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1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清末年的同盟会、光复会等等所谓的革命团体,最终不也蜕变成了光头党这样代表了大地主、官僚资本家和买办资本家的落后腐朽的反动集团了吗?就是在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实践方面,退化成修正主义和反动派的国家、组织和个人也不是少数。

所以在明朝末年希求有背叛本阶级,背叛自己的家庭和家人的革命者出现,那是非常的不现实的。就是所谓的明末清初的五大思想家,也只是他们的思想里有相对进步的内容和意识而已。要说他们真的具有什么革命性和进步性,那就是胡言乱语。

可是电影这种表达形式,这种点对面的单向度的传播方式,这种无法反抗只能单方面接受的形式,再加上电影院和电影这种对于朱之瑜来说全新的从没接触过的新环境下,《刘三姐》电影里表现出来的那种阶级矛盾,反映出来的小民百姓对地主官僚以及封建读书人的憎恶、蔑视和仇恨,以及电影本身毫不留情的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残民害民之术的揭露,真的让朱之瑜这个自诩为良善慈悲公正正义的地主官僚阶级出身的封建读书人感到不寒而栗。

“卫掌舵也是这么看待我等的么?”

朱之瑜心神不宁的问了卫六一句。卫六倒是想要实话实说,可是他现在的情况不允许他这么做。朱家固然和一切的地主大户一样邪恶无耻,朱家固然像一切地主大户一样剥削农民压迫农民,朱家固然像一切地主大户一样通过把持商业和兼并土地制造出更多的世世代代要受他们剥削和压迫的穷苦百姓,可是这些事情和卫六的关系真的都不太大。

对于卫六来说,他确实和地主大户们有仇有怨,可是这个地主大户是当年那个和他有仇有怨的地主大户,并不是朱家更不是现在正在和他说话的朱三少爷。

在朱家,卫六因为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受到重用,更因为自家的远房堂兄在朱家当着个地位很高的管事,所以他唯一的骨血,唯一的儿子,才能够被安排到大少爷的儿子那里当个书童,有个更加远大的前途。

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劳动人民的决策是非常实事求是,是非常注重自身的利益的。别说卫六不知道复兴会是一个为老百姓说话给老百姓谋利的组织,就是有人和他这么说了,如果他本身没有实实在在的享受到复兴会的好处他都不会相信。更何况就是卫六知道了这一点,可是复兴会现在也管不到浙江地面上去。

所以,即使情绪激荡,卫六还是很快就转化了自己的角色,劝解起自家的朱三少爷来了。

“三少爷这可真是想多了。小的在海里折腾了一辈子,就相信这样一个道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可能觉得小鱼坏,小鱼可能觉得大鱼坏,可是这是天定的道理。别管是小鱼还是大鱼或者是虾米,他们都没什么办法可想。”

“这天底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鱼是这样,人也这样罢了!”

第304章终结者1

公元1627年三月,刚刚过完农历春节没多久,武昌码头就已经重新进入繁忙状态了。和以前湖广商人主要经营粮食和木材,江南商人主要经营布匹和食盐不同,现在来武昌上货的商人,全都是来采购复兴党的工厂生产的各种工业品的。所以武昌码头的繁忙早就从季节性转换为常年性的了。

经过复兴党几年来的发展,现如今,复兴党生产的五金制品、农具、棉布、罐头、香烟、蒸汽机、蒸汽轮船等等轻重工业产品,已经在江南地区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全面的打开了市场。京杭大运河上由南至北运送的漕船里,现在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货物是复兴会生产的各种产品。

本来码头非常繁忙和嘈嚷,因为在码头上使用了大量的蒸汽动力的机械,所以人声和机械的噪音混杂在一起,让大部分人都觉得晕晕的。

因为自家的三少爷年前就提前搭乘别家的船回松江去了,所以没什么事情的卫六,就开始闲逛起来。有几天没去看看自己的船了,身为船长的卫六还有点不放心。

卫六来到码头的停泊区,突然间,他就发现码头上好像出了什么事情了,因为大部分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大家一起半张着嘴,看着长江江面方向。

