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1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凡家里是大地主的,凡是身上有血债的,凡是对于复兴党有敌意的,那么这样的家伙就一定要被抓捕起来。

第293章没用的和有用的2

说起来也真挺有意思的。在集中营里,比起那些地主绅士之类的家伙,那些所谓读书人的数量往往要比地主士绅要多一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地主之类的家伙要是不接受工业资本家改造的,往往就会直接被复兴党灭门。毕竟这帮家伙身上的血债太多了一些。

能进复兴会集中营的地主,一般都是大地主。这种大地主能够活到集中营的都不多。而且进了集中营的地主都的算是比较有眼色的家伙,这帮人在集中营里老实的很。

反倒是那些因为反对反抗复兴党而被抓进集中营的封建读书人,这群其实连自己读的书都没理解透的家伙,脑袋被读书人高人一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混账思想把脑袋塞迷糊了。就是进了集中营,他们居然还是嘚嘚瑟瑟的瞎咋呼。

不过,劳动改造这种事情它是这样的:不劳动者不得食。吃不上饭,自然也就咋呼不起来了。而要是长期吃不上饭,连咋呼的机会就都没有了。所以只要没有死志的封建读书人,基本上都会逐渐的在劳动改造中被自然消耗掉。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对于封建读书人,在复兴党内部从劳改部门传出了个蔑称——“知了”。

复兴党看不起读书人,或者说,复兴党看不上大明朝的这些封建读书人。除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之外,复兴党看不上大明朝的读书人的原因还有非常实际的一方面:这些人对于复兴党没有什么用处。

那些底层的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还好一些。这些人本身就是在自己家的田里面劳动惯了的人。就是在复兴党的治下,他们仍旧有像普通百姓一样劳动的本事。那些彻底的脱产,完全不从事任何劳动的封建读书人,他们把四书五经背的是不错,可是对于复兴党来说,他们还就真的就是什么用都没有的。

别说复兴党内部了,就是在复兴党目前的核心统治区域的荆州和武昌地区的老百姓也都觉得,那些光会背些高头讲章的读书人对他们也是屁用没有的。和那群人比起来,反倒是那些在商铺里学徒干活的那种能写会算的伙计、账房和掌柜们,对于大家的用处更大些。

毕竟,就是大家都接受了扫盲教育,自己也都能写会算了,但是和那些数字感更强,实践经验更丰富的伙计、账房和掌柜们比较起来,还是人家的速度快,水平高。

商铺的伙计、账房和掌柜在荆州和武昌地区的地位变化不是别的原因导致的。这完全是复兴党本身不仅不排斥和压制商业活动,而且还提倡和鼓励商业活动的原因。

在中国的历史上,能和明朝的商业兴旺程度相媲美的就只有宋朝了。相比较宋朝而言,明朝的商业繁荣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作为长江中游的主要城市,明朝的荆州和武昌都是华中地区的商业重镇。别说荆州武昌这样的大城市了,像枝江县这样一个荆州府下属的普通县城的商业都那么繁华,以至于因为商业的繁荣都催生出董滩口这样的专门的工商业城镇来了。那么可以想象,像荆州和武昌这样的人口几十万的大城市的商业会有多么繁荣了。

当然了,大明朝商业的繁荣只是一种相对状况而已。其实无论是对于大明朝这个政权来说,还是对于目前中国的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这种相对的商业繁荣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

大明朝政府在这种商业繁荣上不能有效的进行税收。明初的时候还好一些,文官集团那个时候还不是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他们还没有办法和代表国家利益的皇权相抗争。

可是,自从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形成利益集团之后,明朝除了嘉靖和万历两个皇帝的时代,因为皇帝的强势所以国家的税收在商业方面的分润比较多以外,其他的时候,因为文官集团作为利益集团强力的把持着行政权力,以至于明朝政府除了像张居正那样进一步的掠夺平民增加税收以外,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在大明朝,商业利益是被大地主大官僚所把持的。依托大地主和大官僚的中小商人勉强也能分润一些商业繁荣的好处。可是对于老百姓来说,特别是对于张居正之后的老百姓来说,商业的繁荣对他们不仅没什么好处,反倒是坏处不少。

