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期间也发生了一些事情。郑福禄等人与郑福贵交谈的时候,不约而同的提到了自家的子侄乃至于孙辈的事宜,透露出来的意思,想让郑勋睿帮忙安排一下,进入到官府里面做事情,现如今南直隶各级官府官吏的待遇很高,每月的俸禄足够过上舒服日子了。
郑福贵提及这些事情的时候,郑勋睿有些恼火,但他还是很详细的解释了情况,能够做事情的或者是有能力的亲属,他肯定会照顾,至于说不能够做事情之人,进入到官府是给郑氏家族抹黑,这一点在郑氏家族之中早就有共识。
郑勋睿甚至专门解释了,之所以不让郑凯华进入到官府之中,就是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其实郑凯华是有能力的,完全能够进入官府做事情。
听到郑勋睿这么说,郑福贵也就不多语了,他发觉自己这个儿子,做事情讲究原则,有着自身独立的判断,外界是难以影响到的。
回到家中的郑福贵,很快开始操持老本行,与郑凯华一道制种,这些事情本不需要郑福贵亲自动手,不过在京城这些年闲得慌,回家之后找到事情做,反而感觉到充实。
郑福贵毕竟是秀才的身份,对于不少的事情还是能够接受的,马氏和孙氏就不一样了,她们得知文曼珊、冬梅、杨爱珍、徐佛家和卞玉京等儿媳都在做事情,而且是在官府里面做事情的时候,觉得大逆不道,这世道女人就是在家里相夫教子的,怎么能够抛头露面,况且郑勋睿的身份不一般,都是朝廷正一品的大员了,女人怎么能够在外面做事情。
郑勋睿对这件事情很是头疼,解释了好几天的时间,百善孝为先,他不可能与母亲马氏和二娘孙氏顶着说,只能够告诉两位长辈,之所以要求文曼珊等人做事情,是因为信得过自家人,很多重要的事情也只能够自家人来做,给外人做不放心,要真的出现问题了,那郑氏家族都是要遭受到重大影响的。
马氏和孙氏总算是接受了郑勋睿的解释,不过很长一段时间,两人还是耿耿于怀,闹得文曼珊等人回家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
穿越之前的郑勋睿,是不可能体会到这些事情的,毕竟几百年之后的家庭结构不一样了,特别是结婚成家之后,都是各自有着各自的生活,与父母之间也不可能每天都在一起,父母关心儿女,但不会过于干涉儿女的生活,儿女有孝心的时常回家看看,陪陪父母,工作忙的甚至很少回家,让父母有着无尽的思念,可这个时代不一样,一大家人在一起生活是很平常的事情,倒是那些闹着分家的人,会引发众人的好奇。
难怪古人说家和万事兴,特别对于一个显赫的家族来说,祥和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若是家族内部都难以安宁,怎么可能安心在外面做事情,再说不稳定的家族,经常闹意见的家人,是很容易被外人利用的。
郑勋睿是聪明人,他非常注重家族的祥和安宁,而他所要求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家人相互之间的尊重和低调。
从地位上面来说,文曼珊是家族女人之中最为显赫的,毕竟是他郑勋睿的夫人,若是在其他的大家族之中,文曼珊这样的身份,是受到所有人尊重的,也是让众人敬畏的,不过在郑勋睿的要求之下,文曼珊的表现完全不一样,没有丝毫的架子,就算是见到家中的下人,也是笑脸对待的,好几次周冰燕前来询问事宜,文曼珊都委婉的挡回去了,说是周冰燕是家族之中的内当家,该如何做主就如何做主,不需要考虑其他人的格外要求。
冬梅与荷叶是不用说的,两人一个是郑勋睿的丫鬟,一个是文曼珊的丫鬟,虽说文采不是特别的出众,但察言观色是很不错的,看见了文曼珊的态度,两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杨爱珍、徐佛家和卞玉京三个女人,更是处理关系的高手,她们能够很好的处理与文曼珊之间的关系,更是能够处理好与大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郑福贵、马氏和孙氏回家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家族之中融洽的气氛非常的满意,他们都认为这是郑勋睿的本事,要不然郑勋睿也不可能被敕封为亲王,要知道大明王朝延续几百年的时间了,封王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创立明朝的时候奖励功臣的事情,自那以后就不存在敕封异性的亲王了。自己的儿子如此的厉害,老人脸上自然是有光彩的。
妥善的安置了家族之中的事情,郑勋睿颇有感触,家族的融洽,让他更加明确的感受到了,不管做什么事情,按照规矩来都是能够顺利的,就说这家族之中,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身份,也知道自己该做一些什么事情,既然是一家人,相互之间就不要计较太多的得失。
