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起潜的自杀身亡,其实是第一步,正是因为高起潜拿出来所谓先皇的遗诏,束缚了皇上的手脚,最终皇上怕也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皇上与朱徽娖之间马上就要大婚了,皇后娘娘本来是准备大肆操办的,不过被皇上制止了,理由也很是简单,大明尚未彻底稳定下来,北方老百姓的生活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个时候朝廷所有事情都需要厉行节约,大操大办于心不忍。
徐望华明确不支持皇上与朱徽娖之间的大婚,如此一来朱徽娖今后生下的孩子,也有可能成为威胁。毕竟谁也不能够断定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徐望华不可能阻止皇上迎娶朱徽娖。
领侍卫内大臣洪欣瑜在具体负责操办皇上大婚事宜的时候,徐望华在想方设法算计朱慈烺,他很清楚,一旦朱徽娖被册封为皇贵妃了。皇上说不定会改变态度,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谁知道朱徽娖会不会在皇上面前说些什么。
机会很快就来了,谁也没有想到。
按说郑家军大规模的征伐,只有可能在辽东或者辽南出现了,大明现如今最大的对手就是后金的八旗军,以及皇太极,其余的都不值一提了。
不过这次的机会,出现了山西的大同。
李自成麾下的大顺军。在北直隶被基本剿灭之后,留在河南与山西境内的大顺军,绝大部分都选择了投降,也有少部分负隅顽抗,被郑家军三下五除二剿灭。
一部分被誉为大顺军精英的义军军士,逃到了大同。
大同是大明的边镇,历来都是军事重地,大顺军军士逃亡到大同。看上去就是找死,其实不然。越是为危险的地方越是安全,负责剿灭大顺军余孽的杨贺,根本没有想到大顺军余孽敢于到大同去,也就压根没有注意这一部分大顺军的余孽。
这一部分的大顺军余孽,潜伏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作乱。且在山西等地引发了不小的震荡,内阁大臣、大都督、郑家军总兵郑锦宏立即派遣两千郑家军将士,赶赴大同剿灭大顺军余孽,而驻扎在大同的五千郑家军将士,接到的命令是暂时不要行动。等候京城派遣的两千将士抵达之后,再行展开清剿的行动。
这个命令让人奇怪,起身驻扎在大同的郑家军将士,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彻底剿灭这一股大顺军的余孽。
此番征伐的任务,由被任命为第二军区总兵的洪欣贵负责指挥。
跟随洪欣贵一道出征的还有朱慈烺。
朱慈烺既然进入到郑家军之中,那就需要在战斗之中磨砺,建功立业,否则身份总是非常的尴尬,对于此次的出征,朱慈烺没有丝毫的意见,兴致勃勃。
郑勋睿知道这个计划,但命令由郑锦宏下达。
八月初十,距离大婚还有五天的时间。
乾清宫,郑锦宏留在这里,领侍卫内大臣洪欣瑜亲自守在乾清宫外面,不准任何人进入。
“锦宏,这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说说你的安排。”
郑锦宏擦去了额头上冒出来的冷汗,要说他不惧怕已经成为皇上的少爷,他非常了解少爷的脾气,在少爷手下做事情,你只要是忠心耿耿,老老实实,不要有什么歪心思,一般都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而且少爷的内心其实是仁慈的,不爱杀戮。
此番朱慈烺必死无疑,这方面郑锦宏以及做好了安排,而且执行这个任务的五十名郑家军将士,也不可能活着回来了。
这个计划听上去很是残忍,但没有办法。
郑锦宏扑通跪下,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全部的安排,他没有提及徐望华。
郑锦宏说完之后,乾清宫里面陷入到长时间的沉默之中。
过了好久,皇上的声音传来了。
“此事徐望华也知晓吧。”
“徐大人知晓此事,不过徐大人也是为了皇上的。”
一声叹息传来了,郑锦宏顾不上额头上越来越多的汗滴,低声开口了。
“皇上不能够仁慈啊,事关重大,若是朱慈烺留在世上,不知道有多少人蠢蠢欲动,到时候他们会搅乱平静的局面,也会让朝中的文武大臣无所适从,给皇上增加巨大的麻烦,皇上下发圣旨,开始变革朝廷之中的诸多事宜,已经引发了一些议论,特别是裁撤给事中,禁止捕风捉影的弹劾,让不少人都有些无所适从了,裁撤地方上诸多的部门,空余出来的官吏一时间没有地方可去,他们内心也是有着很多怨气的,都想着找到机会发泄。。。”
