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队对李茂的支持,一半源于鼓动,一半是基于共同的利益,李茂能带着他们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他们就衷心拥护他,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李茂由此下定了决心:夺占辽东城。
秦墨灰头土脸逃出辽东城的当天下午,薛青玉光着膀子挥舞双刀杀入屯驻在城外的安东兵营,辽东之战由此拉开帷幕。
传说中强悍无比的安东军在薛青玉眼里就是豆腐军,一触即溃,不堪一击,五百大军只用了一盏茶的功夫就把城外的营盘给端了,杀了十几个人,擒获一百多,跑了几十个。
被俘士卒欢天喜地,兴高采烈,一个个嚷着要归顺薛城主,问其原因,只说李茂残暴无道,苛待兵卒,定军法十二条,战场上动不动就杀人,私下里动不动就打人,官兵等级森严,士卒动不动就挨打挨罚。每次出征攻城,不用力,挨罚,用力攻下了城,却又假仁假义,不要抢掠,跟着他混实在是没甚意思。
一个士卒这么说,薛青裹不信,两个这么说,将信将疑,所有人异口同声都这么说,薛青裹信了九成五。他拔出一把佩刀,让士卒把擒获的三名军官正法,士卒欢天喜地,上去一通乱砍,三名军官血肉模糊,横尸当场。
查看人确实是死了,薛青裹最后一丝疑虑也打消了。李茂的确是个残暴的人,待下苛严的人,假仁假义的人,不顾兄弟而闹到众叛亲离的人。这样的一个人虽然貌似强大,实际不值一提。
不过薛青裹毕竟谨慎稳重,这百十号俘虏兵他并不打算立即接收,而是将他们建营另行安置,待细加考察后,再做定夺。
有关十字渡主人不知天高地厚地去求娶“辽东第一美人”薛丁丁而惨遭拒绝的消息通过商队迅速传遍了整个辽东,在确认传言已传到渤海和幽州后,秦墨又踏上了旅途,他先去渤海拜会驻守扶余府仙州的大将,以辽东商人的身份施以重贿赂,声称辽东城纵容盗贼劫掠商户为名,要求渤海出兵攻取辽东城,维护辽东商业秩序。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仙州大将不敢自专,上报扶余府,扶余府又报渤海国王,渤海国王大嵩璘请秦墨到中京相见,既然见到了真佛,秦墨也就不再隐瞒自己的身份,他拿出李茂的书信,求与渤海国结盟,共抗新罗国和新罗国的傀儡辽东城薛青裹。
大嵩璘顾左右而言他,敷衍了秦墨一通,下旨司宾司设国宴款待,以重臣勋老作陪。却召宣诏、中台、政堂三省长官至旬阳殿,拿出李茂的定盟书信传示左右,哈哈大笑,道:“死到临头了,竟然还生此妄想……哈哈哈,大唐无人,大唐果然无人了。”
左相高怒龙出班奏道:“而今契丹正与六部室韦交战于辽水之上,扶余府军马三年未曾更戌,正当借此良机更换戍卒,以定军心。”
大嵩璘捻须笑道:“左相让寡人撤军,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渤海国有常备军约三万,屯重兵于西部的扶余府,以警戒渗入辽东的契丹,自耶律德隆部被驱逐出辽东后,这支驻军就失去了目标。
高怒龙主张撤军的目的,表面上是体恤将士们的戍边之苦,以做安抚,实际却是解除新罗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手与李茂一搏。
在此之前,渤海国曾多次商议辽东局势,认为李茂与新罗一战的结果必是李茂失败,新罗和他们的傀儡辽东城薛青裹将占据整个辽东,这势必引起大唐幽州节的不安,和契丹人的猜忌,如此一来,新罗人将陷入群虎环伺的窘境。
到那时候渤海国与新罗国的实力对比将发生有利于渤海国的大逆转。
自大钦茂死后渤海国陷入长年战乱,国势积贫积弱,大嵩璘费尽心力结束了内战,恢复国力却尚待时日,倾国之力与新罗国战于南海府,却是屡战不胜,大嵩璘已是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所幸新罗国国内也不宁定,十三岁继位的国王金重熙成年后,不满摄政王金彦升把持朝政,依靠一批年轻朝臣与金彦升明争暗斗,因此消耗了大量国力。眼下两派的争斗已进入白热化,金重熙企图借对外战争夺回兵权,积极鼓吹对外扩张。
