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并不妨碍自我感觉良好。依然沉浸在日不落帝国辉煌往昔的英国人,鼓起最后一点儿底蕴,向一直不入流的亚洲中国人,咆哮几声,以显示自己的尊严不可侵犯!

    虽然丘吉尔的举动,让一贯与英国交好的美国人,十分的不理解。而且,还忧心忡忡,在东南亚目前的局势下,美国人最大的敌人,是趴在自己家门口的那支饿狼日本人,而不是唐秋离,这种时候,美国人绝不希望英国人在南亚次大陆。挑起新的争端,牵扯唐秋离的精力。

    这会妨碍美国人的“虎鲨行动计划,”更不返回美国人在东南亚的根本利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亲自给丘吉尔发去一封长电,陈述厉害关系,希望丘吉尔,在中国人唐秋离,没有爆发雷霆之怒的情况下,尽早收手,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罗斯福没好意思说,你们英国人已经是自身难保,怎么还会有精力。在中南半岛挑起事端?一个希特勒,就让英国人血流不止,那个唐秋离,就能被你们英国人吓住?

    罗斯福就差用不自量力,来讽刺那位固执得让人生厌的英国首相,对于亚洲形势的判断。罗斯福比丘吉尔清醒,英国人是败军之将,被日本人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怎么跑到东印度的,自己还不清楚?

    而且,驻印度的十几万英军,在日本人痛打自己同胞的时候,都不敢伸出援助之手,面对击败日本人的唐秋离的虎贲之师,英军能讨到便宜吗?稍有不慎,就会动摇英国本土的根本。

    所以,就罗斯福而言,绝不希望丘吉尔冒这个险,可是,一贯对美国人言听计从的丘吉尔,这一回,不知道哪里来了倔脾气,红着眼睛找唐秋离拼命,而且,英国议会两院,授权首相丘吉尔,可以启动战时首相特权,在不经过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可以决定对外使用武力。

    当然,对象必须是亚洲国家,日本人除外,全体英国人,把那个东方的魔鬼唐秋离,看做是除了德国元首希特勒之外,大英帝国的第二个不共戴天的敌人,这只约翰牛彻底疯了,失去理智的疯狂了。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忧心忡忡的看着丘吉尔的回电,一阵无力的感觉,油然袭上心头,他无法劝说一意孤行而又固执的丘吉尔,放下这种不切实际而危险的做法,他办不到。

    同时,罗斯福更不希望,在英国人在中南半岛,对唐秋离动手,所引发的后果,成为压垮英国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果真如此的话,整个欧洲,就是德国人的天下,更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对于丘吉尔来说,是一次从重返东南亚的好机会,可对于罗斯福来说,看到的是危机。

    罗斯福也曾经想过,威胁和利诱那个中国人唐秋离,让他与丘吉尔和解,当然,前提条件是唐秋离必须付出代价,让丘吉尔挽回面子、让英国人满意的代价,可这种想法,刚一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可笑而不切实际,那个唐秋离,在涉及到领土和民族尊严的问题上,从来不会妥协,而且,反应超乎寻常的激烈,最主要的,是目前美国的现状,没有可以要挟唐秋离的筹码,一个日本人,就让美国人忧心不已,从根本上来说,美国人还有求于唐秋离。

    所以,绝不希望英国人在唐秋离面前吃败仗的罗斯福,只能尽可能的为英国提供帮助,出兵助拳是不可能了,谁知道日本人什么时候发疯,扑上来要麦克阿瑟一口,罗斯福给麦克阿瑟的秘密命令是,提供武器装备和弹药,数量要以满足英军的要求为准。

    以苏门答腊岛为英军补给基地,保证英军战斗的一切所需,当然,绝对不能让唐秋离闻到一点儿味道,否则,美国人就是两面不讨好,即不见喜与英国人,又大大的得罪了需要利用的唐秋离,可怜的麦克阿瑟将军,随着罗斯福总统的一道命令,沦落为英国人的后勤部长。

    以麦克阿瑟在东南亚混迹多年的经验,和与唐秋离历次打交道的心得体会,他并不认为,总统的这个命令,是如何的高明和睿智,自己畏惧唐秋离的虎狼之师,可麦克阿瑟本人,却很是瞧不起英国人,两相比较之下,他不看好英国人这个愚蠢的举动,但是,总统命令以下,麦克阿瑟只好捏着鼻子,走马上任,心里那个别扭劲儿,就别提了!

