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事实却让他大吃一惊,先是渡河过半的冲锋舟,以及往南岸延伸的若干浮桥,遭到了盟军炮兵的突然炮击,冲天的水柱冒起,一阵阵的爆炸声中,冲锋舟上,大日本帝国的士兵的尸体和破碎的部件儿,混合着滔滔河水远去,搭建了大半儿的浮桥,连同木料一起飞上天!
毫无疑问,首次试探性的进攻,以失败而告终,伊藤大将严令,炮兵务必压制和凶猛盟军的炮兵,随后,数万名日军士兵,搭乘冲锋舟,开始了第二次进攻,这一次,效果还算不错,冲锋舟已经靠近南岸的河滩,但是,无数的盟军士兵,如同从地下冒出来一般,轻重机枪子弹,跟雨点般密集,打得日军士兵浑身都是窟窿,殷红的鲜血,将岸边的草地,都染得斑驳。
如此反复几次,日军的进攻,均已失败而告终,夜幕降临,枪炮声轰鸣了一整天的战场,终于沉寂下来,硝烟散去,血腥味却依然浓重,遍地的弹坑、依旧冒着袅袅余烟的树桩,无不说明,这里经历过一场大规模的激战,依靠几条河流和大量的防空洞、防炮洞,盟军以四十余万人的兵力,将一百余万日军士兵,阻挡在北岸。
这一天,日军付出了伤亡三万多人的代价,止步于第二道防线,盟军付出了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守住了阵地。
气得都快发疯的伊藤大将,连晚饭都没有吃,他不明白,在皇军如此凶猛的炮火和轰炸之下,盟军士兵怎么可能还有生存的能力?
他预计的两天时间,突破盟军的第二道防线,是将歼灭第二道防线上,所有盟军士兵算在内的,第一天突破盟军阵地,第二天进行分割合围歼灭,现在看来,显然是无法实现了,不过,他生气的,是自己在部下跟前丢了面子,对于突破盟军第二道防线,还是蛮有信心的!
可接下来的几天,无情的事实,再一次粉碎了伊藤大将的信心,进攻的日军部队,付出了近五万人的伤亡代价,却始终没有突破盟军的防线,甚至有一天,伊藤大将命令炮兵,对南岸的盟军阵地,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炮击,两轮轰炸,把南岸盟军阵地,差不多翻个个儿!
但是,依然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几次进攻,还是被击退了,而经过多天的战火实践,盟军士兵对于此前自己腹诽不已的防炮洞和防空洞,狂热的喜爱起来,一旦士兵的主动性得到发挥,创造力将会是惊人的,各式各样的防御设施,不断的涌现出来。
不用各级军官督促,每次战斗结束之后,盟军士兵都拼命的扩大和巩固防御设施,能够保住自己性命,还能击退日本人进攻的坚固防炮洞和防空洞,成为了盟军士兵的在战场上,生存下来的最大依靠。
到了一月底,战线依然僵持在澳洲北部的几条河流哪里,十多天的激战,日军付出了超过十多万人的伤亡,盟军则是付出了五万余人的伤亡代价,双方近十六七万名士兵,倒在了澳洲北部的土地上,于在战场中心的几条河流,河水都带着微微的淡红色。
虽然日军的伤亡,是盟军的一倍以上,但一直在前线指挥的司令官巴赫利斯曼中将,却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自己的兵力不多,拼消耗是拼不过日军的,照这样打下去,第二道防线,最终会因为缺少士兵,而失守,虽然日军被挡住了,但战局依然不利于盟军。
万幸的是,在二月初,第二批增援澳洲战场的盟军部队六个步兵师,十三万人抵达澳洲,这让巴赫利斯曼中将,大为松了一口气,不过,增援部队如何尽快的抵达战场,且中途不遭受损失,依然是个难题。
日军西南太平洋派遣军联合航空队,按照伊藤大将的命令,对战场通往盟军后方的所有道理,都炸成了烂泥坑,并且,还对墨尔本、悉尼、堪培拉等地,进行了不间断的大规模空袭,把澳洲东南部炸得火光四起,硝烟漫天。
巴赫利斯曼中将所担心的,日军飞机对盟军后方的空袭、对后勤补给线的轰炸,还是出现了,给前线盟军部队的弹药和物资补给,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澳洲战场战火连天的时候,远在华盛顿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终于盼来了唐秋离的回电。
