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足以让刘华杰自己想通。汪永晨的“如果承认它也是一个家庭的话,它不只
有人类一个孩子,在这个家庭中还有其他成员。”之说,也逃不出“情感、类比”
的巢臼。其实华杰的论证能力是远远高于汪永晨的,例如华杰的“连续谱”理论
就可以“化解”掉任何概念界限,也包括物种界限。按照这个理论,男人、女人、
黑人、奴隶、动物、植物、土地……可以构成一个“连续谱”,中间没有任何不
可逾越的鸿沟。如果华杰按照这个理论宣称,女人在这个连续谱中处于华杰和猪
之间的位置,不知女士们听了会作何感想。】
四、不能以一善排斥另一善
关爱弱势群体是非常应该的,但这与同时重视全人类的伦理也许并不很矛盾。
关注人的伦理是应该的,但这与同时考虑自然的伦理也许并不很矛盾。【这里的
矛盾很大。伦理都会考虑自然,包括是否随地大小便也不例外。问题在于从什么
出发去“关注”,如果从人的长远利益出发去关注,就可以有个共同的出发点,
一切都可以依据华杰称之为“最牢靠的”知识体系去考虑,也就是“科学的人文
精神”。敬畏论者则不同,他们的“自然伦理”硬说河流喜欢“自由流淌”,这
就怪了,你又没问过河伯,如何就知道河流喜欢自由流淌,而不喜欢停下来歇歇
脚呢?这就是宗教迷信式的“人文精神”所回答不了的问题。】养狗且捐款的富
姐伦理上善与不善,是与同类其他富姐相对比,在其他情况等同的条件下,她的
行为就是一种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华杰把何先生的文章歪曲为善大善小之争,
任何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对这种无聊问题感兴趣。富姐养狗是他自己的事,无所
谓善与不善,可是如果因为自己养狗就去推动立法禁止别人吃狗肉,损害他人利
益,那就不是劝善而是行恶了。】在中国,不可能人人都放着自己身边的力所能
及的事情不做,都跑去“关爱多数弱势人群”。做好身边的环保、爱护自己的家
乡、与身边大大小小具体的破坏环境行为做斗争,都是一种善。【行善要区分真
善和伪善,对真善要鼓励,对那些形善实恶的主张要揭露、要制止。打着善的旗
号做坏事的人很多,为了进行区分,就需要提倡科学的人文精神,反对宗教迷
信。】中国有的是人,有的是钱,对于环境,对于自然,根本上不是“顾不上”
的问题。【确实如此,有人看见中国发展了、有钱了就不爽,想打着环保旗号反
对发展,说“人类太贪婪了”,如果照他们说的办,我们很快就会没钱,环保也
就成为一句空话。】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阶层之丰富,每个人都有施展伦理
善举的空间,不必都盯着一个地方、一个方面。善行和善良愿望有大有小,但毕
竟是同是善行和善良愿望。【善良愿望未必导致善行,“在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
了善良的愿望”。信佛老太太的“放生”善举可能恰恰破坏了生态。所以像华杰
这样反对“科学的人文精神”,助长宗教迷信泛滥的文章,可能出于善良的愿望,
但会导致行恶的结果。】它们之间本不应当互相妨碍,行了弱势人群的善并不会
阻止、否定施于其他人的善。将两种善行对立起来,进而主张非此即彼,反而不
是一种人文精神,也与普遍伦理相矛盾。【宗教迷信与科学发展观的对立不是
“两种善行”的对立,而是恶与善的对立,华杰是否也同意田松的“雨神”,反
对人工增雨呢?这东西通得过“严格的证明”吗?】
即使原则上所有的善举都可以施于何先生所说的弱势人群,也还存在当事人
是否愿意的问题以及可行性问题。如果以何先生的“顾得上”为标准来实施,此
时该关爱的只有某一类人,但过了一段时间原来不该关爱的也许又有一大批变得
必须关爱了,我们总不能等到不行了才想办法吧。【伦理学五花八门,有义务论
的、也有权利论的,刘华杰现在主张的是“关爱论”,大概是美德伦理学的一个
分支吧。只能关爱某一部分人也是刘华杰的发明,不可以把发明权随便让给别人
的。】正因为人类利用了科学的预见能力,才于今天就呼吁全方位的环境保护,
倡导普遍的善行,把原来局限于主人、自由人、白人、男人、不同阶级的人、全
部人的伦理主体的概念,勇敢地向外扩展,试图也包括周围的万物。【在刘华杰
的“连续谱”中,出现了从“全部人”到“周围的万物”的明显界限,而且华杰
也发现跨越这条界限需要非凡的“勇敢”,并不是可以“轻松化解”的。我倒是
很想听听华杰如何从“科学的预见能力”合乎逻辑地推导出这种“勇敢”的合理
性。这不仅是对“科学的人文精神”的重大理论发展,甚至是打破从“事实”到
“价值”的藩篱的哲学、伦理学大突破。遗憾的是,此刻华杰“本人也没有完全
想通”。】我们与他人、外物不但有一种利益上的利用关系,还存在情感、道义
等伦理关系。【虽然华杰“没有完全想通”,还是不妨碍他在此断定存在着“情
感、道义等伦理关系”。理论上的论证或许困难,感情和道义还是可以实践的。
在华杰搬入新居之前可曾到当地的土地庙里问一下,土地是希望成为不毛之地,
还是希望种庄稼,还是希望盖个大楼为刘华杰遮蔽风雨?即使找不到土地庙,伦
理学还是有办法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道德的黄金律。如果把这“人”扩
展到大地,华杰为了自己住房子却深深地“伤害”了大地,这是符合道义的行为
吗?即使是憋急了在野地里撒泡尿,也应该想想自己是否愿意让别人往自己脸上
撒尿,并将结论“勇敢”地“扩展”到大地才对。】扩展伦理主体是一种可贵的
尝试,是一种真正的人文精神,因为也许只有人类才能设想出这样的高尚的事情,
的确有一部分人想“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田松博士语)。【的确,只有人类才
具备用“话语”骗人的能力,然而人类又能拆穿这些骗局。一提起“高尚”,就
让人想起“徐大明白高尚记”。发愣功也是很喜欢标榜“上层次”的。田松博士
反对人工增雨,反对筑坝存水,说说空话倒也罢了。如果实践起来,真到北京人
没水喝那光景,肯定人人要说田博士“缺德”。田博士也就真成了钱钟书所说的
那种可以和饥荒、瘟疫、战争相提并论的“道德家”了。据“扩展”了“伦理主
体”的大师们说,地球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是叫做“盖娅”的女神,自然万物
不过是盖娅的细胞。人呢?增长太快而且贪婪无度,已经成了这盖娅身上的癌细
胞,只有消灭了人类,地球才得生存。不过至今没见他们提出什么消灭人类的计
划,估计是怕犯了众怒,行不通。他们能做到的是自杀,“从我做起”让癌细胞
少一个是一个,但是至今未见哪位大师实践过,这一点比起自己剖开肚皮的三岛
由纪夫就差得很远。
外篇 世界科幻小说发展简史
世界科幻小说发展简史
作者/吴岩
第一节:萌芽初创时期
第二节: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
第三节:新浪潮时期
第四节:塞伯朋克时代
第五节:对西方科幻小说的看法
纵观西方科幻小说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初创时代、黄金时代、新浪潮时代和新浪潮以后(塞伯朋克阶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