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评委团方面对影片给予高度的评价。
一名年长的评委说:“很难相信一向拍摄商业片的泰格王在本片中大展奇才,竟然把一个处于年代的神奇女子拍摄的如此**迭起,扣人心弦!”
“就影片来说,可能商业价值更更浓,但是艺术成就同样不容嘀咕,而这些不仅是因为那个东方美女带来的,整部电影更像是在讨论战争引发的深刻思考。”
“我在muln身上看到了圣女贞德的影子!”一名法国评委兴奋的说道:“是的,这种感觉在影片的中段越来越强烈!”
在法国,圣女贞德被誉为女英雄和圣女,即便是她死后的四个世纪,种种关于她的记载永久不衰。
拿破仑对贞德有着很高评价,认为是法国的救世主。贞德死后,法国的民族主义高涨,出现了很多关于贞德的史料编写和研究,法国爱国主义运动(法国右翼政治组织)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并有大堆作家和作曲家歌颂她,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席勒、威尔第、柴科夫斯基、吐温、萧伯纳和布莱希特都创作了有关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直到今天。
在英国,英国人出于对贞德的恐惧与怨恨,蔑称她为魔女。包括莎士比亚在描述法国王室的**历史剧《亨利六世》第一部中,贞德都被描绘为妖女。不过,近代“如果英国百年战争胜利并吞并法国,那今天的自由主义将不在英国存在,结果上贞德也救助了英国”的公允看法也出现。
总之,法国人这边已经把《花木兰》规划到自己人的行列,将其视为中国版的圣女贞德,认为她与贞德一样伟大,都是各自国家的救世主、守护者,是应当受到尊重和敬仰的。
被法国评委们一炒作,更多的人对《花木兰》关注起来。
所以当王小虎、赵雅芝、林青霞三人来到展映场的时候,感到有点小意外。
“人还是蛮多的嘛。”王小虎嘟囔道,挽着他胳膊的赵雅芝笑着说:“当然了,看来老温并没有偷懒,宣传效果不错。”
这里挤满了各种肤色的人,他们中有游客,有电影工作者,也有世界各地的片商,甚至有美女、帅哥,当然也少不了媒体记者们。
王小虎三人在最后几排坐了下来,身边有几个年轻人拿着笔记本之类的东西,正在埋头写着什么。
等展映场内的灯光暗淡下来,这帮人也就不再忙活了,而是抬起头凝视着大荧幕。
依旧是协和抽象的阴阳太极鱼标志,不过此时展映场内的观众感到了一股极具东方特色的情调。
画面一暗,并非直接进入影片主题,而是在悠扬古雅的音乐声中展现了一朵朵盛开的小花,这种花的颜色略带粉红,略带青黄,正一朵朵从屏幕的各个方向往中间聚集,等花瓣按照规律排列整齐的时候,屏幕上赫然是“花木兰”三个大字,在这三个大字旁边是英文片名“muln”的字样。
片名形成的同时,几个童声还是吟唱“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然后声音渐渐淡去,屏幕上闪过一批批快马,马上的汉子身披战甲,神情凝重冲过一道道的关卡来到大魏的皇宫。
“报!柔然大军压阵,边境高危……”
画面再度以柔和的蒙太奇手法转变,一间普通的茅草屋内,花木兰正坐在纺车前,她美丽的面孔出现在大银幕上时,展映场内顿时掀起一阵惊叹声。
“好美丽的东方女子。”
“她就是预告片中征战沙场的贞德吗?”
“东方贞德……”
王小虎身边的几个年轻人小声的交谈着,声音传进王小虎、赵雅芝的耳中,后者歪过头对英语并不是很精通的林青霞解释说:“青霞,他们在称赞你呢。”ro!~!
