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良玉说完之后,郑勋睿沉吟了好一会,面对秦良玉这样的老人,他不得不仔细考虑应该怎么说,至少让秦良玉站在中立的立场,不要去搀和朝廷里面的争斗。
“秦将军一片苦心,我心领了,秦将军身体尚未完全恢复,还是要回到家乡去好好的保养身体,我一直都认为,只要秦将军没有倒下,白杆兵依旧骁勇。”
秦良玉愣了一下,她说出来了这么多,郑勋睿没有正面解释,也没有生气,更没有为自身辩解,这就很能够说明问题了。
秦良玉一大把年纪了,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事情,岂能不知道这里面的蹊跷,在四川的时候,从未听说过郑勋睿有什么图谋不轨的事情,偏偏郑家军开始壮大之后,这些传闻就出现了,而且皇上也开始担心了,这就值得思考了,恐怕这里面的是非,不是她能够搀和的。
“感谢郑大人的鼓励,老身回去之后,还是要好好训练白杆兵的。”
“秦老将军年纪大了,回去之后虽说要训练白杆兵,但还是要注意身体,我看不如这样,让马祥麟将军跟随老将军回去,帮忙训练白杆兵,我也期待有朝一日,能够看见骁勇的白杆兵再次驰骋在疆场。”
秦良玉笑着点头,她忽然发觉,郑勋睿真的是能够善解人意。
“大人这样说也好,老身年纪大了,一切都要依靠年轻人来做了,老身也希望郑大人能够彻底剿灭后金鞑子,还大明一个安稳的天下啊。”
马祥麟得知要跟随母亲回到四川去的时候,非常的抵触,不过这是命令,一方面他不能够违背母亲的意愿,另外他也察觉到这里面肯定出现问题了。
马祥麟最终还是跟随母亲离开了淮安,前往四川而去,不过这个时候,四川正处于流寇的肆掠之中,马祥麟回去之后,日子肯定是不安稳的。
徐望华和郑锦宏,对于郑勋睿这样的处理办法,都表示了理解,其实他们知道秦良玉来干什么,郑勋睿没有生气,将马祥麟还给了秦良玉,让他们避开了这场权力的斗争,也是为来日真正发生了博弈的时候,奠定了基础,至少秦良玉和马祥麟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无条件的支持皇上。
第五百九十三章深层次分析
文震亨终于来信了,尽管时间上算是有些晚的。
信函之中,文震亨表明了态度,将不争取到京城去,也就是婉拒出任礼部左侍郎,文震亨的这个选择,让郑勋睿真正的松了一口气,他很清楚,一旦文震亨选择到京城去出任礼部左侍郎,那么就意味着完全的效忠皇上,日后两人之间很有可能成为对手。
偏偏文曼珊和文震亨之间的关系是很不错的,文震孟去世之后,文曼珊将文震亨视为亲爷爷,若是出现郑勋睿与文震亨之间的直接较量,那对于文曼珊是巨大的打击,也可能导致家庭内部的不稳定,这可是很致命的事情。
其实郑家已经出现不稳定的因素,那就是周冰燕,周冰燕尽管是周延儒庶出的女儿,但在这个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时代,要求周冰燕反对周延儒是不可能的事情,郑凯华在没有办法选择的情况之下,很有可能休妻,如此才能够真正保证郑家大局的稳定。
如此情况之下,文震亨的这个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当然文震亨在信函之中,也委婉的提出来了,忠于皇上还是必须的,尽管说文震亨知道朝廷里面发生的一切,知道郑勋睿所处的环境。
在这一轮的较量之中,郑勋睿是处于下风的,特别是杨廷枢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可以说是郑勋睿失利的象征,谁都知道杨廷枢和郑勋睿之间的关系,但杨廷枢还是选择到京城去了,选择了效忠皇上,这应该说对郑勋睿的打击不小。
郑勋睿也通过这一轮的较量,发现了形势对自身是不利的,若是任由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他很有可能仅仅剩下郑家军,最终不得不提前造反。
从整体的局势上看,这是下下策,毕竟效忠皇上的人还是很多的,而且这些年因为郑勋睿的努力,保持了漕运的畅通。整合了淮北以及陕西等地,让大明王朝摇摇欲坠的形势也得到了适当的粉饰,在很多人看来,大明王朝似乎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
但这些功劳,全部都记在了皇上和朝廷的身上,与郑勋睿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打烂重建和有效的继承,两者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郑勋睿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漕运总督府,书房。
