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1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房东看来,勋贵应该有勋贵的荣誉和使命。自己是一个武将的后代,那么自己就应该承担起保卫国家的责任,获取军事胜利的荣耀。

但是,在明朝晚期这个环境里,房东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很快就遭遇到了现实的打击。早年他以为考上了武举自己就会被国家重用,他就能够驰聘沙场报国尽忠。

可是,在进入大明朝的官场体系之后他才明白的发现,不仅武将在文官面前没有任何的地位,就是在那些武将勋贵里面,捞钱、占地、养戏班子,吃喝玩乐等等才被他们当成是正经事儿。听到房东说起保家卫国的抱负的时候,他面对的居然是那些勋贵子弟们的嘲笑。就是那几位和他家关系密切的叔伯长辈,也非常严肃的劝告他不要抱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应该好好经营官场重整家门。

房东尤其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一直帮助他支持他的母亲,在他考上了武状元之后也劝说他振兴家业比沙场建功更重要更急切。

在这种环境下,房东自然放下了自己沙场建功的理想,在家人和亲友的安排下成了一个给上面送钱,向下面要钱,吃空饷占兵额的腌臜武官。

一个有理想的人,屈服于现实委委屈屈的活了二十年。他在心灵方面受到的创伤肯定是非常大的。

就这样,房东在黄州卫指挥使的任上成了一个虔诚的道教信徒。他不再每天舞刀弄枪训练弓马,反而开始天天夜夜的烧香打坐,把道教的功课做得比道士们还虔诚还标准。

对于房东房东房大人来说,只有烧香打坐时候才能给他带来些心灵上的安宁。

在黄州府城里,黄州卫指挥使房东也是大名远扬的。道士将军是黄州官场给房东起的外号。而在黄州卫所内部,房东也被下属和士兵们在暗地里叫成房老道。

房老道终究不是个真老道。黄州卫的各种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仍然掌握在房东的手中。

1626年的一天,正当房东在净室里焚香打坐的时候,黄州卫指挥使司的同知、佥事、镇抚、经历、知事等十几个黄州卫的主要官员,急急忙忙的不顾房府下人们的阻拦,冲进了房东焚香打坐的净室中。

看到房东房大人须发皆张马上就要发作的状况,他的副手,黄州卫指挥同知马得功立刻就对他说道:“禀报大人,新任湖广总兵王书辉王大人的兵马已经到了黄州。这一千多兵马已经把指挥使司团团围住了。大事不好了,大人还是快快决断吧!”

黄州府就在武昌府旁边。沿长江顺流而下,用不了一上午的时间,两个营一千多个复兴军战士,就全副武装的坐着复兴军长江舰队的专用运兵船到了黄州码头。

毫无防备的黄州府城对复兴军大敞实开。一千多个复兴军战士在军官们的带领下列着整齐的队列跑步进入黄州府城。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两营复兴军就把整个黄州卫指挥使司围了个严严实实。

房大壮早就知道,黄州卫指挥使是自己的本家,一个名字很可笑的叫做房东的家伙。他再次看了一遍手里的情报,然后就命令通讯兵到黄州卫指挥使司送去一份复兴会准备的,用湖广总兵衙门的名义制作的公文。

作为复兴军第十六营的新任总教导员,大明朝的正三品制式武官官袍穿在房大壮的身上,让他感觉非常的别扭。

别说他觉得别扭了,就是他身边的那些军官和士兵们看到房大壮不停的撕扯着身上的衣服的时候,大家也都在心里偷偷发笑。

在这些年轻的复兴军干部士兵眼里,大明朝富丽堂皇的武将官袍确实是非常的畸形可笑的。

第253章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

在复兴会制定的1626年工作计划中,通过复兴军解除大明在长江以北湖广地区的全部武装,将湖北地区的所有明军卫所全部改造成集体农场,将原本的卫所军户改造成农场工人,是复兴会控制整个湖北地区的一地步。

复兴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孟离,政务厅厅长兼政务厅行政处处长的陈封和复兴会军委会副总政委张宝树三个人,作为复兴会党政军三个方面的负责人,他们在和复兴会主席、复兴军总政委王书辉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很有一些疑惑的。

张宝树说话是比较直接的,他很直白的问王书辉说,“师尊,我对于这个政策不是很明白。我们虽然建立了大量的国营农场,培养出了很多经过生产建设兵训练的农业工人。可是我们的土地改革政策把土地分给老百姓自己,这可是激发了很多老百姓对我们的热烈拥护的。”

“我个人觉得,如果从征兵的角度来说,对农村单方面的实行土地改革就已经很好了。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保障,老百姓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老百姓对我们复兴会越来越拥护。这不是挺好的么?”

作为复兴会的政府工作的负责人,陈封说话的时候顾虑很多,他从行政工作的角度考虑对王书辉说道:“师尊,我觉得土地改革政策也是很好的。排除能够很好的获得民众支持等方面的考虑的话,单纯的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讲,通过工作组培养和培训当地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然后把地方治理的权力转交给当地村民选举出来的农会,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有利于我们复兴会节省行政成本的。”

“从这个角度讲,农场建设不仅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当地民众进行军事和文化培训,把他们转化成生产建设兵。然后又要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工业化农业技术培训,把他们变成农业工人。从投入的角度讲,我总觉得我们建设农场的工作有些得不偿失。”

负责复兴会党务工作的孟离从来不会抢先发言。在坐镇党委会主任职务,主持复兴会常委会日常工作的几年来,因为他的这种稳重的性格,使得不少头脑简单性子直爽的党内同志管不到三十岁的孟离叫老狐狸。

不过,孟离的这种稳重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对于党务工作的充分理解。不要着急,不要随便说话。毕竟,孟离在某种意义上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构的常务负责人,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代表了党的意志的。

所以,他在张宝树和陈封都发完言之后才说道:“师尊,我觉得从为人民服务的这个理念出发,土地改革政策也是非常好的。对于群众来说,手里面实实在在的掌握着几亩地,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心里觉得踏踏实实的。”

“我们在进行农场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不少干部都说,群众对于成为农业工人这件事情表现的并不是非常的拥护。他们实际上更羡慕那些经过土地改革的基地村村民的生活。对于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被农场党委的管束的这种情况,群众的抗拒意识还是比较强烈的。”

历史上,对于党的土地改革政策,不少后世的研究者和业余历史爱好者以及各种“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都有许多林林总总褒贬不一的看法。

作为一个受了高等教育生长和生活在国有大企业环境中的人,王书辉对于土地改革政策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土地改革政策,是在土地国有政策这个大的框架内的一个阶段性政策。因为党在当时复杂混乱的历史环境下,没有掌握国家政权,不能够全面的推行土地国有政策,把土地这个生产资料通过国家层面进行经营和运作。从处于阶段性革命的实际出发,也就是因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实际需求,党才在根据地开展了土地改革政策。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讲,自家干自己的活,自己耕自己的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这种小农生产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原始非常落后的生产方式。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击壤歌》,实际上是农业文明的人类对于理想生活的一种想象。而在事实上,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完全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所导致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文明之后,所有的工业国家都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了主动或者被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工业化改造。英国的“羊吃人”运动,就是工业资本家对于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压迫,使得农业生产活动被迫成为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的工业社会的环节的一个过程。

“羊吃人”运动确实对于英格兰的农民们是一场无法想象的残忍的灾难。可是这个运动不仅使得英国的农业生产进入了工业化范畴,更通过这种残忍粗暴的手段,使得大量的无地农民不得不变成工业工人,为英国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