张居正改实物税为货币税的办法,确实进一步的刺激了明朝的商业发展。可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手中根本就没有任何货币的他们不得不接受更多的盘剥。

大地主和大官僚一方面用高利贷盘剥他们,另一方面这些把持着粮食和生活必需品贸易的大地主和大官僚们,还可以通过操纵市场的手段进一步盘剥他们。

要不是这样的原因,怎么会在大明朝整体因为小冰河的气候处于农业生产衰退,粮食大减产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在秋收时节粮食收购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的情况呢。

青黄不接的时候放高利贷,卖高价粮。秋收的时候压低粮价进行粮食收购。因为商业的繁荣,几乎所有的大明朝的地主都会这一手。

从这个角度上看,大明朝发达的商业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对于老百姓是个非常倒霉的事情。

不过,这种情况在复兴党的治下可完全没有。

原本在湖北地区从事商业经营的大地主和官僚,不是死在镇压的过程中,就是消耗在繁重的劳动改造里了。开矿采石,烧砖运土等等等等繁重的重体力劳动,就是普通的劳动者干起来都是非常伤身体的,更何况那些家伙了。

复兴会治下的大地主们除了被消灭掉的之外,都被复兴会转化成工业资本家了。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的刺激下,这些人可是赚了个脑满肠肥。看到这些人的情况,那些头脑灵活的中小商人们立即闻风而动。

荆州和武昌这样原本就商业繁荣的地区,因为复兴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也因为复兴党完善、合理、公平、公正的商业政策,重新焕发出她们本身的商业活力来。

更主要的是,原本的湖广地区在大明朝的主要角色比较单纯的是粮食生产。所以本地商人主要从事粮食贸易为主。

现在,虽然复兴党的粮食政策是只进不出,可是,因为复兴党相对于大明朝这个环境强大的工业品生产能力,湖广本地商人依托复兴党大量的、充足的、丰富的各种优质和先进的产品,反倒能够开始向各个商业领域发展。

作为原本就是商业城市的武昌府,现如今就是一个普通的伙计都是非常的难找的。因为这座城市的市民,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都参与到商业经营活动中去了。

第294章明朝的经济危机1

后世人在提到宋明时代繁荣的商品经济的时候,特别是在提到明朝繁荣的商品经济的时候,对于教科书上说的资本主义的萌芽都是赞不绝口的。

不少现代人每每提到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时,都带着一种或者赞赏的,或者自豪的,或者惋惜的态度来谈论这件事情。

对于王书辉来说,资本主义确实是比封建主义进步的社会制度。但是,这也仅仅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论述。如果真的要从身处社会变革中的人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的话,这种资本主义的萌芽,绝对是鲜血淋漓的一个过程。

如果有机会问一问那些在羊吃人运动中从农民变成城市无产者的英国人,如果有机会问一问那些通过南北战争从南方种植园中的奴隶变成北方工厂里的工人的美国黑人们,到底是当一个农民,当一个农奴的日子更好一些,还是在暗无天日的工厂里接受资本家的剥削更好一些的话,这些人的回答恐怕会让许多现代人感到惊讶。

当然了,这些人都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最纯粹的牺牲品和消耗品。想要问一问他们的态度,一丁点儿的可能也不存在。

其实,现代人里那些真的读懂了他们初高中政治课教材的人,如果他们的目光比较敏锐的话,他们也能从现代中国的南方地区的那些血汗工厂中找出答案的。

资本主义这个东西,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发展和完善之后,现在才表现出一副平和慈悲的面孔。可是它刚刚出现在世界上的时候,可是比一切人类可以想象的魔鬼的样子还要狰狞无数倍。

现代中国,有不少人诟病苏联和中国在走向工业化的过程中对于民众不够仁慈,可现实是,他们没有想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业化过程是多么的残酷和惨烈的。

现在那些高喊着漂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