讨论已经进行了好一会的时间,一张硕大的地图铺在地上。上面已经画了好一些符号。
郑勋睿的表情异常的严肃,徐望华、郑锦宏、洪欣贵、洪欣瑜、郑凯涛、苏从金、苏蛮子、王小二、梁兴力和李岩等人都站在一边,看着郑勋睿。
文坤在复州,徐吉匡在西安,赵单羽在凤阳,曹驰在金州,这四人无法参与此次的分析讨论。
杨贺、洪欣涛以及王允成等人也是应该参加的,不过他们结束了讲武堂的第一期学习。已经回到了复州和西安等地,至于说刘泽清。郑勋睿还不敢特别信任。
按照道理来说,徐佛家也应该参加的,但郑勋睿不想让家眷知道这些事情,不愿意她们担心,毕竟女人的承受能力有限,过于担心了。家庭内部难以稳定。
在郑勋睿的内心里面,就算是郑家军的将士,同样是亲疏有别,他不得不万分的谨慎,在他的规划里面。大明王朝暂时的平稳需要维持。
“讨论已经进行了这么长时间了,你们大都认为我应该开始动作了,至少需要表现出来强硬的姿态,依托郑家军和淮北的地形优势,逐步的控制山东、南直隶等地,用实力逼迫朝廷承认郑家军对山东、南直隶以及陕西等地的掌控,这的确是不错的建议,也是我们下一步应该考虑的主要战略,淮北与复州和陕西等地,相聚太远,不能够连成一片,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不利的,唯有让这些地方能够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增强实力。”
“掌控南直隶、山东以及陕西等地,存在一定的难度,这里面也有简单和复杂的部分,陕西我们已经实际掌控,而且通过互市,基本控制了草原不少的部落,掌控山东的难度不是很大,毕竟我们已经控制了复州、金州、旅顺和蓬莱等地,控制其他的地方,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山东不会引发朝廷特别的注意,要说最难的就是南直隶了,毕竟这里是大明的龙兴宝地。”
“有人提议我们公开的和朝廷对着干,依托郑家军的实力,逼迫朝廷答应我们提出来的诸多条件,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暂时不行,时机未到,后金鞑子被我们郑家军打败,损失惨重,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入关劫掠的,这表明北直隶能够稳定不断的一段时间,可这个稳定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朝廷需要拿出来大量的钱粮救济,北直隶被后金鞑子劫掠,百姓的损失惨重,若是没有朝廷的救济,根本不能够维持,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够让皇上和朝廷转移目标,必须让他们对北直隶诸多的百姓展开救济。”
“遗憾的是皇上好像没有看到这一点,对北直隶的百姓不大理睬,这就犯了大忌,朝廷不能够稳定百姓,让百姓没有了活路,他们还会拥护皇上和朝廷吗,老百姓的想法很淳朴,他们只要能够吃饱饭,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别无他求,谁能够让他们安稳下来,他们就会拥护谁,李自成和张献忠就是最好的证明。”
“东林党人、复社和应社,亦是我们下一步重点针对的目标,我们必须在山东和陕西等地,彻底肃清东林党人的影响,让他们在这些地方无法立足,东林党人号称硬骨头,我看不一定,他们的骨头没有那么硬。”
“有人担心皇上和朝廷会对我们动手,让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发展壮大自身,这种担心很有道理,但是你们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流寇。”
“调查署得到的消息,李自成在湖广一带发展,张献忠在四川一带发展,他们麾下的兵力,分别达到了十余万人,而且他们是在后金鞑子侵袭北直隶的时候,不知不觉发展起来的,那个时候皇上和朝廷根本无暇顾及到流寇的事宜。”
“近三十万的流寇,绝非嘴上说的那么简单,就算是郑家军全线出击,恐怕也要耗费不短的时间,才能够保证彻底剿灭,五省总督孙传庭,仅仅招募三万左右的军士,就想着剿灭流寇,这等于是痴人说梦。”
“我可以断定,今年和明年之内,流寇力量的壮大,足以震撼朝廷,让朝廷根本没有力量来对付我们,那才是我们最好的发展时机。”
“从现在开始,郑家军所有的将士要明白一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