第四集功夫之王693小人物的精彩,掌声为星仔响起
以民族感、神秘感作为《花木兰》在戛纳的突破口,是王小虎决定参加影展时特别策划的方案,民族性从来都是世界观众最喜欢的题材,神秘性则是建立在西方人对东方文化不了解的基础上。
王小虎深知自己不是搞艺术电影的材料,所以在宣传方面采取了一些取巧的玩意。
比如在预告片上,他将宣传的重点放在林青霞饰演的花木兰身上,利用东方版圣女贞德作为宣传噱头,给喜欢浪漫的法国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影片内容方面,他以纯粹的“中国风”民族特色为看点,探讨战争与和平,着重增加柔然的强大与野蛮,为花木兰的设定了被将军出卖,腹背受敌等元素来博得观众的同情心同时,为表现以弱小战胜强大,侵略一方必然被正义一方打败埋下了伏笔。
剧情没有掺杂太多的政治因素,全部剧情都为了塑造东方女性的神秘美为主要的卖点,侧面上烘托出女权主义和淡淡的个人英雄主义。
一部电影,通过不同的剪辑和组合可以产生两种甚至三种以上不同的情节与含义,这也是王小虎拿《花木兰》作为试验品的初衷。
毕竟重生来拍摄的所有作品,他都知道一条清晰的剧情,没有延伸出过多的支线和旁支,也成为协和公司每部电影都镶嵌上浓郁商业气息的主要原因,也是王小虎作品霸占票房榜恒久不衰的利器。
不得不说,王小虎这次作为试验的作品还算是比较成功的,最起码现在《花木兰》已经入围竞赛主单元,最起码今晚的展映场内人山人海,最起码影片从一开头展露出来的浓郁中国风并没有让观众们感到枯燥、乏味。
展映场内的情况确实如此,大家在经过开头的议论之后,都闭上了嘴巴静静看着影片的情节展开。同时,他们的脑海中不停的盘旋着预告片的内容,他们在等待,等待着那个他们心目中认为是**的地方到来!
但是随着影片的继续播放,他们发现等待的过程中充满了相当的趣味,比如木兰为了让自己更像一名男士兵时不时会闹出些笑话,比如一开始她并不如预告片中那样强大,特别是训练的时候,身为一个女人在体力上肯定不如男人,所以木兰经常拖后腿,被新兵们所嗤笑。
寂静的夜晚,木兰躲在河边偷偷哭泣,她想起了新兵营中受到的种种待遇,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中,她感到非常的孤独,她想起了家乡,但是她现在不能回去,孤零零的样子要多可怜有多可怜,一下子让观众们同情心大肆泛滥。
“嘿,她是名女士!你们这帮粗鲁的男人!”王小虎前排座位一名女观众终于忍不住的骂了一句。
“上帝啊,这个导演简直是妇女,怎么可能让一个女人做那些粗重的活,我们可怜的贞德。”
“放心吧,她会变强大的!”
木兰望着星空,她想起了自己年迈的父亲,想起了此行的目的,擦擦眼泪后,她脸上的表情变的更加刚毅、坚定,紧紧拳头,咬咬银牙,当她站起来时,《木兰星》的插曲缓缓响起。
歌声充满着感情,犹如姑娘轻轻的叹息,唱出了木兰只身在征战的心情,又唱出了一个女人为了父亲那种决心和信心,歌曲的中后段,音乐声开始变的激昂起来,这时候的花木兰已经精神焕发的投入到新兵训练中。
在激昂的音乐声中,花木兰练习骑马,为了让自己不从马背上刷下来,她让费小龙绑住她的双腿,为了能射中靶心,她举着长弓瞪大眼睛紧紧盯着几十米外的靶子,哪怕是因为不眨眼睛造成泪流满面也不在乎,为了让自己能够在战友对练中获胜,她放弃了自己不擅长的力量,而是以灵活的步伐、熟练的技巧……
虽然听不懂歌词的内容,但是观众们能用心感受到这首歌曲,歌声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成长起来的花木兰,一个为了父亲而奋斗的花木兰,一个要强的花木兰,将歌声和那些画面一幕幕的串联起来,观众们顿时感觉她是活生生的!
“东方的女人果然与众不同,谁能想到她们柔弱的肩膀上能够承受如此多的重担!”
“看到她成长的样子,我感觉到一种很明显的励志,是的,这就像正在稳步崛起的中国一样,虽然他们以前很弱小,但是他们现在已经站起来了,就像几十年前他们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获胜一样。”
不断有媒体记者在这一刻写下上述的内容,他们认为这部电影的前半段让人反响深刻,他们不仅看到了花木兰的成长,更看到了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缩影。
“咦,阿虎,为什么现在放映的情节和我们之前看到的版本不一样呢?”林青霞看到现在,忽然发现了其中的蹊跷,禁不住小声问道。
“呵呵。”王小虎笑着说:“还记着当初拍摄进度为什么很缓慢吗?有时候我们要拍摄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