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晋文对高祖兴说道:“看到小林,我就想起咱们年轻的时候啊,那时候可真是艰苦奋斗,连一颗螺丝钉都要从垃圾堆里刨出来回收利用。”

“没错,艰苦奋斗的作风,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高祖兴总结道。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让他郁闷的事情,他拍了拍桌上的一份报告,恼火地说道:“看看小林,再看这些败家子,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这是林振华第二次从高祖兴嘴里听到败家子这个词了,他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人、什么事,让一向脾气还不错的高祖兴如此恼火。他看了看朱晋文,用眼神请示自己是否可以插嘴。朱晋文给了林振华一个肯定的眼神,林振华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高部长,出什么事了,让您这么生气?”

“你看看我们刚刚统计上来的这个单子吧。”高祖兴把桌上的报告递给了林振华。

“我合适看吗?”林振华接过报告,先怯怯地问道。

“看吧。”朱晋文道,“本来对你这一级干部应当保密的,不过,你也不算是外人了。看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林振华这开始翻看手里的报告,原来,这是一份中国代表团在装备展上采购设备的统计表,上面列着各省市区以及各部委与外商签订的各种引进项目的汇总。他翻着翻着,不由得也血往上涌,怒火中烧:“什么!整整52条彩电生产线!这帮人想干什么呢?”

“这还只是这次装备展上的订单呢。”朱晋文轻声地说道,“包括此前各省市和各部委单独与外商签订的协议,今年一年,咱们全国要引进130条彩电生产线,形成年产8000万台以上的彩电生产能力。”

“开什么玩笑啊!”林振华嚷嚷道,“年产8000万台?咱们全国才不到3亿个家庭,这相当于3年时间我们就可以在全国普及彩电了。国内能有这么大的购买能力吗?”

关于各地盲目引进、重复建设的事情,林振华在国内也有所耳闻,但他听说的,只是一些个案,不像高祖兴、朱晋文这样能够站在全国的宏观角度来看。现在听到这样的数据,让他也觉得有触目惊心的感觉了。

“要不怎么说这些人是败家子呢!”高祖兴听到林振华的话,大有找到了知音的感觉,“不光是这52条彩电生产线呢,还有20多条冰箱生产线,10多条摩托车组装线。总之,什么东西挣钱,大家就一股脑地往上扎,也不怕重复建设。都说咱们国家的外汇短缺,咱们辛辛苦苦,靠着卖石油、卖煤炭才挣来这么点外汇,这群败家子就这样糟蹋!”

“这个,咱们外贸部难道不能干预一下吗?从总量上控制一下,量力而行嘛。”林振华建议道。

高祖兴说道:“我这不正在和朱司长商量吗,我请他们机械委出面来协调一下,最起码,同一个省就不用引进两条生产线了吧?还有,已经有生产线的省市,也不应当再引进第二条线了吧?”

朱晋文摇摇头道:“事情哪那么容易啊。现在讲究简政放权,扩大地方的自主权,各地方现在拥有了独立的投资权,人家想投什么项目,我们只能提出意见,但不能代替人家进行决策。现在各个地方政府都看中了彩电这个大市场,都想从这个市场上抢利润,别说我们机械委管不了,就是计委来了,也是白搭啊。”

“那就只能让他们引进了?”林振华很白痴地问道。

“还能怎么样?”高祖兴道,“我们外贸部也管不了,现在外贸权也下放了,各地只要有外汇结余,他们想怎么用,我们是管不了的。一个个都是封疆大吏,省委书记亲自到外贸部来谈判,一说就是某某项目是关系到本省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你让我们外贸部怎么敢拦着?”

