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林家长公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在阶下给皇祖母行了跪拜大礼。

可惜,这一桩婚事究竟没成,因为,席上有一个关键的人物又嫉又恨,必不肯叫缙王一家人如意。

☆、55第55章

一时;御宴准备就毕,各种珍馐异果流水般被端上席来。

先上御宴第一品,这也有个名称,叫做“绣花高掟八果垒”,一个黄金饰边的白玉八宝盒里分别装垒着桂圆、龙眼、香瓜、银杏、梨肉、蒸枣、石榴,真柑等八味果品,摆在面前的高几上,煞是好看。太皇太后开口说:“诸位请吧,这是家宴,都别拘束。”便率先伸出带着硕大镶祖母绿赤金戒指的手,取了一枚蒸枣放在口中细品。于是,众人才纷纷开动,各自取了喜欢的果品品尝,先开开胃。

接着是御宴第二品,叫做“缕金香药”,这一回则是桂花、甘草花、木香、丁香、水龙脑等香花制成的干花或是香饼脑子,装在精致的红木透雕盒子里面;好叫空气芳香宜人;并驱去肉类食馔的腥气。

随后是十二品雕花蜜煎;乃是青梅、金橘、花姜、蜜枣等各类蜜饯;俱被制成各式各样的雕花造型,晶莹剔透,巧夺天工,哪里像是可以入嘴之物,倒是更像一道亮丽的盆景了。

此时,才有装扮得恍若霓裳仙子一般、披着薄纱的舞姬出现,随着飘渺的仙乐款摆杨柳般曼妙的身姿,为宾客跳舞助兴。

之后,才开始正式上菜,龙之肝、凤之髓、豹之胎、猩之唇、驼之峰、熊之掌、鸮之炙、鲤之尾,山珍海错,美味珍馐,说不尽这八珍滋味。

只是,这么多的珍馐美味也无法叫端坐在另一侧高位之上的皇帝淳于爔有半点兴致。他食不知味地吃了几筷子,不时地抬眸瞄一眼太皇太后和坐在其下首的缙王,两母子正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叙着别后寒暖,一副言笑晏晏、子孝母慈的景象,淳于爔不禁越发看这两人碍眼,心里气恨不已地想着:那苏家的长孙女朕早就听闻长相不俗,有意纳为宫妃,因为是皇祖母的娘家侄孙女,倒是不敢造次,去年先问了皇祖母的意思,皇祖母当时却说那苏姑娘年纪尚幼,且批字的又说她命中不该过早婚嫁之类的云云,巧言推脱了去。现在可好了,居然当着朕的面就指婚给淳于钊?还以为朕是那等老迈昏聩之人,竟然就被她蒙混得就忘了不成?

坐在皇帝侧边的太后周氏察觉到淳于爔的情绪不稳,便不动声色地瞥了他一眼,内中略含焦虑又有点警告意味的眼神。淳于爔知道母后的意思,自己是九五之尊,可是,也不能先干什么就干什么,应该做天下子民的表率,“孝道大过天”,要是为了一点微末小事当众忤逆皇祖母的话,事后还不得被那群言官参奏得烦死?再说这个时候尤其不能发作,因为缙王这个瘟神在这里!这个什么皇叔一向装作是最孝顺的,凡事都以皇祖母为先。朕登基不久,根基不稳,缙王则是大胜而还,风头正劲,现在绝对不可因一时之气而闹出大事来。

淳于爔攥紧了椅子上的把手,克制住几欲暴走的情绪,阴郁的眼睛在眼帘下偷盯一眼缙王,咬着牙想着什么时候一定要雪耻。

哼,就算那苏家姑娘美若天仙又如何,不过是一个女人罢了,朕也未必就缺了她不可。可是,皇祖母这种偏心的行为,还有缙王一家人的嚣张气焰必须要打击一下。好,有主意了,朕就来个将计就计,叫缙王府的人弄个难拆解的鱼头回去,到时候看他们吃是不是!现在呢,先将他们稳住,且打发回封地去,朕再慢慢地摆弄此事!如此想着,淳于爔的唇角露出一抹阴笑。

太皇太后苏氏见皇帝并未说什么,心里想着皇帝宫中美人众多,想来是将往日有过一面之缘的侄孙女忘在脑后了吧,便微笑着说:“皇上,既然大家都看好他们是一对璧人,择日不如撞日,趁着今日难得人齐,都在这里,不如就请皇上金口玉言,赐个婚吧?”

