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比比皆是,卫所军士逃走的非常多,甚至有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的,但是卢象升出任郧西巡抚之后,一切都变化了,特别是他率领的天雄军,虽然只有三千人,可战斗力异常的强悍。
流寇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更不知道郧阳府出现的变化,他们选择了汉南这个地方,一方面因为这里几乎就是三省交界之处,地形复杂,二来也是因为这里的防御力量太弱,从陕西各地来看,属于最弱的。
在侦查到流寇大规模移动的趋势和去向之后,陈奇瑜给卢象升发去了紧急文书,告诉卢象升流寇已经到汉南一带会和,这是最好的剿灭流寇的机会,不过陈奇瑜在文书之中也明确告知了卢象升,流寇的总人数可能超过二十万人。
如此庞大的流寇队伍,卢象升一个人是无力应对的,虽说天雄军异常的强悍,可是人数太少了,不可能对付大规模的流寇,就在卢象升担心的时候,陈奇瑜率领的大军,迅速抵达了郧阳,与卢象升合兵一处了。
流寇不知道陈奇瑜等人的布局,依旧在朝着汉南集中。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陈奇瑜和卢象升绝不会放弃。
陈奇瑜与卢象升合兵郧阳府之后,以五省总督的名义,迅速调集陕西、湖广与河南三处的兵力,悉数朝着汉南的方向围拢,要求他们从三个方向围过来,不能够放走流寇。
这一次发出的文书,言辞非常的严厉,陕西、湖广与河南巡抚明白其中的意思,他们迅速调集大军,给与了充足的粮草,从几个方向朝着汉南的方向集中。
六月初,陈奇瑜与卢象升的大军,从上津的方向,朝着汉南的而去,一场规模宏大、力争彻底剿灭流寇的战斗终于拉开了序幕。
这场战斗,没有牵涉到延绥巡抚郑勋睿,可郑勋睿是高度关注的。
发往陕西巡抚衙门的军情邸报,也送给了延绥巡抚衙门一份,尽管延绥各地距离汉南很远,但谁也说不清楚,遭遇到围困的流寇,是不是有可能逃向延绥各地,毕竟延安府是他们发家的地方,也是他们的老巢,如此情况之下,延绥各地自然需要做好准备的。
其实在调遣陕西等地的大军过程之中,陈奇瑜和卢象升都想到了郑家军,他们也想着给延绥巡抚衙门发函,要求郑家军参与此次的战斗,不过郑家军属于榆林边军的建制,主要的任务就是驻守边关,这让他们调动的时候,有了一些顾忌,再加上陈奇瑜调动的兵力已经足够了,他麾下是山西各地的大军,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的战斗,还有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加上陕西、河南以及湖广三地的大军,兵力足够剿灭流寇了。
而且陈奇瑜身为五省总督,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情报工作,他对流寇的行踪几乎是完全掌握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部署,相对来说,流寇就显得很是被动了。
有了这么大的优势,就算是不调动郑家军,陈奇瑜也有足够的把握剿灭流寇了。
接到了陕西巡抚衙门的军情邸报之后,郑勋睿将自己关在厢房,面对着地图苦苦的思索,他不知道历史上的车厢峡之困是不是会再次发生,陈奇瑜是不是会失去最好的机会。
出兵不可能,给陈奇瑜写信提醒更是无稽之谈,战斗都没有正式的打响,他郑勋睿凭什么就知道流寇会被困在车箱峡,那岂不是成为了神仙。
天黑了,厢房点燃了油灯,亮堂堂的。
徐望华、郑锦宏和杨贺等人进入了厢房。
他们几乎是第一时间看见了桌上的地图,无他,因为地图上面画满了各种的符号,有红色的,也有蓝色的,好像就是几路大军进攻和厮杀的地图。
众人的眼神几乎集中到了一个地方,那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名字叫做车箱峡。
看了一会的地图之后,杨贺忍不住开口了。
“少爷,您在地图上面的这些标记,是不是表示朝廷大军剿灭流寇的战斗啊。”
郑勋睿微微点头,他不知道历史上车箱峡战斗的具体情况,所以凭着自身的判断,在地图上面标注出来朝廷大军和流寇的所有动向,分析流寇如何才能够进入到车箱峡之中。
