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华尔也经过一番仔细研究,终于找到了现在这个绝妙的法子:与淮军合作,自己只炫耀炮火的猛烈,反正我已经打炮了,你淮军攻不上去,那是你们自己太差劲儿,怪不了我。
华尔这一手,在职场上也有个说法,叫黑锅战略。黑锅战略就是将一项工作切割开来,将有麻烦的那一块,划分给别人。自己这块只有权利没有责任,做完了就报功。别人那块权力没有责任多多,怎么搞也搞不明白,搞到最后铁定悲剧了。
当华尔先生祭出黑锅战略这个损招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钦佩曾国藩老夫子的先见之明。
先前,李鸿章初来沪上,老师曾国藩对他耳提面命,给了四句话:
曰言忠信,曰行笃敬,曰会防不会剿,曰先疏后亲。
夫子的第三句话曰会防不会剿,就是明确告诉李鸿章,与洋人合作时,只与洋人共同配合防守,绝不可以与洋人配合进攻。因为防守时每家各负责一块地盘,只要你的地盘上没出问题,就没你的责任,洋人即使想出阴招,也无计可施。
但一旦双方合作进攻,那事情可就不好说了。就拿青浦之战来说,华尔先生只负责打炮,打完炮就宣布胜利,至于打炮的效果不佳,一切后果概由淮军承担。人家这边炮都打了,你怎么还拿不下城池呢?
平心而论,华尔先生既光明,又磊落,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坏蛋。这厮坏就坏在他以西方的理念在中国打仗,而采用的又是中国的合作模式。
这个西方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确切地说,是以欧洲人为本。先前,华尔先生被困松江,其副队长法尔思德被李秀成捉了活的,掳往苏州城服苦役。于是华尔先生委托了传教士,赴苏州联系太平军,央求放人。
与华尔先生接洽的,是李秀成麾下最具声望的慕王谭绍光。谭绍光,广西壮族勇士,最早加入金田团营。他亲切接见了华尔先生的来使,表明了充足的善意,释放了法尔思德。当然,作为回报,华尔先生奉送了一大批精良的武器,以及白花花的银子。
这些细节,华尔先生都没告诉李鸿章。为什么要告诉呢?以人为本嘛。
结果,太平军获得了大批量的犀利火器,就把子弹冲着淮军狂扫了过来。
李鸿章孤注一掷
程学启被阻于青浦城下,寸步难进。
无奈之下,他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冲锋,每次都被太平军的扫射打退回来。淮军潮水般地退下来,常胜军的士兵则嚼着口香糖,袖着手在一边看,边看边摇头:不行不行,你们淮军也不行啊,要不要我们再帮你们打几炮?
程学启怒不可遏,卸下衣甲,白布裹身,亲自带着敢死队冲了上去。他踩着云梯,冲过护城河沟,从城墙的缺口处冲入,大喊着向城里杀去。跑出了老远的路,他才诧异地停了下来。咦,举目所见,只见被炮火击中熊熊燃烧的房屋,除此之外,居然没看到一个太平军的影子。
太平军躲到哪儿去了?
诧异之际,就收到了李鸿章的密信,大意是:老程,咱们中计了,太平军那边,慕王谭绍光亲自出马了。集结了十万大军,把青浦城的太平军也抽走了,此时已经抄了你的后路,正在团团围困况文榜部。我派了张遇春往援,你是知道张遇春那德行的,不给力啊,被人家打得落花流水逃了回来,都司刘玉林也被太平军打死了。
原来,谭绍光早就发现了淮军人数不足的缺陷。人数不足,有个天大的麻烦,一旦你向前挺进,后方立即空虚了。于是谭绍光绕过淮军的前线部队,率十万大军杀奔沪西,在离上海城不足七里的北新泾,发动了围剿况文榜部的战役。
这个况文榜真的很倒霉,他大概是淮军中职位最高的,官拜总兵,但他是李鸿章从监狱大牢中给救出来的。
况文榜是张国梁时代的战将,他带的是贵州兵。洪秀全闹起群体事件之后,朝廷一会儿把况文榜调到东,一会儿又调到西,调来调去,把况文榜调到了杭州。时值李秀成大战杭州,况文榜如何是李秀成的对手?只能是倒提了枪,急急如丧家之犬,匆匆如漏网之鱼,向着无人的荒野奔逃。
