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振华的话,也只能说到这一步了。其实,他还有一个更远的想法,那就是瞄准了几年后苏联解体的大格局。在苏联解体后,大量的军工技术人员和装备处于失控的状态,谁下手快,谁就能够捞到前苏联的这些宝贵遗产。林振华希望通过与皮尤津的合作,建立起中苏之间的一座桥梁,以便在未来的大格局中分得一杯羹。
但这样的事情,林振华如何能够事先向朱晋文明说呢?
朱晋文皱着眉头道:“小林,你的手未免伸得太远了。我作为一个长辈,要提醒你一点,你很有才华,但你的政治经验太少了。军工方面的事情,不是你能够去插手的,这非常危险,你明白吗?”
林振华被训了一通,只得连连点头道:“朱司长,你说的很对。我的想法是,这件事等回去以后,我们一起和军工部门商量一下。如果军工方面觉得愿意促成这样的交易,那么我们现在与对方接上了线头,也就方便日后的联系了。如果军工方面觉得这样的交易没有意思,我们再拒绝对方,也无所谓吧?我自始至终也没有透露过我们的技术细节,同时也没有作出任何承诺啊。”
朱晋文迟疑了一会,让人请来了高祖兴,把这件事向高祖兴说了一遍。高祖兴点点头道:“小林这样处理,倒也合适,不过,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事先应当先和我们打一个招呼。关于与苏联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央领导早在3年前就已经做过指示,要实现中苏关系的正常化。外贸部今年已经与苏联开放了边境贸易,所以与苏联之间进行经济技术合作,也是政策所允许的。”
“可是,涉及到军工方面,会不会比较敏感?”朱晋文提醒道。
高祖兴道:“老朱,你有所不知,小林的身份可了不得,他是海军装备部点过名的人物哦。他手上那个欣欣机电公司,是帮海军倒腾过军舰的。”
朱晋文道:“对对,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这么说,小林在这件事情上,还是有底的?”
林振华谦虚道:“不敢,不敢。我只是本能地觉得这中间可能有利可图,想先帮海军方面把这条线接上。其实,他们想要的技术,并不属于什么很复杂的技术,难家不会,会家不难。咱们在这方面帮他们一下,换一两样咱们急需的技术,可是很划得来的。”
“小林这个商业头脑啊,真是比我们这些常年搞外贸的转得还快。”高祖兴用不知算赞赏还是批评的口吻说道,“我可警告你,小林,动脑子是好事,但动歪脑子就不行了。这件事情,在请示张部长之前,你不能自作主张,明白吗?”
“明白!”林振华答道。
240 汉华重工
法兰克福装备展结束了,初次参展的中国装备代表团大获丰收,拿回了近4个亿的订单。这些订单有的已经明确落实到了某个参展商的头上,有的还需要等回国后再由机械委寻找合适的厂家来承担。
各家参展商最少的也拿到千万美元以上的订单,汉华重工更是夸张,一口气拿到6000多万美元,提前实现了林振华关于至少承接20套大化肥设备的承诺。各厂商对于汉华重工的业绩,都有着掩饰不住的羡慕,但态度基本上都是善意的。这一次大家能挣到钱,多亏了林振华提出的卖解决方案的建议,大家感谢还来不及呢。
朱晋文也很高兴,这是机械委牵头搞的活动,所有的成绩,不都得算在机械委的名下吗?更何况,他手里还攥了将近1亿美元尚未落实生产商的订单,回去把这个消息一发布,何愁下面的厂子不来献殷勤呢?再说,有了今年的这个成绩,明年各厂商的参展热情肯定要膨胀10倍以上,而让谁参展或不让谁参展,权力是在机械委手里的,这个权力可是价值千金的。
众人都欢天喜地地打道回府,林振华让卫景文、韦东齐和马杰三人随队返回,自己向高祖兴和朱晋文告了假,带着舒曼直奔法国巴黎,郎冬和褚红阳正带着另外十几名工人在那里等着他们呢。
郎冬、褚红阳一行来到法国,是为了实现林振华提出的让汉华公司的运动型自行车参加环法自行车赛的愿望,这不仅是为汉华公司的自行车做广告,更是为整个汉华重工集团做广告。
在这里,需要介绍一下有关汉华重工的情况了。
在去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中提出了许多加快改革步伐的提法,从而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改革热潮,汉华重工就是在这样的潮流下横空出世的。
