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望华虽然说的很是婉转,但意思是明确的,不管流寇如何的肆掠,也不管是不是被彻底剿灭,与郑家军是有着很大关系的,郑勋睿应该要关心这件事情。
郑勋睿叹了一口气。他内心的想法,徐望华不可能知道。他也不会说,不过徐望华应该是明白一些的。
已经处于风雨飘渺之中的大明王朝,经不起折腾了,外有后金鞑子的威胁,内有流寇的肆掠,两面遭遇进攻。根本无法应对,加之北方连年的灾荒,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已经抱成团,根本不在乎朝廷的利益。更不会管百姓的死活,一心想到的都是自身,如此情况之下,大明不轰然倒下,都说不过去了。
“徐先生,你说的是有道理的,可卢象升已经是五省总督,代表朝廷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我若是出面提醒,还不知道朝廷里面有些人怎么想,看看卢象升下一步如何做吧,毕竟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如入我所希望的,流寇不要影响到陕西的稳定,毕竟和草原部落的互市是不能够遭遇到波折和破坏的。”
徐望华叹了一口气,不再开口说话。
“徐先生,如今我们最为重要的事宜,就是彻底署理好漕运的事宜,这里面异常的复杂,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不过这也是很好的机会,只要能够彻底清除漕运之中存在的弊端,那就能够撬动南方士大夫和商贾的利益,以前是没有理由,如今可以公开动手了。”
“属下明白,杨副总兵和王将军已经在暗地里调查,想必几日之内,就会有大致的结果,属下到时候会仔细思考,该从什么地方打开缺口。”
郑勋睿点点头。
两人说到了郑家军的事情,想要真正护卫漕运,依靠卫漕兵丁基本是没有可能的,卫漕兵丁的待遇太低了,和北方的军户没有多大的区别,你指望人家清廉,好好的护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真正能够护卫漕运的,还是郑家军。
马祥麟进来的时候,脸上的神色很不好看,他的手里同样拿着信函,同样是秦良玉写来的信函。
“马将军,有什么事情吗。”
马祥麟暂时编在亲兵营,故而留守在淮安府城之内,两千亲兵负责护卫郑勋睿及其家人的安全,驻扎在总督府衙门的只有最为精锐的一百人,由洪欣瑜亲自率领,其余亲兵驻扎在距离总督府衙门不远的卫漕兵营里面。
“大人,徐先生,属下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在来信之后,详细说到了剿灭流寇的事宜,属下是越看越气,属下当年犯下了错误,要不是大人宽宥,属下早就领罪了,可想不到卢大人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导致李自成和张献忠等流寇首领逃离了四川,卢大人不仅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反而训斥了母亲。。。”
马祥麟说到这里的时候,郑勋睿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了,秦良玉在信函之中没有提到这些事情,仅仅说李自成、张献忠、顾君恩等人悉数都逃离四川,应该是进入湖广和河南等地去了,其他的没有说。
接过了信函,郑勋睿仔细看起来,看着看着,他差点就忍不住发脾气了。
原来卢象升负责剿灭流寇事宜之后,在掌握了流寇的情况之后,决定进入到梁山的大山之中,展开对张献忠的围剿,至于说播州方面,卢象升也下达了命令,正在播州剿灭流寇的白杆兵,主动出击,播州诸多土司也要派遣专门的军士,协助白杆兵生擒李自成。
秦良玉对这样的安排表示了反对,她很清楚,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进入四川时间很长,已经熟悉了当地的地形,而且他们麾下的流寇人数不多,随时都能够找到躲藏的地方,相反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不熟悉夔州诸多地方的地形,一旦进入到大山之中,根本无法找寻张献忠等人的踪迹。
至于说李自成,麾下不足百人,基本走投无路了,白杆兵只要把握住播州各个地方的出口,相互之间加强联络,同时依靠播州的诸多土司,就一定能够逼迫李自成现身,到时候斩杀李自成,就是手到擒来了。
卢象升根本不听秦良玉的建议,依旧下达命令,要求发动强攻,在最短时间之内彻底剿灭流寇。