(未完待续)
第两千八百零四章 以旧换新的买卖
美国总统罗斯福,派特使不远万里迢迢送来一封亲笔信,倒是让唐秋离颇有些意外,看完信的内容之后,对那位素有盛名的同盟国老大,美利坚扛把子的用意,便了如指掌了,不知道为什么,从信件里,他闻出了有丘吉尔的味道。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唐秋离都没有替美国人火中取栗,搀合澳洲战争的打算,无论罗斯福是以什么样的身份,美国总统亦或是盟军老大,这一次也不例外,出兵澳洲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过,盟军在澳洲战场过快的失败,被日本人给灭喽,也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因此,唐秋离在电报里,并没有一口回绝,让罗斯福绝望,独立师的部队,开赴澳洲战场是不可能的,但在装备补充上,可以考虑到澳洲盟军的急需,比如,作战飞机和大口径火炮上,优先装备盟军部队。
对于这一点,唐秋离有着自己的打算,因为英国人的殖民地西印度,没有完善的军工体系,连装配飞机的活儿,都干不了,美国人从国内运过来的飞机零件儿,都在自己控制区的东印度军工厂进行装配,倒是有一大批美国和加拿大飞行员,早早的就到了西印度,等着接收这批战斗机和轰炸机,已经等了快一个月的时间。
可干着急也没办法,谁让英国人殖民印度大陆的时候,光顾着压榨殖民地的财富,恨不得敲骨吸髓,地皮刮掉三层,哪有兴趣建立什么完整的工业体系啊,不得不在中国人控制的东印度进行最后的总装,否则,就是一堆零件儿!
而唐秋离呢,对这批美国人的新式战机,垂涎三尺,做梦都想据为己有,因此,他密令坐镇东印度的后勤部部长张全中将,就是一个字“拖!”
张全心领神会,对于能占便宜的事儿,这老头儿向来是乐此不彼,能算到骨头里,对于这批美国货,张全早就惦记上了,因此,一个多月的时间,愣是没有总装完一架飞机。
现在的独立师航空兵两个作战集团,拥有的作战飞机数量很是庞大,差不多七千多架,不过,血统可是够杂的,有从日军手里缴获来的日本血统战机,有从斯大林手里敲诈来的苏联血统的战机,有从德国人手里买来,再加上希特勒无偿提供的德国血统战机,有从美国人手里买来的战机,可谓是四国战机博览会。
唐秋离早就有意替换掉日本血统和苏联血统的战机,小鬼子的东西,轻便但不耐用,何况,零配件而也是个难题,苏联现在已经亡国,以后飞机的零件儿都不好淘换,属于绝版,现在,机会来了。
唐秋离在给罗斯福的电报里,就增援澳洲战场,提出如下解决办法,“总统阁下,来信内容尽悉,独立师出兵澳洲之事,涉及重大,加之独立师部队刚刚结束北方战役,兵力消耗巨大,急需休整和补充,最少在六个月之内,无法实现增援澳洲的可能。”
“但秋离身为同盟国一员,且在盟军总部担任要职,也不可能坐视澳洲沦陷于日本人之后,现在的澳洲战场,盟军部队最大的弱势,便是失去了制空权,而盟军总部为澳洲盟军空军装备的新式作战飞机,因为东印度地区的军工企业,装配能力极为有限,在短期内亦无法完成战机的大批量总装,更无法尽快交付盟军空军使用。”
“为了澳洲战场严峻局势考虑,秋离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将独立师航空兵现役的作战飞机,调配出一部分,数量以满足盟军澳洲战场所需为标准,交付盟军飞行员使用,马上即可形成作战能力,而以现在盟军这批战机零件儿,来补充我独立师航空兵之短缺,是否可行,望总统阁下斟酌!”
“特别说明,我独立师航空兵现役之作战飞机,绝大多数以日式和苏式战机为主,如若协议达成,还需要盟军飞行员进行适应性训练,因此,希望总统阁下尽快做出决断!”
不管新旧,一架换一架,后续的零部件和匹配的弹药、油料等,还需要另外算钱,独立师航空兵的地勤部门,可以负责这些战机的维修和包*,不过,这工钱可得盟军掏,也不算贵,只要比他们在独立师的待遇高一倍就成。
这是唐秋离开出置换作战飞机的的条件,丑话说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