改革就一定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郑勋睿明确要求大明只允许郑家军这一支军队存在,其余的卫所军队全部裁撤,包括地方土司拥有的军队也全部都要裁撤,大明最大的土司秦良玉早就来到京城享福,白杆兵也进入到郑家军之中,至于说一直都驻扎在福建的沐天波,也知趣的来到了京城,被敕封为太子少傅之后,安心在京城享福了。
秦良玉和沐天波等人可以享福,但诸多的都指挥使、卫指挥使、千户和百户等等,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还包括地方上原来三司的诸多官吏,被裁撤的也不少了。
这些人可没有那么好安抚,而且朝廷也没有打算安抚这些人。
万一这些人开始悄悄的接近朱慈烺,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谁能够预料。
郑锦宏说的眼泪都出来了,他生怕皇上要求洪欣贵保证朱慈烺的安全,那样一切的安排都白费了,皇上的旨意,郑锦宏和洪欣贵等人绝不敢违背,包括徐望华也不敢违背。
“锦宏,朕从不做亏心事,也一向认为都是仁慈的,朕不迂腐,知道有些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可朕还是希望什么事情都是美好的,近段时间以来出现的诸多事情,包括被裁撤文武官员的怨气,朕都是知晓的,朕不强压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想明白,以前他们尸位素餐,贪墨朝廷的银子,想方设法的盘剥百姓,现在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朕不去惩戒他们,给他们平安活下去的机会,可惜朕的想法,有些人不一定明白。”
“该如何做,你和徐望华以及做出了安排,朕不会阻止你们,后面的事情如何的平息,想必你们也做出来了安排,风波不要闹的太大,想要天下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也是不可能的,朕展现出来的不可能总是和蔼可亲的,也不可能让某些人认为朕就是傻子。。。”
郑勋睿说完之后,郑锦宏再次跪下,哽咽着开口。
“皇上,此事完全是臣一手操作,有任何的问题,臣完全承担,与皇上无关。”
“这话就不要说了,锦宏,我们不能给将天下人都当作傻子,人家现在不开口说,历史上也会记下这一笔的,该是朕承担的责任,朕绝不会推脱。”
八月十四日,大同方面传来消息,大顺军余孽全部被剿灭,随军征伐的朱慈烺,在追击战之中,带领五十名将士奋力厮杀,寡不敌众,英勇捐躯。
负责指挥作战的第二军总兵洪欣贵已经率领军队返回京城,接受朝廷的惩处。
八月十五日,皇上与朱徽娖的大婚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只是在大婚的仪式之后,郑勋睿当即册封朱徽娖为皇贵妃,在皇宫之中地位仅次于皇后娘娘,册封英勇捐躯的朱慈烺为太师,领兵部尚书衔,责令将其厚葬在山西大同。
成为皇贵妃的朱徽娖,也给皇上提出来要求,自己的弟弟妹妹,不要求有任何的册封了,希望安安心心的平静的生活下去,一辈子不为官。
皇上答应了皇贵妃的要求,命令户部每年拨付一定的银两,保证皇贵妃亲人的生活。
也就在皇上和皇贵妃的大婚之后几天时间,皇贵妃再次提出来要求,取消所有藩王的称号和封地,让其成为普通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入朝为官,与寻常百姓一样。
皇上尽管尚未同意皇贵妃只请求,不过消息很快泄露出去了。
各地的藩王开始给朝廷上奏折,恳请撤销藩王的封号和封底。
到了九月底,皇上的圣旨终于下来了,同意裁撤所有藩王的称号和封地。
第八百九十章大清国的对策
皇太极的身体一直都有些虚弱,回到沈阳之后,他静养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八旗军明明已经占领山海关,却被迫撤离,眼看着就要得到的中原失去了,这样的情况皇太极难以接受,可是事实摆在面前,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为了避开郑家军犀利的火炮,皇太极只能够做出撤离山海关的决定,尽管这样的决定让他肝肠欲断。
郑家军驻守在山海关,虎视眈眈,锦州和宁远一样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驻扎此地的阿巴泰不得不耗费大量的精力在防守方面,这似乎与前些年的情况倒过来了,大清国开始驻守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