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碰巧的是,离耿凡所在的第七别院不远,就有一座不小的宗内私塾。这是专门为下院弟子子女开办的,这些几乎从未下过山的孩子平常时候都会像世俗里的幼童那样,朝九晚五地出现在私塾读书写字。他们的父母由于自己还要勤于修行,也乐于支出一份不多的灵石,让自己的孩子能有所去处,在句读之间为以后的修行打下基础。
当然,这些实为修仙者的教书匠所教授的经典也肯定跟世俗里的私塾有很大的出入。
边走边问,耿凡很快地就找到了位置不算是很偏僻的宗内私塾。这是一座看上去跟寻常私塾差不多的六间头小院建筑,只不过比起耿凡在苦川城所见过的大小私塾,这座隐藏在修仙宗门里的古朴小院,少了几分端庄,多了几份随意。
耿凡看着上面写有“林波院”三个大字的门牌,努力压下心中不由明说的突兀感,跨过膝盖高的门槛,走入小院。
院内很普通,也很安静,没有耿凡在走来路上时想象当中的朗朗读书声,也没有飘逸在空气中抹不去的墨香。
耿凡还未继续好好打量眼前的“俗物”,一击不轻不重的敲打就突如其来地落在了他头上。
“砰!”
“哎呀!痛!”
耿凡吃痛之下,卷缩着脖子,往身后看去。只见一位身着青布长袍的青年手上拿着有些开裂的戒尺,板着脸地看着耿凡。
“啊!文卿师叔!”耿凡一个慌张,赶紧恭敬地躬身问好。原来眼前这位风度儒雅的长袍青年就是之前耿凡入门测验时就见过的书生修士。
“你是哪家别院的弟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青年书生看着耿凡身上的下院衣服,面无表情地问道。
“师叔好,弟子前些日子才刚入门。至于为何出现这里……嗯……那个弟子之前没上过私塾,所以……看不懂道藏……”说到后面,耿凡红着脸,声音越来越小。
“想起了,你就是袁弘带来的那批弟子吧。”青年书生晃了晃手中的戒尺,“你是不是过来想要进入宗内私塾学识字断句?”
“师叔明察!”耿凡赶紧应道。
“嗯,那你先去旁边的房间那里登记下。”穿着长袍的文卿望了眼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影,朝里边挥了挥手,说道。
“谢谢师叔!”
耿凡再次躬身告别之后,就按照文卿师叔所指的方向,拐过一个弯,找到专门做记录的弟子。忍痛交了三块灵石,做了登记。然后在私塾先生的带领下,正式开始了他从未想到过的读书生活。
由于宗内私塾是每五天才上一次课,所以耿凡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把《坐地功》里的字句读懂。在这段时间里,耿凡除了安心读书认字,在与其他下院弟子的交谈中,耿凡对于整个灵墟宗下院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让人生出道不明说不清的感觉,在耿凡眼里高不可攀的修仙者,与他之前生活过的市井生活相比较,似乎还是一样的弱肉强食,一样的烦恼丛生。灵墟宗下院共有十个别院,弟子更是有千人之多。其中的高洁之人不少,龌蹉之事也很多。有人埋头苦修,也有人为了几句道不同而老死不相往来,当然也有眼热别人的宝物就杀人劫货。不管怎么说,这些真的让他无所适从,措手不及。他都准备好去做好一个“仙人”所该做的事,却发现原来一切都不需要改变。
耿凡就像一个突然闯入仙境的山中樵夫,怀着忐忑的心情,竭力试图去接受和理解他所看到、所听到的一切,但到头来却发现,原来眼前的这些仙人就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太上无情,逍遥天地,相反却是世情百态,样样不缺。
也许,那个络腮胡中年男子说的是对的,他们根本不是神仙。所以,他们也还是人。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江湖。
耿凡坐在床上,努力想把思绪拉回来。不过,下一刻又飘向了神秘之处。
那修仙到底是为了什么?仙,又是什么?仙,真的存在吗?我们真的能长生不老,逍遥自在吗?
