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加令诸多商贾没有想到的是,只要是在大运河沿线,洪门钱庄的票额,完全可以使用,等同于一样的黄金白银,这就表明做生意的商贾,出行的时候方便很多,只要将洪门钱庄的票额小心的收藏好,不要遗失,就没有问题了。

还有令诸多商贾更加放心的举措,那就是大面额的票根,特别是上面有文曼珊签名和盖章的票根,就算是被其他人偷走或者遗失,也不需要特别担心,因为这些票根兑换的时候,钱庄会有专人进行审核,原则上需要存入黄金白银的本人来支取,否则钱庄可以不兑换。

这样就最大程度的保证了钱财的安全。

洪门钱庄的票额,开始在淮北、大运河沿线以及陕西和复州的一部分地方流通,特别是在淮北,老百姓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几乎是完全接受了洪门钱庄的票额,尽管他们手里持有的票额数量不大,但他们对总督府和官府是充满信心的。

商贾的嗅觉非常敏锐,他们很快发现,洪门钱庄的信誉度很高,毕竟背后有漕运总督府的支持,要知道郑家军将士的钱财,全部都存入到了洪门钱庄,而且各级官府的赋税,也全部都存入到钱庄,还包括洪门收取的保护费,钱庄拥有的黄金白银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根本就不用担心兑付的问题,再说一些和官府联系紧密的商贾,早就开始使用洪门钱庄的票根了,这样交易起来也方便很多,要知道在大运河的沿途各地,洪门钱庄的票根实实在在可以交易,这岂不是能够剩下很多的开销,毕竟携带大量的黄金白银做生意,风险太大了。

商贾首先开始动作,将部分的将金白银存入到洪门钱庄,他们很少领取固定面额的票额,而是大都使用文曼珊签章的票根,而且用这样的票根来交易。

商贾行动之后,效果很好,于是部分的士大夫也开始行动了,也将部分的黄金白银存入到洪门钱庄之中。

两个月之后,洪门钱庄的放贷业务正式开始。

放贷以担保的形式进行,一百两银子全年的放贷利率为十两银子,每月为一两银子,这样表示短期的放贷利率比长期的要高。

洪门钱庄放贷的业务,引发了商贾极大的兴趣,此时正是粮食收购的高峰期时,秋收全部结束,因为漕运的不畅通,导致北方大幅度缺乏粮食,粮食的交易非常的火爆,很多的商贾手头的银子不足,不能够大量的收购粮食,正在忧心忡忡、四处的筹集银子,想不到这个时候可以到洪门钱庄去借银子,就算是付出点利率也是无所谓的。

于是大量的商贾开始云集到钱庄,或者以地契抵押借出来银子,或者以房产抵押借出来银子,当然他们拿到的全部都是有着文曼珊签章的票根。

到了九月底十月初,第一批和第二批从事粮食交易的商贾,顺利的回到了淮安,他们赚到了不少的银子,于是将这些银子拿来还给洪门钱庄,取回去地契和房产契,支付了利率之后,几乎都赚到了不少银子。

钱生钱这个传说,首先从洪门钱庄流传开来。

放贷的成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洪门钱庄存入的银子数倍上升,洪门钱庄的票根开始在浙江、南直隶、山东、北直隶以及陕西等地流传。

洪门钱庄完全趟开了路子。

这期间,文曼珊也建议,洪门钱庄有着这么多的黄金白银,是不是也可以参与到做生意之中,能够赚取一些银子,但郑勋睿没有同意,他明确的告诉了文曼珊等人,洪门钱庄的主要职责就是存放贷的业务,不要想着搀和到其他的生意之中,而且洪门钱庄的放贷业务,不可能每一笔都是完全成功的,做生意这样的事情,无人敢保证完全成功,对于那些损失的银子,洪门钱庄必须要能够内部消化,以赚取到的银子抵消损耗的银子,这才算是钱庄的真正利润,郑勋睿的这个解释,让文曼珊有些郁闷,如此钱庄的利润岂不是太少了,白白的帮助众人保管黄金白银,太不划算了。

