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下去,成龙紧跟着钻进了车里。
于是,《警察故事》中第一个让观众们震撼无比的大场面在荧幕上演了!四辆汽车从高高的山坡上冲进棚户区,一时间人仰马翻、爆炸连连,那种随时都会发生危险的火爆场面,让观众们陷入无法自拔的震撼之中。
爆炸声伴随着人们的尖叫声,从各个方面展现了这个场面的危险、紧张,特别是成龙的驾驶的汽车一头栽倒房子里,玻璃瞬间支离破碎的画面更是让影院中很多胆小的观众随之失声尖叫。
“啊!”“啊!”之声此起彼伏,当他们叫完之后才发现心脏砰砰乱跳,身子不自觉的跟着画面而紧张着、发抖着!
“呼,太刺激了!”
“成龙简直不要命啊!”
“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不敢这样玩命!”
观众们小声议论着,他们发现这个场面远远超越了目前电影的范畴,看过之后他们整个人都激动莫名,不知道是为电影中的人物捏一把汗,还是因为吓的他们失声尖叫。(细心的读者会看到特别是汽车内的两个场景拍摄了好几次,有一次在镜头内出现了一根木头故意敲碎车玻璃,可能是拍摄时没有震碎的缘故吧。)
让他们担惊受怕的玩命场面还在后面呢,当他们看到成龙拿着雨伞攀爬双层巴士的时候,已经彻底被这种玩命的视觉刺激所吸引,他们跟着片中的成龙dàng来dàng去而担惊受怕,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成龙随时可能从车上掉下来。
联系不久前成龙为了拍摄这个镜头重伤住院的新闻,他们一下在感觉这个鼻子大大的家伙很有毅力,既然都摔成重伤了,还坚持拍摄这种随时死掉的镜头,已经不能用敬业两个词语来形容了。
开头20分钟的画面,让观众们先后受到三次刺激,熟悉王小虎电影的人都知道,王小虎的作品一向如此,用开头短暂的几分钟画面就能深深吸引你的眼球,对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更加的期待。
好在这样的刺激总算结束了,犯罪分子朱滔被香港警察陈家驹所待补,面对朱滔一箱子现金的诱惑,陈家驹不为所动,上司为此决定让陈家驹作为新一代警员的代表,拍摄这种关于警员正面形象的宣传片。
港督麦理浩看到这里后,赞许的点点头,这个王小虎虽然年轻,但还是很好的通过电影的方式完成了政府所交代的任务,而片中所采用的宣传手段,目前已经被警方所采纳,等《警察故事》上映之后就会开始正是启动。
王小虎见港督点头,心里边呵呵直笑,也许在港督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政治任务,孰不知这些都是原来剧本中都带着的,这也是王小虎听到这个任务后第一时间筹备《警察故事》的主要原因,有政府的直通车开路,还能捧红成龙,何乐而不为呢,一举两得事情嘛。
接下来影片开始进入正常的阶段,让观众们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毕竟老看那种惊险刺激的场面谁也受不了。
李督查决定选择让莎莲娜作为污点证人指控朱滔,但是选择莎莲娜的时候对此人是否了解朱滔的罪行并不是很确认,于是让陈家驹负责保护莎莲娜,于是根据这个剧情引发出很多让观众们爆笑的画面。
一开始的时候,观众们真的认为是朱滔派来的杀手,要杀死莎莲娜,但是看着看着他们发现不对劲,这个蒙面杀手怎么这么笨呢,明明好几次要得手了偏偏又失手,还要大喊大叫,等成龙出场了,观众们才意识到这是陈家驹安排的假戏,这下观众们乐不可支起来。
因为莎莲娜并不知道这是假戏,所以她非常的认真,致使陈家驹一方面要保护“杀手”又要显示出“杀手”的凶悍所在,手忙脚乱的场面逗坏了观众,而林青霞拿起花瓶、台灯砸晕了“杀手”的时候,观众们已经乐的鼓起掌来。
看到这些,他们依稀看到了当年那个因《醉拳》而红起来的小子,这些熟悉的场景让他们感到很亲切,顿时拉近了与成龙之间的关系。
当莎莲娜被成龙以“家中危险”为理由,要求她到自己家中躲避的时候,真正的杀手气势汹汹的赶到,那种生死搏杀一旦展开又是惊心动魄,让观众们提心吊胆的,倒是成龙打的畅快淋漓,给人一种这个警察很厉害的感觉。
524超级警察横空出世三
汉宫戏院的两千多名观众从没想过,这部打上了“政治任务”标签的电影会囊括如此多的欣赏元素。