金彦升起初极力反对对外用兵,见大势不可逆,便改**度,转而支持对外扩张,并表现的比金重熙还要激进,其目的无非是取得战争的主导权,并通过这场对外战争巩固自己已有的地位。
战争的策源地在新罗形成,打击目标有两个:辽东或是渤海。
大嵩璘自然不希望成为新罗人打击的靶子,他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力量,诱导新罗人去打辽东,为此他不惜与老对手金彦升握手言和,签订被渤海贵族视为是屈辱的条约,果断结束南海府境内的战事,抛弃平壤城的赵都督,与新罗人媾和。好解除新罗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去打辽东。
东进的道路被封死后,新罗国的战争矛头便指向了辽东,但新罗人还是有顾虑,渤海国虽然撤出了南京的驻军,但在扶余府仍屯有一万精兵。渤海勇士向以悍勇闻名,一万兵力若投入辽东战场,形势随时可能发生逆转,故而金梯邕在渡过鸭渌水后,便借故不前,持观望态度。
为了促使新罗人早下决心与李茂死磕到底,大嵩璘已在思考是否要撤出扶余府驻军,撤军可以让新罗人放心,但弊端是一旦辽东局势失控,自己一时无力干涉。
秦墨的到来让渤海国上上下下都放了心:新罗人已经磨刀霍霍,李茂却还在为一个小女人跟辽东城斗气,此人的目光太窄,志向太小,定难成大事。
看来担心是多余的,辽东之战必将以新罗人的全胜而告终,渤海国什么都不用做,坐等老对手胜利之后掉坑里,跟幽州节、契丹人、室韦人、奚人,当然还有李茂残部纠缠去吧。那样的话渤海国就有了喘息之机,等国力恢复,再与大唐结盟将新罗人驱逐出辽东,若剩有余勇还可以趁势南下夺取新罗北部。
秦墨在中京城享用了几个渤海美人后,忽然变得意兴阑珊,强烈要求再见渤海王。
大嵩璘召他在城外大湖游船上相见,还是那副老谋深算的冷面孔,一面重申渤海是大唐的藩属,对唐人的请求表示重视,但同时表示渤海国刚刚结束内乱,国力贫弱,国家重兵又被牵制在北部,正与森林蛮族混战不休,手上兵力不足,无力帮助他们袭取辽东城,维持辽东的商业持续。
不过大嵩璘也承诺若李茂下决心攻打辽东城,他将资助一百匹良驹,一百套精良的铠甲和五十架雕花弓,以壮形色。
秦墨拂袖而去,带上渤海王赠予的礼物灰溜溜地回到了东州,李茂出城相迎,给他记下大功一件。
渤海国从扶余府撤军的消息传到营州,一直关辽东局势的营州刺史兼团练防御使朱洄召集子侄们,考问道:“辽东大战,正式开打,你们议议谁将笑到最后。”
三子朱克定嚷嚷道:“李茂打辽东城是因薛青裹不肯把女儿给他做妾,为了一个女人去啃辽东城,李茂真是愚不可及,狗屁的辽东经略使,我看就是一个有点运气,发了点小财的商贩,有了俩臭钱就不知天高地厚,可笑他拼了老命去抢的美人其实是个丑鬼。那小妮子我见过:小鼻子,小眼巴,掌大的一张脸,没胸,没屁股,高的像根竹竿,人不大,脾气倒不小,还会拳脚好打人。这样的一个人送给我我也不要。李茂竟然兴兵去抢,可见此人愚蠢、狂妄。”
朱克定说完见大哥朱克融、二哥朱克坚都以不可救药的目光打量他,一时意兴阑珊,咕哝道:“我真见过那**,长的真不咋地。李茂肯定吃人哄了……”
话到最后两句,声音已低不可闻。
朱洄无可奈何地瞪了眼幼子朱克定,自己这个儿子除了长的像自己,没一样像自己。他把目光移向朱克坚,朱克坚现在的官职是营州长史,统管营州政务,他的得力助手。
“辽东战局扑朔迷离,我没有详细情报,不敢妄断,但以李茂以前的所作所为来看,为了一个女人打辽东城应该是个幌子,目的是麻痹新罗。”
朱洄点点头,被朱克定破坏的心情稍稍好转:“那依你之见,谁将笑到最后。”
朱克坚想了想,答道:“今年是打不成了,若战事能在明年入冬前结束,李茂必败,若被李茂拖入冬季,新罗必败
。”
朱洄道:“你没说辽东城,辽东城的得失难道无干大局?”
朱克定摇摇头道:“辽东城,是鸡肋,是幌子,大雪严寒才是关键。”
朱洄满意地点点头,转身问长子朱克融:“我们该怎么办?”
朱克融胸有成竹地说道:“静观其变。”
朱洄大喜,起身说道:“好,我们就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