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荥阳大会的联合,基本付诸东流了,他们失去了总首领,也就失去了大联合的基础。”

“罗汝才被杀,老回回、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肯定是想着再次聚会的,推举出来总首领,可惜没有那么简单,我不会让他们得逞,郑家军和榆林边军,必须做好一切的准备,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进行下一场的战斗。”

“可惜啊,张献忠和李自成两个贼首,没有在这两万流寇之中,否则他们也和罗汝才一样,被郑家军和榆林边军斩杀了。”

“徐先生,给朝廷的奏折,就辛苦你了,等到我们击溃流寇后面的大队人马之后,奏折就送到京城去,流寇无法联合,那么就只能够各自为战,如此的情况下,他们就不堪一击了,希望洪大人能够抓住这个最好的机会。”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徐望华开口了。

“大人,属下以为,朝廷接到了奏折之后,恐怕会将剿灭流寇的重任,交付给大人的,洪大人此次显然是轻敌了,若不是大人准确预测到了流寇的动向,一旦凤阳城池被流寇攻下,后果不堪设想啊。”

郑勋睿摇了摇头,徐望华跟随在他的身边这么长时间,看到他每次的预测都是很准确的,所以想到朝廷有可能将剿灭流寇的众人交给他,可朝廷里面的大人不知道,皇上更是不知道,流寇肆掠已经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朝廷是高度重视的,岂会将剿灭流寇的重任,交给他这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除非是皇上下定了决心,否则没有可能性。

郑勋睿率领大军出击,可不仅仅是剿灭流寇,他需要在实际的战斗和厮杀之中,不断的锤炼和铸造郑家军,此次的三万大军,经此一战损失近四千人,剩余的榆林边军,他会毫不犹豫的编入到郑家军的行列,也只有经过这等残酷的厮杀,经历血与火的考验,郑家军才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最终成为大明最为强悍的军队。

山坳的这一次战斗,损失不小,但收获也是巨大的,缴获的一万八千多战马,这就不是一般的财富了,郑家军拥有的战马已经得到了三万四千匹之多,组建如此庞大的骑兵,经过艰苦的训练,那就不会畏惧任何的力量了。

当然郑家军人数增加,战马增加,开销也随之大幅度的上升,要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没有钱粮是不可能的,这方面郑勋睿暂时不着急,仅仅此次的战斗,缴获的黄金白银,就接近二百万两了,至于说围剿张献忠、李自成率领的大军,能够获得多少的黄金白银,还是未知数,但数目肯定不少。

也就是说,下一场的战斗,郑家军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需要缴获流寇大军的粮草和钱财了,至于说杀死多少的流寇,倒是其次了。

天尚未亮的时候,郑凯华亲自押运的粮草送到了。

两兄弟有两年时间没有见面了,郑凯华长高了,身体更加的结实,脸上也显露出来成熟的气息,毕竟主持郑家如此大的产业。

按照郑勋睿的要求,郑锦宏从战马之中,挑选出来五百匹,让郑凯华带回家去。

兄弟俩见面的时间不长,郑家军还有作战的任务,马上就是春耕时节,家里也离不开郑凯华,两人短暂的交谈之后,郑凯华带着护卫离开,回到江宁县去。

第二百一十章文震孟的惊诧

正月十五本是元宵节,皇上和百姓同乐观赏花灯,度过这个节日,可惜崇祯八年不可能存在如此的气氛了。

乾清宫,御案上面摆着奏折,皇上的脸色铁青。

内阁首辅温体仁、内阁次辅文震孟以及内阁辅臣、兵部尚书张凤翼等人,面无血色,看着脸色铁青的皇上。

“朕想不到啊,流寇居然如此之大胆,竟然敢进攻中都,那里是大明的龙兴之地,若是被流寇攻破,朕还有什么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冷汗从温体仁等人的头上落下,他们也没有想到,这才多长的时间,去年七月的车箱峡之战,流寇遭遇到沉重的打击,按说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如此快的壮大起来的,可事情偏偏朝着众人想象不到的地方发展了,流寇大举进攻河南,拿下了荥阳,接着一路流寇朝着南直隶的方向而去,拿下了颍川、寿州等地,击溃了颍川卫。

