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对红娘子的好感,李岩也决定好好给红娘子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如此安排部署。
“红娘子,你的想法在下知道,沁阳城的战斗,在下也想着好好厮杀一番,与官军面对面厮杀,那样多痛快,可在下不能够这样做。”
“闯王的整体部署,你是清楚的,那就是诱敌深入,全歼官军,前军主要的作战任务就是示弱和引诱,让官军以为义军不堪一击,接下来就是放松警惕,长驱直入,卢象升身为五省总督,其能力是不能够小觑的,从官军进入到南阳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来。”
“卢象升还没有全力投入作战的思想,攻打沁阳县城的时候,他率领的一万大军,一分为二,一部分攻打县城,另外一部分随时警戒,这说明卢象升的作战安排是试探性的,一旦发现情况不对,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撤离。”
“闯王说过天雄军的骁勇,你我不应该怀疑,想想闯王崇祯三年就率领义军作战,这么多年过去,对于官军是很了解的,尽管义军面对的只有一万官军,但作战同样需要谨慎。”
“让卢象升彻底的放松下来,大胆的深入,拿出全力作战,这就是前军最为主要的任务,想要完成这个任务,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前军必须不断的示弱,不断的撤退,让卢象升感觉义军是无法和官军面对面厮杀的。”
“任何人指挥作战,都不愿意遇见这样的作战任务,都希望能够痛痛快快的厮杀,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总算是展现出来勇气,比起这一路退却下去,那是强很多的。”
“红娘子,你我受闯王的重托,指挥前军作战,必须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李岩说的很是诚恳,也没有任何的保留,应该说义军的作战部署,知道的人是很少的,一共不超过十个人,红娘子不是特别理解这样的作战部署,一直都认为只要将官军彻底包围起来,不顾一切厮杀就可以了,不过李岩详细的解释,让她明白了两个道理,其一是必须让官军彻底放松下来,去掉警惕性,其二是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战斗力是非常不错的,想要打败天雄军,必须要做出精准的部署。
“李公子,您就放心吧,您这样的解释,奴家明白了,该如何的作战,奴家全部听从李公子的安排。”
红娘子柔软的语气,斩钉截铁的态度,让李岩的心跳动了,其实接受这样的战斗任务,一般人都是不愿意的,何况自小就行走江湖的红娘子,可是这个时候,红娘子变得特别的温柔,一切都是听从安排部署,要说没有其他的含义,几乎是不可能的。
义军退出了沁阳县城,朝着南阳府的方向而去,沿途还需要有不少的部署。
最为关键的还是斥候的安排,应该说前军之中,真正合格的斥候少得可怜,要不是李自成派遣身边的几名亲兵负责侦查的事宜,就说李岩和红娘子曾经麾下的军士,找不出来合格的斥候,按说李自成身边的亲兵,应该是非常傲慢的,可是在李岩的面前,也是规规矩矩服服帖帖的,他们当然清楚李自成对李岩的器重,要是得罪了李岩,他们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李岩的安排非常清楚和简单,就是要弄清楚卢象升率领的官军的所有行踪,特别是占据沁阳城之后的一切行踪,沁阳城内安排的有斥候,城外也安排有专门负责侦查的人,他们必须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将所有侦查到的情报,详细的禀报给李岩。
近两万的义军,朝着南阳府的方向撤离,他们下一个目的地是社旗,义军将在这里再次与官军交手,而且同样是战败,以此来让官军展开全力的进攻。
李岩还是比较紧张的,不知道沁阳的战斗,是不是让卢象升真的上当了,若是卢象升就驻扎在沁阳县城,等候中军的到来,那么义军的安排部署,就被迫调整了。
不过李岩的担心很快就不存在了,沁阳县失守两天之后,官军就有动作了,城内潜伏的斥候传来消息,官军已经在整军,看样子是准备出发了。
李岩万万想不到,仅仅是两天时间过去,卢象升就准备率领大军再次开始战斗了,这也让他明白了,先前的安排是起到作用了,卢象升打心眼里轻视义军,认为义军没有什么战斗力,接下来卢象升可能会全力展开进攻,甚至是想着凭借一万官军,一鼓作气拿下南阳府城。