“好家伙,130条彩电生产线,这建成之后,市场上的彩电该比白菜还便宜了吧?”林振华说道。

朱晋文叹了口气,说道:“如果这130条线能够建成投产,也就罢了,毕竟还能生产出东西来。而事实上,这130条线根本就不可能全部建成。”

“为什么?”林振华有些意外。

“你以为有生产线就能够建一个彩电厂了?最起码,需要搞基建吧?要搞基建,钢材、水泥都是约束,今年全国的新开工项目非常多,钢材和水泥的供应肯定要吃紧的。”朱晋文说道。

“这倒也是。”林振华点点头,他的汉华重工也在搞基建,他知道钢材和水泥是如何的短缺。幸好他们还有出口创汇项目在支撑,省里优先保障他们的基建需求,否则,他的化工设备基地根本就不可能如期建成。

“还有第二点,130条线如果投产,一年元器件的需求是多少?目前国内的元器件厂商根本提供不了一年8000万套彩电需要的元器件。尤其是彩电玻壳,国产玻壳连1000万套都保证不了,这就意味着我们每年需要进口7000万套玻壳。”朱晋文说道。彩电生产不归机械委管,但朱晋文毕竟是高层领导,对于相关的数据也是了如指掌的。

林振华心念一动,问道:“那么,冰箱呢?是不是压缩机也该面临着严重短缺的局面了?”

高祖兴点点头:“现在国产冰箱的压缩机一半以上来自于进口,如果这20多条生产线再投产,压缩机的短缺局面会更加加剧。如果加大进口量,这就意味着国家的外汇又在浪费在这些配件上面了。”

“国家在这方面,真的没什么调控政策吗?”林振华试探着问道。

朱晋文道:“我刚才和高部长商量了一下,回去以后,我准备向我们主任汇报一下,争取与外贸部一起,向中央报一个文,要求实行玻壳、压缩机等主要配件的进口配额制,一年就限制进口这么多,你即使有外汇,我也不允许你多进口,唯有如此,才能煞住现在这股乱投资的风气。”

“那不是意味着那些彩电厂和冰箱厂要停工待料了?这个损失也是非常大的呀。”林振华提醒道。

“慈不掌兵。”高祖兴道,“我们不是没有向地方政府发过相关的提示,可是我们怎么说,人家也不听,现在只能让事实来教育他们了。”

“真是太乱了。”朱晋文摇着头,“都说搞商品经济好,我看还是计划经济更好。计划经济下,最起码大家不会这样乱来吧?”

高祖兴道:“老朱,你这个提法可不对啊,和中央文件相冲突了。咱们就事论事,商品经济还是要搞的,不过,咱们毕竟是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嘛。”

林振华觉得脑子有点晕,作为一个后世来的穿越者,他天然地认为计划经济是僵化的,不合时宜的,只有市场经济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好制度。可是,听二位官员这样说,似乎计划经济也有它的优越性,最起码不会导致这种同时引进上百条彩电生产线的错误吧?

“小林,我和高部长今天说的这些,你自己听听就行了,不要外传,明白吗?”朱晋文也反应过来了,想起眼前有一位基层的小干部,这些高层的牢骚,还是限制在高层之内为宜,让基层的同志听去,影响不好。

林振华呵呵笑道:“二位领导放心吧,我听话从来都是这个耳朵进去,那个耳朵出来,记不住的。这种国家大事,有你们领导关心就足够了,我只关心我们那个小小的汉华重工就好了。”

朱晋文点点头道:“小林,国家大事,还是需要关心一下的。说实话,也就是你还太年轻了,应当在基层再砺练几年。如果你年龄再大几岁,我真想把你调到机械委来,像你这样的人才,我们非常需要啊。”

239 大人物

第二天,乔海老先生如约来到了中国展团的场地,林振华把他介绍给了高祖兴。高祖兴与乔海深谈了一个多小时,彻底打消了这位海外华侨的疑虑,乔海当即表示,将向中国投资500万美元,与汉华重工建立一家合资企业,厂址自然是选择在浔阳。

至于马杰他们看中的那一院子废旧设备和零件,乔海答应,作为见面礼,全部免费送给汉华重工,而且全额负担从德国到中国的海路运输费用。林振华好说歹说,乔海才答应这一趟运输的运费由汉华重工来承担。

双方抢着付钱的这种举动,也只有在中国人之间才可能发生了。从德国把这批设备运回浔阳,海上运费要一万多美元,但即使是卫景文这样吝啬的人,也没有为这笔钱而觉得心疼。随随便便修复一台机床,这一万多美元也就赚回来了。

后面几天的展览,热闹程度已经不如此前了,许多交易都进入了签约的阶段。高祖兴带来的几名外贸部工作人员成天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不过,大家即使饿得胃疼,也是欢天喜地的。据高祖兴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