要知道寿州距离凤阳府城,不到两百里地,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傻子也知道流寇下一步进攻的目标是什么地方了,而且从河南、凤阳各地送来的雪片般的奏折上面看,准备进攻凤阳府城的流寇,人数接近二十万,如此庞大的流寇队伍,绝非守卫凤阳的军士能够抵抗的。

眼看着悲剧就要出现,却无可奈何,这恐怕是最难以忍受的事情了。

乾清宫里面死一般的寂静,没有谁能够提出很好的建议,五省总督洪承畴尚在大同,等到他调集大军赶赴凤阳,已经没有丝毫的左右,两地相聚几千里地,河南、山西、湖广、四川以及陕西和山东等地的大军,尚在过春节,就算是已经进入河南境内的湖广和四川的大军,想要迅速驰援凤阳府城,时间也不够了。

皇上慢慢站起来,脸色苍白,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上去动作如同老人一样。

兵部尚书张凤翼困难的吞下了口水,开口说话了,他是兵部尚书,这个时候必须要开口说话,哪怕说的话语没有什么作用。

“皇上,臣身为兵部尚书,未能预料到流寇之动向,臣有罪,恳请皇上责罚。”

“朕责罚你,有用吗。”

皇上的话语说的很轻,但却如同一把重锤,敲的众人喘不过气来。

众人不自觉的跪下了。

“诸位爱卿,都起身吧,这是上天在惩罚朕,朕有失德,登基以来,流寇骚扰,各地灾荒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辽东的后金鞑子,也是愈发的猖獗,朕真的很累啊。”

温体仁等人不敢起身,皇上的话语很重,分明就是找不到可以依靠的大臣,众人听到这样的话语,内心的感受可想而知。

“若是凤阳有失,朕就要罪己了。”

皇上要发罪己诏,这对于内阁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说明了内阁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

身为内阁首辅,温体仁不得不开口了。

“皇上,这是臣的失职,臣请辞内阁首辅之职。。。”

“温爱卿,难道你想离朕而去吗。”

“臣不敢,臣万死难以报效,臣不敢。。。”

温体仁连连磕头,身体都微微颤抖了。

皇上的神情变得萧索和狰狞,看着跪在地上的诸位大臣,轻轻叹了一口气,朝中的争斗,他岂能不知晓,这么多年过去,呀信任朝中大臣,可换来的结果是党争不断,朝政被延误,本以为能够居中协调的他,却遭遇一连串沉重的打击,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相信身边的太监了,这一次若真的被流寇占领了凤阳,那他无颜面对祖宗,只能够下罪己诏书了。

事已至此,怪谁都没有用,皇上慢慢转身,准备回到后宫去了,他需要独自安静一下,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悲剧,如何能够剿灭流寇,这是他需要思考的。

司礼监太监王承恩手持奏折,急匆匆的进来了。

看见乾清宫的情形,王承恩愣了一下,迅速跪下了。

还没有等到王承恩开口,皇上就沉着脸说话了,他需要找到发泄的地方。

“王承恩,你不知道宫里的规矩吗。”

王承恩是皇上最为信任的太监,一直都陪在身边,当年皇上还是王爷的时候,王承恩就是忠心耿耿的,皇上刚才的话语,明显就是要惩罚王承恩了。

温体仁等人没有开口,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皇上责罚王承恩,不过是找个地方发泄,这样的发泄只能够在最为信任的人身上。

“皇上,左佥都御史、延绥巡抚郑勋睿大人的奏折,郑大人狠狠打击了流寇,斩杀了流寇总首领罗汝才,斩杀流寇近五万人。。。”

皇上愣了一下,盯着王承恩看了好一会。

“王承恩,这样的奏折应该是到内阁的,怎么司礼监拿到了。”

“送来奏折的杨将军说了,正值春假,怕是难以找到内阁诸位大人,此份奏折至关重要,必须马上呈奏给皇上,免得皇上担忧。。。”

王承恩尚未说完,皇上急步走下来,拿过奏折,仔细看起来。

慢慢的,皇上脸上出现了红晕,也出现了笑容。

一口气看完奏折,皇上忍不住大笑了。

众人看着皇上,异常的吃惊,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不顾礼仪哈哈大笑了。

“天佑大明啊,朕想不到,想不到啊。”

皇上将奏折直接递给了内阁次辅文震孟,这让众人更加的吃惊。

文震孟小心的接过奏折,以最快的速度看完,饶是如此,他的脸色也变化了。

下一个看到奏折的是温体仁,接着是张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