也正是因为卢象升的这个决定,给了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机会。
卢象升率领的天雄军,在白杆兵的协助之下,进入到大山之中,的确是发现了流寇的踪迹,斩杀了不少的流寇,但因为大军悉数进入到大山之中围剿,外围不可能布下严密的防御圈,导致张献忠采取了丢车保帅的策略,带领最为精锐的百来人,从梁山逃往万州方向,不知所踪。
播州方向的情况更加的糟糕,土司之间本来就有忌讳,领土观念特别的严重,秦良玉成为四川总兵之后,诸多的土司是不服气的,生怕秦良玉的手伸到了播州,所以对于白杆兵进入播州剿灭流寇,他们非常憎恨,根本就不配合,结果剿灭李自成的战斗没有打响,白杆兵与土司的军队之间,倒是发生了一些摩擦,而且还险些打起来了。
李自成不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趁着白杆兵与土司军队之间出现内讧的时候,率领麾下的流寇,找到缺口,离开了播州,同样朝着湖广方向而去,不知所踪。
张献忠逃走了,李自成也逃走了,卢象升此次的围剿,可以说是失败了。
卢象升写给朝廷的奏折,禀报剿灭了一千多流寇,忽略了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逃跑的现实,大概在他看来,张献忠和李自成麾下没有什么流寇了,也就难以翻腾,接下来他只要率领天雄军追击,就可以斩杀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了。
卢象升做的最不应该的事情,是严厉训斥了秦良玉,主要是因为播州方面,白杆兵和土地的军队之间出现内讧,出现了小规模的械斗,卢象升将李自成逃跑的原因,完全归结到白杆兵和秦良玉的身上。
这种做法很是卑鄙,明明是自身的决策出现了错误,却将责任推到他人的头上,完全没有担当,这是郑勋睿最不能够容忍的。
郑勋睿也感觉到奇怪,在他的印象里面,卢象升好像不是这样的人,不存在故意推卸责任的做法,无非是有些清高孤傲罢了。
不过秦良玉肯定不会撒谎,这件事情一定是真的。
看完信函之后,郑勋睿什么都没有说,他有一种预感,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肯定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崛起,天雄军无法彻底剿灭流寇,这个任务最终还是要落到郑家军的头上,也就是说,郑家军难以避免出现两线作战的情形,一边是后金鞑子,一边是流寇。
如今只能够希望皇太极在遭遇打击之后,能够心存忌讳,暂时不进攻辽东和北直隶等地,这样就能够腾出时间来,让郑家军更加的壮大起来,更加的强悍。
第三百一十八章利益链条
漕运总督府,东林书屋。
堂堂的总督府衙,居然有所谓的东林书屋,这不能不说是笑话,这一切,都是源于万历年间的漕运总督李三才,当年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出任漕运总督,其权势远不能和如今的郑勋睿比较,李三才被魏忠贤视为东林党人的巨魁,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的关系非常好,当年万历皇帝挑选内阁阁臣,顾宪成曾经力荐李三才。
李三才在漕运总督府专门设立了东林书屋,其实就是总督大人的书房,后来崇祯皇帝为东林党人平反,在南方士大夫和商贾的要求之下,漕运总督府衙门的东林书屋再次恢复。
郑勋睿刚刚上任,尚未顾及这些称呼,不过他也明白了,东林党人在南直隶的影响是巨大的,能力也是绝不一般的,前任漕运总督杨一鹏看不惯东林党人,但也不敢得罪东林党人。
郑锦宏、杨贺、王小二等人,悉数在书屋等候。
郑勋睿和徐望华走进书屋的时候,几个人都站起身来了。
首先开口的是郑锦宏,他是最清楚郑勋睿心思的。
“少爷,属下看到东林书屋几个字,就很不舒服。”
郑勋睿看着郑锦宏,笑了笑,慢慢开口了。
“锦宏,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暂时挂着这东林书屋的牌子也挺好的,这能够时时刻刻提醒我,要注意东林党人在南直隶的影响,东林党人在南直隶可以呼风唤雨,就连漕运总督府衙门都有东林书屋,这让我决不能够忽略他们,再说你们每次到衙门来,看到这块牌匾。也能够明白其中意思,这是最好的警醒,不着急,就让它挂着,还没有到拆下来的时候。”
说完这些话,郑勋睿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了。杨贺与王小二负责侦查淮安府城以及漕运等等诸多情况,今日正是来禀报情况的,从九月初一开始,一直到九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