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子云轻轻一笑,提醒克烈土说:“哈大人不是让你与何仁智帮他找人吗?你们努力一点,有哈大人和官府做后盾,那件事情很快就会水落石出的。”
“我倒是愿意继续去追查那件事情,我想早点看看那个赵居之是何等样人,搞得不好,我跟他没完!”克烈土说得很坚定,他想了想。又为难地说道:“只是何仁智刚刚成亲,他是不会立即出去办事的了。”
陶子云苦笑着摇了摇头:“怎么?因为赵居之向你未婚妻求亲,你吃醋了要跟他火拼啊?那你得好好冷静下。加上何仁智不好立即出去办事,就让哈大人亲自去处理那件事得了。”
克烈土立刻急了:“陶大人你千万别再那样说。我知道陶大人你才是个能干的人,你怕我办不好这件事,我就请求你晚点回家乡去,由你带着我去办,有你的带领,我就不会把事情办砸了。办事的效果也有了,这样不就可以一举两得了吗?”
陶子云冷静地回答克烈土:“嘿嘿,你不必这样抬举我。毕竟这是哈大人份内的事,由他去办是理所当然的。这件事,看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想要办成,就不能急于一时。何仁智是哈大人的师爷。象从前那样,叫他带着你去办理也不错,但是他刚刚成亲。你内兄的事只好缓一缓了。这件事和你有直接关系,你有办事不理智的可能,你不要轻易插手。我只是负责监察江南官务,要不要参与处理这件事,还是看情况再做决定吧。”
克烈土听了陶子云那番话,心中在想应对的主意,就沉默不语了。
陶子云喝着茶,想着过去、未来的事情,一时之间也走神了。
不知过了多久,小男孩进来了,他告诉陶子云说:“陶大人,夜深了,丫环们服侍你的家眷休息去了,我带你休息去吧。”
于是,陶子云站了起来:“克烈土,看你喝了不少酒,想必困意上来了,你也休息去吧。”
……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物序那边的人就商量着要回家乡去了,哈什群一家人也要回船上到湖里去了,哈什玛夫妇两个极力挽留,大家都不答应。
苔玉出面解释说:“我们这么多人,留在这里会给哈大人增加负担,影响你们处理官课。”
哈什群则表态说:“兄长不用劝我们,你就劝他们那帮客人就行了,他们留下来我们也留下来,不然,我们不想多留下来一刻。”
物序那边的不少人,是初次出远门,归乡之心非常殷切,大家在嘟囔之间,宴席之上就闹腾起来了。
哈什玛见劝说无效,急得直挠头。
这个时候,只有何仁智和哈漏不在。小男孩想到,何仁智是最后的帮手了,他请示了一下哈什玛,飞奔出去,要去叫何仁智进来帮助留客。
小男孩带着何仁智走进来时,哈什玛在对他弟弟说:“弟弟你太不象话了,你们不在这里呆一段时间,我们处理你大儿子的事情,又得不时的去湖边找你们,那样很麻烦啊!”
哈什群坚定地回答说:“我不是说了吗?陶大人他们留下来,我们才留下来,你还是劝陶大人他们吧!”
哈什玛没好气地对弟弟说:“陶大人他们离开了,对那件事的进度,没有多大的影响。你们不留下来,会影响我们寻找你大儿子的进度的!”
何仁智不好责怪岳父的弟弟,他走到陶子云的身边,诚恳的要求道:“陶兄、陶大人,我做了岳父的师爷,知道了不少官场上的事情,在江南的官务里,漕运、盐政,是很重要,也是很难处理的事情。而我岳父弟弟的大儿子,就牵扯到漕帮和盐帮的争斗,就是漕运和盐政的重大事件,你负责监察江南官务,还是留下来帮助处理一下吧?”