太后周氏也附和着说:“太皇太后保的这媒准错不了,皇上,就请下旨玉成两个好孩子的天作之合吧。”一边给皇帝递眼色,意思是这顺水推舟的人情但做无妨。

淳于爔唇角勾起,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说:“皇祖母的吩咐,朕自当遵办。只是,要先看看他们八字啊什么的合不合再说吧。”

苏氏见皇帝这般好说话,大喜过望,笑着转头对缙王说:“倒是哀家糊涂了,幸得皇上提醒。既如此,你们便先回去,什么时候派几个妥当的人骑了快马将生辰八字送到哀家这里,哀家亲自给两个孩子把关。”

缙王自是遵命,又再谢太皇太后的美意和皇帝的圣恩。

御宴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结束,只是,各人怀着各人的心思罢了。

在京城呆了不足两日,缙王便带着淳于钊回鲁南去了。

回到缙王府,缙王妃见到阔别一年有余的丈夫和大儿子,自是欣喜不已,几欲落泪,拉住胳膊说个没完,又是“钊儿在外面可吃得惯?”,又是“钊儿在外面可睡得惯?”之类的慈母心肠的痴话,惹得淳于钊的弟弟妹妹们暗笑着道:“哥哥在父王眼里是大人,在母妃眼里永远是小孩子。”夜间,一家人齐聚一堂,晚膳后亦没离开,一起痛痛快快述说了一番别后情景,实在是夜深了熬不住了,众人才散了,各自回房歇息不提。

回到自己的寝房,淳于钊却睡不着,从下仆们已经送过来的行李中翻出了一个大盒子,里面都是林默给他的回信,被淳于钊仔细地装在这个红木雕花盒子里面,经常拿出来翻翻。还有一封信,却是淳于钊给林默的,尚未写完,因为当时忙着返京归朝便暂时搁笔,没想到回来却赶上皇祖母为他指婚,淳于钊便没了继续写下去的心情。

淳于钊手持那一封信,垂下眼睛:还要继续写完,然后寄出吗?

话说淳于钊就算在外征战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不论多忙,都会抽出空来,每隔个十天半个月给林默去一封信,随笔写些什么。虽然心中的情意不敢随意表露,但是,好像就算信笔写写,想象林默读信时的会心表情也能叫淳于钊快活似地。

可是现在,淳于钊想着睿儿最在意的是两情相悦的两人之间要毫无无碍,睿儿说过他喜欢的人要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从身到心都为他一人所独占,而我呢,大婚之事几乎已是板上钉钉,不能违抗不能推脱,还有什么脸面再给睿儿写信?写信又说什么呢?难道要他恭喜我新婚?

淳于钊终于没有写完那一封信,而是将它与林默的来信一起封存,藏在床底板下。

次日,缙王便要带着几个孩子出去打猎,王妃见丫鬟们给王爷整装完毕,又亲自上前给缙王理了理头顶的簪缨帽,装作随口问道:“妾身听说今儿打猎钊儿不去?”

缙王“唔”了一声,说:“他说他要在房里看书。”

王妃脸上露出几分忧色来,说:“这孩子这一回有些不对头,自从京城回来就有些消沉,经常自己关自己在书房里,不知道做些什么,脸上也没什么笑容,看得妾身十分心焦。莫不是他不满意太皇太后指的婚事?怎么一副这么难受的样子?”

缙王则不以为然地说:“他能有什么不满意的?那苏家的小姐是据说有倾城之貌,又知书达理,是太皇太后亲自相看的,你就别瞎琢磨了。儿子大了,心事自然就多,再说,他在书房看书,又不是干别的什么不好的事情,就由他去吧。我觉得钊儿是有大抱负的,哪里会因为一个女人就怎么样啊,满意不满意都无所谓,大不了以后纳几个侧妃就是了。”

王妃听了倒也罢了,既然议亲,事情不少,便丢开淳于钊的情绪问题,且忙别的去了。当日,王妃回身去将淳于钊的生辰八字翻找了出来,交与缙王。缙王便令一队护卫将这生辰八字护送入宫,交予太皇太后苏氏。

苏氏很高兴,将淳于钊的八字和她娘家侄孙女的八字一合,果然是好姻缘,便告知皇帝,委婉地提醒赐婚一事,皇帝自是应允,颁下圣旨令缙王世子淳于钊娶苏家的长孙女为世子妃,为嘉奖缙王和世子之前的军功,特许以皇子例举行婚典,着内务府办理大婚事宜,好不风光体面。

苏氏将此消息又回馈给苏家,苏家太老爷镇国公,即苏氏的胞兄苏伯光便命儿媳带着孙女苏婉进宫谢恩,待入了宁寿宫,太皇太后苏氏见这苏婉较之以前更加出挑,鲜艳美丽得就如同她在花房里精心侍弄的含露开放的芍药花儿一般,更是喜得合不拢嘴,又赏赐了许多珠宝首饰,只说叫女孩儿拿回去弄着玩。

谁知风云突变,出宫后恰逢苏婉乘坐的马车路过一处繁华街市之时,一只猎鹰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