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知。
太皇太后观察着皇帝的神色,见他的表情没有什么波动,方满意的点了点头。
涵因此时却没注意皇帝,眼神集中在皇帝身后的婢女身上,这婢女便是歆儿。
歆儿此时口观鼻鼻观心,余光却扫到涵因,感觉到她在打量自己,便回视了一眼,眼神却冰冷的很。
涵因在刘锦死的时候,就知道她是皇帝的人,没想到她竟然如此毫无避讳的出现在皇宫中,还在皇帝身边,难道她真以为刘锦死了就万事大吉了?又或者她以自身为饵,引出相位刘锦报仇的人……
信息太少,涵因一时还分析不出来,歆儿来到皇帝身边的目的,不过,看到她无意中流露出来的敌意,涵因此刻忽然明白了很多事,之前她一直想不通歆儿为什么要背叛她转而效忠皇帝,现在也茅塞顿开了,以往忽略掉的歆儿的举动,也霎那间联系了起来。
这种敌意是情敌的敌意,她能感觉的出来,原来歆儿爱得是皇帝,原来从前大家把歆儿和刘锦看做一对,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她从前一直自诩洞彻人心,没想到连歆儿这点小心思都没有发现,如今重新活了一次,才发现上辈子的她太过自大,有太多的事情忽略了过去,歆儿是她一手培养的小乞丐,她也从没把她当回事,刘锦喜欢,就把她当成笼络刘锦的棋子,从来没有在意过她的想法,谁想到就是她帮皇帝给了自己致命的一击,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都没错。
太皇太后这一次没有让她在宫中住下,只让她陪着说了会子话,便让她出宫了。
宫中甚大,贵人往来皆用肩舆,涵因没有诰命在身,本来是没有这等待遇的,但太后特别恩宠,允许她在宫内乘舆。此时的肩舆虽不像后世的轿子那般完善,女子所乘的肩舆四周已经有了帷幕遮挡。
涵因坐上这乘肩舆,坐了一会儿,才觉得不对,抬舆的太监虽然时有更换,但太后宫中也不过那几个人,把她从宫门处接到仁寿宫的太监应该是今日当班的太监,照理也该送她出宫,但此时抬舆的这几个人她却一点印象都没有,这几个人也不似往常平缓安稳的皇家气派,脚下走的飞快。
她忙把帷幕揭开一条小缝向外探看,却见周围的宫阙楼阁并不是进宫那条路上的建筑,心里陡然一沉,向外喊道:“停下。”
抬舆的人反而走的更快。
涵因心中气恼,冷笑道:“你们不停下我就自己下来,如果把我摔坏了,看看你们谁能担待的起。”
肩舆这才缓缓停了下来,涵因一步夸了出来,见一个身着内侍服色的太监侯在肩舆前躬身施礼:“姑娘可是坐的乏了,想出来走走发散发散。”
这人她也认识,正是皇帝身边刘公公的干儿子刘胜,冷笑道:“涵因一介民女,怎么这么大的福,劳动小刘公公亲自来送。”涵因一边说着一边打眼一看,肩舆已经行至太液池边,再往前走便是皇帝的清辉阁了。
刘胜腰又弯了一弯笑道:“奴才是为皇上办事。”
“皇上既有旨意,怎地不见公公宣旨?”涵因看他一眼。
刘胜皮笑肉不笑的说:“皇上口谕,请姑娘去清辉阁见驾,是小的没说清楚。姑娘恕罪。”
“可是太皇太后娘娘的懿旨是让我今日出宫,宫中朝觐时辰都有定制,若超了时辰岂不是坏了规矩,太皇太后若怪罪下来,涵因一介民女岂能担待的起,请小刘公公让涵因先向太皇太后娘娘禀明原由再去见圣驾不迟。”涵因笑殷殷的,眸子里透出一股森寒。
刘胜心道怪不得干爹说这个涵姑娘不是个好像与的,果真说起话来处处拿大道理压人,却也反驳不得,当即笑得更热忱:“这等小事,小的亲自跑一趟便是了。何必劳烦姑娘再回去。陛下正等着姑娘过去。”
“既这样,民女朝见皇上也须得向内谒者监报备入册,由内典引太监引导拜谒,涵因现在身居宫外,自然是该按照这套规矩来。”涵因不疾不徐的应对,眼睛却在四下探看。
刘胜自然是不能答应,皇帝要见涵因本来就是秘密吩咐,扯上内谒者监就等于全宫都知道了。他见涵因在这里不疾不徐的扯皮,只好也在脸上堆起笑来回话,心里却越来越急,太液池边常有宫女太监走过,时间越长,这件事就越不好瞒过去。涵因说的那套规矩不假,但这些事除了典礼上分毫不错,平时并不是都守着死规矩的,他明知道涵因是在拖延,想让皇帝找她的事被人察觉,偏偏这女子对宫里的规矩极熟悉,让他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说辞。正急着,忽听见一个男声笑道:“朕亲自请你,总该赏光了吧。”(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 见驾