很多的问题,很多的画面,快速地在耿凡脑子闪过,一阵恍惚。最后,画面定格在疯老头如碎片般消失去的那一刻。耿凡突然想到什么,心中一痛,忍不出轻呼了一声,打断自己的瞎想。
此时此刻,月色当空,乌啼林梢,耿凡突然想要回去,回到宁静的大青村。
不知来时路,不识归去处,争渡摇摆的终点,可否有心安处?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 贼吧电子书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二十六章 匆匆一年
耿凡双腿盘膝坐在床上,眼睛从窗外昏黄的月色中不走心地移回房间,不再想这些有的没的,轻嘘一口浊气,激起一席微小尘埃。
耿凡在过去一个月的学字读书时间里就已经把整本《坐地功》翻了好几遍,开头的前几个篇章更是耐下性子背了下来。
“地者,足下立锥之地,自然之大宗也。广袤乎其深也,故称博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坤焉。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其道顺乎!承天而时行。”
耿凡细细地捉摸着开头的总领篇章,然后怀着不可外言的心情重新仔细地把整本功法都看了一遍。随着最后一页泛黄古纸翻过去,耿凡缓缓地闭上因为长时间看书有些干涩的眼睛,按照自己对《坐地功》的理解开始第一次修行初体验。
所谓万事开头难。没有人来为他指点前人修行时总结出来的诀窍,也没有一步登天的天地灵物,耿凡只能硬着头皮按照书上记载的方法,缓缓感知着身体外的世界。
耿凡双手结印靠在膝盖上,一呼一吸,极富韵律。
屋外清风阵阵,不时传来稀疏的鸟虫叫声,多情的月色笼罩着整排精舍。离别院不远的是一座座高高低低的宫殿,一弯月牙斜斜地挂在飞檐上,下面是略显斑驳的墙体,映照着高高挂起的树梢白天的印记。
天高,月昏,啼乌落。
星月移转,时间飞快。大秦琼州北部群山峻岭之间,隐藏在高矮不一林木的一排精舍里,对比广袤浩瀚的天地星空,极度渺小的耿凡心无旁骛地坐在床上,全身放松,遵循着特定的频率进行吐纳,一呼一吸。犹如一颗小石子丢入一片汪洋中,不可言喻的波纹慢慢散开,最后和尘同光,只留下时间上的缝隙。
在耿凡感觉里,时间仿佛过了许久许久,但又感觉就在一瞬之间。
月落星希,日升日落。在第三天晚上,似乎已经失去了时间意义的耿凡终于感受到了《坐地功》里对于天地灵气的描述:那是一种仿佛重新回到母胎里的舒服感觉。耿凡下意识地慢慢削弱了依赖于口鼻的呼吸,全身皮肤毛发敏感地感受着周围稀薄的天地灵气,然后按照着功法上记载的后续诀窍,慢慢试着去接纳这些流离在虚空的天地灵气,努力从特定的经脉引入到体内。
一束淡薄的清雾,汲汲而来。
在感受到一种撑饱鼓胀之感,耿凡立马变化口诀,引导那股清雾按照书中记载的经脉循环,生生不息。当运行三十六小循环,成功首尾化为一个大循环之后,那股清雾被炼化得只剩下一丝肉眼不可见的气雾,慢慢沉积在肚脐眼下面的丹田之中。
接着,耿凡又马不停蹄地依样画葫芦,接引下一道清天地灵气。
不知过了多少时光,耿凡缓缓睁开双眼,心神俱疲。抬头望了眼摆在角落的漏斗,发现时间竟然已经过去了十天。此时的耿凡也终于对于“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这句话,有了最直观的体验。
回想起之前修炼时的神奇感受,耿凡脑中一阵恍惚。打坐修行虽然很枯燥,也很费心神,但心里念想着修到深处,从此天地和尘,物我唯一,那一刻的各中滋味犹如鸦片般,令人欲罢不能。怪不得有人埋头忘我修仙,不问世事。
耿凡顾不得整理身上由于修炼洗髓从毛孔里冒出的细碎脏污,倒头呼呼睡去。这也是因为他第一次长时间修行,没有掌握和习惯其中的诀窍,才会觉得身心俱疲。若是熟悉之后,就能通过打坐修炼直接代替日常的睡觉来恢复精力,而且其效果较睡觉安神,更是妙不可言。
第二日清晨,耿凡站在屋外的竹林里,鼓着满满的腮帮子,一丝不苟地打着拳。
“嗨!”“嗨!”
这是石头爹平常无事的时候教他的拳法,没多大杀伤人的效果,只求强身健体。所以,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耿凡当时也很认真地学习,希望能强大体魄。
经过第一次的修炼,耿凡在洗漱一番,换过一身新衣之后,只觉得神清气爽,手上、腿上一些长年旧疤也开始慢慢淡去。以往练到一半就要停下来休息的拳法,如今也能喘着气完完整整地打完。
“呼——”
耿凡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之后,静心独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