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祝寿时候送的东西,花费多少钱都一一列举,还有前几天郑芝龙和郑芝豹说的那些话都一字不差写在了上面,这如何让郑芝龙不胆战心寒。
☆、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益交换(2)
在郑芝龙看来,自己在镇北侯的面前犹如没有穿衣服般,所有得隐私和机密都暴露在了阳光之下,怪不得东西两厂被废之后,郑芝龙就听说京师成立了一个谍战司,专门刺探国内事物的情报,恐怕这些都是他身边谍战司探子传来的情报吧!
“呵呵呵!郑将军你先起来,这些东西不过是本侯好奇之下,让谍战司查得,可没想到一查,本侯却发现你郑家真得是富可敌国啊!不仅在南样和日本都开的有商铺,就连荷兰人的战船也得给你郑芝龙的面子。看来你郑一官真是一个难得的海军奇才啊!”对于郑芝龙的反应,李从年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只见他满脸笑意的把郑芝龙扶起来说道。
“你放心,本侯今日找你来,不是追究你郑家的不是,而是有事情吩咐你去办!”李从年的话在郑芝龙耳里犹如救命稻草一般,只见他嘴里连忙道:“侯爷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小人去办,小的一定为侯爷办得妥妥当当!”
这个时候,郑芝龙才明白为什么当初余严成说这是郑家生死存亡的关头,面对这条滔天的权势,郑家那点小依仗镇北侯李从年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吏部授予你福建海防游击之职,在本侯看来却是有些大材小用,如果本侯保举你担任大明南洋海军总兵,可愿意!”李从年盯着郑芝龙道。
听见李从年的话,郑芝龙的后背刚刚被冷风吹散的虚汗顿时又冒了出来,虽然现在已经初冬,可是郑芝龙却丝毫没有感到一点寒意,反而紧张得有些发抖,郑芝龙这时候才决得他还是小看了这个镇北侯。
“小人能被朝廷授予游击之职,已是朝廷对小人的恩典,这东南海军总兵,小人实不敢当侯爷谬赞。”郑芝龙脸上连忙推辞起来。在郑芝龙看来无功不受禄,镇北侯此举却是有些琢磨不透,他可不想让郑家覆灭在自己的手里。
“嘿,看来郑将军还是没有理解本侯的意思啊!开放海禁之后,朝廷将打造东洋南洋和北洋海军。而本侯已经启奏皇上,任命你为南洋总兵,统领南洋海军剪除海盗,扫平海外诸番,皇上已经同意用你郑家的船队,成立大明南洋海军,重走当年郑和下西洋之路。宣扬大明威武于天下。”
对于郑芝龙的话,李从年却是仿佛没有听见一般,反而徐徐说道,李从年眼光中的寒芒紧紧的盯着想要拒绝的郑芝龙道:“难道你真得认为仅凭郑家船队真的能抵抗朝廷国策,大明律法的威严吗?”
这番话说得郑芝龙大汗淋漓,他知道如果这次真的要拒绝镇北侯的话,那郑家可就真的完了,隐约见郑芝龙仿佛看见余严成临来前对郑芝龙说的话:“要是镇北侯侯爷真的要郑家的船队,希望将军能交出来,为郑家留下了一丝希望,不然郑家这次真的大祸临头了。”
“唉!既然已经接受了招安。这件事情早晚会遇见,我又在抗拒着什么呢!”想开了得郑芝龙想到这里,弯腰朝李从年道:“小人愿意交出郑家船队,组建大明海军。”
“哈哈哈!不错!不枉本侯本侯看重你。你放心,只要你郑家把船队交出来,本侯一定不会亏待你的,这是本侯向皇上求来得御笔亲封,只要你这个在手,三年之内你郑家的船队带着货物去南洋可以不用交关税!”李从年从袖子中抽出一封黄色奏折,递给郑芝龙道。
“侯爷这是!”郑芝龙望着手里这封崇祯皇帝亲自书写的御笔,脸上结结巴巴道。只要有了这封御笔亲封,郑家就可以在南洋的大明藩属国购买进贡物品贩卖,那里面存在的利润那可是用天价来计算的。
“好了!只要跟着朝廷走,跟着我李从年的人,我是从来不会亏待他的,现如今正是国家用人之际,英雄辈出的时代。难道郑将军不想咱们大明的戚少保般,声名响彻青史吗?”李从年拍着郑芝龙的肩膀,脸上和蔼的说道。
“属下愿意为朝廷和侯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李从年的恩威并施之下,郑芝龙如果再不识相的话,恐怕他真不用在朝廷中混了,那谍战司的大牢里,就有他郑芝龙的位子了。
