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阳光大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用的人才,曾经踏遍泾渭两岸,见识过民间疾苦,他对白栋和秦越人提倡的‘晚育’政策是极为支持的,认为此举可以在二十年内有效增加秦国人口,同时也认为解决了吃盐问题,秦人绝对可以延长寿命五到十年!

因为在秦国除了贵族阶层,普通黎民一年下来也吃不到多少盐,这不但极大影响了劳动效率、同时也让秦人过早夭折。他在《治水论》中就曾经提到,水祸猖獗为老秦一害,当可治之,盐之不供却为老秦常害,甚至比水患更烈,唯有丰富商业,令老秦富强,老秦产不出盐,就从燕国齐国大量购买,若能令国人皆足盐,无需三载,则秦人壮硕、秦军无敌!

徐公在齐国就有两个大盐场,先后让他参与建设的各处盐贸据点更是在半年内就增至了数十个,其中有一半还是设在赵地。赵国不是产盐地,却位于山东诸国的中间位置,又因为国力强盛,比地理位置更好的鲁国更合适建立盐贸据点,只是赵良感觉这盐贸据点建立的有些过多了,似乎毫无必要。

所谓盐贸据点,不过就是商家从燕齐等产盐国收购了盐,然后通过这些据点转卖出去,既满足了天下之用,更解决了国与国间的诸般矛盾;比如齐国官方控制下的盐场也会先转于盐商的私营据点,然后才售卖各国,就算齐国与楚国、魏国交兵,也不妨碍这些敌国从盐贸据点购买己国的盐。这算是彻底的盐业私卖制度,更为符合齐燕等国的盐业买卖法令。

之所以在齐燕会有这样的法令,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对盐业依赖极大,燕国还还好些,齐国之富,根本就在盐业,这个时代今天打明天和,总不能因为撕破了脸就耽误了赚钱,因此才诞生出国家为仇商人却还是好朋友的结果,徐公这类商业巨子也因运而生。

赵良是学以致用的经济型人才,其中道理自然明白,不过还是无法理解徐公为何要突然加建如此多的盐贸据点。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为在以往数十年间,燕齐两国商人建立的盐贸据点已经足够周转之用,此举实在毫无必要,徐公纯粹是钱多烧坏了脑袋,就跟那位一日夜砸出百万金却只为了灭绝南墨的白子一样。

很快赵良就明白了徐公的目的,魏国开始大量购买燕齐的盐!

魏人需要大量基础盐来生产一种更高品质的盐,这种盐他有幸吃过一次,不但没有苦味、吃多了肚子还不会疼,炖肉时只要放入一点,那种滋味。。。。。。才子名士天生就是会享受的,他感觉自己已经离不开这种盐了。

齐国起初很欢乐,他们囤积的海盐真是太多了,于是魏国要多少,就有多少海盐通过盐贸据点转售了出去。。。。。。不过齐国的嗅觉也不比赵良差多少,很快就发现了魏国这种‘高品质盐’的可怕!燕国和齐国囤积的海盐被魏国毫无节制地大量卖去,同时魏国的盐正在逆流进齐国,价格只比齐国海盐高五成,不但贵族吃得起,齐国富庶的黎民也能吃得起,而且魏盐看似贵了一些,却更为精纯味美,真正用来也不比食用齐国的海盐贵了多少!

不仅仅是在齐国、如今在山东各国、在楚国,都已经开始食用魏盐。魏国人太狡猾了,他们不过是左手转右手,不但从中获利、更要控制天下盐利!齐国为之震恐,天下谁不知道齐地之富半山东?可这富贵靠得是什么,那就是天下盐利,如今却憋屈地成了魏国的供应商。等到天下人都吃惯了魏盐而嫌恶齐盐了,到时齐盐卖多少钱还不是魏人一句话?就这还要面对燕国这个竞争者!

发现自己的经济命脉被人掌控了,而且还是本来就足够强大的魏国,燕齐再也坐不住了,先是齐国国府掌控的盐场抬高价格,燕国紧随其后,各大盐贸据点的盐价纷纷上扬。魏婴怒了,庞涓列兵十万于卫齐边境,大战一触即发,不过天下人都在笑魏国,这一仗显然是打不起来的,魏国本身并不是产盐大国,自给自足是差不多,想要掌握天下盐利,说到底还要靠齐国这种产盐大国支持,此举不过是要齐国低头而已。

不想齐侯田午虽然病得快要翘了辫子,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齐盐就是烂在盐场也绝不卖于魏国!听到这个消息,赵良都忍不住叫了一声好,对这位病怏怏的齐国君刮目相看;此人一生懦弱,不想到了弥留之际、连当代扁鹊秦越人都放弃他了,却突然变得强横起来,齐国这一强硬,魏国要打还真得思量思量。