成立汉华重工的念头,来自于轻化厅。林振华搞的那一摊子事情,轻化厅其实都是看在眼里的,又是汉华实业,又是化工设备基地,还有欣欣进出口公司,最可恶的,是居然还有一家挂在湘平省名下的什么永禾农机厂,轻化厅的头头们对此格局,真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官员们也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加上这些年也不再提什么斗私批修,大家对于个人利益这样的诉求也能认同了。他们知道,要让林振华把心思集中起来,搞好化工设备基地建设,就必须保障他在其中的收益。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双方的合作明确化,让林振华的个人收益能够合情合法。
在这样的想法下,轻化厅指派谢春艳出面,把省经委、汉华机械厂和林振华这几方都找到一起,闭门磋商了几天,最终达成了把与林振华相关的几家公司合并组成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的协议。
根据协议,汉华机械厂改名为汉华化工设备公司,汉华实业公司改名为汉华家居用品公司,永禾农机厂改名为汉华机床公司,欣欣机电进出口公司改为汉华机电进出口公司,上述四家公司全部成为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其中,由于中央军委发出了禁止军队经商的命令,欣欣公司已经与海军方面切断了联系,但其外贸进出口权却保留了下来。林振华只是帮着卖了两艘护卫舰,就捞到一个有外贸权的公司,实在是赚大了。他向张智方承诺,有合适的机会,还是会继续为海军方面联系业务的。
在股权分配方面,轻化厅搞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障眼法。由于汉华机械厂已经成为子公司,原来汉华机械厂的资产,以及汉华机械厂在汉华实业公司里的股权,一律转归轻化厅持有,在汉华重工的股权中占到44%,是汉华重工的第一大股东。林振华本人在几个产业中的股权,合并至汉华重工,占到了41%,成为第二大股东。
这种安排,体现了国有股在公司中的优势地位,这样一来,各方面的阻力就小得多了,此外,有这样一个国家队的身份,汉华重工未来要参与国家的一些重大项目也就名正言顺了。
在两大股东之外,还有几个小股东。一是岑右军和岑右新兄弟代表永禾农机厂所占有的股份,各为2。5%;二是舒曼代表欣欣公司所占有的股份,占到了5%;最后的5%由原汉华实业公司的小股东们分配,其中褚红阳、彭少哲、赵勇群和杨欣等几个人在成立汉华实业公司时就占有了比较大的股权,因此在这5%中占有的比例也比较高。
说这个股权分配方式是障眼法,是因为轻化厅非常清楚,岑家兄弟、舒曼以及褚红阳等人,都是林振华的死忠,在涉及到重大决策的时候,林振华是可以调动这些人手中的投票权,从而获得最终的控股权的。
谢春艳并不是一个思想保守的人,她知道,把这样一家有前途的企业交给林振华去运作,远比留在轻化厅旗下要好得多。她在轻化厅工作多年,知道自己的同僚们有些习惯于瞎指挥,有些则往往会从私利出发,插手企业事务,使一个很好的企业走向衰落。她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在退休之前,她宁可做些手脚把汉华重工的控制权交到林振华的手上去,以免后患。
汉华重工就这样成立了,谢春艳作为第一大股东轻化厅的代表,担任了公司的董事长。省经委派了一位名叫苏宝成的副主任,兼任公司的总经理。林振华则担任了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经理。苏宝成已经57岁了,属于混个待遇等着退休的状态,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南都,根本不到浔阳去,所以公司的日常事务事实上是由林振华全权负责的。
陈伟国、郎冬、岑右军和邱庆洋四个人也分别担任了副总经理,排名在林振华之后。其中,邱庆洋被结合进来的原因,在于浔阳自行车厂正式被汉华重工兼并,划归了汉华家居公司。邱庆洋在汉华重工集团所分管的业务,是负责浔阳方面的政府公关,这件事情是他比较乐于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