    和心里乱糟糟的麦克阿瑟相比,原英军驻中南半岛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却是意气风发,他正在迎来自己事业的第二个春天,就在几天前,他被英军总参谋部,任命为驻印度英军总司令官,统一指挥十八万英军和二十三万印度军队,负责实施对缅甸北部中**队发动进攻的所有军务。

    自从缅甸兵败,逃到印度东部的亚历山大将军,吃尽了白眼儿和冷嘲热讽,曾经的中南半岛第一号人物,沦落成一个区区的地方民政官,日子过得十分憋屈,这一次,时来运转,终于咸鱼翻身,他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罢免和更换了印度东部所有的地方行政长官和军队指挥官,大大的出了一口恶气。

    上任伊始,亚历山大就搞得印度东部地区,鸡飞狗跳、人人自危,他有这个权力,根据英军总参谋部的授权,为了战争需要,亚历山大可以调集英国驻印度的所有军力和人力,包括对不称职的地方行政长官进行正常的罢免,当然,正不正常的,只有亚历山大自己心里清楚。

    亚历山大本人,耍了一通威风之后,静下心来,就跟做梦似的,他就是想不通,国内的那些军政两界大佬们,怎么就会良心发现,对自己青眼有加,给了自己再次翻身的机会,莫非是万能而仁慈的上帝,特别的眷顾自己?

    其实,亚历山大还真多心了,选中他作为重返中南半岛的英印军最高指挥官,原因只有一个,他熟悉中南半岛的情况,其他的英军将领,恐怕连那里的河水往哪个方向流淌,都不知道,如果有其他的合适人选,国内的那些大佬们,绝对不会启用他这个丢了东南亚的败军之将。

    从四月十六日开始,亚历山大调集了英军第三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九师,英军普拉姆守备第一军,兰姆加守备第一旅、第二旅,第一、第二丛林作战旅,英印混编第三军、第四军,兰普森守备第五军、第一混成旅等步兵部队,共计二十三万英印军部队。

    除此之外,亚历山大还调集了二十五个炮兵团,六个坦克旅的重火力部队,以及英国驻印军空军十个战斗机团、六个轰炸机团的航空兵力量,这是英军驻印度部队,所能调集的最多兵力。

    而在此之前,英军驻普拉姆、兰姆加、兰普森的守备部队,已经先期开往印缅边境地区,到了四月二十三日,经过一周的准备时间,亚历山大下达了英印军主力部队,往印缅边境,胡康河谷一线推进的命令,他的指挥部,就设在紧挨着边境地区的小镇普拉姆。

    而此时的唐秋离,对于英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还一无所知,他的注意力,都放在处理中南半岛暴乱的善后工作上,**师情报处的关注重点,也在马六甲海峡对岸,对于缅北地区英军的异动,同样毫无觉察。

    (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印缅边境之战上

    不能说是唐秋离大意,而是他低估了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疯狂,一纸签订的《印缅边境永不侵犯条约》,胡康河谷一旅英军,全军覆没的教训,并不能使英国人重返中南半岛的野心和渴望,有任何一点儿的减少或者是顾忌

    不能指责于得水的情报处失职,情报处的情报网,建立的重点地区,恰好不在印度东部地区,阴差阳错的情况下,亚历山大的行动,达到了空前的隐蔽,这也就注定了,印缅边境之战初期,**师部队伤亡惨重的后果

    亚历山大选择的推进路线,正是他当年败退印度东部地区的通道,也就是印缅边境地区,唯一能通往缅北方向的第一千四百一十章印缅边境之战上主要通道胡康河谷,几千名英军士兵,埋骨他乡的伤心之地,也是在缅北地区,唯一能通行卡车和坦克装甲车的道路

    当亚历山大的吉普车,驶入缅甸境内的那一刻,意气风发的将军阁下,百感交集,两年前,自己带着几万被日本人打得奄奄一息的残兵败将,带着被唐秋离出卖的痛恨心情,失魂落魄的在中国士兵的监视下,离开了中南半岛的土地,留个自己的,只有惨痛的阴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