯高等的大和民族,为了部队不遭受损失,被迫向自己的敌人,欲征服的对象,低三下四的祈求高抬贵手,愿意付出十吨黄金和大批设备的代价。
(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阴谋
第八百八十五章大阴谋
重庆国民政府监察院,针对唐秋离召开的质询会议,并没有按照某些人的预期方向走下去,唐秋离如实说明了暂时无法收复东北的原因,得到了大多数监察委员和记者的理解,非但如此,偌大的监察院大礼堂,成了唐秋离一个人表演的舞台,更成了他招兵买马的宣传平台,这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
对于这位国民党籍监察委员咄咄逼人的质询,唐秋离回答得更干脆,一句话“决无此事,”干脆利落,断然否决,总不至于蹦出个阿猫阿狗之类的人物,就可以随便指证我唐秋离和日本人有私下里见不得人的勾当吧?
凡事总得有证据,你红口白牙就说我拿了日本人的黄金和设备?最后那句反问,也是厉害至极,你怎么得到的消息,要是拉上日本人,你和日本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有汉奸的嫌疑,要是光把报纸上的文章当做证据,作为一名监察委员,阁下也太不自重了,道听途说的东西,也拿来在这样正式的场合说事?
那位国民党籍的监察委员,张口结舌,无法回答唐秋离的反问,哪有什么证据,他也没想指望这个问题,把唐秋离当场干倒,只要唐秋离在这个问题上,稍微解释一下,那他就可以趁机纠缠不清,最起码会让唐秋离在监察委员和记者们面前失去分数,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幕后的推手,论功行赏是少不了的。
这位监察委员,也是久经宦海沉浮的老手,唐秋离考虑到的,他心里也清楚,那一点也拿不到桌面上来,面红耳赤,他只能偃旗息鼓,老老实实的坐下,还不敢抬头,生怕唐秋离拿住他的话不放,追问下去,反问他个诽谤之罪。
他的担心多余了,唐秋离根本没有心思,和他这个马前卒、小角色纠缠不清,用唐秋离后来牛气冲天、嚣张至极的话来说,“和他这样的小鱼小虾打嘴巴官司,我怕脏了我的嘴巴,到头来,自己恶心。”
会议主席满心郁闷的趁机宣布散会,唐秋离没能走出大礼堂,他被几百名记者包围了,老先生挤进人群,满眼欣赏的看着唐秋离,连连点头,丝毫没有年轻人那种得意忘形的神态,说道:“唐将军,老朽当面赔罪,不知者不怪,孤陋寡闻了,唐将军有时间,还望到寒舍一叙,老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