文曼珊提出这样的疑问,郑勋睿非常的高兴,他很清楚,文曼珊、卞玉京和冬梅等人,已经钻进去了,开始熟悉钱庄的业务了,这也就为钱庄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郑勋睿开始慢慢讲述钱庄最终要发挥出来的作用,但这一切都需要钱庄彻底稳定下来、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之后,才能够进行的。

文曼珊等人听到了郑勋睿对于钱庄未来的规划之后,大为吃惊,到了这个时候,她们才真正的明白了,为什么郑勋睿不顾困难重重,也要强行的推出洪门钱庄,而且要求她们直接负责洪门钱庄的所有事宜。

徐望华和郑锦宏等人更是吃惊,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钱庄迅速的发展,其票根甚至流传到京城去了,洪门钱庄已经成为商贾最为信赖的钱庄,其业务量成倍的增长,实力足以撼动大明王朝了,要说将洪门钱庄存储的黄金白银全部拿出来,十个朝廷也无法抵挡。

第六百零二章费尽心机

作为内阁大臣,钱士升可谓是资格最老的,尽管他在内阁的资历比不上内阁首辅周延儒,不过从成为内阁大臣的连续时间上计算,钱士升是占据了优势的。

从当初对东林党人的支持,到后来的融入到东林党人之中,以至于隐隐成为东林党人在朝廷之中的领袖,这个过程并不复杂,况且钱士升并不孤单,随着侯恂进入到内阁,他有了帮手,两人联合起来,能够在内阁之中产生更大的作用。

钱士升见过的事情太多,万历、天启和崇祯年间,党争都是存在的,整个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万历年间冒头,天启年间强大,崇祯年间激烈,在这样的熔炉之中铸造,也早就了钱士升热衷于党争的性格。

东林党人遭遇了两个巨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在天启年间,掌握大权的太监魏忠贤仇视和痛恨东林党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势,宣布东林书院不合法,导致地方官府大规模的清洗东林书院,那一次对东林书院和东林党人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是那个时候,很多的东林党人不顾自身的安危,坚决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斗争,这样的斗争在读书人中间引发了巨大的震荡,绝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是倾向于东林书院的,这也导致东林书院和东林党在遭受到沉重打击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崛起。

第二次的危机就是如今了,东林党人最大的对手是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右都御史、漕运总督郑勋睿。

这一次东林党人遭遇的危机,与天启年间的危机有了很多的不同之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东林书院同样遭遇到根本上的危机。

郑勋睿是东林党人不同寻常的对手,双反交手的次数不是很多。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东林党人主动进攻,郑勋睿处于防御的状态,可是在这样的交手过程之中,东林党人的力量被逐渐的削弱,依附或者是支撑郑勋睿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一点在淮北的读书人之中体现的非常明确。

郑勋睿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不在乎与东林党人争一时之长短,而是从根子上进行改变,现如今东林书院在淮北完全绝迹,复社和应社更是无法立足,但郑勋睿做出来这些事情,影响明显不是很大,甚至没有引发太多读书人的关注,因为郑勋睿总是能够在淮北做出其他的事情。引导众人转移目光。

郑勋睿属于暗地里动手,而且每一次动手,都是稳准狠的方式,让东林党人几乎没有还手的余地。

郑家军的强大,让郑勋睿处于不败之地,也让郑勋睿与东林党人之间的斗争,历来都是处于不败之地,总是能够找到最好的时机。给与东林党人致命的打击。

两相比较,郑勋睿才是东林党人真正的对手。当初的魏忠贤,根本不算什么。

这其中的区别,钱士升和侯恂是非常明白的,那就是当年的魏忠贤,采取的是依靠权势一味的打压东林党人,加之魏忠贤是太监的身份。太监治理国家本来就是祸国殃民的趋势,这才会导致众多的读书人反抗。

郑勋睿就不一样了,有着非同一般的学识,可谓是大明科举第一人,而且郑勋睿采用的方式。打压与现实结合,其在陕西和淮安等地做出来的一系列成就,让很多的读书人心服口服,郑勋睿麾下的郑家军,已经成为大明的中流砥柱,如此情况之下,郑勋睿对东林党人动手,就会让那些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读书人辩证的对待。

杨廷枢、吴伟业、顾梦麟、史可法等人的转变,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钱士升和侯恂两人,完全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内阁里面,两人穷尽一切的办法,目的就是要打压郑勋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