不过赵良很快就发现自己叫好叫得太早了些,齐侯田午慷慨怒斥魏人后的第二日,大量齐盐就涌进了徐公新近兴建的各大盐贸据点;田午在前台扮演着铁骨铮铮的角色,徐公则在后台大量出售齐盐给魏国,价格居然比先前还要低上一成!不过这都是秘密出售,尤其是建立在赵国的那些盐贸据点干脆就是以赵人的名义出售给魏国的。天下人都在笑看这场闹剧,却没人能够指责齐国是软骨头,因为齐国和秦国、魏国不同,早就开放了盐业市场,莫说徐公是在‘暗中’出售齐盐,就是摆明了车马,只要齐国法令不改,齐人最多也只是在背后非议,却无法当面指责他什么。

赵良对徐公所为极是鄙夷,更无法理解白栋和徐公的所谓大事,当下飞信白栋要求回转老秦,却被白栋直接拒绝了,回信只说要他尽心协助徐公,就是对老秦最大的忠诚,日后大功得成,本公必将助你完成心愿,泾水之患,当决于公矣。。。。。。

任何人都是可以卖通的,赵良也不例外,见到这封信后大喜,管他徐公是齐忠还是齐奸、什么大计不大计的,有了白栋这句话,他多年的治水心愿就有实现之日了。

想到这里,似乎潮湿咸臭的空气也不那么讨厌了,听到门外有熟悉的脚步声传来,赵良微笑道:“是绿真姑娘麽?何事又劳姑娘亲来,莫非是齐国又有来信?”

“来信是有,只怕先生又要不喜了,这次是白子亲自来说,更有徐公附议,白子说,出售给魏国的盐价还需要再降一降。。。。。。”

“还降!他们莫非是真的疯了不成!”

ps:感谢‘处女座的呆毛’兄弟的慷慨打赏:)感谢‘ample0923’兄弟的月票支持:)

第三百零六章【白栋挖下的‘大坑’下】

绿真今天穿了一身湖水绿的裳子,加上皮肤白皙,就像根被剥了一半的出水小葱,见她笑吟吟地走进门来,赵良只觉眼前一亮,心情很是愉悦。

她的手中拿着一封刚刚拆开的密信,赵良瞥了一眼,看到信封写着自己与绿真的名字,顿时就知道了这位越女门主为何会笑得如此开心。白子确实是有一套手段,光是允许越女门参与密事这一桩,就能尽收这些江湖草莽之心,绿真不满意才是怪事了。

赵良没猜错,绿真确实很开心。越女门说是卫护越国,可就算以范蠡的胸怀,当年也不过是将越女门当做一件神秘武器而已,越女门祖师最高的成就也就是到越军中教授击剑之法,却是无缘参与正经的国家大事;这位白子比勾践范蠡更为胸襟广阔,从在越国设立盐场开始,凡事就没拿她当过外人,如此推心置腹的信任,就连脾气最为古怪的猿公提起白栋,也要伸出大拇指赞一声‘好汉子’!

白栋和徐公在越国开设盐场,先不说要支付多少人工开支,卖出了盐,各家卿大夫都有抽头儿,其中尤其是支持无颛的越女门和归未大夫受益最大,现在绿真想起自己‘绑架’白栋的正确决定就大为得意,连带着看赵良都顺眼。秦国名士啊,她这种江湖儿女就爱跟知识分子往来。

“白子疯不疯的我不知道,反正我是看不懂他的意思,先生看得明白麽?”把密信交在赵良手中,绿真托腮帮子坐在一旁。等待他的解释。

“再降一成盐价。齐国盐场已经这样做了。咱们这边也要跟上?除去齐国和咱们这边的五大盐场,徐家商社这半年来秘密收购的大量海盐也要一并出货!而且还要指定了购买方必须是魏国。。。。。。”

赵良皱起眉毛,翻看着白栋的密信,先是无比迷惑,等他看到后半部分,骤然瞪大了眼睛:“如此大的数量,就算魏国一口吃下也要花费最少两年的税赋,难道这就是要降价的原因?没道理啊。。。。。。白子似乎是担心魏国不会购买更多的海盐?不然为何又要降价?等等!绿真姑娘。我知道越女门最长风闻情报,最近魏国的情况如何?我是指经济方面。”

“被先生问对了,越女门收到消息,魏婴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增加了四万魏武卒,而且还拨付巨资,在各处秘密兴建盐厂,耗资极大。而且他们大量收入燕齐海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