李岩不再担心,他开始在社旗认真做着一切的部署,这一次需要演的更加逼真一些,让卢象升打消所有的顾虑。
安排部署的过程之中,李岩是有些激动的,想不到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遇见了如此重大的机会,若是义军能够全歼一万官军,而且生擒和斩杀五省总督卢象升,那么义军的影响将瞬间传播到大明各地,义军也能够抓住时机,在河南更加的稳固自身的地位。
更远的事情,李岩暂时不会去想,作为读书人,他的内心是有一定野心的,当然要实现诸多的抱负,那需要一步步来。
第四百三十三章以假乱真
卢象升的感觉非常好,顺利拿下沁阳县城,让他觉得流寇不堪一击,和以前是完全不能够比较的,毕竟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的精锐,被郑家军斩杀殆尽,从四川夔州和播州逃离的时候,跟随的人不过数百人,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想要聚集大量精锐的军士,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卢象升没有认真思考,为什么流寇以前都是那样低调,如今却显得高调很多。
占领沁阳县城仅仅两天时间,大军就再次出发了,这次他们的目标是直指南阳府城。
卢象升留下一千军士驻守沁阳县城,等候高起潜率领两万中军到来。
内心深处,卢象升对高起潜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他与高起潜之间的矛盾已经出现,想要在战斗之中齐心协力,那是做不到的,再说高起潜也没有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如此的情况下,他索性率领大军展开进攻,打败甚至是剿灭了流寇,这战功与高起潜就没有多大的关系。
从沁阳县城出发的时候,卢象升再次给监军高起潜写信,无非是要求中军要加快行军的速度,尽快抵达南阳府城,前军与中军会和之后,共同拿下南阳府城,剿灭流寇。
这个时候,卢象升写这封信,已经是托词,他知道中军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赶到南阳府城,或许等到中军抵达的时候,前军早就拿下了南阳府城,流寇已经被打的大败。
崇祯十年十二月初七,八千八百军士,跟随卢象升出发。
离开县城的时候,卢象升回头看了看城墙,有一种志得意满的感受。他就要创造辉煌了,担任五省总督以来,总是想着能够彻底剿灭流寇,如今马上就要面对流寇之中最为重要的首领李自成了,只要能够斩杀甚至是生擒李自成,他的威望将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大军行军的速度不是很快。卢象升还是很小心,他派遣了大量的斥候沿路侦查,八千多军士始终是一个整体,依照天雄军的战斗力,就算是在野外遇见大规模的流寇,也足够应对,大军主要的目标是南阳府城,路上不需要耽误太多的时间。
这一次的行军,与刚刚进入到沁阳境内的感觉差不多。一路上几乎没有见到什么流寇,若说刚开始进入到南阳府境内没有看见多少流寇,卢象升内心还有些疑虑,这个时候就是自信了,他认为流寇是害怕朝廷大军的,撤离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心境。
行军仅仅一天的时间,卢象升就下达了命令。大军加快行程,他很担心流寇会选择逃离。那样大军赶到南阳府城之后,拿到的也就是一座空城。
大军加快了行程,斥候的侦查相应也少了一些。
十二月初九,天快黑的时候,大军距离社旗不足十里地了。
夜晚的时候,派遣出去的斥候。迅速前来禀报,在社旗发现了流寇的踪迹。
这让卢象升兴奋起来了,斥候禀报流寇的人数应该是不少的,完全不同于在沁阳城外的小股流寇。
仔细看过地图之后,卢象升做出了判断。流寇在社旗是想着阻止朝廷大军的行程,他们的目的是想着保护南阳府城,或者是让南阳府城的流寇有更多的时间撤离。
这一夜,卢象升下达了不少的命令,总体归纳起来,就是速战速决,解决阻拦大军行程的流寇,尽快抵达南阳府城。
十二月初十,卯时。
大军出发,朝着社旗而去。
作战的命令早就下达了。
八千八百军士以急行军的速度,朝着社旗冲去,不足十里地的距离,一刻钟之内就能够抵达,卢象升在队伍的最前面,左右的亲兵紧张的注视周围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