杭州城陷,浙江巡抚王有龄自杀。而如何处理败军之将况文榜,却差点儿把个朝廷活活愁死。按理来说,况文榜守城不力,理应追究刑事责任。但问题是清军这边能打的战将太少了,这个况文榜与别人相比,算是有本事的了,他至少还能让自己活着逃出来。
不处罚况文榜,国法无依;处罚况文榜吧,只恐冷了将士们的心。思前想后,朝廷忽生妙计:有了,把这个况文榜给曾国藩送去得了,要杀要剐,曾国藩说了算。实际上朝廷的意思,是送给曾国藩一个人情,让曾国藩来用况文榜,况文榜自然会对曾国藩感激不尽,说不定就会拼力杀敌,战死沙场,也未可知。
但是曾国藩用人,要求极高的学历,所谓选士人、领山农,就是要挑选最优秀的读书士子,带着最憨厚的农民上战场。大家一边打架,一边读书,两不耽搁。况文榜一不是读书士子,二不是憨厚农民,曾国藩不肯用他,就把他撂在了一边。
等到李鸿章组建淮军,用人的风格与曾国藩完全不同。李鸿章这边主要是淮上子弟,余者管你鸡飞狗跳,只要有本事你就来吧。遂向曾国藩请求,把况文榜给他。曾国藩求之不得,赶紧把况文榜丢了出来。
况文榜在曾国藩那里遭受到官场冷暴力,被冷落在一边,却在李鸿章这边得到重用,顿时感激不尽,发誓要好好露个脸。于是率领他的贵州兵,开赴北新泾,到了地方还没坐下,就见慕王谭绍光驱动大军,黑压压地杀过来了。
当时况文榜就哭了,心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好不容易争得个上战场露脸的机会,岂料敌军一来就是群殴,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无奈何,况文榜只好死死守在营垒里,任凭谭绍光重炮轰击,不敢吭声。
这情形,让李鸿章也头大了。谭绍光大举进犯,而李鸿章手里只有一千五百人,派张遇春出场,大败而归再也正常不过。如果不能迅速解决这个问题,谭绍光就会彻底掐断前线淮军的粮草运输,万一再让他发现上海城里其实没多少兵,说不定谭绍光会打马进来,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李鸿章可就惨了。
无奈之下,李鸿章密信程学启、韩正国并滕嗣武,让他们每家各抽调一半的人马,偷偷摸摸地溜回来。必须要偷偷摸摸,光明正大地走,铁定会被谭绍光彻底消灭。
然后再把上海城的淮军偷偷调出七成,硬是凑出来一支人马。但此时上海已经沦为空城。此战若败,谭绍光的太平军就会横亘在淮军与上海之间,到时候淮军无路可走,而上海则沦为谭绍光的战利品。
八月初二,淮军各部赶到七宝。抬眼望去,但见太平军那连天的营垒。原来谭绍光早就料到淮军会来救援,所以事先派人在这里拦截。李鸿章下令,以悍将郭松林率洋枪队在前面突击前进,程学启部随之推进。
李鸿章孤注一掷。赢了,也不会有人称赞李鸿章,人家李秀成正在南京城下大战曾国荃,你跟个谭绍光逞什么威风?
倘若输掉,那就一切全都完了。
李秀成有个红楼梦
同治元年(1862年)的八月,是曾国藩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也是曾国荃最亢奋的日子。
忠王李秀成统二十万众,号称六十万,这已经够曾国荃喝一壶的了。这时候又来了个侍王李世贤,他是从浙江方向赶来的,声称也带来了二十万人,于是二李合兵,称八十万。而曾国荃的手头,却只有不到三万兵马,与湘军水师彭玉麟的联系通道,早已被太平军切断。
曾国藩忙得跳脚,不停地给曾国荃发手书,命令弟弟快点儿回来,人家人太多,别跟他们打了。
可是曾国荃召集手下将士开会,发言说:
夫贼虽众,皆乌合无纪律,且久据吴会,习于骄佚,未尝经大挫。吾正苦其散漫难遍击,今致之来,聚而创之,必狂走。吾乃得专力捣其巢,破之必矣。愿诸君共努力。
曾国荃的意思是说,敌军来得多,是好事,是再好不过的好事了,正好把他们一勺都烩了。
这里有一句“久居吴会,习于骄佚”,却是非常出名的一个典故。夫吴会者,江东繁华胜地也。时江浙一带,富甲天下,李秀成攻下苏州城,就占据了拙政园。拙政园是清小说家曹雪芹幼年生活成长的地方,也就是小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的原型。府中遍布假山游鱼,亭阁楼榭。李秀成掳掠四方美色,置于其中,放眼所见,都是穿花蛱蝶般的彩衣美少女