让众人看到地图上面的标注,肯定是有原因的,郑勋睿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更进一步的树立自身的形象,表现他能够提前预计到战斗的进程。
要知道这样的分析,在郑家军今后的发展过程之中,是至关重要的,有些时候他做出的决定,无法详细解释的时候,就能够通过这样的直觉,让众人信服。
“地图上面,红色的标记是朝廷大军的行动路线,蓝色的标记是流寇的行动路线,你们看,流寇如今集中在汉南,逐渐朝着金州一带活动,军情邸报上面说的很是明确,流寇多路大军联合到一起,人数超过了二十万,这是一股非同寻常的力量,也是如今流寇的绝对主力,若是能够彻底剿灭这些流寇,那么朝廷就可以彻底解决流寇肆掠的后顾之忧了。”
“五省总督陈奇瑜大人、郧阳巡抚卢象升大人,两人率领的大军,从郧西和上津的方向,从西面朝着汉中围拢,河南大军从西南方向朝着汉中围拢,陕西大军从西安府出发,从南面的方向朝着汉中围拢,湖广的大军,则是从北面的方向朝着汉中围拢,四路大军几乎涵盖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让流寇没有逃走的路线。”
“军情邸报上面说了,流寇分布在汉阴、旬阳、紫阳和竹溪等地,一旦他们感受到包围,那就只有朝着金州和兴安所的方向集中了,面对朝廷大军的围堵,正面展开厮杀的可能性是不大的,那么流寇选择的地点,多半会集中在大山之间。”
“我仔细看了地图,可以断定朝廷几路大军的围堵方向,陈大人和卢大人率领的大军,从上津的方向,直插旬阳,陕西的大军从镇安的方向,直插汉阴,湖广的大军,从竹溪的方向,直插平川,河南的大军,从郧县的方向,直插白河,如此一来,流寇就算是有通天的本领,也没有地方逃窜,他们不管面对哪一路的大军,其他方向的大军都会迅速围过来。”
“一旦流寇发现了朝廷大军的四面包围,他们是绝不会正面迎战的,必定是选择撤退,从地理位置上面来说,他们朝着黄洋河、车箱峡的方向,朝着镇坪方向撤退,是最好的也是无奈的选择,毕竟朝着湖广和四川方向撤退,相对安全一些,要知道朝廷的重兵几乎都分布在陕西、山西以及北直隶和山东一带,朝着这些地方撤退,等于是自寻死路。”
“也正是因为此等的分析,我注意到了车箱峡这个地方,流寇想要撤离到镇坪一带,不敢走官道,只能够选择突破车箱峡,车箱峡峡长四十里地,宽不过丈余,易入难出,地势险要,一旦流寇进入车箱峡,朝廷大军只要堵住车箱峡的进口和出口,流寇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众人听着郑勋睿的分析,非常的钦佩,可他们也不敢完全相信,要知道战斗尚未展开。
徐望华思索了好一会,才慢慢开口。
“大人,属下建议派人到车箱峡一带,探查清楚情况,若是真的出现此等的战况,大人可以提醒五省总督陈奇瑜大人。”
第一百九十四章精准的分析
“可以派人前去侦查,探寻到战况,这提醒就没有必要了,若是流寇真的进入到车箱峡,那就是自寻死路,到了那个时候,也就不需要本官提醒了,陈大人自然知晓如何做的。”
徐望华脸微微有些红,他知道郑勋睿的意思。
“杨贺,迅速派出斥候,到汉南一带去侦查,告诉他们,必须要万分的谨慎,大战在即,他们必须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若是情势紧急,就不要详细探查情况了。”
这一场的讨论,看起来与延绥巡抚衙门没有多大的关系,与郑家军更是没有半毛钱的联系,汉南的金州和榆林边镇,一个在陕西的最北面,一个在陕西的最南面,距离相隔遥远,直线距离超过两千里地了,的确不需要过多的关心。
可郑勋睿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万一车箱峡之困实实在在发生了,那么就说明历史的进程,暂时不会出现任何的变化,想要改变历史,需要他做出巨大的努力,而且车箱峡之困后,流寇的发展会迅速进入一个高峰期,一直延续到崇祯十二年,才再次落入低谷,可不久之后再次的壮大,一直到推翻了大明王朝。
既然穿越了,他的责任就是改变历史,有些事情可以允许出现,但有些事情是决不允许出现的,必须要将危险掐灭在萌芽的状态。
斩杀了一个高迎祥,看来流寇同样是发展壮大了,高迎祥麾下的军士,绝大部分都依附李自成,让李自成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