将这些道理放在治理国家大事情上面,何尝不是如此,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王朝的兴衰更迭,都可以看到规矩被人为的破坏,最终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恶果,而带头破坏规矩的,就是那站立在最顶端的人,千丈之堤,溃于蚁穴,君王以为一些事情很小,做做无所谓,或者是为了自身的威严随意践踏规矩,上面松开的是一个小孔,到了下面就成为了万丈深渊。
平日里事情多,郑勋睿不会想到这么多的道理,此番父母回到家中,在处理家庭事物的过程之中,他想到了这些简单的道理,其实这些道理,不管是现在还是几百年之后,都是看似非常简单的道理,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不多。
现在的郑勋睿,地位不一样了,而且他即将朝着权力的巅峰前进,在这个过程之中,强调规矩的重要,让所有人都按照规矩办事,就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守规矩、按照规矩办事,是王朝真正能够兴旺的根本,也是郑勋睿需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到的。
第七百六十八章既成事实论
崇祯十五年九月十五,郑勋睿率领四万郑家军将士,从南京出发,前往湖广的襄阳府,郑家军将借道襄阳府,直接进入四川的夔州府,张献忠的主力正在四川夔州府休整,准备在集聚足够力量之后,一举杀向成都。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就是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之地,且四川的土司较多,淳朴的百姓又带着一丝的彪悍。
郑勋睿亲率郑家军第一军从南京出发,同时命令郑凯涛率领的第三军两万将士,离开潼关,进入到河南境内,他们进入河南境内的目的是控制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防止李自成与张献忠之间的任何交集,驻扎在延安府的洪欣涛,接到的命令则是率领两万将士驻扎到紧靠着山西的绥德州吴堡镇,时刻注意正在进攻太原府的李自成麾下的流寇。
至于驻扎在登州、莱州、蓬莱和辽南等地的郑家军第二军,接到的任务是严密监控盖州等地的八旗军,一旦八旗军有任何的动作,则要及时的禀报,以便郑勋睿做出决策。
周延儒的建议是让郑勋睿趁着进攻流寇的机会,一举将河南、湖广和四川等地掌控在手中,经过仔细的思考,郑勋睿决定暂时放弃河南,先行掌控湖广和四川两省,他此番带领郑家军出征,需要彻底剿灭张献忠,至于说李自成,还有存在的必要。
若是要彻底的掌控河南,则要剿灭李自成麾下的流寇,那么郑家军就很有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倒不是说郑勋睿不能够承受这样的局面,而是郑勋睿不想在短时间之内彻底的剿灭流寇,那样他就真的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出于这样的目的。郑勋睿此番的征伐,目的是湖广和四川等地,暂时放弃河南以及辽西。
杨廷枢、李岩和徐吉匡等人跟随郑勋睿出征,杨廷枢已经成为参谋团的成员之一,徐望华和周延儒则是留在南京,主持一切的事物。
郑家军方面。总兵郑锦宏,副总兵洪欣瑜、刘泽清跟随出征,副总兵洪欣贵留守南直隶,郑家军参将苏从金、苏蛮子和王小二悉数跟随出征。
几年时间过去,郑家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火力的配置方面早不同于以往,其主要的兵器为毛瑟枪、红夷大炮和弗朗机等等,炮兵营已经成为郑家军的主力营,神机营的力量逐渐的壮大。几乎支撑起来郑家军的半壁江山,斥候营和亲兵营也得到了加强,此外的亮点是女兵营,专门负责战场上的救护等等,至于说骑兵营,则是在逐渐的减少。
郑勋睿率领出征的四万郑家军将士,骑兵营人数仅仅五千人,其主要作用就是在冲锋对方阵营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冲击,不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所有郑家军的将士都配备了毛瑟枪,包括炮兵营的将士,而配备弓箭的只是骑兵,从毛瑟枪与弓箭的威力比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