五艘形态跟普通的船只截然不同,虽然使用了传统的中式硬帆,但是船型犹如梭子一般细长的船只,现在正在停靠在武昌码头上的一个专门的泊区里。

这五艘船,就是从1620年开始到现在,复兴党造船厂的一万多名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工作成果。一艘仿造清末福建船政局生产制造的“扬武号巡洋舰”的军舰,和四艘仿照的同样是清末福建船政局生产制造的“万年清号”的战运两用舰。

这五艘由复兴党第一造船厂生产的军舰的名字是全新的。四艘1000吨的战运(战斗和运兵)两用舰被王书辉针对它们的原型,命名为终结者1234号。至于那唯一的一艘作为重头戏的1200吨的巡洋舰,王书辉反倒只是非常平淡的给了一个101的普通编号而已。

排除动力和武器上的问题,单纯的就说船体的话,一艘1200吨和四艘1000吨的五艘木头船,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大明朝,实际上都算得上是特别惊世骇俗的东西了。

在现代的那些有1000吨的船只,本身是不会有复兴党生产的这些木头船这么大的个头的。毕竟在现代制造的轮船使用的都是钢铁材料,船本身的自重就非常大了。

虽然在大小上,1000吨到1200吨的船只在现代也就是个普通货轮的水平,但是钢铁全自动力的现代船只常见,使用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的木头船,在现代可是难得一见的。

至于对于大明朝来说,据说超过1000吨的船只,只有在传说中的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才出现过。目前阶段,作为明朝海军的主力战舰的大福船的吨位也没有超过七百吨的。

当然了,从外型上讲的话,复兴会的这五艘船都属于飞剪船的船型。这种船和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的所有的船只的形态都不相同。她不是那种宽宽短短的澡盆式的形象,而是长长细细的梭子形的外观。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使得这五艘船舷较低的轮船看起来给人的感觉,好像并没有普通船只那么大。因为采取了飞剪式的船型,看起来,这些船都非常的低矮。

但是,所有武昌码头上有航海经验的人都有一种感觉,这样的船,行驶速度一定是非常快的。

对于复兴党第一造船厂来说,生产这样近代早期的蒸汽和风帆混合动力的铁肋木壳船只的麻烦并不在技术和设备上。

因为复兴党的机械制造厂和兵工厂已经在蒸汽机和火炮的生产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工人,所以为这几艘船只装配相应的设备,按照王书辉从现代获得图纸和模型为这五艘船只生产专用的蒸汽机和120mm的克虏伯后装舰炮等各型火炮的难度都不是很大。

至于针对性的生产造船厂用来建造这几艘船只的相应的车床等专门的机械设备方面,复兴会自己的机械生产部门都没有什么压力。

到了1623年左右,实际上复兴党的机械加工工厂,就已经基本能够做到按照王书辉提供的数据、资料和模型,生产任何蒸汽动力时代的机械设备了。

甚至于用来建造船只的木材方面,复兴党也并不缺少。因为复兴党和在西南地区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石柱土司方面关系紧密,所以不缺银子的复兴党可以轻松的从云贵川地区获得大量的优质船材。更何况复兴党的造船厂生产的船只都是铁肋木壳结构的,所以造船厂对于船材的要求还真的不是很高。

从外部条件上讲,复兴党的造船条件要比清朝末年的福建船政局好的多。福建船政局生产建造轮船需要的蒸汽机,火炮、木材,钢铁等等东西,都需要花钱外购才行。而且福建船政局的机械化水平相当之低,很多船只部件的生产都是依靠手工完成的。相应的车床动力等等东西,也都非常的缺乏。几乎可以说,福建船政局在轮船生产上,还是手工工业的那一套。

复兴党第一造船厂的条件就完全不同了。

从蒸汽机到船上所有的钢铁和木质结构的部件,从舰炮到铁丁。所有造船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复兴党都可以轻松的做到自产。王书辉早就根据现代智囊团的设计规划,为第一造船厂准备了一整套的蒸汽动力的近代化先进船舶加工和生产设备。而且,专门生产和处理船材和木材加工厂也已经完全具备了生产高质量船材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生产设备和技术都非常落后的清末福建船政局,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生产出了“万年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