☆、第一百九十章 移民台湾(1)
第一百九十章移民台湾
李从年随后又询问了关于东海海盗何时可以剿灭的事情。现在大明的军队正在进行大变革,李从年打算以南洋舰队为基础开始打造大明的三大海军,保护大明的海上利益。
对于何时剿灭海盗刘香,郑芝龙不敢随便做出保证,他只是承诺尽力而为,既然已经接受了镇北侯收编,郑芝龙和李从年商议了整顿的办法,郑家可以把自己的□□人员抽出,战船全部交给朝廷分配,等国税收上来之后,朝廷给予郑家补偿。
而对于海军军法司和军事人员进驻的决定,郑芝龙也同意了。他知道这些都是朝廷必须要做得事情,换做是他他也不希望大明的海疆之上出现一个不不听话的巨无霸出现,而郑芝龙回去之后立马让人送来了自己的嫡长子,郑成功入皇家军事学院学习,这是郑芝龙向大明朝廷和李从年表明的决心。
虽然郑家有些对交出船队有些异议,可是在郑芝龙和朝廷巨大得压力之下,郑家没有办法只得妥协。不久之后,当郑芝龙接受到一艘艘打造好的巨大战船之后,郑芝龙才明白要是当初他不妥协,镇北侯也有办法自己组建三大大军,虽然耗费的时间要漫长一些,毕竟培育水手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而这也更加坚定了郑芝龙跟随李从年脚步决心。
为了维护大明的沿海利益,李从年上书迁出沿海各省无田地的贫民,准备移民台湾,内阁大臣为这件事情进行了讨论。“皇上,这移民开发必须现在开始准备,否则将会耽误明年的春耕,臣建议各地统计人数,采取自愿迁移的办法,为移民台湾做准备。”内阁大臣林永泰道。
“嗯,好,就按照内阁拟的办法办!”崇祯望着内阁拟出得办法,望着上面详细的计划。
内阁首辅大臣钱谦益看见崇祯还没有看到详细的那个部分,只见他上前对崇祯直接解释道:“臣会首先在沿海各地鼓动宣传,征集愿迁移各户的壮丁先行,在第二年春耕前,先开垦部分耕地,且建筑一定数量的民房,以便于第二年家属的迁居,然后根据每家人丁数划定的土地,而且由朝廷提供农具和种子。”
“恩!这个计划不错!朕会吩咐工部加紧制作农具的。但是在这移民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杜绝下面官员的贪污,还有不能急功近利引起百姓的怨言!”虽然现在大明各地监察司和都察院等检查机构已经日益完善,可是崇祯还是对地方官员十分的不放心,要知道这些官员真的贪污起来是,对百姓伤害是最大的。
“臣已经想出了办法,就是由中枢抽调各部官员组织检查组去各省督查,以防止贪污事件的出现。”钱谦益站起起身,郑重答道。
“恩!爱卿这个主意不错!诸位爱卿,这贪腐之事对于百姓的危害实在太过重大,那些官员贪污一分,底下的百姓就会多受一番苦,对朝廷就回离心离德,到那时候百姓们都起来造反,这大明可就危险了。这才是朕最为担心之处。”崇祯语重心长地对着满堂的内阁大臣说道。
☆、第一百九十章 移民台湾(2)
“皇上放心,臣以为在诸多律法和机构的督查下,贪腐之事必将越来也少!皇上不妨心的话,可以采取统一购买,统一发放的原则,这样就减少那些官员贪污的基础!”面对崇祯的疑虑,李从年想了想站起来说道。
“哈哈哈,镇北侯这个办法不错!内阁草拟一个办法出来,大家讨论下。”崇祯脸上大笑了下,对钱谦益说道。
“现在说一说关于移民的管理。”李从年拿出一张单看了看,想了想说道。现在内阁开会和后世官员开会差不多,都是提出问题大家讨论,然后想出一个最完善的解决办法来。
明朝的户籍制度是采取黄册登记的政策,也就是没到一个家庭有人丁成年,地方官员就会统计人数上报,可是这种制度到了后期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李从年曾经翻查过户部上报过最近几十年的人口数量,却没想到没想到竟然在和平年代,几十年间都是六千万的人口,根本没有半点增长,更令李从年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有几年连续全国人口没有变化,竟然会出现死一人即生一人,生一人则有一人死去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