“可是我的家眷们想家,要急着回家乡去了,唉。”陶子云叹了一口气,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你是我的内弟,你这样请求我,我就让家眷们先回家乡,我独自留下来吧。”
物序那边的人,包括何仁智的父母,立时面面相觑,场面安静下来了,看起来是有点为难。
何仁智又对物序那边的亲友说:“你们跟陶兄一起留下来吧?你们都留下来的话,我就不象陶兄从前那样——他刚成亲要度蜜月,天天跟新婚的夫人呆在一起。我立即跟陶兄一起,对我岳父的弟弟的大儿子进行寻访。”
物序那边的亲友,互相扫视了一下,然后,他们默默地点了点头。
“还有我!我寸步不离,跟着陶大人、何师爷,查找我未来岳父的大儿子!”说这话的,当然是克烈土了。(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571章 避免嘴短
ps:看《物限》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他们进行了一番讨论之后,哈什群决定跟陶子云他们一起行动。因为哈什群一家人才认识那个向哈达茵求亲的赵居之,他那一家人,哈什群才是适合外出办事的人,他的妻儿老小就在巡抚衙门继续做客。
他们把不少食品搬到马车里,哈什群、何仁智坐进了马车内,陶子云与克烈土坐在马车前面,他们两人赶着马车,前往长江边上。
在长江边上,他们遇到人家就上前进行问话,细心地打听赵居之的具体下落。
已经到了半下午了,他们还没有找到赵居之的住处,他们只好休息一会,把马车里的食品搬到江边,吃了些东西再出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打听到赵居之的住处,就在前方不远的地方了。
他们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来到一座瓦房前看时,只见大门未关,一个中年妇女在堂屋里,用桑叶饲养蚕虫。
五个圆圆的大簸箕,架在两排长凳之上,里面全是白白的大蚕虫,吃起桑叶来吱吱有声。那个女的,显然就是赵居之的娘了,穿着普通百姓女装,脸上显出一丝疲惫。
“你们找谁?”那个女的首先对站在门外的陶子云他们发问。
“哦,我们找赵居之,他在家吗?”陶子云顺口回答道。
“你们是找我儿子的啊!我儿子和他爹都不在,不过现在到了黄昏了,他们也都快回来了。”赵居之的娘,以为来人是她儿子的朋友,立即热情地招呼陶子云他们:“你们快进来坐,我已经喂了蚕虫了。现在就做晚饭去。”
陶子云他们硬着头皮进了堂屋里面,在饭桌边的长凳上坐了下来。
“饭桌上有茶水,你们自己倒来喝,我到厨房做晚饭去了。”赵居之的娘说着,从堂屋的一个小门进去了。
克烈土思前想后,他可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小声但是急切地提议说:“我们留在这里做客,实在是不妥当啊!我们这番上门,可以说是来向赵居之兴师问罪的。要是我们在他家吃了晚饭。吃人的嘴短,就无法向他问责了!”
其他人听了,也感到有点为难。
克烈土则越发感到焦躁,他走到大门边向外面张望着:“他们父子这下子回来就好了,在我们碍于情面,吃了他们的晚饭之前,就等到他们回来了,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把赵居之捉住。”
“我们凭什么要捉住赵居之?”哈什群疑惑地追问克烈土,“昨天深夜。你还把我叫出客房,那时你跟我保证说,只要我想办法,把陶大人留下来查找我的大儿子。你就愿意和赵居之做一番比较,如果赵居之的条件比你好,你就让我给女儿换一个女婿,你则心甘情愿的退亲。”
陶子云与何仁智对视了一眼。陶子云嘀咕了一句:“原来是这样的结果。”
克烈土严肃地分辩说:“我的可能永远未来的岳父大人,你要想明白了,我的意思是——如果赵居之的条件比我好。你就可以给你女儿换其他人做女婿,而不是赵居之!”
哈什群没好气地回应克烈土:“你这是强词夺理。没想到你设一个圈套来让我钻,你想让我因此立即拒绝赵居之的求亲。不过,事情还没完,赵居之还没回来,说不定他的条件比你好呢?要是那样,你就得给我女儿退亲了。那个时候,你管我换谁做女婿?我答应赵居之的求亲你也管不了啦。”
“我看到他的房子和他家里的摆设,就知道他的条件不行啦。”克烈土得意地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