虽说早先他们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了解到《警察故事》中有很多“血腥”、“吓人”玩命场景,并将其妖魔化为“拿人命堆砌”博取噱头的粗劣制作。
但当观众们真正坐在影院中观看后才发现,影片内容并不是外界媒体宣扬的那样。
此时已经播放了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中,观众们的情绪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此起彼伏。
陈家驹保护莎莲娜回到家中,正巧遇到为其准备生日patty的女友阿美,随后引发起一系列误会,粗线条大咧咧的陈警官为了在莎莲娜面前硬撑男人的尊严,煞有介事的打着电话,在电话中将阿美的大小毛病说的一无是处,孰不知阿美此时就在他的身后。。。。。。
当谎言被戳穿,陈警官左右为难、惊慌失措的尴尬场面,瞬间爆发出强烈的喜剧细胞,影院中也响起了轰鸣笑声。
现实中不乏像陈家驹、阿美这样的冤家小情侣,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吵吵闹闹,转眼又和好如初,这段情节引发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共鸣,在爆笑声中也让他们不由自主的看了彼此一眼,那种眼神中所富含的意味恐怕只有彼此能够了解吧。
整部《警察故事》的中段几乎都是用喜剧堆砌起来的,特别是法院审判那一段,聪明的莎莲娜发现陈家驹伙同警员演假戏,于是将计就计的上演了一处闹剧,当那段录音当着所有人播放出来的时候,观众们又笑了,这次笑的更加强烈,从来没有一部电影留给他们如此多的丰富想象力,而这种笑话背后的杀伤力也是惊人到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很多观众们坐在位子上笑的前仰后合。
“不行了不行了,这段太搞笑了!”很多人将巴掌拍的生疼都不自知。
“这编剧真搞怪,亏他能想出这么损的招!”有些人已经开始赞美编剧了!
当然,还有很多观众发出这样奇怪的笑声。
“哈哈哈。。。。。啊。。。。哈。。。。。”这是因为他们笑点太低,而荧幕上的情节又如此爆笑,于是他们差点笑的背不过气来,不过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表情“痛苦”的指着屏幕,肆无忌惮的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这段情节的认可。
即便是一向严肃的麦理浩爵士,此时也在捂着肚子哈哈大笑,更不消说那些贵族们,高级警司们和他们的家属了。他们终于在这部电影中深深体会到王小虎的搞笑本领,这种桥段的安排远比前面的被动喜剧冲突来的更加强烈。
笑,除了笑还是笑!
笑的浑身没有力气还想笑!
只要一想起那段隐晦暧昧的录音,每个人都笑的花枝乱颤东倒西歪!
就是这种一张一弛的情节安排,瞬时增加了影片情节和现实人生的联系,他们认为陈家驹这个荧幕形象很符合时下小市民的心理,准确说是他们的缩影。
陈家驹因此在上级面前是受到斥责,被贬到乡下做警员,观众们看到这里,心里边开始为陈家驹打抱不平了,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一场误会,同时也很佩服陈家驹的隐忍。
只不过观众们发现电影情节并不是按照他们预料的那样发展,陈家驹并没有立刻找到大毒枭朱滔的证据将其绳之于法,而是在观众们的打抱不平基础上又狠狠的撒了一把盐!
朱滔设下陷阱让警局的人误会陈家驹杀死文警官的情节在大荧幕上播放时,王小虎听到身后传来阵阵议论声。
“哎呀,那个警司怎么不分青红皂白,陈sir分明是被冤枉的!”
“警察们都是酒囊饭袋吗,放着坏人不抓却抓陈sir!”
“哎,警匪一家亲嘛,这个社会太阴暗了!”
“那个文sir就是警察内部的败类!”
“活该被社团打死!”
这些话声音虽小,却字字句句的传到了前排那些正襟危坐的高级警司耳朵中,他们老脸一红,心里很不是滋味。
毕竟现实中的情况摆在这里,这几年来香港警察内部确实存在贪污受贿各种“潜规则”,即便是发生了火灾,消防队员也不会立刻救火,而是根据“事主”塞多少红包才决定是否行动,如果“事主”一分钱不给,那么o,消防队员就拿着工具站在那里,眼睁睁看着火势蔓延!
良心都喂狗了!
很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