众人一听这声音都知道皇帝竟亲自过来了,忙跪下口称万岁。
皇帝走向涵因,笑道:“起来吧。”瞥了一眼旁边伏在地上的刘胜:“办个事都办不好。”
刘胜赶紧道:“奴才嘴笨,该打。”说着“啪啪”抽起自己的嘴巴来。
涵因却不起身,向皇帝叩首道:“此事不怪刘公公,是民女粗鄙,不敢以蒲柳之姿面圣,叫公公提点礼仪。”
皇帝对刘胜冷笑道:“罢了,有人替你求情,朕这次就饶过你。”
刘胜忙向皇帝磕头:“谢皇上。”又转向涵因,笑道:“谢姑娘。”
皇帝见涵因还跪在地上,笑道:“我看你不是不懂规矩,却是规矩大的很,朕叫你起来你不起来,难道在等着朕去搀你。”
涵因方站起来,垂着眼帘:“民女不敢。”
此时春意盎然,太液池边的几行新柳,正衬得她那一身鹅黄春衫格外清新婉丽,湖水的粼粼波光映到她身上,让得她的笑容愈发明媚动人,一时间皇帝不由看怔了。
刘胜一声轻咳,皇帝才意识到自己失神,对涵因笑到:“现在可以赏光去清辉阁小坐了么。”
涵因想了想,抬起头:“民女遵命。”抛去了最初的慌乱与愤恨,涵因知道皇帝终究还是那个喜欢躲在人后的小男孩,面的强势的人,他仍然下意识的不想面对。想透了这一点,纵是如今他们之间地位的差距犹如云泥,她也无所惧怕,向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她已然如此。皇帝又能拿她怎样?
清辉阁里,皇帝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佳人,想对她说的话很多,却忽的不知怎么开口了,只好等她主动说话。
偏涵因只垂首站在一边,任凭皇帝打量,一言不发。
皇帝最终还是耐不住,先说道:“你觉得朕叫你来是想跟你说什么。”
“民女不敢妄测圣意。”涵因也在等着皇帝出牌。看他打的什么主意。
皇帝见她虽然面无表情,却时时透出来的警戒之意,不由火气上撞,冷笑道:“朕又不会吃了你。”
见她仍低着头,干脆站了起来,凑上前去,押着声音说道:“朕就算是想做什么。你还敢反抗么。”
涵因笑道:“我记得皇上金口玉言说不会逼迫民女,君无戏言,皇上若是出尔反尔,那民女少不得也得以死进谏了。”
皇帝大怒,便想伸手把她拉过来,忽的见她那沁着凉意的眸子。猛地清醒了过来,伸出去的手终于没有落在她身上,而是拐了个弯,把旁边小几上的一只流云纹鎏金银瓶打翻在地,冷哼一声:“你不愿意入宫,我当你能嫁什么人呢,不过是个继室。”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涵因一介女子,婚姻大事自有哥哥做主。”涵因淡淡的说道。
“你那两个哥哥倒是做得好买卖,他们一答应婚事,这边就有折子要求给你家复爵。”皇帝冷笑了两声。
涵因笑道:“朝廷大事,小女不懂。小女自幼父母双亡。只知道长兄如父,哥哥既然做主把我嫁到李家。自然有他的道理。”
“我要是不给他们复爵,他们岂不是亏了。”皇帝冷笑。
“哥哥们其实并不在意爵位。只是婆母、妯娌俱是大族,哥哥们觉得若有爵位,我在李家能少吃些亏。”涵因看了皇帝一眼:“哥哥和我虽然不是一母所出,但他们处处为我着想,是真心待我好的。”
“为你好,就不该定下这门婚事。”皇帝不屑一顾。
“这也是族长的意思,哥哥本是不愿意的。涵因不愿意让哥哥们为难。”涵因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很平静,仿佛公事公办。
“所以他们给你家这个条件,你就痛痛快快把自己卖了。”皇帝看她那样子,又触动了长公主的往事,当年长公主何尝不是为了他们姐弟,委身于郑伦,那心中的恼意不觉消了大半,不忍再逼迫她,半带着心疼,半含着懊悔道:“朕之前如果没有那么多顾虑,直接把你召进宫来,何至于……”
“皇上何必说这话,民女可担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